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阿西莫夫《日暮》的情节、描写艺术
2021-02-21盛叶琪
盛叶琪
如果繁星隔千年才出现一晚,人类将会如何敬仰与崇拜,并世代保留上帝之城的回忆? ——爱默生
一
阿西莫夫《日暮》一文描述了六体世界拉盖什的一次日全食。拉盖什处于一个拥有六颗太阳的系统中,黑暗似乎与人们相离,其文明史显示出循环的特征,所有文明都在类似的高度毁于大火。天文学家艾东等人预测到一次日食的出现,并向外传播信息:文明已经走到了终点。在他们预测到的这一天,最明亮的太阳γ下落了,天空中只余下β散发着微弱的红色的光芒,遥远而寒冷。心理学家谢林对前来的专栏作者塞尔蒙作了相关原理的阐述,认为日食到来时的黑暗会使人们陷入恐慌,为了光,人们会燃烧一切,但后者对此保持怀疑。随着时间流逝,日食开始了。黑暗吞噬了太阳β的一个角落,接着是三分之一,然后是一半。
β像一块烧着的碎木片,竭力向拉盖什看上最后一眼。
黑暗降临。
此时,所有的人——除了盲人——看到了星空。恐慌由此扩散。
所有的星星——我们以前都不知道,黑暗也从没见到过。我们以前总认为,全宇宙中只有6个星星——从前我们不知道——
三万颗寒冷的星星,形成一个巨大的星团,包裹住了整个拉盖什。星星在迫近,挤压,淹没一切……
二
文章以天文学家艾东与专栏作者塞尔蒙的争执起笔。年轻的新闻记者认为艾东等人进行的预测可信度并不高,希望以目睹者的身份对即将到来的事进行记录。而年迈的天文学家起初对此表现出极大的抗拒,最终却转变想法,选择接受,认为记录下的内容将无人观看,记录与否没有区别。随着两人对话的展开,阿西莫夫铺设开了文章的背景——六体世界拉盖什中一次即将开始的日食。天文学家们的坚持与社会舆论的怀疑、愤怒形成对比,以冲突推动情节的继续发展。在此段情节中,“艾东知道他永远不会作为一个正常人再一次见到它了”一句作为转折点,巧妙地衔接起艾东的情绪反转,同时为读者渲染出一种情绪上的悲凉。这让我想到一战开始前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的一句话:“整个欧洲的灯光都要熄灭了,我们此生将不会再看到它们亮起来了。”
在这里,阿西莫夫勾勒出艾东与塞尔蒙两人的个性。艾东是个年迈而谨慎的天文学家,面对塞尔蒙的质疑,他表现得极其愤怒,多次用“无耻”二字形容对方。而塞尔蒙则表现出青年记者的执着与自信,或者说自傲。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接着,阿西莫夫以先声夺人的手法导引心理学家谢林出场。与谢林一起到来的,是有关外界情况变化的消息。阿西莫夫给出的关键词是:寒冷。这无疑与小说的基调相契合,而β难以提供足够热量的状况也说明了情况的进一步恶化。
谢林的一段话为所谓“世界末日”增添了具体的描述:
“我待在那儿又能有什么用?”谢林摊开手掌,做出一副滑稽的无可奈何状,“心理学家在掩蔽所里是不称职的。他们需要孔武有力的男人,强壮、健康、能繁衍后代的女人。我?当孔武有力的男人我超重了一百磅,而要我繁衍后代更不可能成功。所以为什么要麻烦他们喂养一个多余的人呢?在这儿我感觉好多了。”
寥寥几笔,阿西莫夫就勾勒出了谢林的形象,肥胖,带一点随和。由谢林的话语,阿西莫夫点出了掩蔽所的存在——一些相信世界末日预言的人聚集起来,为了保存当前文明的生命与记录。这样的目的不免为掩蔽所增添了一些悲剧色彩。
接着是谢林和塞尔蒙的一段谈话。谢林向塞尔蒙以门外汉的视角解释“世界末日”的到来。循环的文明史、卡尔特教、星星的神话……如此种种,为这个六体世界增添了一些宗教的神秘色彩。接着,谢林的话语中透露出开头所说的“世界末日”的推断方式,使《日暮》中的一部分逻辑得到自洽。塞尔蒙对于黑暗的体验和谢林对于幽闭恐惧症的描述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有关黑暗的想象。让处在昼夜更替中的读者想象长久地接受光明的人们对于黑暗的恐惧无疑是困难的,但阿西莫夫以“神秘隧道”等描述,将读者带入这个设定独特的世界。
此段情节中,塞尔蒙虽然依然在反驳,不愿承认,但从种种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情感的转变。谢林和塞尔蒙两人在这里的情绪交锋富有张力,谢林带着劝诱性的描述也与其身份相贴合,阿西莫夫的笔力可见一斑。
两人目光对峙,仿佛整件事是一场关于双方各自意志力的私人恩怨,接著塞尔蒙一言不发地走到一边。他的呼吸急促而不规则,所以他几乎没有注意到突然从紧闭的门后传来的一阵隔壁房间的喧闹声。
独特的过渡,引出前文中提到的仍未到达的范罗与叶莫特两人的出场。
范罗说起与叶莫特刚做完的一个实验,认为黑暗并不能使人疯狂。这一次摇摆,似乎将前文谢林的大段设想推翻。正当谢林沉思后举手想发表自己的观点时,楼上传来了星星崇拜者拉蒂默摔碎感光板的巨大声响。星星崇拜者的存在印证了阿西莫夫在开头时引用的爱默生的语句。两千零五十年只可见一次的星星,无疑使一些人对此心存向往。而这种向往,与艾东和谢林等人的哀伤情绪截然相反,为小说点缀上一些喜剧的色彩。
这一段密集的情节,步步紧逼,以紧凑的节奏,一步步将文章推向日食发生的高峰。黑暗一点点吞噬微弱地泛着红光的β,而此时拉蒂默用前几个文明循环中的一种文字所吟诵的经文似乎在预示着即将发生的一切。
在这时,塞尔蒙有关卡尔特教《启示录》传承方式的提问似乎有种面对黑暗的无畏,而谢林的回答似乎也有种直面灾难的无惧。但恰恰是这样的对话,渲染出末日的独特氛围。塞尔蒙的回答里传达出一个事实:他对于艾东等人的设想已经产生了认同感。
艾东带来了星星崇拜教活动的消息,在黑暗面前,崇拜者的活动更加增添了混乱。
在这个似乎什么都发生了,又似乎什么都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天文台摄影师比尼的想法仍让塞尔蒙和谢林感到有趣:“也许在遥远的宇宙中,有许多这样的太阳,12个,或许更多些。”对于拉盖什而言,没有脱离过光明的人们几乎无法想象太阳褪去光辉、黑暗降临、群星压迫的画面,12个太阳在他们的设想里已经接近极限,这为后文人们面对黑暗与星空的畏惧、恐慌再作铺垫。
在渐渐阴沉的环境氛围中,城市里出现的一片阴影为小说结局的暮色再添一笔。因为长久在日光的照耀下,人们缺乏对于电灯的需要。此时的火把,反衬了环境的阴沉森冷。黑暗、阴影、火把、喧闹的人群与死一般的寂静……一步步把人推进黑暗的深渊。
窗外,星星在闪闪发光。
塞尔蒙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喉咙紧抽,几近窒息。他全身的肌肉都在极度的恐怖和无法忍受的恐惧中颤抖。他知道,他要疯了;但内心深处还有一点理智在呼喊,挣扎着击退那令人绝望的黑色的恐惧的洪流。知道自己要疯了是可怖的——知道再过一分钟,你的肉体仍然在这里,然而所有真正的内在都将消亡,淹没在这黑暗的疯狂之中。这是黑暗——黑暗、寒冷和死亡。明亮的宇宙之墙被粉碎了,那可怕的黑色的断垣残壁正在掉下来,向他挤来,压来,并把他淹没……
塞尔蒙最终还是淹没在了对黑暗的恐惧里,与开头时对艾东等人想法的不以为然、不以为意相较,既充分展示了文章的戏剧效果,又给读者带来悲哀感。
星星总是给我们璀璨的光芒感,然而此时的星星,裹挟着寒冷的气息,却好像是死亡对于拉盖什的又一次游戏。
有人去拿火把,火把倒下去熄灭了。就在那一瞬间,可怕的寒星更逼近了。
窗外的地平線上,在塞罗城那个方向,燃烧起猩红的光,光越来越亮,但那不是太阳的光。
长夜又来临了。
戛然而止的结尾,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感与遐思的空间,我们不难想象出此时此刻拉盖什人们的恐慌,历史再一次重演,被火焰焚烧去的文明又进入了一个循环。
三
《日暮》无疑是一篇成功的科幻小说。在作家对于这个独特星系的一次次描述中,读者逐渐代入其间生活的人的视角,顺理成章地接受了阿西莫夫所创造的世界。瑰丽而充满想象力,科幻感并不那么突兀,充斥着生命的自救、无助、悲哀、恐惧。小说中有对未知充满敬畏感的人们,有“一犬吠影,万犬吠声”的生动写照,有为留下文明的璀璨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诺亚方舟——“掩蔽所”。
每代文明总是希望留下一些东西,留下一些精神。但我们也不难想象,拉盖什星曾经存在过的那些文明,或许也曾经建立过这样一些诺亚方舟。但当黑暗永久地降临,是否连“掩蔽所”也会成为人们为追逐光明而依托的道具,是否像卡尔特教所言,人们将如野兽,摧毁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文明?
短短一篇《日暮》,情节构思独特,描写手法成熟精巧,无愧为经典科幻小说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