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视域下“一体五感”劳动情感的培育研究

2021-02-22陈金跃

学生之友 2021年10期

陈金跃

摘要:在学生劳动体验的基础上,试图从班级层面采用五种管理措施,培育学生对劳动的崇高感、对自己的价值感,对他人的认同感,对集体的归属感和对家国的使命感这五种劳动情感。

关键词:劳动观察;劳动体验;劳动情感;培育实践。

学生对劳动存在不喜欢、排斥,甚至逃避、推脱的状况,主要是对劳动的认知与情感存在障碍,所以劳动教育的要义则唤醒学生的劳动认知与劳动情感,而劳动情感教育的实现又离不开劳动体验。

(一)推选劳动实践之星,让劳动扬起崇高感

立足校园文化,推选班级劳动之星。评选班级劳动实践之星是多维度的,既可以是在校部值周中表现积极的学生,又可以是在本学期寝室内务和教室值日中持续性表现优秀的同学,还可以是在家务劳动中特别出色的学生。在一个班级里,我们总能找到一些做事特别踏实、愿意付出的学生,充分放大他们在各级各类劳动中的亮点,给予“劳动之星”的公开表彰,或利用期末评优和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動评比的机会,肯定劳动付出的价值和意义,以点带面营造“技能宝贵,劳动崇高,创造伟大”的舆论氛围。

让劳动实践之星手把手教打扫,让每一个学生明白擦干净黑板是为了保证坐在教室里的每个人都获得舒适的视觉体验,把教室地面打扫干净是为了保障每一个人的心情舒畅,而及时清理垃圾桶是为了保障教室内外的环境整洁。最大限度地取得每个人的价值认同,让他们明白做好值日工作就是对班级极大的贡献。

(二)撰写劳动观察周记,对自己确认价值感

在劳动体验后,撰写劳动观察周记将让学生回顾周记的劳动过程,也会对自己的劳动体验和劳动价值有所觉察。学生对劳动体验的认知无非两种,一是由内而外,二是由外而内,写周记属于前者。显然,写什么比怎么写更为重要。在生活类劳动的现场,学生是观察者,是参与者,也是记录者和发现者。

让接受教育惩戒的学生观察并记录自己的劳动。教育惩戒对学生而言,虽带着一定的强制性,但也能促使学生在思想上的转变。没有深刻的“劳动”实践自然就不会有如此鲜活的劳动感悟。如果只是让她接受劳动任务却不被督促记录,她所获得的体会是有限的且会淡忘。通过自我对比,对劳动产生积极认知。

(三)讲述劳动体验故事,对他人产生认同感

故事的讲述者是班内所有学生,也可以是班主任。班主任讲述劳动体验故事,激发学生对劳动的认同感。校园服务类劳动中最容易出现问题。在轮到卫生值周的每一周里,班主任尽力观察每一个岗位的完成情况,并在学生们回到教室后进行一定的点评,讲述不同岗位所遇到的困难以及同学采取的不同措施,肯定他们在劳动过程中的亮点及不足。

同伴之间讲述劳动体验故事,辨析对他人劳动的认同感。我们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至少做一件家务,关心教室里每天的卫生,关注校园里的职工。委派班级劳动委员讲述在集体劳动中出现分歧,弱化争执点,以期在下一次集体劳动中获得比较好的合作关系;请那些内务做得比较好的学生上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汇报做内务的好方法。

(四)建立劳动谈话档案,对集体建立归属感

劳动谈话档案分为两种,记录者也分为两类人,保存方式也分为两种。

同伴协同谈话档案,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同伴教育,将细细碎碎的校内外劳动遇到的劳动不足问题在学生内部消化掉,由寝室长或班干部找相关人员谈话形成的文字记录,粘贴至教室的公告栏。通过一次两次这样的内部谈话并不能奏效,于是就会有了更多的谈话记录。

师生谈话档案,围绕班主任与违纪学生之间的谈话展开,力求使学生的劳动实践置于集体建设层面。针对在劳动行为方面比较部理想的学生,班主任为这个学生建立了劳动谈话档案,记录她在教室值日、寝室内务、协助性劳动中的表现,第一时间与之谈话,使之认识到她的每一次劳动实践都责无旁贷,并让给她在每一次谈话后签名。

(五)开展劳动专题教学,对家国滋生使命感

劳动专题教学属于课程层面,然而在班内进行实施将有效涵养学生的劳动使命感。采用“活动教学法”,为学生提供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活动,获得学习感悟。选择《边城》《荷花淀》、《绝品》《青龙偃月刀》《金大力》《我的母亲》等教学内容,开展劳动精神的专题教学,聚焦普通劳动者忠于职守、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质。阅读《天工开物》《梦溪笔谈》《本草纲目》等古代科技著述片段,让学生根据文言联想古人的劳动场景,模拟劳动动作细节,使文本里的文言成为学生与古代科技的桥梁,培育起学生的文化自信以及在新时代建设美好家园的使命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在短时间内培育学生五种劳动情感的收效可能并不明显,但在劳动体验的基础上长时间紧扣这五种劳动情感在班内进行培育,将让学生在校的两三年时间里接受最务实的劳动教育,成为一个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和国家都有用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彭莹.劳动体验与情感教育之间的协同效应.成长·读写月刊,2017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