APP下载

取乡土资源,育习作之花

2021-02-23梁淑芳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1期
关键词:乡土资源优势融合

梁淑芳

摘要:罗曼.罗兰说:“生活中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各个地域都蕴藏着丰富多彩的乡土资源,千百年的乡土文化底蕴,是得天独厚的资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巧用乡土资源,点燃学生写作激情,使习作洋溢出生命的色彩。

关键词:乡土资源;优势;习作素材;融合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乡土文化负载着民族文化,是根之根。——于漪

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圣陶

乡土资源,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中的课外学习资源,具有丰富性与多变性,合理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融进小学习作教学,丰富习作内容,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所谓乡土资源,就是指,学校所在的乡村地区范围内的自然风光、乡土地理、传统文化、人文历史、设施环境、民风民俗、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经验等方面可供教育教学的资源。它犹如中华文明的一块璀璨的瑰宝,博大久远,丰富生动,在民族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它置身于农村青少年学生的社会生活中,与他们朝夕相处,学生们对它们有切身的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乡土资源源远流长,而广大农村则是滋生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源,无限的资源可供开发利用。所以,我认为,将乡土资源融入作文教学至少具有以下两个优势:

一、亲民

农村小学生写作兴趣不浓,写作水平较低。大部分学生作文或言之无物,犹如无米之炊;或言之空洞,味如嚼蜡;或文章枯燥,毫无生气……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写作与实际生活脱节。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展现生活、表达情感的窗口。没有了生活这块写作的基地,作文也就成了无根的藤萝,飘忽不定。作为小学生,当他所处的环境成为习作资源的时候,他更容易亲近它们,被它们影响。因而乡土资源较之于其他课程资源,更亲民,小学生更容易接受。

二、立体

乡土资源中,如田野风光、民俗风情、传统节日、名胜古迹、戏剧艺术、手工荟萃等,对小学生来说都是立体的、具体可感的,是学生容易接近的“现实情境”,学生走近它们,经过对事物的素描训练,学生们就能过在头脑中吧词语和感性表象联结起来,进行生动的形象思维。从而有话可说,有题材可写,解决“无米之炊”的窘境。

鉴于以上优势,故将乡土资源与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努力寻找习作教学与乡土地域文化的结合点,让学生通过对乡土资源的了解,打开作文思路,创新作文形式,丰富习作的素材,体验写作的乐趣,从而写出内容比较充实的作文。

恩格斯说“只有热爱家乡,才能热爱祖国。”作文教学需要激发学生内心对家乡的爱。这就需要语文老师从生活实际出发,善于挖掘和利用当地体现民族精神的各种资源,用事实说话,用小学生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作文教学活动,让小学生走进乡村、走进生活、体味生活,让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善于捕捉的心灵,让他们用心去体会自然风光之美、传统风俗之质朴,建筑环境之变化以及亲自捕捉和体味有地域特色的人物、事件,从普通的微小的事情中去感受生活、去体味其中的真情。

一、描自然景观之美

高山流水的磅礴之势,曲径通幽的娴静之美,丰富物产的繁华之态……大自然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使人陶醉,这种亲身亲近自然的方式比起关在教室里纸上谈兵,舍近求远谈异地风貌,更得到了同学们的青睐,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也会得到了有效地锻炼。

(一)赏自然环境

在家乡的自然环境中让学生的眼睛学会 “摄像”,耳朵学会“录音”,双手鼻子学会“复印”,心灵学会“感悟” ,充分调动学生全方位感官,从而达到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写作欲望。我们小学座落在历史悠久的岭南古镇——东莞市横沥镇,寒溪河纵贯小镇全境,酣畅淋漓地滋润着这块50度平方公里的土地。兰田别墅的故事、半仙山的古建筑群、刘纪文的旧址宗祠、百年牛墟的“牛中技艺” ……但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的好好领略过横沥镇的风情。我便利用这乡土资源加强指导,以“春游”的形式带同学们去欣赏家乡的独特景貌。

在教师的指引下,孩子们发现远看山峰很美,近看花草很美,甚至校园的喷水池也别具风韵。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教师重点指导了校园的喷水池,追问:“你能用观察得清楚具体一些,让写下来的画面更美一些吗?”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充分发挥想象,有的学生写道:“每当我走到喷水池前,都會停下来欣赏一下喷水池的美丽画面,你会发现池里的水真清呀,清得看不到一点污迹,清得可以看见水底里的沙石和小鱼;这里的水真静呀,静的如果不是小鱼偶尔在水面调皮地激起一圈圈涟漪,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在水池旁边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假山,假山上有许多喷水头,那清澈的水从那假山上泄下来,像千丝万缕的银带,一滴滴水珠像一颗颗耀眼的宝石被大力往上拋。”有的写道:“在水池中间也有一个喷水头,清澈的水从喷水头涌出就像一朵被阳光照射盛开的荷花。夏天,池里的一朵朵荷花欣然开放,蜻蜓在水面上轻轻地飞过,形成一道优美的弧线。鱼儿悄悄地把头伸出水面,又悄然无声地游进水底,像是在跟我们玩躲猫猫似的。水,滴滴答答地响着;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它们一起演奏优美动听的乐曲。”看,孩子们的思维已经被激活,做到了融情于景,化景为文。

瞧,学生的作文已经充满了生机,他们用自己的心在感悟,不再无病呻吟,而是用精彩的文字写出了自己感受,学生写作的热情被激活了。

二、取家乡传统风情之朴

于漪老师曾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乡土文化负载着民族文化,是根之根。”是的,乡土资源蕴含着独特性格的精灵,千百年来的农家文化、传统节日、农家风情,在继承传统中吐故纳新,移风易俗,在历史的延续中孕育了强大的生命力。为学生的习作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在对民俗乡情的体验中进一步体会到了农家之乐,陶冶了情操。

参考文献:

[1]熊丽丽,《可持续教育理念下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的策略》,《广东教育》,2016年1月刊

[2] 周堪李,《民间横沥》,大众文艺出版社 , 2009年5月第1次印刷,第1页

[3] 吴立岗主编,《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4次印刷,第246页

[4] 周堪李,《民间横沥》,大众文艺出版社 , 2009年5月第1次印刷,第84页

猜你喜欢

乡土资源优势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画与话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关于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