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高中衔接的教学立意实践

2021-02-21房波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历史教学

摘 要 旨在初中阶段与高中相衔接的历史教学,大多只注重教学内容上铺陈,忽视了中心思想的传达,即教学立意。本文以初中“新航路的开辟”为例,从课程标准出发把握立意的衔接功能,再整合教科书确定立意的内在结构,最后通过学术成果完成立意的科学验证。

关键词 教学立意,历史教学,初高中衔接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1)01-0046-04

近日,在阅读范红军、袁俊霞两位老师的文章——《教学立意的提炼》后,笔者开始对自己近十年初中历史教学进行反思。初中的历史课堂除了把气氛搞起来,让学生欢欢喜喜地学习之外,是不是应该传达一点中心思想?这种中心思想该怎么传达呢?《教学立意的提炼》一文,以七年级的课文为例,详细阐明了“提炼历史教学立意的详细操作步骤与方法”,①对初中教师传达中心思想,进行教学立意的实践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笔者认为,教学立意既然是历史课堂向学生传达的中心思想,那么何不将教学立意的功能进一步发挥,突破现有教学立意的范围限制,在一堂课、一个单元乃至一个专题的基础上,运用教学立意进行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初中学生以后进入高中学习打下基础。换言之,即用教学立意来统摄不同学段的历史教学内容。

本文以“新航路的开辟”为例,从课程标准出发把握立意的衔接功能,再整合教科书确定立意的内在结构,最后通过学术成果完成立意的科学验证。

一、依靠课标把握立意的衔接功能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要求: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②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新航路开辟”相关内容的表述是: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③

经过对比,不难看出,初高中课标对于新航路开辟的叙述,在知识内容上差异明显,即使都涉及理解水平的能力要求,层次要求亦不一样。这样安排是由于初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有所不同,但同时也对初高中衔接提出了要求。

课标的衔接,主要体现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这也是进行本课教学立意的落脚点。对其影响的表述上,初中课标只是笼统提出了“影响”这一概念,而高中课标则将之具体化为三点,1. 全球性流动。2. 人类认识世界的改变。3. 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影响。三点均指向了新航路开辟的本质——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因此,“从分散走向整体”即为本课“课魂”。

初中生形象思维强,抽象思维弱,“整体”的概念过于抽象,直接教学学生不易接受。针对初中学生擅长形象思维的特点,我们必须使用一些初中生容易理解的具体概念或现象,作为“桥梁”来搭建教学立意,引导学生从历史现象的去反思历史本质。如何将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呢?其实,初中课标知识层面的要求(哥伦布、麦哲伦的航海活动)已经指明了方向。航海活动引发全球生态、物种的大交换,在金银、丝绸、瓷器这类传统热销商品交换的背后,动物、植物甚至细菌、病毒都开始了全球流动,形形色色的物种任选其一,便是衔接教学立意的绝佳“桥梁”。比如,生活中常见的小小杧果(俗作“芒果”),它的名字背后就是一个“从分散走向整体”的故事。南亚是芒果的原产地,在当地人们称它为“美好的果子”(Manges),寓意幸福甜蜜。达·伽马发现了直通印度的新航路,芒果率先传入葡萄牙,被称为“manga”,后来这种水果渐渐在欧洲乃至世界传播开来。而我们中国人称之为芒果,则直接来源于英语“mango”。单论芒果其名,便可串联起三个大洲,若能以一个芒果的全球航行带领学生,来诠释新航路的开辟,“从分散走向整体”的教学立意不言自明。

二、整合教材确定立意的内在结构

初中教材运用了大量篇幅介绍欧洲探险家的航海行动,但对于其如何导致“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却仅用寥寥数语一笔带过。如何弥合二者间的鸿沟,整合教材的内在结构是关键。有了芒果的例子,让初中学生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世界性影响,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具体概念或现象,围绕新航路开辟使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并结合初高中教科书的分析,搭建历史认识的“三层结构”(事实判断、成因判断、价值判断),①从而保证教学立意的衔接功能得以有效实现。

(一)事实判断:欧洲人的航海活动

“新航路的开辟”在课文中,除了呈现课标所要求的“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还增加了迪亚士、达·伽马的航海活动,另外在课后“知识拓展”栏目还有亚美利哥的航海介绍。不过这些史实,还不足以支撑“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观点。因此,需要教师借鉴一些高中教科书内容,加以简要补充。

在时间纵向维度上,除了葡萄牙、西班牙之外,其他欧洲国家的航海活动。比如: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纽芬兰岛;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1642—1643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等等。

在空间横向维度上,新航路开辟不只带来了新的航线,还有跨地区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不同种类动植物的交流,各种流行疾病的传播,更为重要的是以海洋贸易为中心逐渐拓展并形成了世界市场。

(二)成因判断:新文明的曙光

对于新航路开辟的成因,初中教科书从欧洲经济发展、关注东方热潮、旧商路困境、地理学进步、航海与造船技术提高5个方面进行探究,叙述了欧洲兴起的“探寻新航路的热潮”。大体上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客观条件是新航路开辟背后的历史必然。但是从高中教科书的内容来看,新航路开辟还离不开伊比利亚人的早期航海活动、传播基督教等因素。“一个文明就是一个文化实体”,②它既包括具有共同物质生产活动的群体,也包括共有精神生活状态的群体。上述引发新航路开辟的因素都可以被纳入“文明”概念之内,进而帮助初中生更加系统地思考新航路开辟的成因,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如果想形成“欧洲人的航海活动”的成因判断——新文明的曙光,必须回到教科书。从教科书中我们可以发现“新航路的开辟”属于第五单元“步入近代”,前面还有两课,分别是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这两课在表述上,都突出了“新”字,比如: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新的社会阶层(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不难看出,教科书是在为“新”航路的开辟做铺垫,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叙述其成因,让学生意识到这不仅是欧洲文明的新变化,更是人类社会资本主义新文明到来的先兆。

1. 物质文明

中世纪晚期,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改进,生产劳动效率得到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租赁当中得到了好处,成为富裕农民,纷纷建立自己的租地农场。与此同时,城市当中的手工业者逐渐摆脱家庭作坊模式,逐步建立起许多手工工场。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大多采用雇佣劳动,这种早期资本主义生产经营方式,不仅推动了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还催生了新的社会阶层。作为新生的社会阶层,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不满足于经济地位的提升,还不断追求社会政治地位的提高。這些在“探寻新航路”一课中,仅仅体现为“欧洲人渴望开拓新的贸易市场”,省去了新阶层的崛起。反观高中教科书则综合性地描述了,西欧人有感于《马可·波罗行纪》中对中国的夸张描写,让迫切渴望金银财富的“部分穷困潦倒的贵族、新兴资产阶级,以及其他有冒险精神的人”①踏上了探险海外的新航路。高中教科书提及的东西方贸易活动,在初中有较多的篇幅加以叙述,更加注重细节的描写。只是对于伊比利亚半岛居民的早期航海活动,初中没有丝毫涉及。

在物质文明的新造上,初中教材忽视了新阶层的崛起、早期伊比利亚人的航海的叙述。这两方面,有待于教师引入“新航路的开辟”的成因讨论,帮助学生从更广阔的视野或维度看待新航路开辟,进而把握住历史发展的深层规律。

2. 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的新造必然会引发对人类社会精神的冲击,换句话说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用的体现。而初中教科书选择“文艺复兴”作为上层建筑新造的表现,一方面呼应了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以及工商业的繁荣,另一方面强调了文艺复兴本质是一场“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不仅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还带来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尤其是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越来越世俗化的价值观,无疑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成因。除了让欧洲人更加贪婪于黄金、香料等东方商品之外,更重要的是,文艺复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的转向,即从关注虚无缥缈的上帝和自己的内心世界,到热心于探求前所未知的地域和自己的物质生活。由于有了这样的改变,曾经被埋没的地圆学说再次被发掘出来,造船技术有了长足进步,加之“罗盘”技术的传入,让欧洲的航海具备了实现的可能。

因此,欧洲精神文明的再造对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对于文艺复兴运动相关内容的挖掘,突出“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只有这样的成因探究,才能让课堂有深度,更符合初高中衔接的要求。

(三)价值判断:走向整体的世界

从整段关于新航路开辟的论述来说,不仅呈现了一个逐渐放大的范围,还在思想的抽象程度上逐步加深。

首先,教材中提到了新航路开辟给欧洲带来的两方面变化:一是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的繁荣,这一点突出了“大西洋沿岸”,显示了欧洲商业中心正在发生从地中海到大西洋的转移,即商业革命;二是资本主义受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而产生和发展,既可以与下一课“早期殖民掠夺”相衔接,也能为下一个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埋下伏笔。

其次,新航路开辟建立的直接商业联系,将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网罗在一起。这里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叙述了新航路可能引发的殖民掠夺浪潮,即欧洲人在其他大洲“拓展市场,推销产品,寻找原料”。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初始阶段。

再次,“从分散走向整体”在初中教科书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中,有间接的论述。“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①这样四处分散的人类文明,走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不再是欧洲文明或亚洲文明,而是世界文明,世界联系就此建立。

从上述分析来看,初中教科书从欧洲、四大洲、全世界的表述,整体地阐明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与事实判断“欧洲人的航海活动”有了很好的呼应,与“新文明的曙光”的成因判断也相得益彰。再结合高中教科书对于“新航路开辟”相关内容的定位:走向整体的世界。这是我们对新航路开辟的价值判断,因为从此,欧洲人靠着自己对于大海的控制权,逐渐成为人类世界发展方向的主导者,在客观上推动了人类社会整体的进步。

三、通过学术成果进行立意的科学验证

在完成教学立意的整体功能与内在结构之后,我们有必要对教学立意进行科学验证,运用学术成果进行比对核实。无论外在功能还是内在结构,都比较符合规范。

从教学立意的外在功能来看:用“从分散走向整体”来整体认识新航路的开辟,比较符合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从1500年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比较关键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欧洲探险者的地理大发现揭示了新大陆的存在,从而预示了世界历史的全球阶段的来临”。②

从教学立意的内在结构来看:一是在事实判断环节,选用“欧洲人的航海”作为“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史实基础,突破了初中所限定的“15—16世纪的探险活动”,③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扩展,必然要有更上位的概念(欧洲),而不是局限于葡萄牙、西班牙支持下的五次早期航海活动;二是成因判断上,“新文明的曙光”囊括了初高中教科书对于新航路开辟成因的叙述,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了更大的思考空间,在学术上较为切合新航路开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④的观点;三是“走向整体的世界”的价值判断,是在充分“运用史学研究的成果,发掘教学内容的教育意义”⑤基础上建立的,辩证地看待新航路的开辟。

总而言之,历史教学初高中衔接的好立意“课魂”设计,不单单是外在整体功能的展现,还有待于内在有机结构的生成。历史教学只有时时关注初高中历史教学的变化,才能让课堂更富于哲理性与思想性,对于学生达到“最新发展区”或“顺应已有水平”才更有帮助。初高中的历史教学衔接,从教学立意的角度进行突破,仅仅只是开端,虽然能够让人眼前一亮,但更需要的是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通过教学立意进行初高中衔接,是初中历史深度教学的体现。随着越来越深入的研究,相信教学立意对于初中历史深度教学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简介】房波,中学二级教师,西昌阳光学校历史教师,主要从事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实习编辑:钱孝璇】

猜你喜欢

初高中衔接历史教学
历史课外阅读
历史课外阅读
衔接更高层次教学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浅谈《物理初中—高中教材内容衔接用书》的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