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蕾不应该夭折

2021-02-21金彤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承受能力花蕾挫折

金彤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肆虐全球、澳大利亚大火、加拿大暴雪、东非蝗灾……也许是灾难激发了内心的死亡焦虑,青少年自杀的噩耗不时传来。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12亿青少年(10—19岁)群体中,约20%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中低收入国家,10—19岁的青少年中约15%曾有过自杀念头;在15—19岁的青少年中,自杀已经成为第二大死亡原因。这些数据触目惊心,而最让人难过的是,这些生命的逝去,这些花蕾的夭折,却还没有换来理解。

不少人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愁吃穿,没有经历过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太差。这是造成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吗?我看未必。作为一名未成年人,我认为,一个人在青少年阶段遭受的心理创伤,与成年步入社会后的挫折、失败相比,并不只是一件“小事”。首先,你只能是你自己,没有也无法亲身经历他人的人生,当然无权质疑并揣测他人的苦痛。每个年龄自有每个年龄的“大事”,不能设身处地就没有发言权。导致青少年自杀的所谓“临时冲动”的背后,很可能是“积怨已久”。一个耳光、一句“你怎么不去死”,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家长的过度付出、过度弥补、过度干预下,孩子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不断累积,无从宣泄也无法化解,只能转而向内攻击自己,最终导致了这种无声、无奈而又无力的选择。

与久经人情世故的成年人相比,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客观上存在很大差距。如今,全社会高度重视青少年心理问题,教育部门、专业机构、学校、家庭都认识到要及时对青少年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并加强生命教育、挫折教育。但这却被一些家长曲解为“多打多骂几次就好了”。这种试图通过刻意制造痛苦与失败,来提高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教育方法,如同“揠苗助长”,违背了科学规律,最终很可能落得失败的结局。那么,对青少年来说,真正的挫折教育又是什么?不是被打被骂、品尝痛苦、体验失败,而是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让自己在遭受挫折时,仍能坦然地面对人生,并对未来充满期待与信心;在遭遇失败时,能有家人、朋友、师长陪伴左右,支持自己渡过难关。

必须看到的是,提升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青少年到底为什么自杀”是更需要正视、解决的课题。在我看来,自杀是因为多重的压力。如今的社会,人人都挤着抢着去做“人上人”,去成为“二八定律”中那20%的人,去占有那80%的社会财富。在此风气下,太多人要求我们努力,“竞争”的观念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此时不拼,更待何时”“高中是人生的转折点”之类的“心灵鸡汤”不绝于耳。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有释放自我、获得尊重的精神需要,但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只体现在对学习成绩的关注上,却不关心孩子真正想要什么。很多孩子从小吃穿不愁,却少有真正的朋友,在一句句“隔壁家的谁谁谁这次考试比你高了10分”“某某阿姨家的孩子每天上4个辅导班”的耳濡目染中,被单纯的“竞争”左右着自己的人生。大人总说“当公务员好”“学金融好”“考理工科好”“学音乐没饭吃”“考美院开玩笑”之类的话,没形成想法的孩子从此“有了”想法,已经有想法的从此只能改变想法,成为无数财富竞争者中的一员。

可是,获取财富本不该是成功的标准,实现自我理想才应当是。同样,教育的最终目的也不是应试,而是让学生认识自我、获得学习能力。青少年更不应该被社会达尔文主义裹挟,被塞进“考高分、上名校、挣大钱、让人羡慕”的钢筋水泥框架中。那些一切由父母做主的孩子,也许内心会承认父母的付出和爱,但越是如此越会感到孤寂和压力。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说:“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作为老师,要学习像太阳一样,只是发出光和热,每个人对阳光的反应有不同,有人觉得刺眼,有人觉得温暖,有人甚至会躲开。种子破土发芽前没有任何迹象,那是因为还没到那个时间点。永远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拯救者。”当一个人想要改变他人时,无论出发点多么好,道理多么正确,其实都是在传递“我不喜欢你现在的样子”这个信息。没有人喜欢被说教、被控制、被改变。

当前的社会教育中,非智力尖子的青少年充满着压力和挫败感,他们的青春期本不应只是在为考试答题而机械重复、汗流浃背,而应是春暖花开、拥有无限可能。这需要父母有意识上的自觉,适度放手,让孩子拥有自己的人生选择权,活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事实上,“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位置,都有发挥自身价值的地方。教育的第一项任务不应该仅仅是灌输知识,而是应该辨别每一个学生的天生材质,进而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展现独特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自我认同。只有活着有意思、有快乐,青少年才会乐意去创造,进而让生命大放异彩。

一场高考与人的一生时光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成绩只是一次成与败的记录,但人生的成与败,不到生命的尽头谁都无法下结论。笑到最后,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生命只有一次,花蕾更不应该夭折,如何让更多祖国的花朵盛放在这美丽的世界,活出精彩,活出自我,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關心并做出努力的问题。

猜你喜欢

承受能力花蕾挫折
Holism in Education
浅谈家庭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挫折
我来了
终身不遇
Paper blossoms
我来了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