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博物馆发展

2021-02-22林心语孙慧刘妍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5期
关键词:藏品博物馆儿童

林心语 孙慧 刘妍

摘要:随着生活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寻求更高的精神文明层次的发展。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当下,互联网的运用已经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博物馆在此大环境下,也尝试着做出改变。本文试图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这三个方面,对我国新时代新政策背景下的博物馆未来发展进行探讨与道路寻找。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人们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而生活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寻求更高的精神文明层次的发展。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博物馆相关的纪录片、综艺爆火让其也成为了人们在闲暇时光首选的去处。今年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方面都有新的文件发布,博物馆也因此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在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冲击下,顺应新科学技术革命的潮流,博物馆也一直在寻求改变,积极推行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是其发展改革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一、“双减”政策下学校教育为中国博物馆发展提供的机会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校外课程中的实践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得校外课程在实践层面存在着许多牵制发展的问题,因此对博物馆的发展也存在着制约问题。

自今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来,各地各校都在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在作业总量和时长减少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布置更多元的作业,例如实践性作业和综合性作业,让学生们走进博物馆便成为最佳的选择之一,走进博物馆可以让学生对历史有更直观的感受,并且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时也可以研发与博物馆相关的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知识乐趣。

不仅是在校学生了解、走进博物馆的机会在增加,中小学教职工走进博物馆的机会也在增加。使博物馆成为更加重要的“第二课堂”,丰富“第二课堂”的教育形式或成为博物馆面向学校教育的新目标。还可以使博物馆更有动力地开发新的教育活动,比如在博物馆开展陶土课程,让学生在动手中走进文物,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除此之外博物馆还可以根据所拥有的藏品去提升观赏形式的科学性,这不仅让在校学生和教职工获得更具科普性、延伸性的体验,也让大众得到的更多的科普与文化延伸。

二、在新的法规下家庭教育对中国博物馆的发展提供的机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速过快,家庭教育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在今年的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

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儿童博物馆为亲子活动提供了空间,有效增加了亲子活动的形式,提升了质量,也弥补了从前对学龄前儿童的美学等教育的空缺。在儿童博物馆面向家庭开展的活动里,让家长和孩子都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參与,使亲子关系更加密切。

随着社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响应,许多父母更加重视亲子活动,这让儿童博物馆也获得了更多的曝光。这是儿童博物馆突破瓶颈期的最佳时机,在拥有更多的活动范本之后,博物馆可以进行归纳总结,策划出更加适合亲子的活动。

比如在之前的儿童博物馆中儿童可以通过触摸藏品的形式感受历史的意义,而更具历史意义的藏品并不能让儿童得到认识与感受,现在可以根据藏品编排与之有关的儿童舞台剧,将藏品拟人化,寓教于乐,使儿童在观看中体会博物的魅力。

三、 “清朗”活动下社会教育对中国博物馆的发展提供的空间

随着互联网用户的低龄化和高龄化覆盖,网络不再是青年人独有的空间,网络的相关话题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近期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话题便成为了社会话题,对网络使用的管控也是一种社会教育。

国家反诈中心手机软件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安全的网络环境,这不仅说明互联网诈骗形式越来越多样,覆盖面越来越广,或许也可以反映出人们对事实的分辨能力在下降,对于诱惑的抵抗力也在减退。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中,人们已经被各种不实的信息裹挟,大家追求真相与真理的本能也逐渐消散在各种各样的新闻中。这些都警示着我们应当适当的使用网络,要有意识地把更多的时间付出在现实世界的体验中。

因此人们走出家门,走出互联网,走进博物馆,切身感受城市、国家的精神文明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博物馆可以更多的开发网络功能通过数字化传播,让民众有机会感受其独特的魅力。而最终目的是让人们到线下博物馆观赏展览出来历史文物,感受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智慧结晶,从而了解历史,触摸历史,感受历史。这对提高民众的历史认同感有重要意义,并且让沉迷于网络世界的人对真实世界的认知有更深的体会。

四、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改良与进步带给了博物馆新的发展机会,形式与内容上比以往更加的丰富,也更加有利于博物馆文化的传播。而博物馆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地反哺着这个社会,为家庭、学校、社会带去更多良性信息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陆璐.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与公共服务功能[J].收藏与投资,2021,12(11):119-121.

[2]李贵媛.儿童博物馆对提升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及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1.

[3]徐文智.监管提速,营造清朗网络空间[N].中国消费者报,2021-12-02(001).

[4]刘洁,花木.家校社共育背景下博物馆如何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J].教育家,2021(40):16-18.

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X20211320 7009S,项目名称:"去博物馆"手机软件开发

作者简介:1.林心语,2000年11月,女,汉族,江苏省南京人,大连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学生。2.孙慧,1986年7月,女,汉族,山东省,研究生,讲师,日本东北大学,经营学,日本文化,大连科技学院。3.刘妍,1989年1月,女,汉族,辽宁抚顺人,硕士,助理研究员,辽宁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毕业,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单位:大连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藏品博物馆儿童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林安国藏品
谭礼藏品
博物馆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