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师共同体”的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2021-02-22

贺州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共同体协同育人

王 芳

(贺州学院 教育与音乐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由此开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推动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发挥好教师的“引路人”作用。2018 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推动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178。课程思政必须发挥全员力量,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协同育人。因此,如何整合教师资源,形成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共同体,更有效地推进协同育人,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一)教师共同体的内涵

教师共同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师学习及发展方式,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共同体由英语词汇community 翻译而来,具有社会、社区、团体、群体的含义。但教师共同体并非一般的共同体,它是以“共同的愿景、目标、信念为导向,以共同体实践和参与为途径,以愿景的达成及成员身份和意义的建构为追求目标,以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亲密友好、信赖尊重、讨论协商、资源共享等为保障机制,以共同体内部张力及矛盾的解决为根本变革动力的一种学习型组织”[3]26-30。理想状态下的教师发展共同体,首先,要有清晰的共同目标,即实现教师发展;其次,团队成员准确的发展定位,由团队监督完成;最后,共同体成员都应恪守团队的行动准则,那就是“同侪互助、共享资源、平等对话,由团队进行定期考核。只有这样的共同体,才有可能成为每个教师心向往之并积极参与的团体,才能为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提供所需的机会”[4]59。概括之,教师共同体是一种由教师团队组建成的学习型组织,在这个组织内部,大家有共同的目标、信念,团队成员共同参与、实践,共享资源,通力合作,通过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促进教学发展,实现教师共同体的价值。

(二)教师共同体在协同育人中的作用

2018 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5]1。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过程中,教师共同体的构建非常重要。首先,“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应,需要形成全方位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和高效的协同育人机制”[6]34。教师共同体可以联合多领域、多层面的教师,共同参与思政教育过程,改变各门课程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局面,建立多维立体的课程思政体系,给予学生完整的思政教育氛围,实现专业课程、思政课程、实践课程等的协同,有力推动高校课程思政的开展。此外,在共同体内,高校教师之间可以形成学习共同体,建立统一的思政目标,共享思政教育资源,共同深入融合思政实施过程,完善协同育人的监督和评价机制。最后,建立教师共同体有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政素养和职业素养。教师共同体在思政理念指引下,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践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既能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又能提升学生的道德和文化素养。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协同育人教师共同体组织

目前一些高校的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尚未形成协同育人的教师共同体组织。思政课老师更多关注思想政治知识的传授,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完成课堂专业教学任务,不能有意识地融入价值观教育。同时,辅导员等学生工作教师只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纪律、在校安全、思想波动等环节,对教学过程中的思政育人功能关注较少;高校教师缺乏与实习基地老师思政工作的沟通与合作,思政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体系相脱节;线上线下课程教师缺乏贯通联动,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各自为营”的分工格局导致广大教师难以形成协同育人的共识及统一的育人目标,无共享的育人平台,育人内容缺乏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产生,不能真正取得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效。

(二)缺乏协同育人的平台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资源共享体系难以健全顺畅地搭建,就会出现资源孤岛、协同育人效果甚微的现象。目前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校内教师之间思政教育资源无法共享。高校大学生的专业课程主要由专业教师担任,这部分教师由于跨学科原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内容较为欠缺,常常无法把自身的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并进行交叉渗透教学,他们急需平台学习和完善思政专业知识。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对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和需求缺乏了解,他们需要平台了解不同专业培养要求,有针对性地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其二,缺乏校内外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共享资源。由于工作场地、工作方式等存在的差异,校内外教师很难共事,各自拥有的经验也很难共享,这就导致学生所学知识和理念很难和社会实践、生活实践、专业实践相结合,致使思政教育实效性降低。其三,线上线下教育平台缺乏梳理和对接。线上课程门类繁杂,网络资源丰富,很多时候没有经过甄别与筛选,没有考虑和线下课程的对接,忽视学生的专业特点和需求,对专业课程和思政知识的挖掘不够,较难做到线上线下协同育人。因此,必须搭建立体多元化的教育平台,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

(三)缺乏协同育人的整体目标引领

目前,高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高校教师大都具有课程思政的意识,但是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却缺乏协同育人的统一目标。首先,各位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深度不同,导致对课程思政的目标定位不一致,如相比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学生管理工作者会更加重视专业课的目标达成度,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不够深入。其次,新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呈现复杂多样化,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不同的经验体会,因此具有不同的学习成长需求。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虽然对专业课程学习需要达到的能力水平做出了规定,但缺乏统一的人才培养的道德目标和价值目标。总之,教师的思政水平和学生成长需求的多样化,导致高校协同育人缺乏整体目标的引领,教师之间的协同育人效果差强人意,无法真正实现同向同行育人。

(四)协同育人实施过程缺乏深度融合

某些高校的协同育人内容缺乏整合性,忽略专业优势,追求表面协同。协同育人过程中,教师对思政课的授课内容缺乏整合,授课内容以教师复制原理、结论为主,没有考虑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且内容脱离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等,导致学生思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此外,协同育人形式单一,忽略学生主体地位,重理论轻实践,主要体现为:一是协同育人形式单一,单纯强调课堂学习,单一地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缺失,无法学以致用;二是对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综合素质等缺少充分引领,过多追求实践活动的能力锻炼,忽略实践过程中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三是关注理论协同教学,忽略实践合作,过多关注对学生思政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实践能力的合作提升,导致学生思政理论和实践呈两条平行线,任课教师与学生工作者之间沟通不足,教书育人的实效性很难落到实处。

(五)协同育人监督和评价机制不完善

第一,协同育人评价主体不明确,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课程思政过程中,需要对协同育人的效果进行评价,以积累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经验,同时发现不足及时改进,更有效地促进协同育人的实效提升。但是,目前协同育人的评价主体不明确,存在教师各自进行课程考核评价,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缺乏思政元素等问题,协同育人效果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思政考核主要集中于思政课的考核,对学习过程中的接受、传承、融合、内化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管理;对教师协同育人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政价值引领,也没有完善的评估标准。

第二,协同育人评价过程不规范。协同育人评价的形式、内容、效果,同样缺乏专门的组织或机构进行监督。当前,多数应用型高校的协同育人评价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更没有规范的评价标准,且评价对象单一化、评价手段简单化。对学生的考评过多注重期末思政课考核成绩的高低,对教师的评价过多关注思政科研、论文、课程数量等结果性材料,评价过程静态化,对协同育人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指标缺乏应有的关注。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

(一)建立协同育人教师共同体的组织与合作机制

为实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整体目标,学校管理层可以通过制度建设和领导管理,建立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师共同体,在共同体内部建立起责任共担机制、协同教研机制等,并建立相应规章制度管理教师共同体。协同育人教师共同体包括三类成员:一是高校内部教师共同体的组建。高校内部教师团队不仅包括思政课程教师,还应包括专业课程教师、高校辅导员队伍、共青团等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以便构建同向同行的课程体系。二是高校内外教师共同体的组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3 月6日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提到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因此,高校教师还要和校外实习基地指导老师及不同行业领域专家积极合作,形成课程思政的教师共同体,使学生学习思政理念的同时,充分体验实习基地、教育资源的文化特色,为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和社会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三是线上线下教师共同体的组建。选取线上线下优质教师团队、共同挖掘课程思政内容,打造学科信息融合型教师共同体。具体结构见图1。

图1 协同育人教师共同体的组织建构

(二)搭建教师共同体资源共享平台

高校可以通过整合各方面资源,搭建教师共同体资源共享平台。首先,打通校内课程教师和思政工作人员互动的通道,通过学工教学联动、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指导、强化课堂教学联系等方式,发挥协同育人合力,实现信息共享。其次,建立校内外教师联动平台。建立主题活动类教育平台,以特色主题活动为载体,发挥教育、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旅游等各领域学者专家特长,积极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铸魂育人中的渗透性、长期性、稳固性的作用。最后,实现线上与线下相互融通,资源共享。建设新媒体教育平台,利用好传统的宣传阵地和媒体,发挥好慕课、微课等线上教育平台作用,通过推荐网站、图书、阅读资料等手段带动学生自主学习,实现自我教育。

(三)统一教师共同体协同育人整体目标

教师共同体协同育人整体目标(如图2)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共同体自我思政学习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1]。教育者先受教育,高校教师一方面要强化终身学习的专业发展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规范”进行理想信念的自我教育[7]149-150。只有教师共同体成员从内心深处认可并接受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价值内核和教育意义,才能对高校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和立德树人的理念根植,帮助学生建立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生动力机制。二是学生思政教育目标。“尽管现代高等教育分具体专业,但每一个专业的背后其实都渗透着精神品质和价值观教育,这是让学生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所必要具备的精神品格”[8]41。这就需要专业课积极寻找切入点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专业知识中,教师共同体要挖掘不同专业学科思政目标,融合形成统一的思政聚焦点,从思政意识、思政认知和思政实践三个方面进行引导和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突出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辩证思维、自我解放、共建共享的价值取向”[9]75,融合形成“立德树人”和培育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作为协同育人教育的总目标。

图2 教师共同体协同育人整体目标

(四)深化教师共同体协同育人实施过程

1.整合教师共同体思政内容

“康德和费希特在太空飞舞,寻觅一个遥远的国度,而我却只想透彻地理解,在街头巷尾遇到的事物。”[10]12-13课程思政的首要目的并不是强化原理本身的系统性和知识性,而应当是帮助学生通过分析生活当中的问题,解决生活世界的困惑,确立人生的意义。教师共同体需要构建相辅相成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师需在各自专业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深度拓展教学内容,和学生共同发现、挖掘和研究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这样不仅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习近平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1]1。因此,教师共同体在协同育人过程中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专业优势,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发挥专任教师的教学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发挥辅导员等学生工作教师的学生管理优势,通过关注学生思想波动,关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思政育人;发挥教育实习基地老师的实践引导优势,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给予学生职业幸福感的体验等。只有凸显教师共同体不同教师群体的各自优势,才能真正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

2.丰富教师共同体协同育人形式

课程思政过程中,教师共同体要采用多种协同育人模式,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做到思政理念和思政实践相结合。教师共同体首先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避免传统的填鸭式的生硬说教。其次,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实地调研、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专注度。

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不是拿来说、拿来唱的,更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只有见诸行动才有说服力”[12]7。课程思政的关键“不是在理念上挖掘嵌入的问题,而是要在实践中找准着力点”[13]91。高校教师共同体:首先,自身要做到正面示范、言传身教,关注实践教学蕴涵的隐性教育资源,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练习过程中,融入理想信念、工匠精神、诚实守信和敬业奉献等美好品德的引导;其次,共同构建学生实践教学基地,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过程中进行检验;最后,发挥教师共同体不同工作岗位教师的力量,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展教学空间,实现线上线下课堂联动,借助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帮助学生了解“四史”,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达到教师共同体协同育人的效果。

(五)完善教师共同体协同育人的监督和评价机制

1.明确教师共同体协同育人的评价主体,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

协同育人效果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找出学校办学的不足,认真分析评价结果找出原因。协同育人过程中,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理念。协同科研、教务、人事等相关部门共同交流协商设置综合性的评级体制与标准,成立专门的监督和评价机构,建立专业督导团队,一方面及时反馈教师共同体参与课程思政活动的情况,监督教师是否贯彻实施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对教师共同体的思政实践进行监督,以督促实现思政理念和思政实践相结合。二是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可以通过学校的顶层设计并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标准要明确、科学,避免产生歧义和理解错误,同时要注意制度化和人性化的结合,以便在实施的过程中得到教师共同体的认可和理解,使监督和评价能够顺利进行。

2.规范教师共同体协同育人评价过程

规范教师共同体协同育人评价过程,是推进整个评价工作的重要保障。对教师共同体协同育人的监督和评价,既要评估教师共同体的育人实效,又要体现个性差异及共性发展。首先,评价内容不仅通过课程考核、活动组织数量等显性的材料支撑,更要及时发现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师生投入的精力、关注的方向、思想的熏陶、经验的获取等内容,从而督促教师共同体协同育人理念全面贯彻实施。其次,采用多种途径对教师共同体协同育人进行评价。可以通过毕业生回访、用人单位反馈等途径,搜集获取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品德品行、人际交往等方面信息,积累经验、发现不足,为之后教师共同体完善思政教育奠定基础。最后,对教师共同体要坚持评价与指导紧密结合,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反馈,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做到以评促研、以评促教。

猜你喜欢

共同体协同育人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爱的共同体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