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宝石实验室标本信息库微信小程序的开发与应用

2021-02-22杨洁廖宝丽徐康杨萌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5期

杨洁 廖宝丽 徐康 杨萌

摘要: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并没有搭建可访问宝石标本管理系统的第三方资源平台,因此桂林理工大学利用师生常使用的微信和浏览器搭建了获取实验标本信息的第三方平台,实现了标本的数字化管理。除此之外我校还完善了特定教学标本的诊断性鉴定依据,删减了非必要的鉴定信息,并在信息中增加了“仿错放标识”,完善了我校珠宝鉴定实验室的标本管理制度,为实验室的管理者、任课教师、珠宝鉴定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关键词:珠宝标本电子管理系统;宝玉石标本;珠宝鉴定实验室

1.珠宝教学标本数字库建设研究现状

珠宝标本库是开设宝石鉴定课程的学校用于存放、借阅标本的地方,它是宝石鉴定实验课的基础与重要保障。因此,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各大高校萌生了搭建珠宝标本管理系统的想法。通过建立管理系统的服务器来实现标本可视化管理。

但众多高校并未建立可获取服务器里学习资源的平台供学生使用,忽视了学生使用教学标本的情况。除此之外,所完善的相关鉴定标本信息便于管理者及老师查找或配备课堂教学标本,忽视了初学珠宝鉴定的学生利用此信息学习的学习情况。因此高校在建设标本库时仍存在众多问题。

2.宝石数字标本库存在的问题

2.1供学生使用的资源平台未搭建

目前各大高校提出建立电子信息库来管理标本信息,并在信息库中设立不同的功能模块,例如标本查询、标本借还等。但各大高校建设系统主要为了便于实验室管理者和老师对标本的管理及筛选,大多忽视了学生在做珠宝鉴定实验时对此信息库的需求,因此并未给学生专门提供一个集合珠宝资源的信息平台。

2.2标本鉴定信息不完善

目前各大高校提出应完善珠宝标本实验信息,并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在标本信息只有名称和重量的标签中新增了折射率、包裹体、吸收光谱等其它文字信息[1];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在此基础上又将信息细化,为每一颗标本出具了17项鉴定信息,并为其拍摄常规与显微照片[2]。

虽然珠宝标签逐渐被细化,但这些信息对初学者而言,仍无法从这类现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如若加入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初学者便可一目了然。

因此,目前各高校的标本信息仍需改进。

2.3错误信息误导学生学习

众多高校实验室已提出建立管理珠宝标本的电子信息系统,并将每颗标本的详细信息存储在系统中,最终将这些信息集成二维码贴于标本盒上。老师或学生通过扫码便可获取相关信息。

如若管理人员将标本盒上的标签贴错,或初学者在上课时将宝石放错标本盒,一旦电子信息系统没有设置任何防宝石错放的检验方式,那么下一个标本的使用者将利用错误信息进行学习,最终出现误导学生学习的现象。

3.标本数字平台建设的相应措施及解决方案

3.1设计开发适合学生使用的资源平台

以桂林理工大学珠宝学院为例,为了解决学生上课缺失珠宝资源信息平台的问题,学院利用学生常使用的网络平台,即微信和浏览器,通过这两个平台访问了存储实验室标本信息的服务器。因此,学生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获取实验室系统中的珠宝标本信息:

①在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里如图1所示,搜索宝石盒上的编号,如图2、3所示。

②使用有扫码功能的软件,例如微信、手机浏览器、淘宝、支付宝等,扫描宝石盒上的二维码,如图4所示。

③用手机接触贴在标本盒上的NFC标签,此时手机将自动打开承载信息的浏览器。

3.2完善具有诊断性的鉴定信息

虽然有些高校已为实验室中的每颗标本出具了详细的鉴定信息,具体包含了17项鉴定内容。但桂林理工大学珠宝学院并没有细化全部的鉴定信息,而是只出具对鉴定此宝石身份有用的信息。

例如,在我校每颗标本的鉴定信息中并不会包含比重,因为宝石的比重范围多有重叠,它并不是一个诊断性的鉴定依据,所以即使学生不测比重,也可以通过其它重要的信息鉴定出宝石身份。

因此我校将非必要出现的信息做了删减,将重要且具有诊断性依据的鉴定信息做了重点标注与原因解释,如图5所示。

3.3保障信息的准确性

为了防止管理人员贴错标签或学生上课放错标本盒,我校在珠宝管理系统中的信息报告上做了“仿错放标识”。

拍摄标本内部包裹体的显微照片,并在上部的琢型刻面图中标出此包裹体的位置,对于颜色、琢型相似的刻面宝石而言,学生可通过琢型刻面图标出的包裹体位置,与此位置下提供的显微照片对比,便可知是否是同一颗宝石标本,如图6所示。

4.结论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实验室标本管理系统做了进一步改进:

增添了訪问管理实验室标本信息库的资源平台供老师及学生使用,并且还利用NFC技术管理宝石标本。除此之外我校还对标本信息内容做了一定更改,保留并完善了诊断性鉴定依据,删除了不影响鉴定宝石身份的信息。最后,我校为了确保信息产生混淆以及产生误导学生学习的现象,在信息报告里做了“防错放标识”,将宝石包裹体的位置与显微下的照片相结合,即使标本被错放,使用者也可通过此位置下是否存在相同包裹体而判断宝石与信息是否匹配。日后将此项成功用于珠宝鉴定的实验课中供学生及老师使用。

由于出具详细实验信息需要大量时间,所以目前珠宝信息系统资源库中的报告数目有限,未来将不断完善标本的种类,增添具有教学意义的特征标本的报告。

参考文献:

[1]郑增佳,王沛炼.浅谈珠宝标本库的有效管理方法——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珠宝学院珠宝标本库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6):62-63.

[2]董琳玲.应用型本科院校宝石标本库的建设[J].冶金管理,2021(11):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