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一江湘水
2021-02-22赖加福
赖加福
但凡好的风景,必是有山有水,山水融合一体的。山有水的滋润显得葱郁俊朗,水有山的依傍方有千娇百媚。就比如故乡那样的小山城来说,人们举目所见,都是连绵起伏的峰峦叠翠,一条穿城而过的湘江小河,恬淡适静的潺潺流淌。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因此散发清新淡雅、端庄秀丽的气质美。
我经常在湘江江畔流连,不仅仅地理位置便利的原因:从我在县城的住所出来,走大概三十米远,穿过一条沿江马路就到了。还在于可以欣赏日出日落的美轮美奂;人们在两岸的湿地公园与林岗公园休闲娱乐的幸福美好。在行进的时空里,湘江静默无语地阅读着两岸的步云桥、古榕树、翠竹祠、龙光宝塔等生灵万物在岁月中摊开的书卷,挽起簇簇浪花,不知疲倦地讲述着小城的百年传奇。
湘江是家乡的母亲河。上游是寻乌县的罗塘河,属长江流域鄱阳湖水系。发源于赣闽交界,武夷山脉笔架山南麓的寻乌县罗珊乡天湖下,自南向北在筠门岭镇元兴村进入会昌境内。从元兴村算起,湘江将在会昌河域奔走103.4公里 ,蜕变为赣江源头的贡江。
由于上游流域河道狭小、曲折,刚刚流注到江西省会昌境内的湘江,在前行的征程中举步维艰,难免一时着急上火,而脚步踉跄地左冲右突,溅起湍急的水流,拍击、回旋,横冲、直撞。于汉仙岩周边的奇峰怪石之间突围出来,与武夷山和九连山余脉千山万壑中流过来的小溪涧水握手言欢,抱作一团,结成密不可分的盟友。这样的握手,在青山环抱、山谷发育、植被良好的上游流域,积蓄了丰富的水利资源,被充分利用。其中,就有依托羊子岩水库与石壁坑水库建起的大型水电站。羊子岩水库被人们命名“汉仙胡”,是汉仙岩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壁坑水库则一直为会昌县城的居民,源源不断地提供清澈干净的生活饮用水,一如母亲的甘甜乳汁,多少年来一直哺育着小城的万家百姓。 在流经筠门岭、周田、站塘、麻州、文武坝等五个乡镇后,湘江最终来到地势平缓的中下游,贯穿县城。这里曾是小城的主要航道,步云桥下,至今还余留着早年的古码头。后来水土流失较严重,河道变得宽浅,水流变得缓慢,湘江也温顺起来。来到县城西北的岚山岭脚下,如一个远离故乡久别母亲的游子,稍一迟疑,便又笑逐颜开,一头扎进从瑞金顺势而下的绵江怀抱里。自此,湘江可以暂且放缓匆忙漂泊的脚步,歇歇脚,泡壶清茶,叙叙旧。抱头相拥后,有说不尽的重逢喜悦,有道不尽的离别话语,此刻都可以附着母亲耳边,沿着一个“U”字形路径,慢慢倾吐出来。
岚山岭上空的风,如一朵云一片叶从山上徐徐飘落下来,在湘江上荡起层层涟漪。如果仔细聆听,那裹挟草木清香的风里,似乎还裹挟着一个浓郁的湖南口音,吟诵那阙著名的词《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故乡会昌因这首伟人的著名诗篇,而声名远播。
伟人的赞誉自然不无道理。岚山岭,正式的名字是会昌山,由福建武夷山西麓余脉逶迤至此形成,是小城西北隅的天然屏障,如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勇敢地守护者柔肠百转的湘江。如今岚山岭已经打造成一个省级森林公园,周围几十公里,绿树成荫,峰峦叠翠,鸟语花香,是天然的大氧吧。公园里树种品类繁多,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杉树,树身长着那种尖锐如刺的细叶,树皮坑坑洼洼,粗糙不平,相貌有点丑陋。但杉树的材质很好,是当地人用作家具的绝佳材料。此外,还有落叶松、枫树、油桐树、乌桕树、苗竹、柑橘等等。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历朝历代文人骚客驻足流连,并留下很多优美的诗句:“万里碧云净天宇,千山木叶堕霜红。”……
似乎每一方灵山秀水,都流传着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湘江也不例外。古时,湘江也叫湘水。相传唐朝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游居羊角水汉仙岩修炼,成仙时,不慎将一条腰带遗落在地,化为湘江。后人把筠門岭称为湘乡,流经的湘江叫湘水。
近年来,小城兴起打造“三江六岸”靓丽名片,还百姓一方蓝天碧水的举措,湘江河得到较好的治理。关闭了沿河大部分采砂场,建起了观景休闲的沿江路。湘江河又回归到上世纪前水深鱼肥的佳境。河里的各式鱼多了起来:沙沟、船钉、鲤鱼、翘嘴、扬坚、桂鱼、石斑、鳊鱼等,引来众多垂钓者,在湘江河畔,用鱼竿钓起舒畅的心情与生活的悠然自得。自此,小城人们的生活更是与湘江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炎夏的早晨,天还蒙蒙亮,群星已经退场,一轮薄薄的瘦月,却还眷恋在高远的天空。不一会,东边红彤彤的朝阳已然从青山背上跃出,开始伸出温暖的手掌,深情地摩挲着小城光洁的皮肤。湘江河还没有完全从梦靥中清醒,河面上笼罩着一层轻薄的烟雾,水面上,因披染红霞而跳跃着许许多多顽皮的金色的光斑。小城里错落有致的民居,横跨江上的小桥,在霞光中羞羞答答,若隐若现,如梦似幻,如诗如画。
一群太极拳爱好者,排着整齐的队伍,穿着宽松的白色太极服,在湿地地质公园的广场上随着音乐节奏一招一式练起来了。“捧、捋、挤、按”,每个动作都完成的有模有样,整套拳练习下来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看练拳者气定神闲潇洒飘逸,似与清新的空气融合在一起,与面前潺潺流淌的湘江融合在一起。人与自然就这样和谐共处,不分彼此。
在林岗公园跑步散步、跳广场舞健美操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人们在公园建成不久,就喜欢上了这艘泊靠在林岗码头的生态绿舟。漫步林岗公园休闲步道,徜徉在曲径通幽处,如同走进一个植物的大观园。海棠、桂花、杜鹃、百合、翠竹、腊梅、樱花……那么多品种的植物,分布在一块块绿化带里,一片连接着一片绿色,打造成一条1.8公里的绿色长廊。
湿地公园与林岗公园,仿佛点缀在湘江河妙曼身姿上的花朵,把月亮湾新区疼爱地搂在胸怀里。花园绿地,平坦马路、亭台楼阁、休闲广场,林林总总,为小城的人们提供了优质的生活工作环境。在这样有滋有味、张弛有度的生活里,你的心轻易就被一种叫幸福的感觉捕获。
此刻,幸福的人们正迎着朝阳,行走在步云桥上。这座有四百多年历史,明清时期的老桥,在历经多次冲毁又多次重建的沧桑后,和旁边的几棵古榕树一道,与汩汩流淌的湘江相依相伴,送走一个又一个日出日落的日子。
桥下是古码头,勤快的妇女们在霞光照耀下,就着清冽的河水捣衣洗刷。“啪、啪、啪”一根尺多长的木棍,捶打着结实的日子,和着江水哗哗哗流淌,开启了小城新的一天生活,谱写着小城最具江南水乡韵味的晨曲。小城的人们,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他们的幸福,扎扎实实的落在袅袅升腾的炊烟里。
会昌三件宝:“藤器、豆干与酸枣”。就在湘江边的大榕树下,一间间小吃店里,隐藏着人们最喜欢吃的网红美食:会昌酱油豆干。
会昌酱油豆干,有600多年生产历史,因其独特的生产制作工艺和风味而长盛不衰。采用青、黄豆为主要原料,加入上等酱油、茴香、八角、甘草、沙姜等磨制而成,集香、咸、辣、甘于一体,“色呈淡黄,光亮透明,富有弹性,韧而多味。”多少年来,会昌酱油豆干一直都是小城人餐桌上,最受喜欢的传统菜肴与休闲食品。明清时期,就已经是当地官员进贡朝廷的地方特产,而远近闻名。
空闲的时候,唤几个朋友,结伴来到古榕树下,摆上一碟最爱的蒜泥辣椒拌豆干,就着几碗手工土法酿造的客家米酒,还可以点几份诸如酸水萝卜、薯包、芋头掐、猪肺汤、卤鸭脚等等小吃,时光在家长里短的温润中,变得悠长而有滋有味,空气里氤氲葱蒜的清香,从肝肠到脾胃都舒坦极了。
当遥遥相望的翠竹祠如约响起的晨钟暮鼓,安详地绕过一道河湾缓缓渡步过来,龙光宝塔那饱经风霜的脸庞,舒展出几丝宽慰的笑意。这位低调内敛的睿智老者,藏身于城西一个叫塔丰的乡村僻野。在赣南现存明清古塔中,它的体积最大、高度最高。透过河面的倒影,依稀可见宝塔昔日的芳华。而今,它依旧矗立在湘江河畔守着一份清静,迎来春花,送走冬雪。
清萧凤仪的《龙光塔记》载:“此塔位属辛方,……宜建塔以作文峰……”说明龙光宝塔是一座以关拦水口功能为主,同时具备文峰功能的“风水”景观塔。古人认为,小城地维缺陷,所以建塔关拦水口,以培文峰,寄望邑内,文风蔚起,擢科等第。一代代小城人秉承“耕读传家”的客家传统,坚守着“晴耕雨读”生活方式。在崇文尚学的同时,寄希望通过读书仕进来出人头地,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奔流不息的湘江水,滋养着一代代小城人的肌肤骨血,也滋养着一代代小城人生生不息的梦想,不折不挠地写在脚下这块故乡的热土上。
脑海又想到伟人那阙著名的词《清平乐会昌》:“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我的眼前,湘江日夜兼程地奔流着,前方是赣江,是鄱阳湖,是長江,是浩瀚的海洋,是遥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