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提高阅读散文的效率

2021-02-22姜慧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秋蝉北国脉络

姜慧

散文是一种抒发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其自由性与开放性比较强。在阅读的过程中,一些同学会出现理解不透的情况,对此,笔者就分享一下自己阅读散文的经验,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阅读的效率。

一、梳理脉络,感知散文的内容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同学们在阅读散文的时候一定要对文章的结构脉络进行梳理,对其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散文的结构形式往往比较灵活,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我们在阅读散文的时候可以先为每个段落标注序号,然后阅读文章,划分层次,看看每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一步一步地梳理文章的脉络。

比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写的。文章的第一部分是第1至2自然段,总写了南国之秋的色与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的,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向往之情。第二部分是第3至12自然段,分别写了“秋花之色”“秋槐之形”“秋蝉之声”“秋雨之味”和“秋果之实”。秋院里有破屋、碧空、鸽子、槐树、秋草,体现了故都之秋的“清”。槐树的落蕊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体现了故都之秋的“静”。天气转凉,草木萧瑟,秋的悲凉在我国北方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作者对故都的思念中也带有悲凉的况味。第三部分是第13至14自然段,总结了南国之秋的色与味不如北国之秋的那么浓厚,抒发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念之情。从结构上看,这篇散文富有层次感,从故都“秋晨之景”“秋槐之景”“秋蝉之景”“秋雨之景”“秋果之景”五个方面,紧扣“故都”和“秋”两个词语,表现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

二、仔细品味,欣赏散文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也是非常优美的。鉴赏散文的语言是阅读散文的重中之重。同学们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要仔细品读文章的语言,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阅读一边感知,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还可以尝试配乐诵读,以便更好地走进作品。这样一来,在阅读散文的时候,就能渐入佳境。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的语言是非常优美的。作者并没有特意地雕琢词句,而是用简洁朴素的语言来写自己心中的故都秋景。文章中的每个词语、句子,好像未经“炉火”便已达到了“纯青”的程度,让人读来能感受到浓厚的“秋意”。例如,作者在文章的开篇提到:“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其中,“清”“静”“悲凉”很好地阐明了北国的秋的特点。这个句子是文章的文眼,在文章的开头就定下了抒情的基调。又如,作者在文章中只用寥寥數语就写出了故都秋雨的特点:“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作者并未使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故都秋雨的欢畅利索。从这些“琐言碎语”中,我们能感受到秋雨的美。文章中还有一些特别的字词,如“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中的“尝”字就很特别。作者采用的是通感的手法。“秋”本来是不能品尝的,可是作者偏偏用了一个“尝”字,使文章的语言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充满诗意。

总之,散文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同学们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要打开心扉,深入阅读,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其结构、语言等进行探究,才能发现其中的美。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四甲中学)

猜你喜欢

秋蝉北国脉络
四川非遗类旅游纪录片发展脉络浅析
串联知识脉络 巧用动态资源
村口那座山
秋蝉礼赞
白桦生北国
蚂蚁和秋蝉
我不想让离别拧出泪水
秋蝉
漫话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脉络
谁的雪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