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管理优化策略实施

2021-02-23黄勇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0期
关键词:作业管理双减政策个性化

黄勇

摘要:双减政策的推广实施带动了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模式改革,其中作业管理的改变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减政策的实施效果。小学数学传统教学中作业管理存在方式和理念的双重问题,教师更多以机械、重复形式进行作业布置,导致作业管理无法发挥带动学生认知拓宽和能力成长作用,反而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双减政策下的作业管理应当具有教学智慧,采用个性化、自主化的作业设计创新,带动学生兴趣参与,形成数学学科的学习动力。

关键词:数学;双减政策;作业管理;个性化

2021年7月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标志着双减政策正式全面实施。双减政策主要通过减轻学生校内作业负担以及校外培训负担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教学系统当中功利化、短视化的问题,同时遏制资本运作所导致的教育产业化问题。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点当属学校作业减负。义务教育阶段的作业管理方式的全面创新,不仅仅从“量”的层面进行减轻,更重要的是从“质”的方式层面加强,使作业真正能够在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助力。

一、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作业管理

双减政策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管理工作当中,提出了“五个管理”理念,其中包括手机管理、睡眠管理、读物管理、作业管理和体质管理,五个管理所涉及到的都是中小学阶段学习生活中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内容,其中作业管理要求学校需要加强作业统筹,通过控制作业总量的方式,来进行针对性的分层管理。其中小学阶段作业总量控制标准最为严格,一二年级不设置书面家庭作业,可调整为校内适当开展巩固训练,其他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总时长不应超过一个小时。

作业管理方面的另一大特征在于双减政策注意到传统教学环节中作业布置存在重复性,机械性等问题,教师在作业布置的理念认知方面存在偏差,认为作业形式是一种考验,甚至是一种惩罚。这种作业管理方式非但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对于学科学习的厌烦情绪,极大地阻碍学生后续的成长。双减政策下的作业管理,不仅要从“量”的层面上进行合理控制,还必须从“质”的层面积极提升。教师所进行的作业管理和设计应当包含教学智慧,能够从学生真实需求、学生体验和学生参与兴趣层面出发,进行多样化的作业组织,使作业能够在规避机械重复训练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形成创造创新意识,助力学生全面提升。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理解,从数学学科学习当中形成数学思维,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常見问题。小学数学作业在进行管理和设计中,应当坚持思维能力培养基本逻辑,从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等角度出发,提高作业质量。

(一)以趣味性为核心进行作业设计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也能够带动学生提高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小学教师在数学作业设计中应当加入趣味性的内容考量,从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出发,带动学生形成探索动力,参与到作业当中。

教师可以结合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进度,组织学生采用动手制作等创意性的趣味作业内容,激发学生形成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制作之间相互联系的思维。例如在学习“角”的相关知识后,学生可以从各种与“角”有关的图形素材选择出发,来制作班级画报,展现出自己对于角和图形的理解,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了解数学规律之美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形成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作业内容尽可能贴近生活

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状况来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大部分需要经历具象到抽象的认知过程,才能够较好地把握数学知识当中的逻辑关系。因此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以常见的生活场景为课堂导入,引导学生从生活观察出发,来认识生活背后的数学规律。相应的,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中,也可以将生活化的场景纳入到作业当中来,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场景当中完成作业。例如在进行有关“质量单位”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将作业内容设置为“与家长共同参与超市购物”。学生需要在购物过程中,对购买的商品的称重情况进行记录,并在下一次课堂上对记录到的重量信息等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同时尝试对不同重量单位进行彼此换算,完成两项或多项商品的重量对比。

(三)引入“作业超市”,强化学生自主选择能力

相比于传统作业模式,双减政策下作业管理和设置应当体现个性化和需求性特征,学生在参与到作业探究当中,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和兴趣点进行作业选择。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作业管理创新当中,可以引入新颖的“作业超市”模式,教师设计多个教学作业,每个作业有着不同的导向,需要学生通过不同的参与方式来完成作业。学生则可以在“超市”当中根据自身喜好,对各类型的作业进行任意选择,最终更好地完成作业任务。“作业超市”模式中的作业设计应当突破传统作业桎梏,将趣味丰富的表演、问题探索、跨学科综合探究等内容纳入其中,并给予学生高度的自由选择权,使学生能够凭借自身喜好来进行作业选择,更好地参与到作业当中来。

总结

创新性的作业管理模式旨在打破旧有的作业管理概念,教师逐渐从惩罚性作业、训练性作业理念当中走出,开始接触参与性作业、协作性作业、互动性作业。这些作业模式不再是一种强制性要求,而是对于学生兴趣爱好和求知天性的一种挖掘,是学生生活游戏的组成部分。小学数学作业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能力,锻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而在作业的设计当中,教师应当看重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过程,避免设置标准答案导致学生思维受到局限。

参考文献:

[1]周洪宇,齐彦磊.“双减”政策落地:焦点、难点与建议[J/OL].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122:1-11.

[2]龙宝新.中小学学业负担的增生机理与根治之道——兼论“双减”政策的限度与增能[J].南京社会科学,2021(10):146-155.

[3]唐丽伟,谢玉文.基于移动APP的小学英语词汇学习研究——以“一起作业网”为例[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1,36(04):101-105.

猜你喜欢

作业管理双减政策个性化
“减负增质”理念下作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众里寻她千百度
一个高分子模拟计算网格的作业管理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