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2021-02-23曾连英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6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新课改

曾连英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教学中德育工作成为班主任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班主任作为重要的引导者与参与者,其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其所开展的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日后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育人价值,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德育教育工作。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引言

在经济水平快速提升的背景下,我国各阶段的教育工作之间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与以往传统教育教学相比,素质教育逐渐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与关注。其中,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而言,德育工作的开展不仅有利于新课改的深入,同时还能为小学生成长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但结合现阶段小学德育教学情况,德育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问题

(一)不能深刻的领悟现代德育教育新理念

在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中,由于部分班主任在开展育人教育期间始终被传统教学观念所束缚,导致其对于的新课改下德育教学理念的认知与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关注的依旧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忽视了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致使现阶段的德育工作流于形式,限制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除此之外,结合德育工作实际情况看,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学习或生活中的问题和缺陷时,班主任所采用的态度往往以严厉的批评为主。此种教育方式不仅未将现代德育教育理念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中,同时还对学生日后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德育教育开展的过于表面化和形式化

以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角度看,实际的德育教育成效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具体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其表面化、形式化程度较为严谨,其不仅无法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同时与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呈现背道而驰的状态。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由于部分班主任的教育理念过于老旧,导致其德育内容相对单一、固化。在传授德育相关知识过程中,其更加重视自身的讲解,忽视了对小学生品行方面的教育与培养,导致德育教育作用难以发挥的同时,还造成了德育教育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的问题出现。

(三)不注重激励、赏识教育方式的运用

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小学班主任的教学任务以及压力在逐渐增加。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班主任不仅需要将各种文化知识传授于学生外,同時班主任还需要对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及三观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的引导与教育,以此确保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难以将各种教育方式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导致现阶段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普遍偏低,限制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应对措施

(一)树立起现代教育新理念

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新课改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为了确保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小学班主任应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完善。只有在小学班主任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以及发展意识的基础上,德育教育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在具体的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应以新课改教学要求为基准,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以此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与理解,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热情。以小学一年级中的德育教育为例,在面对刚刚步入小学的学生而言,其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为了缓解学生紧张感,降低德育教学难度,班主任可以通过渗透教学这一方式,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与教育。只有将德育教育与学生实际生活、学习进行有效的融合,学生才能在德育知识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与认知,班主任可以将实际生活中的时间引入到具体的德育教学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其不仅能够将自身对德育知识的看法与见解充分的表述出来,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德育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二)加强对小学班主任教学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在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期间,往往会遇见一些新问题,进而导致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出现一定程度的茫然。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确保学生能够得到正确有效的引导与教育,学校应对班主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以此在提高班主任教学水平以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满足新时代教学改革的新要求。例如在开展德育教育期间,学校结合教学改革以及教学实际需求开展德育教育培训活动。针对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来为班主任提供一定的引导。在班主任参与培训活动期间,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德育教学的有效性,班主任需要对培训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同时在结合自身德育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自身的教育方式以及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调整与创新。

(三)激励、赏识教学方法的适当运用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幼,因此其心智尚未成熟,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知识接收能力相对较差。为了更加贴合小学生的心理特性,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期间,应积极应用激励、赏识等教育方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激励以及鼓励是有效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与动力的重要因素外,同时也是全面发挥德育教育作用的重要手段。但主要注意的是,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班主任应结合实际情况与教学需求,适当应用激励、赏识教学方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满足新课改下的教学需求,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期间,需要在给予德育教育工作高度重视的同时,结合新教学要求对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创新,以此在提高德育教育效率与质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并进一步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罗霖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2):164.

[2]吴进中.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中学),2018(11):232.

[3]王晓燕.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03):80-81.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浅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