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和教学效率探究
2021-02-21林建军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话语对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提高课堂话语的质量,教师就要深刻了解课堂话语的“质”和“量”的内涵,只有保证学生在英语课堂的听课质量才可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老师在英语课堂中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课堂用语,关键时候采用适当的提问来发挥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而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话语;教学效率
一、 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在以往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将教学重心和注意力放在教材知识中,没有意识到课堂用语的重要性,老师只有结合教学内容不断规范课堂话语才能够保证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識。还有一些老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和“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内容虽然非常丰富和详细,但是没有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注意力没有有效地集中到课堂知识学习中,这对于学生英语学习是非常不利的。针对这些情况,老师要不断反思自己,要结合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来制定适当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通过合理的提问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地用英语来进行交流和实践。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使用课堂话语,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效率。
二、 课堂提问式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意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良好的英语课堂导入就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导入方式有课堂提问式导入,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思考,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内容学习中。老师在平时的英语课堂导入过程中一定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来进行合理的导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知识学习中精神更加饱满,注意力更加集中,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Our school life”这一课知识的时候,为了帮助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的主题,老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来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导入,比如,老师可以用英语进行提问:“Can you list our subject with English? What is your favorite subject?”通过提问来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之前所学习和掌握的英语单词,鼓励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用英语来大胆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老师在提问过程中还要注重结合学生的英语实际能力来进行提问,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用汉语来回答日常中的校园活动,然后为学生普及更多的英语课外单词,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好奇心。通过短短几分钟的课堂导入,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一定会转移到课堂上来,之后老师可以正式地展开本课知识的教学。
三、 课堂展示性提问,培养学生学习信心
在平时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班级内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差别是比较大的,有的学生英语基础很好能够及时地跟上老师的节奏,在课堂上有效地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而有的学生基础水平较差,无法快速领会到老师讲解的英语知识,甚至还会对英语学习缺乏信息,针对这些情况,老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也要注重结合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知识来为学生设计一些展示性的提问,针对班级内英语学习比较差的学生,鼓励学生能够结合教材知识来准确回答老师的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
例如,老师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平等对待班级内的学生,不要放弃英语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要给予他们适当的关心,鼓励他们在英语课堂学习中要积极地表现,对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知识来进行展示性的提问,可以提问学生英语单词的发音和拼写,还可以提问学生对于英语单词和短语的用法,让学生了解单词的固定搭配,强化学生的记忆,也可以提问学生英语句子之间的转化,让学生运用所学教材知识来准确地回答。比如,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The birthday party.”这节知识的时候,可以选取教材中的重点单词和短语来提问学生,强化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以英语对话的形式来让学生练习教材中的基本句式,对于学生的回答情况,老师也要及时地指导,不断地鼓励学生能够积极地回答老师课堂提问的问题,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心。
四、 课堂开放式提问,激发学生英语思维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一方面要注重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学生英语实践技能的提高,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不断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老师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根据英语教材知识来为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的英语问题,帮助学生活跃英语思维,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能够通过英语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表达,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例如,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这节知识的时候,为了强化学生的英语思维,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列出一些开放性的英语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结合所学习和掌握的英语知识来进行实践交流,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比如,“What is your favorite season? Why do you like it?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等,通过为学生引出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大胆主动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老师也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结合生活实际来融入更多的情感内涵,让学生更加愿意和老师在课堂上用英语进行广泛的交流,只有鼓励学生频繁地使用英语来沟通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五、 课堂启发式提问,增强学生探究能力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要一味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地接受知识,尤其在为学生讲解一些复杂抽象的语法知识的时候,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如果老师仅仅为学生讲述一些英语理论知识,学生及时在课堂上能够理解这些理论,在实践练习中难免也会出现一些错误,老师需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提问,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
例如,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关于“现在完成进行时态”的英语语法知识的时候,老师要让学生准确地理解现在完成进行时态的用法,它是过去正在进行的动作一直延续到现在还有可能进行下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节知识,老师可以引入一些基础性较强的英语练习题进行提问,“All the furniture in the building to the company not to his own. A. is belonged B. belongs C. belong D. are belonged”启发学生深入分析习题中的时态问题,然后认真思考是否符合现在完成进行时态。通过这种启发式的教学会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生在准确地解答完问题之后就会掌握英语探究学习的能力,这将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巧。
六、 课堂总结性提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整体性思考的习惯,在课堂知识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为学生引出一些总结性的问题,通过提问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整体学习的意识,还可以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要敢于打破常规,不要拘泥于传统英语课堂的模式,要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积累到更多的知识。
例如,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Our world”这节知识的时候,当老师讲解完教材知识内容以后,可以以英语的形式进行总结性的提问,比如,“Where do you like to live best, a city, a countryside? Can you introduce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ountryside? What action should we take to protect it?”通过类似总结性的提问来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来试着用英语回答,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用英语来自由发挥,老师还可以适当地补充,引导学生能够珍惜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七、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重英语话语功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影响,采用适当的英语提问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进行适当的导入,通过提问式导入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更加集中。为了更好地关照基础差的学生,老师可以引入展示性的问题,让学生找回英语学习的自信。老师还要注重在课堂中引入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英语思维,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探究学习能力,老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提问,充分发挥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老师还要注重进行课堂总结性提问,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钟雅.新课改背景下以提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的教师话语转变研究[D].成都: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
[2]张晶露.初中英语课堂教师话语优化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8):146-147.
[3]陈朋.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反馈影响初中生创造性提问能力的教学实验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2.
[4]傅六根.農村初中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真实性研究[J].英语教师,2013,13(3):6-12.
作者简介:
林建军,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华安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