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临空经济区的城市服务规划要点思考
2021-02-22吴硕
吴 硕
中国航空国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 100120
1 高速城市化下的临空经济区
围绕航空枢纽将形成人流和物流的聚集,而围绕这种聚集,临空经济区先是发展产业,最终会变成城市,或者说是城市的一部分。这样的观点,不仅仅依托于在阿姆斯特丹、达拉斯-沃斯堡、仁川、北京等城市中已经形成的航空新城,更依托于城市的本质。何为城市?在中文中,它是“城”与“市”的结合。《解文说字》曰,“城”,以盛民也,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场所;“市”,买卖之所地也,汇集物资的场所。城市,即人流、物流的聚集地。在数千年的城市发展史中,无论是西方的君士坦丁堡、罗马、开罗,还是东方的新加坡、东京都、香港,都因为其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开启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机场作为新一代交通枢纽,围绕它所形成的新一代城市,也将缔造属于自己的历史。
将视线拉回中国,我们的人口正处于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机场作为人流和物流的集聚地,其周边的人口城市化积聚效应尤其凸显。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多个中国大城市的发展重心都不同程度向机场所在区域倾斜。广州白云、深圳龙岗、杭州萧山等大型民航机场所在区域,均成为过去十年人口净流入的热点区域(图1)。临空经济区已经成为或即将成为我国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域,并逐渐成为或将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临空经济区的城市服务功能,是使临空经济区由产业新区向航空新城转变,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图1 广州、深圳、杭州各区2010-2020年净流入人口数
2 中国未来临空经济区的城市服务特点
2.1 更高效:随手可得的便捷
为工作与生活带来便捷,是临空经济区形成的核心价值。临空经济区的居民,也许同样向往田园般的生活,但让他们居住在这里的首要原因,是机场枢纽带来的便捷。这里是与世界各地距离最小的片区,这里的第一批居民,必然是一群热爱高效生活的青年。2020年,中国一线城市的单程平均通勤时耗达到41分钟,在北京,你每天要消耗94分钟在上班路上 。大量研究证明,机场对于产业具有很强的聚集能力,为机场周边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这些工作岗位远离市中心。实现“更高效”的第一步,便是在这个新城中达到一定程度的职住平衡,下一步,是为居住者的各种工作和生活所需提供便捷的城市服务。
2.2 更国际:全球化中的新城
卡萨达在他的著作开篇中提到,“航空大都市代表着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在城市上的体现”[1]。未来的临空经济区,不仅是全球化产业集聚的体现,更要为来自全球的精英创造舒适的环境,为不同的民族提供归属感。迪拜是依托机场枢纽发展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一个极致样本,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它为全球的人才展现了宽广的胸襟,不仅为外国人推出“酒精许可证”,甚至允许非伊斯兰宗教团体在此兴建宗教设施。韩国仁川机场20分钟车程外的松岛新城,在建造之初便被定义为国际新城,以多层次、覆盖全年龄段的国际教育机构为基础,加之高品质国际化的休闲生活、外国人支援中心,不仅吸引了国际人群来此居住,同时吸引了喜欢国际环境的韩国本土居民[2]。
2.3 更活力:集聚青年的社区
青年人不仅是对航空城便捷高效属性的追随者,他们所带来的创新活力,同样对于航空城的建设至关重要。以机场枢纽为核心的产业以速度经济为出发点,承载高新技术、依赖创新能力是这类企业的共同特点。创新大多是由青年人完成的,牛顿在24岁就发明了微积分(流数),完成了光分解的实验分析;扎克伯格20岁创建facebook,打开了互联网交互网站的新纪元。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青年科学家是科学界的中流砥柱,青年创业者也不断缔造着互联网时代的奇迹。临空经济区需要构建青年人的城市,提供“更活力”的环境和服务,聚集全球青年英才。
2.4 更智能:未来场景的试点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德科集团和谷歌(Google)合作完成的《2020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指出,人工智能正在重新定义人才竞争力。很多城市已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试验点,虽然其成功程度各有差异,但那些成功城市将会拥有更强的人才吸引力及更多的全球资源配置[3]。枢纽机场由于其货流和人流的繁忙与复杂,更是这些未来场景的最佳试点,无论是最近建设通航的北京大兴机场、青岛胶东机场,还是成熟的航空枢纽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都联合科技公司提出了智慧机场打造方案。未来临空经济区作为以新一代枢纽为核心的新兴城区,势必要“更智能”以成为面向未来的试点,提高其自身吸引力的同时,提升其所在区域的整体人才竞争力。
2.5 更艺术:热爱创新的灵魂
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说“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艺术和文化,是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路途中所形成的共识。一个热爱创新的灵魂,也会热爱优雅、深刻和清晰的艺术;一个“更艺术”的环境,不仅对高科技人才形成吸引力,也为未来的创新埋下火种。空港枢纽作为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中转地,汇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思想,也是展示本土艺术成果的窗口,作为本土艺术与国际艺术碰撞的一线阵地,有利于形成丰富且积极的艺术环境。例如松岛新城相继建设“三碗”文化中心、仁川艺术中心,北京顺义在空港工业区建设福尼亚剧院,均吸引了大量国际认可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提供了一场场艺术盛宴。
3 中国未来临空经济区的城市服务规划要点
3.1 便捷高效——临空经济区的价值
枢纽机场所带来的便捷高效,是临空经济区得以起步的最大价值所在。如何将便捷高效这一特点发挥到极致,是临空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在规划工作中,一方面要强化与机场衔接的地面交通设施,兴建轨道交通、公路交通,形成综合性交通枢纽,充分实现交通便捷;另一方面,要打造便捷的城市配套,提供高效的工作与生活方式。
位于达拉斯-沃斯堡机场正东10公里的拉斯科琳娜,拥有45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办公场所,提供超过12万个工作岗位,同时有约四万人居住。这个新城,将空港带来的“地段、便利和速度”发挥到极致,为全球航空新城做出了示范。在交通设施规划及建设方面,穿梭于机场与达拉斯之间的州际公路与轻轨先后建设;在城市配套开发规划方面,避免过度依赖机场的物流业,以写字楼和工业设施作为先发内容,随后大力发展商业娱乐配套、高档居住设施,提升了内部生活与工作的便捷性。
3.2 产居融合——临空经济区的持续
航空港的建设对周边用地建设高度、电磁环境等提出特殊要求,且具有一定噪音干扰,空港片区在城市整体空间格局中往往位于城乡融合的郊区地带;同时,临空经济区的人口聚集及其所带动的城市建设,源起于空港带动、区域协同、港城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产业发展,其城市空间属于典型的产城融合地带(图2)。
图2 国内外多个大型机场的宏观区位示意
基于产居融合的特点,兼顾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是临空经济区开展城市服务功能规划的重要出发点。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在产城融合方面已做出很好的示范。仁和镇紧邻首都机场东北侧,近年来汇集了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健康、航空航天、科技服务业、智能装备等产业,为精英人才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就业岗位。位于首都机场西北侧、距离仁和镇15分钟车程的后沙峪镇,则为这些高素质、高消费力人群提供了高品质居住社区。“职住一体”的发展理念,正推动北京临空经济区成为首都重要的新城板块。
3.3 国际多元——临空经济区的文化
国际化及多元化,是临空经济区服务人群的显著文化特征。根据这样的文化特征,打造具有归属感的城市环境,是提高临空经济区吸引力的重要一环。
首先,应当加强教育设施规划,尤其是高质量基础教育设施。新加坡早在千禧之初,便提出了一众鼓励生育的政策,将打造“儿童友好”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临空经济区可以利用航空中转优势吸引国际名家加入儿童教育,实现“小手牵大手”,助力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
另外,要构建通用的文化元素,避免“文化马赛克”的模式。位于硅谷南部的圣何塞,人才结构高度多元化,白种人与亚洲人群各占大约三分之一,其余种族人群占剩余三分之一。在这里,并没有针对各种人群打造独立的区域,而是着力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饮食环境,以及国际通用的文化和体育设施[4]。
在空间载体上,则要针对服务人群特点,规划并建设定制化产品。例如,为航司从业者,提供一站式管理的人才公寓;为高新技术精英,提供整合多种便捷服务的智慧社区;对原有本地居民,提供服务于“一老一小”的便捷设施。
3.4 复合弹性——临空经济区的形式
临空经济区,作为面向未来的城市新兴板块,需要具备复合弹性的空间形式。首先,要塑造城市活力,打造城市环境的复合多样性;同时,要预留弹性空间,以应对未来发展中的变化;此外,要提高城市韧性,具备应对突发险情的能力。
在塑造城市环境方面,临空经济区应鼓励打造高密度开发、土地混合利用和优先发展公共汽车的产城单元,以不同类型的产城单元,分方向有特点的引导城市环境塑造,将单一的临空产业先导片区逐渐建设为功能复合的航空城。在提高用地弹性方面,实施方案中通过对产业办公用房、住宅和、商业、文化、教育、管理等功能不同比例的混合,提高新城的社会包容性,为人们提供多样化、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在远景规划中预留更多的弹性用地,以应对临空经济区相对于成熟片区更多的不确定性。在提高城市韧性方面,航空枢纽是城市生命线的重要一环,规划中应当加强基础性、功能性、网络化的基础设施,提升临空经济区的应急能力,将成为非常状态下枢纽正常运转的有力保障。
4 小结
通过对中国未来临空经济区城市服务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到城市服务对于临空经济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及核心特点。具体的规划实践工作,则应立足于三点:一是立足中国快速城镇化及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通过成服务功能的打造提升对外吸引力和内生发展动力;二是以发挥枢纽流通效能为出发点,塑造便捷高效、国际多元的城市服务功能;三是考虑临空经济区的宏观区位和功能特色,塑造产居融合和复合弹性的空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