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帆别靠岸

2016-09-01石剑南

美文 2016年14期
关键词:孤帆哈姆雷特全校

石剑南

孤帆别的家住在河边,是那种很宽很宽的、要渡船才能到达彼岸的大河的岸边。他每天喜欢一个人坐在岸边看着一艘艘小帆驶过。哪艘帆会在哪里转一个弯、会在哪里颤抖一下、会在哪里收放桅杆,他都一清二楚。他还喜欢一个人坐在岸边吹长笛,曲声悠远幽怨、勾人心魂,然后赋诗一首……

别瞎想了,这世上哪有这种人。

孤帆别只是和你一样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除了他爱幻想、爱写诗罢了。孤帆别成绩优异,是那种不费一丁点儿脑细胞,单单用眼睛思考就能在中考以全市第二的成绩被市重点特招的人。全市第一据说是位为考高中努力得花白了头发的姑娘,也被这所高中特招——校方把她和孤帆别安排在一班,后来又是同桌。

这年,任凭前十名中后八名名单发生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孤帆别还是每次都考第二,那个姑娘考第一。

后来他们被看作“全市第一对”,二人互相对视,然后撇撇嘴。学霸们之间的一切事情都为人们所好奇,每天都有人会源源不断地在课间去借“第一对”的笔记看。他们也很大方——笔记只是他们糊弄老师的工具,眨眨眼睛就能写成。

正如他喜欢穿着校服带着一顶奇怪的帽子、她穿着校服背着骷髅头书包,他喜欢民谣,她喜欢摇滚,他不靠谱,她很靠谱。

前些日子的某电视节目火了。霎时间大街小巷清一色民谣,大家也都跟风,民谣凑了回人气。

莎士比亚对自己的《哈姆雷特》曾有过经典的语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眼中的哈姆雷特是不同的,同样每个人眼中的民谣也是不同的——一首歌曲可以从歌词与曲风的碰撞中显现出独有的魅力,可以与大多数人产生共鸣,即便共鸣点不同。这也是孤帆别喜欢民谣的道理。现在人喜欢做事模式化,非要把歌词解读出个所以然来,民谣也就在大众化的历程中失去了它本身应有的韵味,这种韵味是无可言表的。

孤帆别从来不看这些解读。他喜欢坐在河边看船写诗。

这是个GDP低、平均身高低、大学升学率低的“三低”城市,这也为市民津津乐道。

高一过完寒假的那个学期头,校长把“第一对”叫进了办公室。然而并不是因为大家热切期盼的原因被校长亲自做思想教育课,而是被叫去拿一张学校印发的可以获得“高校自主招生”资格的竞赛列单。

孤帆别不以为意。他和往常一样,回家,坐在床边听着民谣开始幻想:一条很宽很宽的河面,船儿们很快很快地过,很陶醉很陶醉地吹着长笛,沙石很乐意很乐意地听着……

骷髅头:“哎哎,问你个我刚从网上看到的问题。你一年是活了365天,还是只活了1天重复了364次?”

怪帽子:“闰年有366天。”

骷髅头:“别那么不解风情嘛。”

怪帽子:“哪有,快去抄你的笔记,下节课课间老班要收。”

怪帽子知道自己在逃避——谁愿意承认自己这么长时间的日子不是这样行尸走肉一般过去的。

孤帆别常常对骷髅头说自己很孤独,而对方也像找到知音似的,近乎颤抖的语调激动起来。后来他们发现好像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些孤独感,被自己小心呵护着。

每个人好似一艘小帆,孤孤单单日复一日地行驶在大洋上,看着其他小帆驶来驶去。尽管有时候小帆也会迷失方向,或顺大流而上,或独往一处,但每一艘小帆都会有自己的目的地,在自己企及的日思夜想的地方靠岸。

小帆A:“你今天又要到哪儿去啊?”小帆B答:“去那遥远的地方。”心里却想着“我去哪儿关你什么事?”

一天天这样过去了,“第一对”的笔记还是在全校传抄,“第一对”的耳话还是没有被老师们听到……即便听到又何妨,老师说不定会大加赞赏,就像政教处和学生会只允许孤帆别一个人戴着帽子而不许其他学生模仿那样……

一学期过去,骷髅头已经拿下N多个竞赛大奖,证书看得校长眼红:“不是北大就是清华!”全校第一就是全校第一,红本本压着红本本的她脸红红地在全校师生大会做演讲:“一定要记得和同桌搞好关系,没有孤帆别的鼓励我不可能获得这么多的优惠条件!我感觉我离理想中的大学又进了一步:清华我来了!”

校方始终不见孤帆别的动静,一到下课就去找他谈话。小男孩挺好讲话,每次都眯着眼睛微笑着,眯着的眼睛少了一丝神韵。

又一天清晨,孤帆别没到校。桌上多了封用方格稿纸誊写好的文章,题目“遗书”。

校方报了警——一个名校的苗子究竟是因压力还是心理疾病才会选择这种方式结束生命?校长面色苍白:

“我亲手害了祖国的花朵!”

110出警到学校勘察。警察叔叔把全校第一的姑娘叫去了解情况,这是孤帆别在学校关系最好的人。

“警察叔叔,他曾经告诉过我他很孤独。”

“是吗?”警察面色一紧动起笔在纸上写了点什么,“那他平时有什么爱好?”

“他喜欢听民谣,喜欢写诗!对了,他喜欢顾城,还总学他戴一顶奇怪的帽子。”

“顾城?!”警察往上推了推眼镜,又推了推。

“我很欣赏孤帆别这个人,一切都很个性,很朝着自己的性子走。前几天他还激动地告诉我要参加某某大赛。”

“人都不见了还参加什么大赛?”警察也在试图冷静自己。

那个警察向全校第一了解完情况,面色凝重地走向办案小组。出乎意料,其他警察做嬉笑状。

这一组民警在《遗书》结尾处发现有隽秀风雅的一行小字:

“某某大赛参赛作品。作者:孤帆别。”

两分钟后,孤帆别的个人主页更新一条状态:

“感冒了,好难受,好想对岸遥远的家!”配图中他的自拍已经搞掉了帽子。

猜你喜欢

孤帆哈姆雷特全校
李白“孤帆一片日边来”当代歧释之新解
Different Thoughts on Performing Hamlet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从二元对立的角度看哈姆雷特
三峡大坝
基于开设全校《法国时尚文化》公选课的几点思考
临江仙·远望
开会
周仕达(山西文科状元):从全校200名上升到全省第一
哈姆雷特(中)
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