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关于磕头的故事

2021-02-21于明静

小福尔摩斯·上下五千年 2021年2期
关键词:使团礼节乾隆皇帝

于明静

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开始后,欧洲各国对通商贸易都十分重视。在当时对中国的贸易中,英国已经位列欧洲诸国的首位,但是英国国王并不满意,因此决定派使团前往中国,希望跟中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加强和中国的贸易往来。

1792年9月26日,大英帝国的朴次茅斯港口一片欢腾,大英帝国的三艘战舰在这里正式起航,他们的目标是地球彼端遥远的中国。在船头,舰队的首领马戛尔尼望着苍茫的大海,此时的他肩负着国王赋予的使命:为英国商业打开中国大门。对于他来说,中国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国度,他不知道前方等待他的将是什么。

这个使团规模空前,人员中有外交官、贵族、医生、画家,甚至还有乐师和技师,算上水手和士兵,整个舰队有将近七百人,可谓蔚为壮观。据说,大英帝国还从来没有派出过如此规模庞大的使团,可见英国对这次访华的重视程度。

马戛尔尼的这次长途航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不仅海上的气候极为恶劣,更要命的是,船上疾病的流行导致不少船员在中途丧命。然而,船员们并没有料到,在中国那片神秘的土地上,还有更多的困难在等着他们。

1793 年6 月19 日,在出发的9 个月后,这支舰队终于来到了中国的海面。他们在澳门停泊数日后, 便驶往天津,从那里去北京觐见中国的皇帝。但让马戛尔尼等人感到不快的是,刚一上岸,他们的队伍便被中国官员不由分说地插上了几面彩旗,旗子上写着“英吉利贡使”五个大字(当时清朝官员认为英国和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一样落后,故而用“英吉利”这样含贬义的称呼;至于“贡”,即上贡,是把英国看作臣服于中国的国家),在礼品的清单上,中国官员也把“ 礼物”改成了“贡物”。中国官员告诉他们,在天朝中国,送给皇帝的礼品称为“贡”。

为了取悦中国的皇帝和大臣们,马戛尔尼的使团带来了众多的礼品。不仅有他们最新的发明, 如蒸汽机、棉纺机、织布机等,还有当时英国规模最大并装备有110 门大口径火炮的“君主号”战舰模型。在礼单中,甚至还专门提及了迫击炮、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一些精美的仪器也列入了礼单,如当时天文学和机械学的最佳结合产品天体运行仪,此外还有一个地球仪,上面标有各大洲、海洋和岛屿,可以看到各国的国土、首都以及大的山脉,并画出了所有远航的航海路线。马戛尔尼率领的英国使团相信,这些东西会引起中国人的好奇和兴趣。

但是问题很快来了,中国的接待官员发现,英国使团不肯接受向当时的中国皇帝乾隆下跪叩头的要求。按照惯例,不仅中国的大臣们见到皇帝要下跪,就是其他国家的贡使和传教士觐见皇帝时,也是要下跪的。马戛尔尼拒绝的理由是,无论是按照自己本国的礼节习俗,还是他的资历性格,他都不会向中国的皇帝下跪叩头。他声称,即使在英国国王面前,他也只是行单膝下跪礼,绝不可能对别国君主施高过自己国君的礼节。并且,马戛尔尼告诉接待的中国官员,只有在上帝的面前,他才会双膝下跪。这无疑给接待的清朝官员当头一棒,觐见皇帝居然不下跪,这不是藐视皇帝的权威么?

消息很快传到了乾隆皇帝那里,乾隆皇帝听到“英吉利”使团不肯下跪后很不高兴,在他看来,单膝下跪是一种粗鲁的臣服方式。但是英国人不远万里前来,作为大清帝国的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度,他还是格外恩准了马戛尔尼只单膝下跪的要求。西方文明和中国文化的冲突,在礼节这个问题上展现无遗。

于是,英国使团终于在煎熬中等来了面见中国皇帝的日子。那天拂晓3 点钟,在清朝接待官员的催促下,马戛尔尼和他的随行人员身着礼服向皇宫出发。4点左右,他们终于来到了皇宫前面,一直等到天色渐亮,曙光出现, 乾隆皇帝才终于和大家见面。清朝的全体大臣和守卫齐刷刷地下跪,马戛尔尼和他的随行人员也照样做了,但是他们按照事先声明,只是单腿下跪。当清朝大臣叩头时,他们只是低下头,当大家抬起身子,他们也抬起头,当大臣们又重新趴下时,他们又低下头……马戛尔尼也许并没有感觉到什么不妥,然而,在中国皇帝的眼中,这群来自英国的野蛮人是多么的无礼,大家下跪叩头的时候,他们居然比周围的人高出那么多!

随后,马戛尔尼向天朝的皇帝呈递了英王的信,并呈送了他們的礼品。然而,他们的礼物并没有带给官员们惊喜,天朝的皇帝和大臣绝大多数都是文人出身,他们对马戛尔尼使团带来的东西根本不感兴趣。在他们的眼里, 这些洋东西不过是些无用的奇技淫巧罢了。为了引起清朝军官的兴趣,马戛尔尼还邀请当时清朝的大将军福康安观看英国使团警卫准备已久的操练,但被福康安拒绝了,他表示对这些毫无兴趣。马戛尔尼在当天的笔记中气愤地写道:“真是太愚蠢了!这些人一生中从未见过连发枪,他们还在使用火绳引爆的枪。”事实上,直到50年后,英国人真正挑战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时候,清朝的大部分军队不仅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而且使用的还是那些早被西方人抛弃了的刀枪弓箭之类的落伍武器。直到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了清朝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英国人惊奇地发现,他们送给中国人的大炮与炮弹,都完好无损地摆放在那里“睡大觉”,这些大炮从来没有被使用过。

事实上,磕头的礼节问题,加深了乾隆皇帝本来就对英国人持有的偏见。乾隆皇帝既然认为这些“英吉利”的野蛮人不懂礼节,也就没有任何心思听他们提设立使节、加强商贸往来的要求了,马戛尔尼后来自然再也没有机会和乾隆皇帝见面了,他们的外交请求最终在两国不同文化相互碰撞的背景下变成了泡影。马戛尔尼也许不明白,在以“礼仪之邦”自居的天朝大国,乾隆皇帝眼里的天朝是物产丰盈、无所不有的,哪里需要和外国人打什么交道,做什么生意呢?至于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就更是不可能的了。

猜你喜欢

使团礼节乾隆皇帝
关于乾隆的美食故事
美将6家中国媒体列为外国使团
关于乾隆的美食故事
TWICE AS NICE
探病礼节
韩国委任“韩中友好守护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