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双减政策下小学高段数学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分析

2021-02-22张华问

学生之友 2021年10期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双减政策核心素养

张华问

摘要:在双减政策不断深化实施的过程中,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教师要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学科学习负担,提升数学课程教学成效。这需要数学课程教师想办法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在深化学生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高段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个人思维能力还是知识学习能力都在快速发展。教师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提高数学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发展数学学科素养,深入贯彻双减政策,在科学的指导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课程的质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高质量的小学数学课是拓展学生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数学课程知识的理论性和逻辑性,许多逻辑思维不足的学生学习困难。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深入贯彻双减政策,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双减教育政策下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重要性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主要立足于教材的主要特点,通过“情景图片导入——问题串设计——课后练习”的方式组织学生联系前后数学课程知识,教师占据了数学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有限。在这种课程教学模式下,许多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不足。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十分不利。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新的教育政策对数学教师的课程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双减政策下,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课程内容的传递,还要组织独立的课堂指导活动,帮助学生探索不同的数学学习方法,总结一般的数学课程学习规则,从而帮助学生培养数学学科素养。因此,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落实双减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双减教育政策不断深化落实的过程中,小学高段数学课程教师不能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是要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然而在当前仍然有不少教师关注于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记忆。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下,学生缺乏在学习过程中的有效思考,很多学生认为数学知識学习就是对教师所讲解的数学理论进行的记忆然后做题。在这种长期的应试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有限。那么教师深入学习并实践双减政策的精神,在重视学生成绩提升的同时,还要重视在课堂中学生个人思维的有效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对理论化数学知识形成有效的理解与记忆。

二、小学高段数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学生数学学习动力有限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动机明显不足。一旦学生对学习数学课程知识失去信心,他们每天都会在数学课堂上“混水摸鱼”,这往往导致个体学习进度与课堂整体学习进度脱节。许多逻辑思维不足的学生学习不努力,但在数学基础上形成一定差距,数学理论知识应用缓慢,无法跟上整个课程学习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积累越来越多的问题,在心理上排斥数学知识,形成自我放弃的学习心态,从而限制了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

(二)教师课堂安排不够合理

目前,许多小学数学教师觉得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课后仍然感觉不到任何教学效果。许多老师没有很好地掌握课堂节奏。许多教师认为,在开始上课时有充足的课堂时间,就逐渐缓慢导入数学课程知识。然而,当他们讲及重要和困难的知识时,发现课堂时间不够。这一问题表明,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课堂安排,导致了数学课堂前松后紧的问题。最后,当课程接近尾声时,课程教学加速,导致重点和难点知识的仓促解释。学生不仅难以掌握课程知识,而且难以培养良好的数学学科素养。

三、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高段数学课堂创新教学

(一)立足学生实际生活,巧妙构建情境

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是无数学者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学生所学的知识最终将用于提高生活质量,使生活更加便捷。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很难发现两者的共性。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教授学生的课堂知识,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简化复杂的数学知识,还能使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兴趣,主动探索数学世界。

比如我在组织学生开展《图形与测量》这节课程的主要知识时,由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对象。我从学生喜欢的积木玩具中挑选了一些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学生用软尺测量不同形状的边长。在学生们测量并得到边长后,我要求学生们结合不同的图形,探索不同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过程。不久,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了面积计算公式,并形成了“分割求和”的基本数学思想。小学生接触组合图形区知识的时间较短。如果他们想让他们更牢固地记住相关知识点,他们仍然需要课后练习。对于课程知识内容,我没有通过要求学生做练习来巩固。相反,我让学生们在家里找到不同的组合图形,用自己擅长发现的眼睛计算面积。安排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课后作业,学生参与度很高。在兴趣的激励中,他们不仅牢牢掌握了与组合图形面积相关的所有知识,还发现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联,从而积极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养成了基本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直观内容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数学课堂活动以教师讲解数学理论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接受不同的数学知识。这一问题导致学生在长期被动接受过程中丧失了主动思维能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他们缺乏必要的主动性,这就导致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难以全面发展。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课堂定位: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明确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的启蒙者和引导者,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培养数学素养。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思考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此外,数学课程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现代化教学水平,结合信息技术构建微课模式、VR技术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混合式教学等等,增强数学课程内容的直观性。同时,在运用这些课堂模式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深化家庭学校合作,降低学生负担、

学校的学习环境非常重要,这是教师的共识,但家庭的作用不容忽视。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特殊的作用,可以发挥与课堂不同的作用。家长的言行可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学生家长也必须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育程度高、知识素养好的家长应科学引导学生平时开展一定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保持正确的学习态度。教育水平和知识水平较低的家长应每天监督学生的学习活动,督促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学习活动上,不要把精力和精力放在娱乐活动上。这样,经过家庭教育的监督配合和长期的努力,学生的学习成绩会有所提高,学习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综上,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体素养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在深化实施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转变数学课程教学观念,让每一个孩子都被温暖与和谐所包围,从而引导学生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张宏渊.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251.

猜你喜欢

小学高段数学双减政策核心素养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高段数学课堂教学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
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优化课堂作业设计,激发学生数学潜能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