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冶金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研究
2021-02-21汤祥昆
汤祥昆
摘要:随着中国近几年来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冶金矿井下的生产条件及设备、制度不断完善,有效地保障了开采期间技术人员的安全,但是,安全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导致事故发生,不是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就是对国家及企业的经济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对冶金矿井下开采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大型冶金矿山;矿山安全生产;生产管理
引言:
随着开采加深,冶金矿山逐渐进入地下开采阶段,但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受地下采矿条件差、生产劳动强度大等因素影响,冶金矿山开采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当前部分冶金矿山安全生产落实不到位,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生产管理,员工和领导安全意识弱导致安全生产管理迟迟无法取得理想预期。因此,探讨冶金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举措具有现实必要性。
1大型冶金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影响因素
1.1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
冶金矿生产工作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但由于其生产环境较为恶劣,一些技术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存在侥幸心理,没有完全按照标准规定开展工作,制度缺乏使其失当行为得不到管理和规范,进而导致安全隐患演变为安全事故,为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危害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此外,冶金矿生产工作需要运用到较多的机械设备,这些机械设备的技术要求同样比较高,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存在操作不规范、操作混乱等问题,缺少制度的管控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
1.2企业生产理念存在偏颇性
冶金矿生产的过程是复杂的、环节是多样的,其若想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就必然通过降低生产成本的方式进行,但成本的降低将导致人员质量、技术质量以及生产质量得不到保障,由此为冶金矿生产带来较多的安全隐患,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引发安全事故。另外,冶金矿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过度重视也致使其忽视了安全质量生产问题,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没有足够重视,技术应用以及生产机械运作没有安全保障,也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如果冶金矿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一直将经济效益作为重心,那么其安全生产事故将会越来越多,严重后果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超所获得的经济收益。
1.3政府和企业监查工作不到位
冶金矿生产过程中企业是最根本的受益者,工作人员是生产工作的直接实践者,而政府在其中则担任监管者的职责。政府与企业同时也从管理角度负责对工作人员的管理,这其中就包括对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和工作安全的保障,只有政府和企业切实发挥监管作用,冶金矿生产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但在实践工作中,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自身对于冶金矿生产工作都缺乏认真、完善的监查,工作落实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概率。
1.4安全保障设备不够先进
安全质量是冶金矿生产工作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冶金矿生产技术在不断革新,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冶金矿生产工作的效率,但生产技术的变革也为冶金矿生产带来了诸多新的安全问题。安全隐患的类型逐渐增多,而与之同步的安全保障设备却没有跟上步伐,以往的安全设备无法为现有的技术提供安全保障,并且企业在安全保障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方面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支持和人员保障,导致安全保障措施无法发挥有效作用,而引发安全事故。
2大型冶金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2.1建立目标并完善制度,做好相关演练
在冶金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中要贯彻落实好安全目标责任,强化事故预警演练,也建立规范的制度保障体系,让安全生产管理有章可循。关键的是建立有效的冶金矿山安全管理机制,一岗双责、规范操作、科学开采,配合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带来安全生产管理的新局面。重视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安全教育培训,开展大规模的事故预警演练、应急救援演练等,让安全生产目标落到实处,落实到安全生产管理实践中[1]。通过思想教育、组织引导、责任落实、制度保障、考核激励,以提高冶金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也要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推行现代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构建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冶金矿山安全管理朝着标准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2.2改革工序并做好有效监管
控制重大危险源,改善冶金矿山安全生产条件。也通过采矿工艺的创新、岗位标准化建设技术攻关,带来冶金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瓶颈约束的打破。基于当前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应推行冶金矿山现场智能监控系统建设,真正做到“零距离”监管,例如推广自上而下台阶式的开采模式,推广现代化的采矿方法,引入凿岩台车等新的作业设备,并配合采空区监控、通风系统监测、人员定位、通信联系等,建立冶金矿山安全生产的层层防线。重视员工安全素质教育,创新安全教育培训方式,以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带来安全管理的闭合运行,强化安全管理力度,使得冶金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更富实效。
2.3强化企业安全质量生产意识
在市场经济发展变化背景下,冶金矿企业应抓变生产理念,将经济效益追求和安全质量生产作为生产工作的前提,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保证冶金矿生产顺利进行,以此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发挥双向促进作用[2]。基于此,冶金矿企业管理人员从现代化企业发展理念出发,强化管理意识,把安全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当中,从人员生产行为到技术操作都给予安全规范,真正让冶金矿生产质量得到强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4提高政府与企业的监管力度
政府和企业对冶金矿生产工作应提高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冶金矿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处置指导,尽最大可能规避安全隐患[3]。政府相关部门在法律法规的规定基础上,应结合冶金矿企业的发展经营实际构建一套完整的监管体系,将安全质量生产监管工作切实践行到冶金矿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上,组成专门的监查小组开展不定期安全监查,对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加以处罚,也将安全生产意识传达到各个企业,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2.5重置安全生产防护设备
随着冶金矿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也应进行重新更换,真正发挥其在安全生产中的保障作用,确保冶金矿生产工作的安全有序。冶金矿企业对于所设置的安全保障设备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若其中出现问题则需尽快由专业人员进行修护,若安全防护设备已经彻底损坏则需将其进行更换[4]。现代化生产技术多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因此安全防护设备也应提升性能水平,引入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安全防护设备,将安全问题通过信息数据加以处理,更准确的把握冶金矿生产中的隐患所在,从而为安全事故的处理提供有力参考。
3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冶金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冶金矿山企业应根据企业实际,积极探索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做好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的转变和责任的落实,让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得以强化,让安全生产管理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转变。在冶金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中也应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查处相结合,以真正控制好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伤亡事故,实现矿山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舒洪凯,周水祥.浅析安全评价体系对矿山安全生产的意义[J].建材与装饰,2020(15):194+197.
[2]张兴凯.我国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探讨[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20(04):54-55.
[3]张文书.浅谈矿山安全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J].当代化工研究,2020(03):33-34.
[4]郑晓宇.论矿山测量对矿山安全生产的作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9(19):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