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滨江公园防洪影响评价研究

2021-02-22刘光龙

陕西水利 2021年12期
关键词:行洪河段防洪

刘光龙

(赣州市天鹰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江西 赣州 341000)

0 引言

为确保工程建设引起行洪局部改变段河道的行洪安全,应根据河道周边防洪规划及水系现状,进行河道过流能力和防洪工程复核,对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1]。城市滨江公园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通常利用河道岸线和滩地临河而建,这不可避免地改变了河势和行洪通道。为保证城区防洪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需进行防洪影响评价。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建设内容

大余县新城镇滨江公园位于新城镇塘背上大桥至章江大桥章江,总面积4.8 万m2,其中北岸3 万m2、南岸1.8 万m2。主要建设内容为:南岸生态砌块挡墙亲水驳岸长783 m,沿岸木栈道长783 m,明心留世、立园讲学、峰山烟雨园区;北岸木栈道长711 m、青石码头1座。新建广场4.8 万m2,园路2400 m2,挡土墙1.4 万m3,公厕2 座60 m2,道路硬化1.6 万m2,排水管网铺设3.5 km,绿化面积3.0 万m2,配套建设亮化设施、景观雕塑(墙)及健身设施等。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

图1 滨江公园建设范围及地理位置图

1.2 防洪影响评价范围

工程可能影响的区域主要为公园上、下游附近河段及沿岸。根据工程可能影响的区域,确定本次洪水影响评价范围为老蓝棚下至老棚下,评价河段长3.7 km。评价范围见图2。

图2 防洪评价范围

2 洪水分析计算

在论证河段上共布设12 个断面,其中:场址5 个断面,塘背上大桥桥址1 个断面,桥址上游3 个断面,周屋大桥桥址1 个断面,桥址下游2个断面。

2.1 河床糙率选定

根据现状河道特性的洪水水面线反求,河床糙率的变化范围选定为0.033~0.044,基本符合一般天然河道糙率规律。

2.2 设计水面线

为便于分析本工程建设对河段水面线的影响,论证计算分两种工况:①工程未建前的天然水面线;②滨江公园建成后河势改变后的水面线。成果见图3~图4。

图3 实施前论证河段洪水水面线计算成果

图4 实施后论证河段洪水水面线计算成果

2.3 壅水高度分析

工程建成后,该河段CS5 断面10 年一遇洪水水面线较天然状况水面线高0.03 m,最上游CS11 高屋断面高0.01 m,水位壅水值范围为0.05 m~0.01 m。CS5 断面20 年一遇洪水水面线较天然状况水面线高0.01 m,最上游CS11 高屋断面高0.01 m,水位壅水值范围为0.03 m~0.01 m。CS6 断面50 年一遇洪水水面线较天然状况水面线高0.01 m,最上游CS11 高屋断面高0.01 m,水位壅水值范围为0.03 m~0.01 m。最大水位壅水值位于塘背上大桥处,P=2%、5%、10%洪水位壅水值分别为0.03 m、0.03 m、0.05 m。

2.4 断面流速变化

根据项目所处河段的现状河势及工程布置概况,对工程建设后可能造成的河势影响作定性分析。工程所在河道两岸现状为自然河滩地,场址右岸防洪工程已建设,主流区位于左岸,河道相对处于弯道区,但现状河道平面形态基本稳定。工程建成前后河道过流面积及流速变化见表1。

表1 堤身计算指标表

由表1 可知,10年一遇洪水情况下,阻水断面最大值位于CS6,减小42.2 m2,最大阻水比位于CS7,为4.9%,流速值变化区间为0~0.08 m/s。

工程实施后河道行洪断面面积略有减小。在枯水期,水流集中于主槽;在洪水期,项目河段过流断面面积略有降低,河段平均流速略有增加,河段流速的变化对河道平面形态的变化、河道的横向变形影响不大。

3 项目防洪影响分析

3.1 法规规划适应性评价

江西省五河治理防洪工程大余县长江南丰堤除险加固工程实施方案设计防洪标准为10 年一遇。本项目所处的章江两岸属于其项目范围,防洪标准为10 年一遇。在10 年一遇洪水下,本工程对上游壅水最大值为0.05 m,对防洪堤的影响程度较小,故本项目的建设与规划的防洪要求基本不会产生矛盾。

3.2 河道行洪影响评价

本项目所在河段防洪标准为10 年一遇,目前左岸堤防已建设。10 年一遇洪水情况下,阻水断面最大值位于CS6,为减小42.2 m2,最大阻水比位于CS7,为4.9%,流速值变化区间为0~0.08 m/s,工程实施后河道行洪断面面积略有减小。项目实施前后对河道的行洪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的程度总体可控。

3.3 河势稳定影响评价

工程所在河道两岸现状为自然河滩地,场址右岸防洪工程已建设,主流区位于左岸,河道相对处于弯道区,但现状河道平面形态基本稳定。

工程兴建后,在枯水期,水流集中于主槽;在洪水期,项目河段过流断面面积略有降低,河段平均流速略有增加,河段流速的变化对河道平面形态的变化、河道的横向变形影响不大。因此,本工程的实施对涉及河段河势的影响不大,河势基本稳定。

3.4 防洪堤岸影响评价

大余县长江南丰堤工程位于章江右岸,评价范围内堤顶高程为138.55 m~136.61 m,设计防洪标准为10 年一遇。根据本次评价分析计算,10 年一遇洪水情况下,项目实施后该河段水面线最大壅高值为0.05 m,仍低于规划设计堤顶高程,满足防洪要求。本工程的实施对河道两岸水面线变化较小,对防洪工程影响相对较小。

3.5 灌溉与排涝评价

工程附近无灌溉及排涝设施,工程的实施不会对灌溉与排涝产生影响。

3.6 防汛抢险与水上救生影响评价

从现场勘查结果看,工程两岸为规划为路堤结合的道路,工程建成后极大改善两岸交通条件,有利于防汛抢险及水上救生工作。但在项目施工期间,将对防汛抢险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如遇特殊情况可通过设置特别应急通道或暂时停止施工来解决,同时对于相应的施工工期和进度,应设计合理的度汛标准,对保障施工安全,防汛安全有利。根据本工程施工组织说明,工程的施工平面布置和施工交通组织等基本不影响防洪抢险。

3.7 冲刷与淤积影响

工程建设后,场址处的河道行洪断面将缩窄,使河道中的水流流态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河床发生相应变化。变化的主要特点为,河道行洪断面缩小的断面,流速加大,造成一定范围的冲刷。根据本次评价计算分析,10 年一遇洪水情况下,由于项目区所处河段行洪断面产生了变化,水流特性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水流流速变化值在0~0.08m /s之间,洪水流速变化及冲刷深度变化较小。因此,工程的建设对所在河段行洪流速影响总体较小,所造成的冲刷与淤积较小。

4 结论

(1)项目实施后,10 年一遇频率洪水时,项目河段沿程各断面洪水位壅高范围为0~0.05 m,流速变化范围为0~0.08 m/s,工程的建设对河道的行洪具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的程度总体较小。

(2)本项目的兴建对场址附近水流流向及流速有一定影响,并对局部河道会产生一定的冲刷、淤积,且冲刷深度变化较小,河势总体基本稳定。

(3)项目实施后,各频率洪水相应的水位及流速变化较小,且已建防洪堤工程堤顶高程均满足10 年一遇的防洪要求。项目实施不影响防洪工程的防洪保护作用。

(4)建设项目对其他设施影响较小。

(5)建设项目未占防汛抢险道路,汛期对防汛交通的影响及防汛物资运送的影响较小。但项目施工期应加强对施工弃渣以及施工围堰的管理并及时清除,以防汛期出现险情。必要时,应向防汛部门求助,服从防汛部门指挥,以保证防汛抢险工作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行洪河段防洪
长江中下游河段溢油围控回收策略研究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淮河正涡段行洪区联合运用对淮河干流水位影响研究
拟定行洪通道方案在河道生态治理中的应用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行洪区口门宽度变化对淮河干流水位影响研究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SL流量计在特殊河段的应用——以河源水文站为例
滹沱河(南水北调—机场路)南岸高标准行洪区行洪通道布局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