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绩效审计

2021-02-21李梦苏许姝佳

今日财富 2021年5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评价

李梦苏 许姝佳

本文从高校绩效审计的发展、开展绩效审计的必要性、绩效审计存在问题及改性方法、绩效审计步骤等几方面对目前高校绩效审计展开论述。

绩效审计是指由专门的机构对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审计,也就是对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我国的绩效审计研究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一直都侧重于对资金使用合法性真实性的财务审计。《審计署2008至2012年发展规划》中指出“全面推进绩效审计,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审计署在2016年印发的《“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逐步完成传统审计向绩效审计的转变”。

一、高校绩效审计的发展

高等学校绩效审计是绩效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为提高高校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防控,在2004年提出了审计的“三个服务”(为防范学校经济风险服务,为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服务,为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突出矛盾服务 )方针;为了更好地加强和规范高校的绩效审计工作,又在2007年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规定;在2010年颁布的《教育内部审计规范》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中进一步丰富了高校绩效审计的工作内容;在2015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开展预算执行绩效审计。在预算年度结束后,应对高校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审计,评价执行效果,提出改进建议。要对重点项目进行绩效审计,评价项目绩效,促进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特别是在2020年颁布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要求“内部审计机构要对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和效益情况以及办学、科研、后勤保障等主要业务活动的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

二、高校开展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一)教育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

国家的科技兴国战略推进高校办学规模在不断加大,国家每年对于教育经费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根据教育部对全国教育经费的统计数据,2019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3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99%。那么如何才能够让这么大笔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就需要对高校进行绩效审计。

(二)高校自身发展的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绩效审计能够对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大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需要。

目前,高校开展的审计工作绝大多数以传统的财务审计工作为主,仅仅是对学校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审计。绩效审计更多关注的是效益性,如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是否取得预期的效果等。绩效审计能够及时发现高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促进高校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绩效审计具有“免疫系统”功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对权利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绩效审计能够更好地规范领导干部的权利运用,更好地揭露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及其管理和决策方面的原因,更好地揭露资金在管理过程中造成的重大损失浪费问题等。

三、高校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复杂。

高校是具有教育、科研等职能的行政事业单位,要想顺利的开展绩效审计,需要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但是高校绩效审计包含的范围广大,很难收集全所有信息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每个学校之间的情况又不尽相同,所以很难建立统一的指标体系。这就给绩效审计带了一定的难度,开展审计项目前需要审计工作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制定指标体系,这给绩效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带来困难。尤其是高校科研审计,高校科研涉及工科、理科、医药学科、经济学科等众多领域,很难针对不同项目建立有效的指标评价体系。

(二)审计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高。

高校审计部门经费较少,在人员培训方面缺少力度,由于高校绩效审计工作开展时间不长,审计工作人员长期从事的是财务审计工作,大多数主要以财会专业人员为主,这些人员缺乏人力资源、管理学、环境科学等综合学科的知识,并且对于学校行政部门的管理工作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很难发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审计人员在数量和质量上也很难满足绩效审计工作的要求。

(三)高校绩效审计难度大。

目前开展的高校绩效审计一般为专项绩效审计,这类审计项目的审计目标相对明确,审计的内容有针对性,操作难度不大。高校整体开展绩效审计项目的经验少,而这类审计的难度和综合性都很强,从而增加了开展实务审计的难度。

随着高校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对绩效审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审计机构审计经验丰富,但很难在较短时间内熟悉学校的各项工作,这就给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阻碍。内审机构相对熟悉学校的管理情况,但在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时也会遇到困难。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学校管理,与被审计单位属于同一级别部门,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多数是形成结果性的文字,很难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漏洞等问题进行审计约谈、跟踪问效。同时,审计人员的重点在于完成审计任务,有时会忽略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小误差。

(四)审计技术方法有待提高。

审计方法是完成审计任务的主要手段,也是连接审计主体和客体的桥梁。与传统审计相比,绩效审计除了要对被审计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评价外,还要对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评价。目前传统审计项目常用的审查会计资料、统计分析数据、提出审计建议等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绩效审计的新要求。

四、改进高校绩效审计的方法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

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的、科学公正的、合理的、科学的绩效审计指标评价体系,是提高绩效审计效果的关键。与其他审计先找问题,再找法规依据不同的是,绩效审计需要提前制定一套合理的指标体系,标准制定好之后,再看是否按此标准执行。高校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应该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指标,以定性分析和定量评判相结合,从反映被审计单位管理情况、投入产出效益等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审计指标评价体系,从而更好地为学校绩效审计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综合能力,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是做好绩效审计工作的基础。一是要加大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绩效审计的项目也在逐渐增多,涉及领域越来越广,这就要求审计工作人员在掌握财务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掌握管理学、环境学、法学、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而获取这些知识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培训。可以采用线上和线上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估计现有审计工作人员参与培训,提升自我素质。二是要优化现有审计人员结构。现有审计人员大多数是以前从事财务工作的财务人员,且年龄较大。要配备一部分能够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同时具有管理学、经济学等专业知识背景的高素质审计人才。三是加强高校之间的交流。高校的绩效审计工作会有一些相似之处,可以组织审计工作人员到绩效审计项目开展好的高校进行调研和学习。

(三)校领导要加强对绩效审计的重视程度。

绩效审计具有监督、鉴证、评价、免疫系统等功能,能够对教育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对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了高校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要高度重视学校的绩效审计工作,从管理层到审计工作人员都要具备管理意识,不断地完善审计制度。为了更好地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校领导需要做好全校人员的动员工作,只有通过有效的审计手段才能使学校有限的财力、物力发挥到极致,更好地适应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需要。

(四)改進现有的审计技术方法。

传统财务审计的方法,如审阅法、观察法、抽样法、核对法等同样适用于绩效审计,但是这些方法又不能完全满足绩效审计工作的要求。由于绩效审计对象范围广泛,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经济数学等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也可以用于绩效审计。绩效审计分析方法有数量分析法,成本效益法、因素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绩效审计评价方法有目标评价法、综合评价法、沃尔评分法、综合指数评分法等。《世界审计组织绩效审计指南》指出:“最高审计机关应该用各种最新审计方法武装自己,包括以系统为基础的审计技术、分析性复核方法、统计抽样、对自动化信息系统的审计,等等。”在实施绩效审计中,审计人员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采用哪一种审计的技术和方法。不论审计人员决定采用什么技术和方法,都必须以保证审计报告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为原则。

(五)运用大数据提高绩效审计效率。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广泛运用,借助大数据开展绩效审计工作已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借助大数据云平台可以更加便捷的收集相关资料。借助大数据云平台的非现场分析功能,可以让审计人员预先掌握风险点,是审计工作有侧重点。借助大数据云平台的分析功能,可以提高审计效率。

五、高校绩效审计基本步骤

审计基本步骤包括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三个阶段,由于绩效审计需要选择审计项目,且需要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后续跟踪。绩效审计一般包括:选择审计项目、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成果应用。

(一)选择审计项目。

由于审计资源的有限性,每年开展哪些绩效审计项目需要进行选择,这项工作通常在编制年度审计计划时进行。确定审计项目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将调查结果向学校领导层汇报,要重点关注资金投入大的项目,紧扣与经济业务相关、与效率相关、自主性大的的内容。

(二)审计准备。

绩效审计准备阶段要做好组建审计小组、召开审计工作布置会议并送达审计通知书、进行初步业务活动、制定审计方案四个方面的工作。

(三)审计实施。

审计实施阶段要做好相关信息真实性鉴证、绩效差异识别、绩效差异原因调查及建议。

(四)审计报告。

根据审计实施阶段获取的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进而形成审计报告初稿并征求意见。绩效审计的定位不同,审计报告也不同。

(五)审计成果应用。

对于发现的绩效审计问题及其整改情况,审计部门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跟踪,这是绩效审计成果应用的主要内容。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审计处)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评价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规范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提高审计质量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