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情感思维的归趋与纾困
2021-02-20潘亚萍
潘亚萍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通过对人类思维的模拟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然而过分依赖人工智能技术会使教师情感思维陷入机械化、程式化与割裂化的困境。基于此,教师需正视人工智能背景下情感思维的基本价值,要有意识地积极培养情感思维,促使情感体验与自身认知充分融合,从而选择理智性的情感作为思维的主线,在教学现场与学生产生知识和情感的交织。
关键词:人工智能;思维模拟;教师情感思维;价值取向;纾困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36-0024-05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都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2020年7月,第三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召开,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对人工智能的关注和热议。现有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对人的思维模拟有两种途径:一是结构模拟,即仿照人脑的结构机制,制造出“类人脑”的机器;二是功能模拟,即暂时撇开人脑的内部结构,依据其功能过程进行模拟。然而,由于人工智能缺乏人类情感所需要的生物细胞与神经系统,所以注定无法像人类一样产生情感体验,继而进行思维。因此,直面教师情感思维自然就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绕不开的基本议题。
一、困境: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情感思维的问题现状
(一)教师情感思维的机械化
随着计算机计算力的快速提高和大数据的急速涌现,人工智能所蕴藏的信息数据库迅速扩大,知识的覆盖面亦近乎庞大,信息的收集与知识的传授等无疑给教育带来了诸多便利,甚至可以部分替代教师重复性或机械性的记忆工作,减轻教师脑力劳动的压力。数据充斥的人工智能一方面改善和弥补了教师工作的诸多缺陷与不足,同时也使得教师像一台“中央处理器”一样,习惯性地在外界信息的接收和获取中,利用人工智能所承载的便捷性去应对和解决教学问题。与此同时,过度依赖人工智能技术,致使教师情感思维更多地停留在表层的肤浅状态,教师不再习惯用自身独有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亦不再运用丰富的情感去充盈思维内容。这种“沉迷”于表象的信息化思维方式,忽略或遗忘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由此不仅导致了教师情感思维机械僵化与教学活动的枯燥乏味,弱化了教师情感思维的丰富性,也在不断异化教师的情感思维方式。
(二)教师情感思维的程式化
人工智能的运行需要强大而严密的逻辑,其功能发挥需要作者按照固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把持和控制,这就要求掌控者的每一步操作都要做到精准无比,从而呈现出想要的结果。这种程序性的教学应用,在促使教师形成严谨和规范的逻辑思维方式的同时,也容易导致教师思维的程式化。长此以往,在思维程式化的桎梏中,教师就会容易忽略教学中其他富有生命意义和灵动活泼的情感因素。然而,教学里的情感恰恰能赋予思维鲜活的生命力。在有一定程序和规范的情况下,情感能推动教师的思维,使其充满生机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教师所具有的情感、思维、想象力等特质是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存在的特殊价值体现,这是机器永远无法具备的特性。
(三)教师情感思维的割裂化
人工智能的“情感计算”主要利用机器的各种传感器来获取人的表情和生理变化的信号,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情感模型”对收集的信号进行识别和分析,从而“理解”人的情感并做出回应,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人机互动产生的情感和思维交流呈现不对称的形态。人工智能将教师、学生以及教学情境相“隔离”,师生双方被技术人为割裂,彼此无法产生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失去了本该有的现场感和鲜活力。另一方面,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思维交流很多时候存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况,这就需要思维双方的共同配合和互动,使彼此能够感受到对方的情感波动和所思所想,以建立起情感思维交流的桥梁。不仅如此,还需要教学现场情境的“配合”,即形成“交流氛围”,“交流氛围不仅和人与人之间的交谈内容有关,还与交流个体的情感状态、交流的场景以及交流场景中的环境因素有关。”这种交流氛围主要依赖于教学现场中教师与学生及教学情境的互动,从而改变人工智能无法将教师的情感思维与教学现场高度融合的困境。
二、归趋: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情感思维的内涵及其价值取向
(一)教师情感思维的内涵
情感思维,顾名思义主要是以情感为主线和内容的思维方式,注重思维中情感的作用发挥。本质上,情感是联系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的纽带,并通过态度和体验来反映其关系。情感本身是人们对事物产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体验,其与个人态度中的内心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所以它较为复杂而又相对稳定地固化在人的个性特征中,继而通过行为和语言表达出来,成为思维的稳定形式。认知神经科学提出,情感相比于理性会有一条“双通路”的捷径来迅速传达至大脑,它具有神经学上的“优先反应性质和通路”。“情感,以其与个性生命活生生的联系,以其比逻辑——理智先在的地位,以其作为动力系统的优势,打开了通往价值理性的道路。”情感的反应能力综合感知、记忆、认知等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语境因素,收集具有情感色彩的信息成为思维的素材。因此,情感可谓是思维最直接和快速的动力来源。
通常而言,教师的情感思维产生于教师的認识和实践活动中,其思维形式既是教师通过感受和体验建立教学的价值关系、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也是借助“情感符号”的信号机能,利用情感判断的能力,通过情感流转的表达方式来形成教学评价和创造。因此,“情感思维是人们以自己在以往实践中借助逻辑思维形成的‘情’,进行情感判断,表示情感态度,以指导、支配、影响实践的思维形式,是一种心理功能。”所以情感思维是教师的主体意识通过情感体验和判断而对教学产生的一种特殊思维形式,这种思维形式以教师丰富的情感为核心和灵魂,以情感记忆为前提,以情感信号系统为中介,以教师理智性的情感为尺度,以此应对教学情境和思考教学问题。可见,情感思维将客观思考的对象内化于心使之主观化,将主体性融入渗透到客观对象里,并将个体的思想和情感与客观对象充分糅合,从而彰显出人性和生机。
(二)教师情感思维的价值取向
1.正视人工智能中“情感”的真正意义,重视教师情感思维的重要性。虽然已有研究表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可以做出愉悅、悲伤、惊奇等面部表情,看似已表达出人类的基本情感,但细究其本质,“情感不仅仅指人的喜怒哀乐,而且是泛指人的一切感官的、机体的、心理的以及精神的感受。”而人工智能里所谓的“情感”只是机器人通过科学和技术来对人类面部表情进行的低级模拟,很显然这更偏向于外在的模仿,并不是人类意义上真正的情感表达,更触及不到情感思维。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机器人由于缺乏情感所需要的特定的内在细胞和神经系统,注定无法像人类一样产生情感体验和感受,从而进行深入思考。“人情并不脱离于身体,而机器人却不能有微观的神经系统细胞的结构和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干的神经系统结构,从而实现人类特有的神经元内部的信息传导与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早在20世纪60年代,R.斯佩里(Roger Wolcott Sperry)的裂脑实验就揭示,人类的情感体验活动主要是大脑右半球的功能,并且同知觉、想象、节奏、无拘无束的“胡思乱想”以及其他类似的支配能力相关,而机器恰缺这一功能。从属性的角度来看,机器因缺乏情感的内在性,无法如人类一般将内在的情感外化出来,并不具备人类所特有的社会属性和心理属性。人类具有多元智能,人工智能虽然可以超越其中理性化的智能,但是却难以超越人性化的情感,人工智能更多的是“智”而不是“情”。同时,人类的情感具有共性和稳定性的特征,只有情感双方彼此产生切实的互动和交流,才能真切地感受其内在联系。“教育是关于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因此,我们需要正视人工智能中所谓“情感”的真正意义,从而重视教师情感思维的重要性。
2.结合教学现场的情境共鸣,充分发挥情感思维的独特作用。心理学专家认为,思维需要一定的社会化过程,如要内化为个人的思想,就需要先将其表达出来。教师的情感思维也有社会性的需要,其发展不仅需要思维者即教师的主观体验和思考,更需要外界提供情境和思考材料,只有充分结合教学现场中的学生和情境,教师的思维空间才富有张力,才能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显化于境”的境界。因此,教师需要将面对的客观与自身的主观充分结合并产生共鸣,才更容易找到引发思维的触点,发挥情感思维的理智性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捕捉学生的细微表情和教学场景的精微变化,因为这往往是教师思维得以升级和创新的拐点和突破点。如果教师能够抓住并融合自己的情感进行思考,就容易与学生和情境产生共鸣,即“是指思想上或感情上相互感染而产生的情绪”。
3.合理利用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促进情感思维的理智取向且赋予活力。人工智能正以其庞大的数据、自我生成、人机对话等技术优势逐渐向教学和教师靠近。一方面,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对知识的存储、传播、执行和检索,所以我们逐渐倾向将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应用在教学上,以达到快速准确地解决教学问题的目的。另一方面,如果合理利用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就会减轻教师大部分重复性、机械性的教学工作和思维的压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过于关注教育的技术手段,将教育作为一种技能性的学习,导致了教育的教化作用被忽视。”在线上学习中,人机互动所产生的不对称情感交流,以及数据的脉冲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情感体验的乐趣,且这种情感交流本身就有非人性化的倾向。因为潜能或智能的结构不仅包括情感思维活动形式与情感方面的能力,而且从内在的潜能到外在的智能表现需要有情感的支撑。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利用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使情感思维富有生命力和活力。
三、纾困: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情感思维的培育策略
(一)快速准确地捕捉情感信息碎片,为情感思维积累信息素材
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以知识为载体,以思维交流、情感沟通和精神碰撞为纽带的共同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学主体的双方都有其鲜明而互不相同的特点和想法,其思维与情感内容自然也因人而异多姿多彩。正因如此,每一场教学活动都会在不“雷同”的情况下产生无限可能。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用心感受教学现场发生和消逝时的不可重复的情感信息。如果教师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抓住其中的情感碎片和灵感,就很有可能捕捉到构建情境的切入点,从而进行思维的突破。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学会敏锐地观察学生细微表情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反映出学生对于知识与教学情境的困惑与情感转变,这就能为教师因势利导培育情感思维提供重要的信息来源。因此,在赋予情感色彩的教学现场里,教师能更好地把握住学生真实的内心情感,从而搭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促进更真实的教学情境的发生。
(二)促使情感体验与自身认知充分融合,借以充盈教师情感思维的内容
情感作为个人内在定向的动力系统,能够从思维者的内部监控影响其行为。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情感的投入和发动使全身的认知系统和神经系统集体工作并散发“能量”,以此推动思维的活跃和前进。此外,情感思维为教师的理智认知和情感精神的协调发展营造了一个可优化的空间,可以促使教师通过思维过滤和情感活化将教学内容等静态的概念转换成形象的易表达的感觉意向进行输出。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认知引导和发展了情感思维,情感思维也充实和丰富了教师的认知内容,使得教师的认知过程始终伴随着情感体验。因此,教师需要妥善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按照理智性的情感结构线,把灌注、渗透情感的认知结构组合起来并交互运用,以最大程度上发挥情感思维的作用。
(三)审慎区分情感的性质,选择理智性的情感作为情感思维的主线
虽然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但由于情感的运行常常是非程序化和非逻辑的,其本质伴随很多未知的可能,因而这就预示着情感带有浓厚的主观判断色彩,会有理智性情感与非理智性情感之分。因此,情感思维对教学活动有着不同的影响。一方面,情感思维能让教师产生并强化正确的思维能力和教学实践力量。在此意义上,发挥情感的非逻辑性认识功能,能冲破教师固化的思想和观念,提高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如果能够充分感受和体验教学现场的情感流动,在判断情感理智与否的基础上,选择积极理智的情感作为情感思维的基调,就能释放出情感思维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教师若过多借助非理智性情感,将会影响思维正向功能的发挥,并且在多数情况下教师会囿于个体的主观片面性,让情感思维失去本该具备的理性,阻碍对新鲜教学事物的接受,继而止步不前。因此,教师需要审慎区分情感的性质,选择理智性的、积极活跃的情感,促使其成为情感思维的稳定主线并发挥出积极的力量。
(四)切实感受和体验自身情动的过程,促使情感思维的持续兴奋与活跃
事实上,情感可以激发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在高涨的情感推动下,可以借助思维能量,冲破既定思维的“樊篱”,克服逻辑的局限,让思维处于持续活跃和丰富的(下转第32页)(上接第27页)状态中。在教学现场,教师需要通过身体的各个器官敏锐地接触到现场信息,并结合自身情感神经系统的整体机制,感受自身的情动过程,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事实上,“情动时,由于能源的调度和重新分配,人有可能更多地投入各种状态,其感情丰富,活动能力提高。”教师通过情动过程积极地建构和改造思维空间,促使情感思维和教学情境结合,继而在教师的内心世界里建立和产生意义。同时,教师对教学情境的关注,会让教师持续处于情绪饱满、热忱投入的情感状态中,而这种情感状态会直接影响学生,使学生也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因此,教师需要能够在教学现场切实感受到自身情动的过程,继而体验情感和思维的高度结合,促使情感思维与教学情境产生共鸣,保证思维的持续活跃。
参考文献:
[1]李 森,石健壮.教学思维变革三题[J].大学教育科学,2010,(5).
[2]冯能保.艺术家与情感思维[J].求索,1982,(3).
[3]赵祥枝.教师“思维惰化”现象成因分析及改善策略[J].教育评论,2018,(4).
[4]张 日.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人机交流氛围场建模及其在人机交互系统中的应用[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8.
[5]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黃治正,杨安仑.论情感思维——对于人类思维特别是艺术思维的一种设想[J].求索,1981,(3).
[7]柴尚金.论中国古代哲学的情感思维[J].社会科学战线,1995,(1).
[8]张志平.情感的本质与意义:舍勒的情感现象学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刘悦笛.人工智能、情感机器与“情智悖论”[J].探索与争鸣,2019,(6).
[10][德]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11][美]丹尼尔·平克.全新思维:决胜未来的6大能力[M].高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