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虚拟影像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中的运用研究
2021-02-21姜丽丽
姜丽丽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在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中如何借助数字虚拟影像技术带来展示与传播的革新。通过对数字虚拟影像在文化保护与传播中的应用特征、视觉文化探索、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总结出数字虚拟影像在传统文化的展示内容、呈现方式上所带来的显著转变,从而持续助推文化遗产的传播创新,满足大众在体验经济背景下对于展示的多层次需求。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数字虚拟影像;视觉文化
一、数字虚拟影像概况
数字虚拟影像是利用计算机模拟真实世界中的形象和场景来让大众感受身临其境状态的一种投影技术。主要是以视频影音的方式来表现和传达的一种传播媒介和方式。通过视觉感官的传递,让用户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提供受众群体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感官的模拟体验,使传统文化的宣传展示呈现出真实的空间氛围,其特征表现主要有全息投影技术和多角度幻影成像系统。
1.全息投影技术
全息投影技术是运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载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画记载,使受众看到立体的、虚拟的人物和场景的三维投影技术。在前期通过多台摄像机对事物的拍摄、抠像,再进行叠加视频特效合成制作,最终将三维立体影像投射到全息膜上,并将其还原成真实影像的视觉效果。这种全新的体验不仅使受众感受强有力的视觉冲击,还增加了受众的参与性,营造出了似真似假的视觉景象,从而使人们对于影像设计的视觉认识和要求都发生了改变。
2.多角度幻影成像系统
多角度幻影成像系统是全息投影技术的一个部分。其最终形成的三维影像效果是通过设置不同角度的拍摄效果而形成,其中包含180度、270度和360度全息投影。每一种具体的全息投影其实现手段和应用领域有所差别,但都是在场景中结合了投射影像后,构成动静结合的影视画面,从而获得一种“立体幻影”与实物模型结合及相互作用的逼真视觉效果。再加入仿真的三维听觉、嗅觉、灯光等感觉体验,极大的增强了视觉观赏性,这种感觉体验增加了虚拟影像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也满足了受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对于虚拟影像的双重需求。
二、数字虚拟影像在文化保护与传播中的应用特征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有很多的文化遗产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歷史文化价值。一方面数字虚拟影像可以对具有研究价值的资源进行修复和再现,这有利于推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数字虚拟影像也为展品的展示提供了区别于传统的视觉效果与表现手段,在具体应用中也有其独特的特征属性。
1.数字影像与实体的融合
展品的展示方式是向受众视觉展示的一种手段,从传统的展示方式到现在将数字虚拟影像与实体的结合完全是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物质文化的辉煌历史。虚拟展示中还扩展显示了实物展品所未呈现的细节部位及模拟使用场景,同时也弥补了一些展品因为研究性保护而暂时关闭给观众带来的遗憾。在传统的展示中,由于传达出的信息比较单一,需要加入观者的思考与想象才能构建出展品的原貌,在这样的过程中加大了观者的主观性,对于很多展品的展示都是浅尝辄止,并不能深入的了解与感受。传统的文化遗产展示中加入了数字影像后,变得鲜活起来。
2.展示的视觉空间营造
展示的视觉空间设计其目的是创建一个与展品本身内容相符的空间环境,其中不仅包括了视觉环境,还有听觉和其它的感官环境的创建。
数字虚拟影像的出现对于展示的视觉空间营造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一是它对于展示环境的空间做出了拓展以及再创造,另外在以往展示空间的局限上得到了缓解,数字虚拟影像使得展品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的阐述都变得清晰明了,它在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空间时,又把一些间接空间视觉化,这样受众在观看时便能直接感知,实现了将真实的展示空间和虚拟的想象空间交叉展现,有助于受众更好的融入符合展品属性的空间展示环境,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和心理上的认知。
3.缓解展示空间的局限性
数字虚拟影像与智能交互为受众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沉浸式体验,将观众的好奇心牢牢抓住,犹如置身于历史的某一刻中。数字虚拟影像运用到展示空间中打破了空间的局限性,在有限的空间中展示出了无限的可能,一个小小的空间中就可以收录数百甚至上千件的展品。通过虚拟影像的呈现可以绘声绘色的演示出有关展品的故事发展过程,在打破空间局限的同时又直观地给观者留下深刻的记忆,这种呈现真假难辨的立体影像,观者可以与其进行互动,再让观者印象深刻的同时,也更好地让观者了解了相关展品的构造和历史背景。
三、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中数字虚拟影像的视觉文化探索
视觉文化作为数字化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起到重要的价值,在整个社会形态中也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中数字虚拟影像的加入,不但是一种新的表达手法和艺术形式,而且能够更好引领大众审美。在展示的过程中,数字虚拟影像全方位的立体呈现给大众以全新的视觉感受,不但增加整个展品展示的维度,还加强了受众的想象维度以及视觉感受维度。
1.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中数字虚拟影像的视觉文化传播载体
(1)文化场馆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于许多传统文化的研究来说可视化已然成为传统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一种新途径,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场馆作为传统文化视觉传播中最初的舞台,也在尝试将新的先进科技引入进来,不断尝试新的呈现方式。其中虚拟影像展示将技术和艺术进行融合,并在融合中形成的可视化增强了展示的影响力,共同承担起传播的职能,引领大众情感上的认知以及产生内心的共鸣。可见,将数字虚拟影像引入到文化场馆的展示中并不断地去完善,不但能使数字化资源得到丰富,也能对其地方文化起到很好的传播和保护作用,对于整个文化场馆的服务质量也将大幅度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文化遗产在传统场馆中保护与传播工作中的不足。
(2)大众传媒
目前相关学者普遍认为现代社会中主流的文化传播载体包括大众传媒。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而言,大众媒体的发展无疑让传统的文化比以往更加快速、精准和广泛的影响传播开来,通过大众媒体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其特有的潮流趋势传播到世界各地。大众媒体可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的量化和多样化,从而带来传统物质文化信息传播的数量、时效、互动,使其传播得更加广泛及立体。另外,大众媒体持续为受众提供与事物接触和接受信息的新方式,都将助推传统文化的数字虚拟影像展示与传播方式的更新。
2.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中数字虚拟影像的视觉文化传播特征
在关于传统文化的数字虚拟影像展示中,所呈现出来的是一个空间与时间交错的艺术。通过与实物的结合更是向大众形象的、全面的传达了展品的内在文化属性,并起到很好的文化教育传播的职能,受众通过最直观的视觉便能感受到展品的所有信息,从而满足人们在情感上的需求。因此关于在传统文化的数字虚拟影像展示中有着和视觉文化一样的符号性、感知性和时效性的共同特征。
(1)符号性
关于传统文化数字虚拟影像展示技术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抽象化的展示,也是一种符号化的标识。在消费社会下,人们对于事物的属性认知也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新的维度,即符号价值。在文化的展示中,人们表现出对于展品通过数字虚拟影像技术所传达的内在文化属性的兴趣和追求,为此,所产生的消费行为是一种符号化的消费。随着社会越来越发展、进步,人们对于事物的符号价值需求也将加大。
(2)感知性
依赖于视、听、知觉而使受众产生情感知觉体验的数字虚拟影像,对受众的影响看似在瞬间完成,实质上它是一系列人的经验反馈,其中包括想象、联想等多种因素。在关于传统文化的数字虚拟影像展示中,受众会以最直接的方式获得对展品的了解与感知,从而在情感中产生共鸣。观者所体会的不仅仅是对在生理上的视觉感官影响,还包括了心理上对于传统文化的解读。数字虚拟影像中还加入了多种科技元素,这种创新性的组合使受众能够第一时间的进入到视觉感知中,从而产生并获得情感体验。
(3)时效性
数字虚拟展示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炫耀,还有着一种向大众传递信息、普及文化知识的责任。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一方面它可以依据时代的特征和需求去满足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这种在传统物质文化中数字虚拟影像的时效性也表现为在一个展示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与更新的过程,在数字虚拟影像的展示中会随着研究人员对于展品的不断深入研究挖掘,而对展示过程不断修改更新,确保了大众能够接收到的目标信息准确无误。
3.基于视觉传播下的文化遗产数字虚拟影像受众分析
(1)在数字虚拟展示中受众的情感得到满足
在传统文化的数字虚拟展示中,无论是展示的场景还是展示的内容,都带有一定的引導性和知识的传递性。基于新媒体等技术,受众在展品的虚拟展示过程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视像感情,找到自身在情感上的共鸣。在展示当中,正是有了虚拟展示,才能使受众对于展品的背景做好铺垫,建立好知识传播基础,这正是数字虚拟影像的独特之处。另外,通过虚拟影像的展示也能更加生动、形象的将展品呈现出来,这也正是对于受众在审美以及情感上需求的满足。
受众在通过这种被倾注了特定的思想和特定的感情的虚拟展示中获取了所要传递的价值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受众由被动变主动的去接受所要传播的传统文化知识。因此,受众不但在情感上得到了满足,而且也得到了充分的理解,并渐被接受。
(2)在数字虚拟展示中带动受众的视觉消费
新媒体数字虚拟影像技术为广大受众提供了一个便捷、直观、人性化的视觉平台,隐藏着能够引导广大受众产生视觉消费的路径。在前文中提到在传统物质文化数字虚拟展示的过程中受众的情感得到满足,这是改变了展品传统式的陈列观看等形式。加入了虚拟影像互动技术,使得展品鲜活起来,将其赋有独特的文化、娱乐以及精神性,通过虚拟影像的展示,受众对于相关传统文化建立起情感基础,从而发展出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的文创产品,将传统文化走入到平常百姓的生活中去。正是这种基于数字虚拟影像技术在视觉上的引导,使受众与传统文化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的互动,从而实现了文化的互动与流通。
四、数字虚拟影像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中的发展趋向
现代社会电子技术的崛起,带动了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也在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方面带来一个全新的体验,其可发挥的空间必将更加广阔。在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中受到电子科技的助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应更加合理的、有效的利用数字虚拟影像技术来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所用。
1.虚拟主角取代实体主角
伴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势必对传统文化的展示带来全新的面貌。同时也为受众带来了全方位的立体感官体验,虚拟影像在受众与物品之间互动而产生感官刺激。因此,在未来实体主角被虚拟主角所取代,有其必然的需求。首先,我国许多传统文化资源的遗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由于多种原因需要对其进行保护,这时虚拟主角必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其次,很多珍贵的传统物质文化保存的现状极为困难,通过新媒体的交互艺术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在对传统实物反复研究和修复中所带来的伤害。最后,还可以对传统技术无法进行修复与保存的文物得以恢复和再现。
2.虚拟空间塑造中互动性的提高
虚拟空间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这种感受驱使人们与其互动,反之,互动又有利于真实与虚拟的相互融合,可见在虚拟空间的塑造过程中交互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交互使受众从传统中的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的加入,变成参与者。交互手段的运用使得其发展空间得到扩展,但受到技术和其它因素的限制,展品的交互形式可能还受到制约,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虚拟空间中的交互方式也会以新的姿态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体验。因此,在虚拟空间中,数字虚拟影像的发展方向将朝着更强的互动性迈进。
3.虚拟影像中的多维叙事
随着虚拟影像在博物馆的出现到日渐广泛,展品展示介绍的多种可能性促使了在虚拟影像中多维叙事的发生。虚拟影像不受时间和空间因素的制约,可以打破时空的阻碍。随着人们审美认识的不断提高,艺术已经成为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这种观念性的改变使得展品展示的手段和方式都悄然发生着变化,人们不在满足于过往的单一叙事,这也正是促使虚拟影像做出更多层次和更多维度的多维叙事概念,从而丰富展品的内在属性呈现,达到更加丰富的传播手段。
五、结语
数字虚拟影像在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中不仅是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还与时代的科技和商业紧密相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数字虚拟影像的展示必将起到良好的沟通作用,传播到每个角落,发挥其非凡的传播特点以及资源共享的特征,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起到更加有效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莫绮玲.从传播方式的角度看新媒体交互艺术[J].视听,2018
[2]杨寅秋,韦艳丽.基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播的新媒体交互艺术应用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3]蒋含韵.虚实之间的观看——艺术展览的数字化趋向[J].民族艺术研究,2017
[4]敬菲菲.当前主流文化传播对大众传媒的应用及其优化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 ,2017
[5]吕 屏,杨鹏飞,李 旭.基于VR技术的虚拟博物馆交互设计[J].包装工程,2017
作者单位:辽宁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