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2021-02-21吴凤莲

新视线·建筑与电力 2021年9期
关键词:质量监督管理应用分析建筑工程

吴凤莲

摘要:在工程质量监督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全面地掌握现场施工情况,有效地提高质量监督管理的效率,对促进建筑工程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力推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加强技术创新对于我国建设工程的高质量发展十分必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1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现状

1.1政府重视不够和信息技术普及

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信息化应用中,过于依赖传统的监管模式,目前仍有一些相关人员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管理流程不全面,对信息化过程中管理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充分,对信息技术优势的充分利用没有明确的认识权。但是,一些管理者不精通计算机应用,缺乏深入研究和有效实施,导致监管信息化整体水平相对落后,延缓了信息技术在管理层面的应用和发展。

1.2信息数据标准不同,完整性评估机制不完善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统一的建设标准成为信息化的必要基础。统一的建设标准有助于突破软件流通的瓶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信息系统应用的可靠性,避免大量低层次重复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由于各省的实际发展和数据平台的建设,平台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管理工作还处于较低水平。到目前为止,我国建筑行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建设标准,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是“独立的”。不同区域之间信息交互程度低,不利于资源共享,严重制约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信息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用体系建设机制也不完善。信用体系是根据各方责任主体的不良信息、违法信息、欠薪和工程质量安全行为,建立的企业和个人不诚信行为的“黑名单”,是以信用管理为核心的新监管机制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信息平台缺乏完整的诚信评价体系,导致评价指标不一,没有可复制的经验可供借鉴,导致诚信机制不完善、奖励机制不完善、责任人问责机制不严格等问题。

1.3信息技术人才流失

由于实际建设项目大多具有周期长人员流动性大等特殊情况,导致建设项目管理人员无法持续完成对整个建设项目的监督。此外,人工环境、自然环境等客观因素导致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尤其是熟悉建筑行业、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人才短缺往往导致软件开发需求不明确、应用维护水平低、开发速度慢等问题。

2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水平的策略

2.1加强信息工程质量监督设备的研发和推广

质量监督信息设备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相关研究机构应更加重视和加强设备研发工作所需的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并根据不同类型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质量监督工作的需要,开发不同类别、不同类型的质量监督信息设备。同时,有关部门在加强相关设备研发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大工程质量监督信息设备的推广力度,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信息设备体系,提高工程监理工作中各项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减少或避免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隐患,确保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质量、安全和使用寿命达到预期标准。

2.2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加强建设工程信息化质量监督相关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不仅是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有助于加快信息化质量监督体系的推广和完善。这就要求有关部门研究和改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合理调整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模式,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有关部门还应出台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政策。如在数据审查和数据统计环节逐步开展网络服务,通过建立相关信息平台,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可以有效地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成熟。

2.3加强建设工程信息质量监督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对促进建设工程信息质量监督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通过信息质量监督体系,不仅可以提高沟通和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而且有助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规范化发展。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水平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监督管理模块、信息反馈模块、信息模块和资源协调模块等,可以通过相关信息设备帮助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对工程建设进行在线监督,建筑工程施工远程调度;而利用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有效整合工程建设信息化,从而帮助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制定更科学合理的质量监管方案,促进质量监督工作的良性发展,施工质量和效率对建筑工程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4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信息素养

质量监管机构信息化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需要监管机构有良好的信息管理意识,还需要监管机构了解并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能够真正推动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的应用,实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有效性的目的。为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理人员的信息素养,有关单位和监理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聘请专业信息技术人员担任讲师,对质量监督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信息技术培训。通过培训课程,使质量监督人员了解和掌握信息监督设备及其操作方法,提高质量监督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质量监督人员还应注意提高对信息质量监督工作的认识和意识,以促进质量监督人员信息管理意识的培养和提升,促进信息技术手段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的推广应用。

3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监理工作中有效集成信息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监理效率,特别是借助BIM、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实现从施工现场到政府监管单位之间的整合监管,避免监管缺位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在未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系统将朝着更加开放、更加共享、更好互动的方向发展,为我国建筑工程的高效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林孝锴,董文斌,陈荣,张伟.工程质量管理信息化技术手段及实践分析[J].工程质量,2018,36(09):37-41+51.

[2]汪阳春.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8.

[3]宋洋.信息化技术对加强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4):121-122.

[4]任辉.关于信息化建设对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的研究[J].低碳世界,2017(01):146-147.

猜你喜欢

质量监督管理应用分析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及其质量监督管理措施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烟草切丝机磨头导杆油垢自动收集装置的设计及应用分析
锅炉检测应用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的分析
探究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