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研究

2021-02-21刘潇熊英

今日财富 2021年5期
关键词:党员基层社区

刘潇 熊英

在河北省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社区治理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应对疫情突发事件中,社区发挥了重要作用,起到了很好的防控效果,但同时也暴露了短板。创新社区治理要从治理制度、观念、方式方法等层面进行改革。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城市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创新社区治理,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内在要求。此次疫情爆发后,我国能够有效抑制疫情发展,使损失降到最低,是施行了全方位、全社会、全参与的治理方式,其中社区發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河北省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河北省注重特色小城镇的打造等诸多因素,城市常住人口比率不断攀升,2019年河北省城镇常住人口4374.49万人,占常住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6%。城市社区规模随之不断扩大,新型小城镇,城乡结合社区增多,城市社区治理受到重视,治理水平也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提高。

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城市呈现规模性扩张,流动人口增加,结构日趋复杂化,社会成员原子化,虽然群众在根本利益上一致,但由于群体不同,利益多元化,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河北省各市县由于各自发展水平和自身实际情况不同,城市社区治理水平也不尽相同。新时代城市治理超越了居住空间和商业空间的范畴,存在着职业群体、宗教群体、文化群体等认知差异,对治理理念和手段等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从基层政府角度而言,存在的问题可归结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较为突出。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与以下几个方面相关:

(一)治理制度存在缺陷。

我国现有科层机制在职责分工明确前提下,党和政府组织能力以及对政策贯彻落实上有显著优势。但赋权和职责一旦出现灰色地带,则很容易导致互相推诿及形式主义问题的出现。突出表现为:其一,受层级行政体制的影响,社区习惯于自上而下被动执行命令。社区居委会原本为基层群众性的自治组织,但资金和人员都是来自公共财政,因而承担了不少政府职能。在基层实践中多成为从属于街道办事处之下的行政部门。其二,区域职能部门工作联动性不强,各部门职责被分割,协调困难,出现无效治理和无法治理的现象。以至于有利益人人管,遇到实际问题又互相推诿,人人不管。其三,各地行政绩效的量化标准不一,片面强调属地管理,重检查而轻实际服务效果。此外,网格化管理中重视技术前期投入而轻数据更新维护及过程管理,建成系统后未能加以很好的应用。由于城市流动人口增多,业主更换较为频繁,数据并未在社区治理的终端共享,无形中导致社区信息工作量和成本加大。

(二)治理观念落后,法治观念淡薄。

社区工作准入制度不完善,任务繁多,上级简单下派任务,导致基层工作人员缺乏治理意识,以应付和完成上级工作为己任,缺少工作动力,甚至存在抵触心态。基层部门权责不匹配,权力小而责任大,人员缺乏,治理有心无力。导致议事流程复杂,协调成本高,治理绩效低的现象出现,对社会的公共服务承诺延迟或折扣兑现,导致居民对于社区的治理主体不信任。

(三)治理手段单一。

随着科技发展,沟通手段多样化,网络社交活跃程度远远大于社交群体,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之间都存在较大的认知差异,信息扁平化传播速度迅猛,互动方式不尽相同,使得传统社区管理失效。此次疫情爆发后,更凸显了不少社区综合服务能力差,社区资源匮乏,供给主体单一化,供给过程分散化和价值导向行政化,难以整合应对突发危机,适应居民需求。

二、城市社区治理创新措施研究

(一)促进常态机制与应急机制的有机整合。

每一次紧急事件处理都是对基层日常应急管理工作的一次考验,紧急关头能否从容应对,关键要看平时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常态化应急处置机制是否完备有效。以公共卫生事件为例,很多防控都需要在社区层面展开,常态机制的建立对开展有效和及时防控就会显得格外重要。战“疫”中应遵循底线思维,做最坏的打算、最好的准备,防患于未然。

第一,党员下沉社区常态化。以支部为一个单位开展,一个支部对应一个社区的点位,由支部与社区对接协调,统筹安排支部成员的阻疫工作,支部党员充实到社区值守的点位中,与街道、社区、物业、保安、居民党员共同组建成工作组,配合社区日常工作的开展。通过这次疫情登记及安排工作,社区基本摸清党员基本情况,将社区内党员基本信息、参与党组织活动、参与社区建设等情况,全部录入管理系统,妥善安排工作,并实现与所在单位及其他职能部门数据共享。常态化开展进万家门、访万家情、送万家暖、结万家亲活动,对每个走访对象登记造册,实现“一户一档”,动态掌握群众服务需求。

完善党员活动载体、工作纪实和评价反馈制度,科学制定表格和项目,防止形式主义出现。为调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志愿服务活动的党员统一实行积分管理,完善党员报到的积分管理、党员志愿者的积分兑换、星级评选等一系列制度机制,并与所在单位考核相挂钩。

第二,加大对基层宣传覆盖面及力度。发挥新闻舆论工作正面引导作用,在主舆论场形成强大攻势。在应对突发公共危机时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与准确性至关重要。在疫情期间,被广泛建立的各种微信群和平台在宣传防疫,在日后工作中应加以充分利用,主动回应群众关切,杜绝僵尸公共账号、微信群的存在。调动社区内各领域专家学者、广大新闻工作者、文化界人士走上网络,发扬切合群众需要接地气的宣传,尤其是对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解读,遏制谣言,引导舆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动员各公益组织在各社区开展帮扶、环保、科普、公益宣传、定向帮扶等各项公益服务,建立科技爱心扶助卡等项目。

第三,积极引导和培育社会组织,共同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完善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监管,主要通过改善和创新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方式,简化和降低社会组织登记和备案门槛。推动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信息公开,建立健全过程式监管制度。大力培育专业社工人才等方式,推进枢纽型社会组织发展等。

(二)构建精准化服务体系。

第一,树立治理务实、科学、法治的理念。对上负责转变为对下负责与对上负责相结合,协调政治性和服务性,创新整合“自上而下”的统筹效率和“自下而上”的多元体系,将维护党政形象转变为维护党政权威与服务奉献的理念相结合。制定各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的权利清单,减少和规范街道和社区的各类行政性检查。

公共服务精准化应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判断机制,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树牢“共管共治、共建共享”的公共治理观,以自治、法治、德治为基石。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在整合公众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公共服务供给方案并实施服务生产,实现公众需求的有效满足,进而促进城市治理的有机协同、纵横结合、优势互补,推动单一治理走向公共治理。

第二,打破碎片化管理格局,精准定位,进一步推进社区“织网工程”的建设。以楼长为突破点进行职能定位。疫情中,刺激了各类新需求发展,如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在线零售,技术支持的更新畅通了需求表达渠道和实现了利益有效整合,既保障了公众需求的精准识别和公共服务的精准供给,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鼓励社区民众根据各自的需求,自报项目并参与项目的运行与落实。

(三)打造党建引领+社区营造模式。

基层党组织通过政治引领功能、社会组织功能、文化凝聚功能成为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核心力量。基层党组织是促进政府和群众良性的重要纽带,把党建的政治导向和基层治理的问题导向有机衔接起来,核心是通过发挥整合作用链接不同行动主体和协调各方关系,找准党建工作与居民需求的契合点。

一是發挥基层党组织纽带作用,加强组织利益联结,创新一核心多组织的社区党建模式。发挥政治影响力,推进“织网工程”的建设,既要做到党的组织体系的全覆盖,又要做到党的工作全覆盖。以党组织为纽带搭建提供服务的平台。具体以纵向和横向链条上的党组织为结点,通过构建上下联动、左右贯通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在纵向上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宇党小组”党组织四级联动的体系,在横向上形成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区域党建互联互通的格局,构筑行政主体、社会主体、市场主体多元行动网络,开创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新局面。

二是组建起行动有效、参与长效的以党员为主体的志愿者服务队伍。通过社区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社区居民尤其是非户籍居民对基层党组织和社区共同体的认同感。根据客观实际,妥善科学的安排志愿者工作,并适时予以表彰及奖励,避免过度消耗志愿者热情。

(四)加大对基层工作人员培训力度和对社区居民的教育。

基层工作人员的思维理念和素质能力直接影响到基层治理的效能。以党校、社区内培训机构等为依托,多层面、多手段建立长期培训机制,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首先,加大培训力度,保证基层培训经费;其次培训主体层面以党员和基层干部为主体,同时涵盖广大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增强基层的治理能力;此外,拓展培训主题,既包括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更重要是理想信念教育。

培育居民的公民意识需要丰富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形式和渠道,搭建社区文化共建平台,提供为社工协会等培训教育的大数据平台,结合各社区特点成立特色思政课堂、红色影院、科普微课堂、医疗卫生知识讲座、生活技能培训、心理咨询辅导等,即丰富了群众生活,又提高了居民素质。

(作者单位:中共保定市委党校)

课题:2020年河北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科研协作项目。

作者简介:刘潇(1984-),女,汉族,河北保定,博士,中共保定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基层治理。

猜你喜欢

党员基层社区
基层巡览
党员之家
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9514.8万 北京市党员总数:240.8万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党员标准是什么?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