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军: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风骨
2021-02-22张丹丹高塬
张丹丹 高塬
徐军
采访徐军,源于对上虞的好奇。
这座地处浙江东部的城市,是中华始祖虞舜的故乡,如今要打造新时代孝德文化传承地;这座位于钱塘江入海口的城市人口仅80万,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在疫情冲击下交出高分报表。
城市发展有特性,也有共性。中国版图由千万座城市汇聚而成,我们找到上虞,想解析一个城市样本,透过特性找到共性。而上虞的密码,就在区委书记徐军手中。采访约在1月20日,传统节日中的腊八节,话题也由传统文化开启。
顺势而为打造新时代孝德文化传承地
上虞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城市,母亲河曹娥江穿城而过,孕育两岸千年烟火。和上虞人交谈,能感受到他們的“凡尔赛”烦恼:这里是虞舜故里,《史记·五帝本纪》曰“舜年二十以孝闻”“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是孝德文化发源地之一;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越窑青瓷遗址在上虞境内,是公认的世界青瓷文化发源地;魏晋名士谢安隐居东山,引得后世文人一再寻访,渐成浙东“唐诗之路”,东山文化自有风骨;民国时期的教育标杆春晖中学坐落于此,李叔同、朱自清、夏丏尊、朱光潜、丰子恺等文化大家曾在这里执教,家国情怀传承至今。鲜少有哪座城市因文化太多而不知如何介绍自己。
徐军听到这个“烦恼”时,露出笑意,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孝德文化是上虞的魂。“《二十四孝》的男孝之首舜帝、女孝之首曹娥,都出自上虞,所以孝德文化是上虞的根基。”徐军气度儒雅,将上虞故事娓娓道来。“春晖文化、东山文化都是我们很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下,都会推动上虞各项工作的开展。但孝德文化从华夏始祖起,就在这片土地代代相传,影响力更大,群众性更明显。春晖文化、东山文化都可以追溯到这个源头。”
上虞区曹娥江沿岸风光。(傅永苏/摄)
徐军看望上虞区东关街道凌江村老干部。(刘盼/摄 )
徐军的话可以从上虞老城和各个村落得到印证。这里村村有祠堂,家家有族谱。当地文化部门统计,上虞区17个乡镇(街道)至少遗存宗祠70处。流传在城乡的俗语“家有不孝,囡难嫁,媳难讨”如同乡规民约,不孝子孙不仅在家里无法立足,在村内、乡里也难以生存,甚至会影响亲友。
徐军敏锐地感知到了孝德文化对上虞的影响。2019年8月30日,他从嘉兴南湖调任上虞,被提名为上虞区区长候选人。南湖到上虞一个多小时车程,但来上虞工作前,土生土长的浙江人徐军对这里了解很少,“只知道有这么一个城市”。在到任当天的干部会议上,他告诉自己和上虞的同志们:“今天,我正式成为了一名新上虞人,我的命运已经和上虞这片土地的广大百姓紧紧融合在一起,不可分割。”
这位新上虞人,很快融入新环境,发现了“沉睡”的文化资源,“文化是上虞非常厚重、有成色的一张金名片,是上虞的辨识度,其核心就是孝德文化。”如今,徐军不仅对上虞特色如数家珍,更梳理出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脉络。他看到了当代上虞的孝德故事——“绍兴十大孝德人物”曹秋芳5岁时就开始照顾瘫痪母亲,从小学到高中一直背着母亲去上学;“全国最美孝心少年”李欣珂从小就坚持去敬老院看望孤老,陪伴素不相识的老人度过一个个春夏秋冬……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身体力行、传承孝德,但他们身处其中,不以为意。徐军以一个新上虞人的视角,看到了文化宝藏。“我们要把孝德文化作为区域主体文化来培育,赋予新的时代价值,打造全国孝德文化高地。”历史的长河流淌至今,上虞顺势而为绘出了“十四五”蓝图:奋力打造世界级绿色智造先进区、长三角开放活力新都市、新时代孝德文化传承地。
用文化铸魂,更好地践行浙江精神
徐军对完成“十四五”蓝图充满信心,“上虞有基础”。他所说的基础,用榜单最易说明。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系统工程从综合实力、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和新型城镇化质量五个维度对城市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全国百强县等发展典型引领中小城市践行高质量发展。最近一次榜单发布在2019年10月,上虞区名列第三十七位。徐军的目标是要进入前三十,“到2025年吧,‘十四五收官时,我相信可以进入前三十”。这一刻,他神采飞扬。
基础与展望都源于深植内心的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风骨,是凝聚力和支撑力。当我们把孝德文化的基因植入每个领域、每个企业、每个家庭,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做到诚信、务实、自强,我们就有了核心竞争力。”徐军的观点契合了浙江精神。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发表《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署名文章,将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概括为“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12个字;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G20杭州峰会上对浙江提出新期望: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
浙江省的党员干部以这24字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徐军也是如此。采访中几句话就“暴露”了他的实干精神,“2020年我们全社会的用电量是67亿千瓦时,增长了2.9%;其中工业用电量是51亿千瓦时,增长了2.7%。”他尤其关注这类能实际反映经济发展的细节,“电表做不了假,它和税收一样,一个个电表走出来、一张张税票开出来,就能看到真实情况。”
徐军相信,用文化铸魂,可以更好地践行浙江精神。他倡导要像爱护家人一样爱护企业家,像呵护家庭一样呵护营商环境,孝德文化从根本上培育起了当地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最大限度避免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矛盾,减少摩擦,促进了共同发展。久而久之,上虞形成了和谐高效的区域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市场主体、生产要素不断流入,达到良性循环。
2020年,世界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很多机构预测全球主要经济体只有中国能实现正增长。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由上千个区县汇聚而成的这份答卷里,上虞成绩亮眼: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增长4.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
这份成绩与发展环境息息相关。疫情期间,上虞第一时间推出了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的政策措施,获评中国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区;部署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制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快兑快补”各类资金19亿元,惠及1万余家企业。
正是将孝德文化之“灵魂”注入城市发展之“血肉”,才有了如今的“文耀上虞”。展望未来,徐军眼神坚定:“上虞要率先探索人文城市实践路径。人民是城市的主人,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我们要走人文为魂、生态塑韵的人民城市发展之路。到2035年,我们争取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规模,率先实现高水平现代化。”
在台风袭来时“当仁不让”
对徐军而言,“人民是城市的主人”不是停留在紙面的文字。“走人文为魂、生态塑韵的人民城市发展之路”,是他刚到上虞时就认定了的。
2019年9月2日,徐军到上虞工作不过两天,就遭遇了一场强台风。城区部分街道被淹,有的地方还比较严重,积水没过膝盖。好在徐军有治水经验。来上虞之前,他任嘉兴南湖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南湖也是一个饱受台风侵袭的城市,他没少处理这类难题。“我也是当仁不让吧,既然有经验,就马上去处理。”在防汛抗旱指挥部开完会,徐军就换上雨靴,迎着大雨到现场指挥排涝。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积水在夜幕降临时被排除干净,但沿街住户的一个声音刻在了徐军脑中,“你们能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深夜回到住处,徐军辗转难眠。“老百姓说这个话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埋怨,是希望”,这是徐军的理解。第二天,他召集相关部门开会,针对主城区内涝问题研究解决方案。一年下来,城区很多老旧小区和基础设施得到改造,从源头解决了内涝积水问题。“2020年台风过境,我们经受住了考验,城区基本没有积水了。”
发展就体现在一件件具体而微的小事中,领导干部的管理水平也在地域文化的浸润中不断提升。徐军告诉《环球人物》记者,上虞变化很大,有三个“越来越”。“一是综合实力越来越稳健,迈入了‘千亿俱乐部;二是创新活力越来越强劲,在省内第一个设立了区委层面的全面创新委员会,从体制机制、领导架构上作出变革,全面创新,效果也很好,2020年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的3.4%,位居全省第八位;三是城市品质越来越彰显,高铁、高速开通,大城市优质的医疗、教育资源导入,城市品质提高了。”
“传承很重要,上虞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一张蓝图画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的态度,我们不折腾不摇摆,在确定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党委政府班子一任接着一任干。”徐军认为,变化背后的“不变”,是完成量变到质变的关键。
“这对领导干部是一种考验吗?”《环球人物》记者问道。
“需要有定力。在一个地方主政,你可以决定做哪些事、不做哪些事,所以更要摒弃个人爱好,不能由着性子做事,那会出问题。我们得吃透上一任班子的思路,结合现在的实际,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徐军内心清明。
采访结束后,我们路过中华孝德园,大气磅礴的“象耕鸟耘”雕塑群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孩童嬉闹其间,熟知舜帝和曹娥的孝德故事。冬日暖阳下,循着文化脉络,上虞的过去与未来清晰可见。这是一个城市的故事,也是诸多城市的缩影。
徐军
1973年出生,浙江宁波人,中共党员,1995年参加工作,大学学历,曾任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绍兴市上虞区区长,现任中共绍兴市上虞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