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梦阳学术年谱

2021-02-22张梦阳

名作欣赏 2021年2期
关键词:鲁迅研究鲁迅

1945年3月13日,出生

诞生于甘肃天水。

父亲张清濯,山东临清大丁庄人,八岁丧父,家庭没落。大哥赶着驴车送他到县城读小学。当时,临清叫清平,武训到县里办过义学,非常重视教育,规定从县里考上济南重点中学的,县里给奖学金,再从济南考上北京、天津名牌大学的,县里和省里给两份奖学金。季羡林等以后卓有成就的临清穷家子弟就是这样靠奖学金升学的。我父亲也走同一条路,先从县小学考上著名的济南一中,再靠两份奖学金进入北洋大学土木建筑系,成为桥梁道路大家茅以升先生的学生。毕业后升为高级工程师,抗日时期在西北修桥梁道路。

母亲赵肃慎,河北临城郝庄人,邢台女师优秀毕业生,国文修养很深,1938年抗日时期逃难到甘肃天水,当小学教师,后专门在家相夫教子。

张梦阳这个名字,因我这一辈排行“梦”字,前面四个堂兄分别叫春、夏、秋、冬,四季占全了,母亲生我时正逢中午,太阳很光亮,于是给自己的儿子起名为阳。创作权完全是母亲独自的,没有依仿他人。

当时,我们一家是随着父亲转,父亲在哪里修桥筑路,我们就跟到哪里。父亲在天水建桥时,我们住在天水;到附近的宝鸡修路时,就跟到宝鸡。我生下才三个多月,就又成了宝鸡人。

1948年,3岁

父亲因技术出色,调到了南京交通部。那时是1948年下半年,住在护城河边的头条巷,亲眼看到对岸的飞机场火光冲天,南京解放了。解放初,工程技术人员受到优待,搬进高楼新村。不久,又自己租房,搬入后在巷。1951年,父亲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到福建前线修军事公路,只剩下母亲带着我们姐弟俩过生活。

1952年,7岁

我六岁半上鼓楼小学。看来还是有点儿写作上的天赋,一年级下学期,七岁时,第一次写作文,就得到班主任张老师的欣赏,拿给校长看。校长很惊讶,问:“是他自己写的吗?”张老师回答:“我站在旁边看着他写的,怎么会不是他写的呢?”母亲到学校找我时,一起去看张老师。老师说:“你儿子有写作天赋,第一次作文就上了范文栏。”母亲拉着我去看,见教室东边的校园围墙的范文栏上确实贴着我的作文。这是我最早亲眼看到自己的文章上了“报”,高兴极了。母亲比我还高兴,她一个心眼盼望自己的儿子长大有出息,这算是有盼头了。回到家里,马上给父亲写信告知这个喜讯。父亲很快回信鼓励。

1953年,8岁

1953年冬天,母亲与三姨接通了关系。三姨催促我們到北京来,说她和姨父已在解放军总后勤部工作,城里的房子空着,可以来住。于是母亲毅然决然带着我们到北京来了。

初到北京,住在三姨空着的家——王府大街东厂胡同安居里2号南屋,到附近的东黄城根小学念书。念完初小,母亲到朝阳门外黄庙小学当教师,我也跟去在这个小学上高小五年级。

在两所小学里,我的作文都很出色,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讲评。五年级时更是受到刘育周老师的青睐,被派到《少年之家》当小记者。六年级时,郑慧勤老师很器重我,让我当中队长。

1958年,13岁

1958年夏天,小学毕业,考上了北京东城区最好的北京二中。这在我一生中,是个很大的幸运,遇上恩师——散文家韩少华老师,得到了千载难逢的优越的文学教育。一连当了六年班长,作文常上范文栏。

1959年,14岁

在《中学生》杂志发表第一篇文章,内容是在树新风的形势下,所住的四合院邻里关系好转。

后来,我写了一篇文章《记我的老师——散文家韩少华》,详述了其中的细节,刊登在2003年的《传记文学》上。十年后又被《美文》杂志选载,在赞化杯“我的老师”全球华文大赛上获奖,选入多种文集。

1968年,23岁

拒绝参与一切活动,闭门读书。父亲起初反对我考文科,但我坚决走文学道路,待考上后,父亲转而支持,给我买了十卷本的1958年版《鲁迅全集》。我就一本正经地开始通读《鲁迅全集》。从第一卷第一页起细读,一个字也不放过。第一遍读不大懂,就继续读第二遍。虽然离读通还差得远,但由于记忆力超强,鲁迅的重要文章和精辟的话在全集什么地方,心里记得很清楚了。对鲁迅和他的著作产生了由衷的热爱。

1969—1978年,24—33岁

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参加运动、等待分配。

1970年1月9日在《解放军报》发表长篇评论《无产阶级革命气节的壮丽颂歌——赞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无产阶级英雄李玉和》(与李万庆合写)。

1971年3月28日晨六时,母亲去世,陷于50年来难以消解的悲痛中。余时年26岁,自此愈加发愤苦读,志做大家。除继续苦读《鲁迅全集》,研究鲁迅后期杂文的辩证法问题外,从北京二中老同学刘延风父亲刘涌同志处借《资治通鉴》,我细细阅读,还读了《国语》《国策》《史记》等史书,写了近千张读史卡片。其中《论范蠡》一篇,研究范蠡军事、政治、商业上成功的内在原因,很有价值。并通过对鲁迅著作的研究,写出一万六千字的论文《〈“题未定”草(六至九)〉的哲学分析》,请何其芳同志指点。他热情地接待了我,详谈了对论文的意见,自此结成“忘年交”,写了文章首先请他指正。

1972年8月11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短些,精粹些》。

1972年10月19日在《人民日报》发表《谈“分”——学习鲁迅后期杂文辩证法》。

1973年8月分配到河北省香河县农村中学教书。

11月21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

1977年12月11日在《河北日报》发表《说“炼”》。

1978年9月,由挚友、著名作家汤吉夫先生推荐,河北省廊坊地区教育局局长陈浩山同志决定,调到河北省廊坊地区教育学院工作。

1979年,34岁

8月在《北京文艺》发表《一个青年求教者的回忆——追怀敬爱的何其芳同志》。

9月18日, 林非先生亲自跑到廊坊谈我的调动问题,在廊坊教育局长陈浩山、吴宝和、廊坊教育学院领导潘树增、刘俊田、齐惠恩、王宝林的支持下,我终于调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专门致力于鲁迅学研究。对于所有支持这项调动的同志,我都终生难忘。

1980年,35岁

2月在《河北文艺》第2期发表《一以当十》。

6月在《北京文艺》发表《托尔斯泰“画”马——读〈安娜·卡列尼娜〉随笔》。

1981年,36岁

9月25日在《人民日报》发表《厚重和坚韧》。

10月4日在《人民日报》发表《从鲁迅称赞〈小约翰〉谈起》;在《语文教学之友》发表《论〈孔乙己〉的文学功力》。

12月在《鲁迅研究文丛》第3辑发表论文《关于“遵命文学”问题——论鲁迅对文艺、生活、政治之间的辩证关系》。

1982年,37岁

2月在《文学评论丛刊》第十一辑发表论文《鲁迅与瞿秋白的杂文比较》。

8月被评为助理研究员;在《名作欣赏》发表《真切传神的肖像描绘——屠格涅夫回忆录片断赏析》;在山东烟台主持全国鲁迅研究讲习班。

9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与李宗英合编的《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下两集。

12月在《文科教学》第4期发表《浅析婴宁的笑——读〈聊斋志异〉随笔》。

年底开始着手运筹《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的工作。

1983年,38岁

1月在《鲁迅研究资料》第11辑发表译介文章《鲁迅与斯密斯的〈中国人气质〉》;在《写作》第1期发表《从〈还乡记〉的修改看郁达夫散文的语言节奏》;1月在《鲁迅研究》第7辑发表论文《论鲁迅对中国封建社会传统心理的批判》。

3月24日在《文汇报》发表《“切莫陷进写作的坑里”》。

6月在《学习与研究》发表《论六十年来鲁迅杂文研究的症结》。

7月《鲁迅研究文丛》第4辑发表《关于鲁迅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几点思考——读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稿〉所想起的》。

10月22日在《中国青年报》发表《青年鲁迅的思想家风范》。

1984年,39岁

4月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郁达夫散文选集》,以后多次再版。

5月在《魯迅研究动态》第5期发表《文学史著作中的鲁迅论》。

6月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2辑发表《郁达夫散文创作漫论》。

8月在《散文》月刊发表《郁达夫游记中的美学》;在《文学评论丛刊》第21辑发表论文《论郁达夫对散文美学的理论探索与艺术实践》。

11月在《语文教学之友》第11期发表《〈鲁迅杂文研究史稿〉后记》。

1985年,40岁

4月在《文科教学》第1期发表《论鲁迅杂文研究及其学术史的理论意义》;在《聊城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发表《略论尼采的“超人”哲学在文化巨人崛起过程中的心理作用》。

9月在《散文世界》第9期发表《季羡林畅谈世界散文》。

10月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正式出版《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一卷。

12月5日在《人民日报》发表《倨傲不逊》。

1986年,41岁

1月在《散文世界》第1期发表英国《大百科全书》“散文”条目的译文。

4月在《散文世界》第4期发表《中西散文比较美学刍议》。

8月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二卷。

9月在《中州学刊》发表《鲁迅研究向何处去》(1987年1月《评论选刊》第1期选载)。

10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专著《鲁迅杂文研究六十年》。

10月18日在《人民日报》发表《论鄙吝的心》。

11月在《杂文界》第6期发表《〈鲁迅杂文研究六十年〉述要》。

1987年,42岁

3月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三卷。

6月11日在《文论报》发表《现实主义的胜利——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

7月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四卷;在《鲁迅研究动态》第6期发表《鲁迅传记写作的一种探索》。

1988年,43岁

8月在《散文世界》第8期发表《卜立德和他的中英散文比较研究》。

1989年,44岁

4月在《学术研究》第2期发表《五四“民主”口号的梦幻感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虚弱性》。

5月在《散文世界》第5期发表《梦寻鲁迅》。

7月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五卷。

1990年,45岁

7月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索引分册,自此,这项持续九年之久的大工程终于完成,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在《鲁迅研究年刊1990》发表《〈鲁迅学史稿〉纲要》和《坚实而精深的鲁迅研究专家——林非》。

8月19日在《今晚报》发表《林非与读书》。

9、11月在《名作欣赏》第5、6期连载《〈画梦录〉欣赏》。

10月16日在《人民日报》发表《会读书——〈读书心态录〉读后》。

1991年,46岁

1月在《上海鲁迅研究》发表《论王任叔的鲁迅杂文研究》。

3月在《鲁迅研究月刊》第3期发表《〈鲁迅研究年刊1990〉评介》。

8月在《鲁迅研究月刊》第8期发表《鲁迅传记写作的历史回顾(六)》。

10月在《章回小说》发表《从〈阿Q正传〉看大众文学的严肃性与通俗性》。

1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6期发表《文化的内蕴与对“人”的呼唤——写于林非先生著〈鲁迅和中国文化〉再版的时候》。

12月在《读书》第12期发表《走向澄明之境》。

2001年,56岁

1月在《名作欣赏》发表《“零余者”的伤感行旅——郁达夫的〈还乡记〉欣赏》。

2月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1期发表《文化的内蕴与对“人”的呼唤——写于林非先生著〈鲁迅和中国文化〉再版的时候》(扩充修订)。

8月由广东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62万言的《中国鲁迅学通史》第1卷,学术生涯自此上一高台。

9月20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发表《呼唤“精神界之战士”——纪念鲁迅先生诞生120周年、逝世65周年》。

10月25日在《中华读书报》发表《五四新文学发生背景的理性透视——读陈方竞著〈鲁迅与浙东文化〉》。

11月22日在《中国图书商报》发表《鲁迅传记写作管窥》。

2002年,57歲

1月2日在《中华读书报》发表《钟敬文和他所编的〈鲁迅在广东〉》;1月在《东方文化》第1期发表《胡适的学理精神》。

7月30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发表《〈铁木前传〉“窃”得记》。

8月在《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第4期发表论文《论孙玉石的〈《野草》研究〉及重释》。

10月,主持编注的鲁迅《集外文集》(上下两集、一百万字)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3年,58岁

3月由广东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三卷本的《中国鲁迅学通史》,共183万字,自此学术生涯到一高境。

4月15日至5月30日,应邀到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与张钊贻教授合作研究《澳洲的鲁迅研究》,在悉尼新威尔士大学和昆士兰大学做两次学术报告《鲁迅与当代中国》,并于《兰州大学学报》第7期发表。在《新华人报》发表四篇评介澳洲鲁迅研究专家的文章。开始构思、准备《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

10月30日《中国鲁迅学通史》正式被评为国家图书奖。

11月在《出版广角》刊出《好编辑卢家明》,家明来电话说看到这篇文章比《中国鲁迅学通史》获得国家图书奖还高兴。

11月18日在《光明日报》刊出《恢宏的建构 理性的反思——诸家评说〈中国鲁迅学通史〉》。

12月3日在《中华读书报》发表《“文革”中,季羡林先生的一次家宴》,后多家报刊转载。

2004年,59岁

1月11日在《中华读书报》发表《澳洲“鲁迅迷”张钊贻》。

5月10日在《文学评论》第3期刊出《作为鲁迅研究家的陈涌》。

8月12至27日,到加拿大温哥华出席文化更新中心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供论文《现代中国的鲁迅与胡适》,在《文化中国》上发表。该刊还登载了安徽师范大学教授程致中评论《中国鲁迅学通史》的文章。

9月10日在《传记文学》第5期刊出《记我的老师——散文家韩少华》。

11月12日,中国出版集团李红强同志来电,告知《中国鲁迅学通史》收入《中国文库》第三集。

12月15日,《哲学的价值》刊于《中华读书报》“家园”。此后《中华读书报》“家园”责编、著名文学记者舒晋瑜同志接连在“家园”刊登我数十篇随笔,以后除特别重要的之外,一般不再列入年谱,有机会专列“家园”一集。

2005年,60岁

1月10日,《名作欣赏》破例头条刊登了一万多字的论文《透·准·醇——汪曾祺文谈欣赏》。很快被香港《文学世纪》主编古剑先生看中,在第5期上转载,并加“编后小语”:“汪曾祺在港台有不少‘汪迷,你若喜欢他,我建议你读读张梦阳的评论,他的评论语言和观点,是编者欣赏的。”

4月2日到8月7日应邀赴日本爱知大学中国现代文学部给博士生讲鲁迅,受到热烈欢迎。还分别去西北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学会开讲座,十分成功。在日本的讲稿,由广东教育出版社于2007年5月正式出版,题为《鲁迅学 在东亚 在中国》,30万字。

《中国人气质》,由新世界出版社于2005年1月再版。

给陈漱渝编的集子写《阿Q的现代意义》,计5万字。

12月,《中国人气质》由新世界出版社再版,次年1月即第二次印刷,名为《中国人德行》。

2006年,61岁

1月,中国文库正式出版第三集,《中国鲁迅学通史》推出,精装三大本,平装分成六册。很壮观。

写作《新世纪鲁迅学的文化走向》,评赞田刚、廖诗忠的书,6月在厦门、广州鲁研会上宣读,福建《东南学术》第7期刊出。田刚受到很大鼓舞。会后到珠海师大分校见到刘锡庆老师和赵又玄先生,做一讲座。凌晨离去,到长沙湖南师范大学讲学。吴康来接,安排食宿,非常热情。《书屋》原主编周实先生来访,同到小吃场尝鲜。

写作《“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鲁迅本原思想探究》,9月9日应周海婴、周令飞父子之邀到香港中文大学出席鲁迅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做此题报告。讲稿由《城市文艺》发表。

10月24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分校讲演。25日,夏中义先生陪同进城看视王元化先生。后写一文章《思想家的铜像——访晚年王元化先生》,在12月15日《文汇读书周报》上发表。

2007年,62岁

1月30日《中华读书报》“家园”头条刊出《迎风冒雪访雪芹》。这是我迁到香山“孤静斋”后的第一篇作品,也是一篇宣言:自此以曹雪芹、鲁迅为榜样写作到生命的终结。

5月继续构思《鲁迅传》,由原来构想的八部提炼为三部曲:《会稽耻》《野草梦》《怀霜夜》。并开始第一部《会稽耻》的开头苦思。

8月4日,应邀到圣路易斯女儿家教区陈达牧师家演讲,获赠1894年《中国人气质》的英文原版,欣喜至极。

8月5日,乘女婿邹军博士购买的美联125航班到达丹佛。下午4时见到刘再复和菲亚,极为亲切!

整理、收集再复的有关资料,构思《科罗拉多的晚霞》。决心以一流思想者、作家、学者的高标准要求自己,一定要写好这篇文章。8月12日与再复、菲亚依依惜别,回到女儿家。全力以赴写作《科罗拉多的晚霞——洛矶山下刘再复》。9月6日,传送给再复。9月7日,再复完全同意,定稿。

10月18至21日应王锡荣兄邀请赴上海参加鲁迅逝世纪念活动。

11月3日回家后,反复阅读周建人、周晔的《鲁迅故家的败落》等经典史料。14日到深圳出席郑心伶广东鲁迅研究会主办的2007鲁迅论坛,做“鲁迅究竟是谁?”的主题发言。20日回京,继续写《会稽耻》。

2008年,63岁

1月《科罗拉多的晚霞——洛矶山下刘再复》刊于《西部华语文学》第1期。

2月《科罗拉多的晚霞——洛矶山下刘再复》压缩版刊于2月14日的《社会科学报》,并附有晚霞的彩色照片,产生很大影响。

3月《科罗拉多的晚霞——洛矶山下刘再復》刊于《香港文学》第3期、台湾《新地》第3期、《良友》第5辑。

其余时间,全部用来精写《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第一部《会稽耻》。

2009年,64岁

7月11日,季羡林先生去世。12日下午,到北京大学季先生灵堂吊唁,19日上午到八宝山与遗体告别。在《文汇读书周报》和《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悼念文章《心仪——深切怀念季羡林伯父》。

倾所有心血创作《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第一部《会稽耻》,很少写其他文章。

2010年,65岁

4月6日,值得纪念的日子——《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第一部《会稽耻》30万字全部写完,一共精心写了三年多。

历尽甘苦,2007年年底突发心脏病,为写完《苦魂》,拒做手术。克服重重困难,受众多师友指导、帮助,才终于完工。感慨万分,拟打印成册后,想首先送韩师过目。

4月7日晚,恩师韩少华先生夫人和女儿打来电话,告知韩师上午走了,第一个告诉我,并说韩师临终前跟她们说:一生有三个学生最为得意,第一位就是张梦阳。我听后不禁号啕大哭,当晚写出《哭韩师》。

4月8日下午,到四块玉韩师家灵堂吊唁,在遗像前摆《哭韩师》,安慰韩师母和韩师女儿、作家韩晓征。

9月23日,《文艺报》总编辑阎晶明先生委托主编的纪念鲁迅特刊推出。

2011年,66岁

全年反复修订、润色《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第一部《会稽耻》。

6月16日,李红强先生来电话,说他已到华文出版社任职,听说我正在写鲁迅传,他们社有意出版;17日,到宣外华文出版社,与红强先生谈妥鲁迅传出版问题。

7月14日,把反复打磨、润色的《会稽耻》打印本和电子稿交给红强总编和责编罗亭先生。

8月15日,《回望1981年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活动》刊于《新文学史料》第4期,《中华读书报》作为重点推荐摘登。《论鲁迅散文语言的艺术发展》刊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8期。

9月22日,《鲁迅对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一书由人民出版社推出。

9月31日,《光明日报》“光明论坛”整版发表《深读鲁迅,学会思考》。

12月31日《会稽耻》正式印出,装帧美观大方。

2012年,67岁

1月9日,在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会稽耻》首发式并讲话。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等十多家报刊发《会稽耻》书评或消息。

1月28日,开写《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第二部《野草梦》第一章《秋夜》。

4月13日上午,到绍兴鲁迅纪念馆出席绍兴作协、文联、社科联、鲁迅研究会联合兴办的“长篇小说《会稽耻》研讨会”。

7月16日,和老伴一起到美国圣路易斯探望女儿一家;25日,到科罗拉多看望刘再复、李泽厚。

8月2日回到女儿家,写《再访科罗拉多高原》,在8月30日《文汇读书周报》上作为特稿整版发表。

给国学大家刘梦溪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化》,写了25000千字的长文《重构“象牙之塔”》,他在通知我发表时,顺便写了一段话:“梦阳兄文思泉涌,大笔如椽,山不可挡,海不能淹,浊世文坛,有此奇观,岂不异哉,岂不异哉!”

著名散文家韩小蕙女士早在2010年3月元宵节给我题诗道——

出手皆文章,字字呕心血。

香山一写翁,万松株株铁。

为了尽早完成《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出席国内有关鲁迅研究会议,我9月16日就提前回国。

回国后立即抓紧创作第二部《野草梦》、第三部《怀霜夜》。

《中国当代文学百家丛书·张梦阳散文精品集》,由海南出版公司于2012年8月出版,回国后见到。

2013年,68岁

一人在家独自过春节,没有任何人来访,也不到任何地方去,全力创作叙事抒情长诗《谒无名思想家墓》。节后打印成册,分送师友,纷纷惊叹,认为是中国现代最为深刻感人的叙事抒情长诗。来新夏先生在回信中说:

梦阳:

我很抱歉,我因为闲暇无事,随手拿起你寄来的自印本《谒无名思想家墓》的长诗,一气读完,心在颤,面颊上流着不知什么时候流下来的泪。我惭愧,我亵渎了你的诗。“苏格拉底”和“俏儿”是一对真正的凤凰,“苏格拉底”的执着忠诚与“俏儿”的善良大爱,不管他们是否实有其人,但你把社会的罪恶与不平的双刃剑戳向人们的良心。我早已不哭了,因为我经历了太多的折磨,太久的不公,但是我懦弱没有反抗,只有“引颈就戮”,人家说我什么我都会笑脸相迎,把泪水倒流进肚里,但你的诗掘开了我心灵的缺口,我高兴,我有泪水,到了“送别”那几章,到了俏儿一家的毁灭,我哭出声来。梦阳,你太残酷。你居然用笔写下这么令人心痛的往事。这薄薄的自印诗集要比你那本正式出版的精品集值得珍惜得多。这首长诗不需要再修改,因为它让一位已经淡定、漫步在走向百岁的老者在行程中感动了,停下脚步回头再审视,记住这些人。感谢你梦阳,启动渐渐沉寂者再图一搏。谢谢,含着泪拉杂地写这些送给你。致:

敬意。

3月21日,到南京出席鲁迅研究会议。25日,到常州为写《怀霜夜》中的瞿秋白,再次细致参观瞿秋白纪念馆。4月,为了亲身体验瞿秋白生命最后的经历,先到福建长汀瞿秋白囚室和牺牲地体察。顺路受沈金耀教授邀请,12日到漳州师范大学讲课;14日应古大勇教授邀请到泉州师范学院讲课。15日,到达福建师范大学,16日讲课,17日乘飞机回京。回京后不几天,自费出版了《谒无名思想家墓》。

写瞿秋白的诗《霜痕》,在8月2日《光明日报》发表。

9月13日,借到上海出席专家会议之机,由建智兄引荐拜访诗人白桦,见到他的夫人王蓓,共进晚餐,合影。后写《访晚年白桦》一文在《传记文学》上发表。

11月,《秋白囚室怀想》在《随笔》第6期刊出。

11月7日,收到台湾秀威资讯科技有限公司出版的《鲁迅的科学思维——张梦阳论鲁迅》。

2014年,69岁

1月10日,《鲁迅“品人”的天才与失误》,在《随笔》第1期头条刊登,并上封面首目。

7月24日200多万字的《鲁迅形象、事件摘录》终于完成。这是最艰苦、最烦厌的工作,要把所有搜集到的鲁迅生平史料,分门别类、一字一字地录入电脑,连拔牙、补牙、吸什么牌的香烟这种琐事都不能遗漏。尤其打《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中的回忆时,须左手捧大厚书,右手打字,两眼盯着模糊的小字,真是艰苦至极。虽然苦不堪言,但为了使《苦魂》建立在丰富、坚实的基础上,只能如此。

又反复细读《鲁迅著译编年全集》和《鲁迅手稿全集》,特别是鲁迅、许广平《两地书真迹》手稿册,悉心体会二人通信时的心理变化。同时,精读《野草》和所有的《野草》研究论著,以《语丝》合订本第一册为序,展开《野草梦》的写作。其他事迹放入“忆往昔”。

12月,《鲁迅的科学思维——张梦阳论鲁迅》由 台湾秀威资讯科技有限公司出版。

2015年,70岁

2月16日,《野草梦》终于完毕;17日,立即开始《怀霜夜》的写作,找齐上海外滩的有关资料,开始写作第三卷序幕。

3月1日,开写《怀霜夜》第一章《秋之白华》。感情至深,手笔伸畅。

3月15日,再润色第一部《会稽耻》、第二部《野草梦》,发给华文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李红强先生,让他们先着手编辑。

6月5日,写瞿秋白就义的诗《老樟树》刊于《光明日报》作品版。

7月8日,凌晨3时写到《怀霜夜》尾声,许广平、周海婴伴萧军、萧红拜谒鲁迅墓,忆起萧红第一次到鲁迅家看万年青的情景,写与此呼应的一段,很动情。又想到最后怎样结尾?颇累,倒床休息。4时忽想起萧红《拜墓》一诗。起床,找出刚买的章海宁主编的《萧红全集》,在电脑上郑重打入。再阅,欣喜非常。恐自己心脏病突发,死去,《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只能锁在电脑,永远不能问世了,赶紧将全书稿发到李红强先生电脑里。看表,时为2015年7月8日凌晨5时55分。

11月15日,红强拎着沉重的《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校样,亲自送到家里。极为感谢!见到自己十二年的心血已变成铅字,甚慰!

11月16日,夜不能寐,3时许起,细看校样。

11月25日,责编张明华女士和司机一起来家取榜样,我与她谈了校样中的问题。她说一定认真修改。

12月22日下午,中央电视台和深圳越众影视公司来拍《先生》的鲁迅一集,跟他们说了《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以萧红《拜墓》诗结尾,导演一拍大腿说:“简直绝了!”

2016年,71岁

1月,《传记文学》开始连载《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第三部《怀霜夜》,先登《秋之白华》。

3月,《由〈阿Q正传〉受到的批评说开去》刊于《随笔》第2期。

7月12日,收到绍兴鲁迅文化纪念会主办的《故乡》杂志,刊出郑休白写的《张梦阳:横跨鲁研、文学两界的奇才》。

7月20日,特大暴雨,上午顶风冒雨淌水把重达十余斤的《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最后校样送到华文出版社。

8月5日,值得纪念的日子——下午5时1分,在华文出版社传记文学中心编辑室看到了盼望已久的《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新书。

8月21日,随华文出版社副社长李庆和编辑张明华、方昊飞等参加上海书展举行的《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新书发布会,并讲述写书的经历与意义,听众甚多。当场签名售书八十多部。书摆在会场中心的“重点图书推荐”橱柜中。十万种图书仅选择十部作为重点推荐摆进橱柜。

又在左联纪念馆举办《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读书会,得到何瑛馆长大力支持,王锡荣先生主持,鲁迅长孙周令飞先生出席,上海学者陈福康、郜元宝、杨扬等发言,朱自奋等媒体人士与会。

9月10日,《文人的遭殃与鲁迅的真金》在《随笔》第4期发表。

9月23日,出席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纪念鲁迅逝世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做《世界视野中的魯迅与鲁迅视域中的世界》发言,主持最后一场会议。

10月12日,《野草梦》列入中国图书协会主评的“九月中国好书榜”。

10月14日,到上海鲁迅纪念馆出席上海鲁迅研究专家委员会会议。

10月19日,鲁迅逝世八十周年、诞生一百三十五周年纪念,《文艺报》刊出我主编的纪念鲁迅特刊。

10月21日,《光明日报》刊出我纪念鲁迅的诗《秋思》。

10月24日,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举办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八十周年、诞生一百三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我第一个发言,题为《鲁迅文学遗产的“精神诗性”与当代中国文学的精神欠缺》,原文3万余字,翌年刊于《济南大学学报》第1期。

11月16日,《父亲与读书》在《中华读书报》“家园”刊出。

12月9日,应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张全之先生邀请,到重庆参加纪念鲁迅逝世八十周年、诞生一百三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并做题为“鲁迅思想发展道路研究热的回顾与反思”的发言。

12月29日,从明华处获知《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已进入中版好书榜。

2017年,72岁

1月,责编张明华告知《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已经正式进入2016中版好书榜,列为中版文学艺术十大好书之一。精装本送到更好的一流印刷厂再版,十分精美、壮观,列为国际交流图书。

4月10日,责编张明华告知她因编辑《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的成绩,被评为中国出版集团十大编辑。

5月,变革性的小说体随笔《人境、狗境及其他》在《天津文学》第5期刊登。

6月21日,《光明日报》“光明学人”用整版篇幅刊登了计亚男、杜羽对我的采访《张梦阳:陪了鲁迅一辈子》。

10月2日,文学研究所老干部处电告《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结项,评为优秀;10日,《鲁迅晚年对打破“历史恶性循环”和建立新文化的思考》在《鲁迅研究月刊》第10期头条刊出。

12月19日至21日,到上海复旦大学出席“《野草》研究讨论会”。21日中午提前离会,晤友,22日回京。

12月24日,从香河文化微信公号上得知汤吉夫兄去世,惊痛!写《怀汤兄》一文在《中华读书报》“家园”和天津《今晚报》上刊出。

2018年,73岁

4月20日,到八道湾十一号周氏三兄弟故居旧址,新建的北京第三十五中讲阿Q。被鲁迅立人教育研究会聘为顾问和首席专家。

5月9日,《阿Q诞生地讲阿Q》在《中华读书报》头条发表;10日,《〈桃花扇〉随想》在《随笔》第3期发表。

9月16日至19日,赴西安出席“鲁、郭、茅高端论坛”研讨会。18日晚,在长安论坛讲“长篇小说的艺术问题”,反响甚佳。

10月23日下午,应王家平教授之邀到首都师范大学讲《从〈中国鲁迅学百年史(1919—2019)〉看治学的起点》,反响热烈。

全年其余时间都全力以赴写作《中国鲁迅学百年史(1919—2019)》。这种书非常难写,极其枯燥,但费力不讨好,不可能如百人意。但为了学术正常发展,又不能不写。完成后,拒之远矣。

2019年,74岁

5月8日至9日,应曹禧修教授邀请到绍兴文理学院讲《研究鲁迅的价值与意义》,并见人文学院院长李秀明、书记高秀敏,谈鲁迅研究院事。

5月15日,收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两册,《新世纪鲁迅学的进展与特点》,5万字,占37页,这是该学报从来没有的。

7月9至12日,应邀到山东临清出席季羡林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会,10、11日连续两次拜谒“季羡林憩园”。12日陪同到聊城大学参观王富仁献书室。后由聊城乘火车回京。

9月,《皓首丹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老专家风采》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收入我的《“孤静斋”里写到老》。选入者是由各所离退休人员党支部选举的。

12月13至16日到绍兴开会,14日上午,先是鲁迅研究院揭牌,授我“鉴湖学者”特聘讲座教授证书。我表示今后要旨在“做实事”。后是“鲁迅与孔子”研讨会,我做了重点发言,题为《鲁迅与孔子在“立人”问题上的相同与不同——从新出土的“孔子临终遗言”谈起》。

全年其余时间都在集中精力写作、修订《中国鲁迅学百年史(1919—2019)》。

2020年,75岁

1月10日,上午到国际展览中心推介阎晶明的鲁迅研究三部曲。见凤凰出版社社长和编辑李黎,说他们愿意出《中国鲁迅学百年史(1919—2019)》。

1月21日,休斯敦时间晚10点到达美国女儿家。24日,开始精读携带的《鲁迅著译编年全集》后三卷中的果戈理《死魂灵》。2月12日,读毕。

2月13日,开始细品《鲁迅著译编年全集》1934年卷,细细涵咏《病后杂谈》,感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随笔写作的颠峰之作。

2月17日,全家和友人到墨西哥湾游玩。

3月16日,写完《鲁迅通传》绪论初稿。

3月17日,利用在美国空闲又无参考书没法写理论著作的机会,开写酝酿数十年、反映六代中国学人心灵史的多卷长篇小说《清江梦忆》。

4月7日,暂停《清江梦忆》的写作,打算搁凉一些再写。开始读女儿家的《金庸全集》。

5月2日,在女儿护送下,到洛杉矶转机回国。

5月4日至18日在天津隔离,继续写《清江梦忆》。19日回家,又隔离一周,继续写作。自由后,《清江梦忆》已经写出四章和第五章开头,发给各位师友,纷纷赞叹,赵老师(作家肖凤)认为像是四幅彩色水墨画,画面感非常强。至交、中国现代文学专家刘纳回信道:“大作格局恢宏,气象万千,梦阳兄端的威武。建议存百度云,只要地球不毁灭,梦阳兄的文字便存在。”发给诸友,纷纷赞同。师大老同学办的网络刊物《诗》正在连载《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一见《清江梦忆》,立即同时连载,说:《苦魂》很好,《清江梦忆》更好!价值肯定高于他鲁迅研究著作,写完整了有望进入世界文学经典之列。这次去美,最大收获就是写出了《鲁迅通传》绪论和《清江梦忆》前四章。

5月15日,到凤凰江苏文艺出版社签订《中国鲁迅学百年史(1919—2019)》合同。

5月17日,写作《鲁迅的故事》。

8月11日,完成《鲁迅的故事》,电子版25万字,发给《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责编张明华。

8月18日,2021年是魯迅诞辰一百四十周年、《阿Q正传》发表一百周年,为纪念这个重要的日子,在《阿Q新论——阿Q与世界文学中的精神典型问题》基础上重写《阿Q——100年》。

11月1日,与华文出版社签订《鲁迅的故事》出版合同。

12月13日,完成《阿Q——100年》,电子版24万字。这是自己论著中理论性最强最深的一部,需要找一家好出版社。

12月15日,《名作欣赏》主编张玲玲发来微信,明年学者画传(别册)要转入正刊的“特别推荐”,请我年底将编稿发来,明年第2期刊用。“士为知己者死”,《名作欣赏》过去就发我好几篇文章,今年又连发三篇:3期的《鲁迅与孔子在“立人”问题上的相同与不同——从新出土的“孔子临终遗言”谈起》;11期的《鲁迅晚年杂文欣赏》;12期的《何其芳散文欣赏》,这次又约“特别推荐”,真是恩重如山,岂能不照做?于是连夜在12月24日编写出以上文字。

猜你喜欢

鲁迅研究鲁迅
鲁迅防窃
浅论王富仁的鲁迅研究特征
孔乙己
鲁迅研究的三种范式与当下的价值选择
鲁迅研究中的歧路
阿迅一族
竟然有这样的学术著作
从鲁迅给取名谈起
鲁迅研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