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2021-02-21陈红湛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机制

陈红湛

摘 要:新医改推行的关键时期,要求公立医院继续落实药品耗材零加成的基本理念,同时确立公立医院在服务项目中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维持医院内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医疗服务价格的平衡,并解决手术治疗费与仪器检查费定价不规范、医院医疗收支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分析医疗服务价格现状,对公立医院医疗机构服务价格调整机制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现状,提出调整原则、调整路径,以期为构建医疗服务项目的定价体系提供参考,共同助力我国医改工作的有序推进。

关键词: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1-0087-03

医疗服务价格是在医务人员提供医疗服务时,将其服务工作视为商品后,所应用的价格形式,其本质是对医疗服务商品属性的明确,可作为医院向患者收取医疗服务项目费用的依据。门诊、治疗、临床检查中的收费标准同样属于医疗服务价格,但不同于其他类商品,医疗服务在商品价格体系中,属于公共产品,具有商品性、福利性的双重特征。所以通常情况下,国家不会对医疗服务这一“商品”征收税金,甚至会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因此,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并非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形成的,而是政府部门根据国民承受能力、经济水平、医疗服务成本等参数,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本文以公立医院为例,对某市公立医院实行药品、耗材零加成后,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路径展开研究,从而为该类医疗机构建立系统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规范价格调整流程,为公立医院有序营运提供助力。

一、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背景

公立医院在我国医疗机构中占据着较大比例,但为确保公立医院满足社会民众诊治公益性需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制定中,其定价方式远低于实际服务成本。此类价格体系在后期实践中,却暴露出较多问题,导致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在公立医院内,无法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继而造成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收入架构失衡。另外,部分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价格限制下,需通过增加医疗费用手段,控制医疗服务过程中,人员、药品、设备损耗对医院收支平衡的影响[1]。在此背景下,国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服务价格体系完善工作,便于根据公立医院具体情况,通过医院服务价格测算、相关政策执行等方式,制定有效价格调整策略,以凸显医务人员劳动价值,整合各地区医疗服务资源。然而,结合当前时期,各地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现状,其在内外部环境影响下,仍面临着较多问题,影响着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二、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现状分析

1.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是为合理控制医疗服务价格浮动区间、保障价格水平总量,确保服务价格与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匹配度。为此,各地政府纷纷决定取消药品加成,并利用新增自主定价项目、开展特需医疗服务项目等手段,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保障医疗服务质量,改变医院经济架构。

2.公立医院提供医疗服务期间,同样会出现服务价格调整幅度小、补偿机制数据测算难度大的挑战,最终使得公立医院无法在药品、耗材加成取消后,准确计算出真实、有效的医疗服务价格[2]。

3.部分公立医院通过“药品、耗材零加成”的方式,调整医院服务价格,而在具体成本核算中所用数据较为粗糙,从而未能在医院服务改革中,形成更为完善、有效的动态化调整机制,不符合各地区公立医院发展趋势。

4.公立医院借助补偿制度,调整医院服务价格,协调其与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关系时,其补偿体系不健全,使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期间补偿水平不足,导致医务人员薪酬收入不均衡,不利于医务人员岗位积极性的提高。

5.部分城市片面追求补偿机制,未合理进行收费项目成本测算,导致“同城不同价”或三四线城市的手术费定价高于一线城市的手术费定价等不合理现象。

三、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原则

1.突出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是对患者诊治服务价值的直接反馈,其作為无形商品,在价格制定中,需要通过突出医务人员劳务价值,才能确保价格调整的有效性。但在当前时期,却存在医院服务价格、成本不一致的问题,使得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服务价值难以显现,继而影响医务人员工作热情、工作效率。因此,公立医院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时,还应强调医疗服务价格区间大小与人员劳务价值的协同性,并确定可反映医务人员劳务价值价格机制,以此在不同难度、技术含量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区别中,提高医务人员满意度,预防医院人力资源流失问题[3]。

2.确保相同环境中医院服务价格处于同一层次中。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调整中,比价关系是指市场中,各商品在某一时间段中的价格比例,可真实反馈商品生成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格的关联性。

3.重视医疗服务要素市场引导。市场经济体系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被划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但在设备、仪器、药品等服务要素市场影响下,医疗服务价格只有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动态化调整,才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为此,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中,还应坚持服务要素市场引导原则,利用市场内各要素价格变化,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四、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路径

1.明确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目标。当前时期,我国各地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调整工作,已经取得初步呈现,且相关调整政策、制度已得到有效落实。但是在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组成结构优化中,还应进一步明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目标,通过坚持“总量控制”原则,提高护理、手术治疗等项目价格[4]。首先,在为“双向转诊”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应结合地区内经济水平,调整患者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但需借助分级诊疗模式,合理控制医院服务价格。同时,结合医疗服务项目类别、国家医疗保险报销政策,将符合医保支付标准的服务项目,归入医保支付范围内。其次,对于部分病程长、住院时间久的特殊患者,可在国家政策允许下,改变医疗服务项目定额,提高其住院期间费用支付占比,从而在医疗服务价格合理调整中,减轻患者负担,完善特殊疾病、危重疾病保障体系。最后,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中,需在相关政策、医疗改革目标指导下,结合国家相关医改政策,编制具体化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计划。

2.重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需求差异。调整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能夠使公立医院在日常管理中,运用合理的服务价格,激发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价格机制整改中的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医疗服务价                                                        格调整工作[5],继而根据医护人员真实反馈,掌握不同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需求的差异性,确保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合理性;诊疗、治疗、手术等可直接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项目费用,可大幅度提高;医疗设备、诊疗仪器的服务项目,由于仪器设备购进价高低直接影响其定价标准,应通过合理降低其定价标准,控制患者诊治费用,从而更符合“突出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原则,健全医疗服务价格机制。公立医院需根据新医改要求,贯彻落实政府部门针对医疗机构经营所制定的,药品和相关医用耗材加成取消政策,改变相关药品、诊疗设备与医院经营投入成本相互制约的基本关系,同时适当调整公立医院内部诊治时的检查、诊断费用,以此弥补政策实施中造成的医院资金缺口。

3.建立弹性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体系。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中,可建立弹性调整体系,保障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系统性。首先,公立医院需结合地区内人均收入水平、财政医疗承受能力等情况,深入分析医药市场信息,构建完善的价格调节机制。在此期间,相关人员应在探知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后,搜集国家关于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的相关政策,从而确定出医疗服务价格变动的幅度大小。同时在医疗服务价格变化区间产生后,调整公立医院内部资源使用,满足患者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其次,医疗服务弹性价格体系中,服务价格的动态化调整是该体系构建的核心。为此,公立医院需接受当地价格部门管理,按照其调价要求,改变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基本内容。促使医疗服务价格在反馈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前提下,显现项目中的医疗技术含量。而对于不同医疗服务项目具体的价格调整幅度,可通过服务项目成本测算,判断服务价格变动区间,分析医疗服务价格水平、比价关系,从而计算出医疗服务成本费用及服务费用,汇总医疗服务价格总数。例如,某公立医院在调控医疗服务价格时,是结合临床需求调整治疗项目价格,将其从原有价格基础上调100%,如胸腔、硬脑膜、骨髓、心包等穿刺术,其占比分别为45%、39.1%、25%等,其他手术项目调整幅度分别为30%、50%和80%,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手术项目以调价30%的居多。

4.优化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设计。首先,为保障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可行性,需优化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相关人员需基于价格调整原则,以及各地区诊疗制度、政策,运用“价格平移”的定价方式,制定具体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具体方案设计包括价格模型建立、医疗服务费用汇总、药品加成额测算、医疗服务费用标准测算等内容。以某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为例,该市有29家公立医院,药品及卫生材料收入占比较大,占据医院医疗收入结构中的50%,其中可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医疗技术的收入明细不足。而根据国家对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相关规定,要求各省市通过遵循“总量控制、有升有降”等规律,尝试建立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模型。在当地医疗收支、服务项目数据支撑下,相关人员通过医疗服务成本测算,整理出部分服务等子模型。模型代表着公立医院需通过取消药品、医用耗材加成、门诊挂号费等费用,并实施811政策(即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补偿药品、耗材加成额80%,政府补偿10%,医疗机构自行消化10%)。其次,该省公立医院需进一步适当下调临床常规检验、影像学检查等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适当上调手术以及综合性的医疗服务、病情诊治、疾病检出等医疗服务项目费用,并且在医疗服务价格结构设计中,通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手段,平移医疗服务项目费用,增加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人员在日常岗位中的收入。在公立医院加成额度测算中,因全国药品加成率的一致性,该市取消原本“药品三控政策”及国家规定的15%加成率,取消全市平均耗材加成率为8.15%,并实行部分低值医用耗材打包收费等政策,使医疗服务费能够实现平移。

5.严格控制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范围。公立医院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时,仍需以“公益性”为导向,在使医疗服务价格反映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维持医院收支平衡的基础上,确保医疗保险、患者可承担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同时在市场动态调节、政府主导中,严格控制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范围。另外,相关人员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中,进行价格成本具体测算时,应理清价格与人员劳务价值的货币关系,继而在遵循价值成本损耗规律基础上,使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能够在医务人员岗位实践中真实反映其服务价值。相关人员还应明确服务项目中工作总量,在综合分析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压力、体力及脑力劳动、时间损耗中,根据服务成本结构变化,完善医疗服务价格测算方法。此外,公立医院还应在服务价格调整中,重点分析医疗设备损耗成本,深入分析服务价格影响因素与医疗服务项目的关联,便于测算相关医疗服务项目基础费用,有效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综上所述,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是我国新医疗改革的核心,其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关系着我国医疗服务水平。为此,相关人员需在客观分析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后,通过动态化的价格调整,系统整理服务项目中设备、人员时间及技术损耗,构建可行性较高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机制。同时结合公立医院发展现状,重视该类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需求差异,有针对性地梳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工作实践流程,完善其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体系。

参考文献:

[1]  丁朝霞,刘倩韵,张德中.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文献综述[J].时代经贸,2019,(26):108-120.

[2]  喻星旻,周婷,朱远华,等.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9,(10):803-806.

[3]  林燕铭,代聪,张皓驰,等.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社会稳定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公立医院患者调查[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6):687-693.

[4]  程庆庆.基于新医改背景的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探析[J].知识经济,2019,(24):121-122.

[5]  陈理,谭玲,杨练.取消药品加成与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对公立医院住院费用的影响探析[J].现代医院,2018,(5):118-119.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机制
基于目前班级阅读下幼儿多元表达内在机制的创建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浅谈基于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
卫计委:鼓励地方探索公立医院院长年薪制改革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皮革机制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