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与小学生说谎行为的关系研究
2021-02-20杨根林
杨根林
摘 要:近年来,诚信缺失问题凸显,小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十分严峻。说谎行为对小学生建立起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影响着学生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文章通过对家庭环境与小学生说谎行为的关系研究,分析小学生说谎行为成因,提出矫正小学生说谎行为的策略,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庭环境;说谎行为;小学生
一、家庭环境与小学生说谎行为的关系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研究证明,一个人一天最少也要讲一次谎话。
Lewis,Stanger和Sullivan在研究中发现,现在3岁的儿童就已经开始学会了说谎话。根据张文静、王卫星、徐芳的研究结果,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有59.5%的3岁儿童开始有了说谎的行为,4岁儿童说谎行为的比例就已经高达75%。
因此,儿童说谎行为能够被认为是一种常见而稳定的现象,人们应该全方位认真对待并重视儿童的说谎行为。Gervais,Tremblay和Gervai做了一项研究,让教师还有家长记录儿童的说谎行为,家长和教师的记录中表明,6-8岁的儿童中,没有说谎的男孩只占11.5%,没有说谎的女孩只占15%。
而且在这些被家长和教师共同记录下的说谎者的儿童中,有一部分儿童经常说谎,其中男孩比例为4.8%,女孩比例为2.3%,还有一部分7岁的儿童被教师和家长共同记录为说谎者,这些儿童还能被预测他们在8岁时还会是说谎者。由此得出7岁的儿童说谎行为已具有稳定性。所以,根据研究得到结论,儿童说谎行为不但很普遍,且拥有着必然性。这种行为是形成儿童不良思想道德的起点,得不到有效矫正将会对小学生的品德和行为造成严重的影响。
说谎行为的变化是终身性的变化,这一行为的发展进程不但是通过自己的愿望实现,也通过人们对其行为评价而实现,这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社会的影响和自身的调节造成的。
目前大多研究主要研究说谎的定义、说谎的行为认知、说谎行为如何发生、说谎的行为相关要素研究等方面,但是系统研究学生说谎的具体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研究并不多。小学期间是培养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会影响儿童个人道德品质形成,所以改变儿童说谎行为要从小学开始,健康的身心和优良的思想品德不但能让儿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也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关键的影响。
对于小学生说谎行为的缘由,通过大量调查数据分析能发现这都离不开家庭的影响。随着家庭关系的发展,社会各因素的制约,家庭的关系处在紧张状态时,家长无暇顾及孩子,而孩子成长不会因此止步,等家长反应过来的时候,孩子的很多不良行为已成习惯。
(二)核心概念
1. 说谎
什么是说谎?在本研究中说谎是指说谎行为。关于说谎的概念,学术界至今都还没有一致的定论。例如,皮亚杰认为说谎行为在不同的阶段是不一样的,他认为说谎具有三个要素:首先,谎言是非真实的存在;其次,由说谎行为的个体故意为之;最后,说谎的个体尽可能地让交流对象相信自己的谎言。
2.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家庭环境主要有两个部分:软环境、硬环境。软环境即心理环境,它感受着家庭的冷暖,表达着自己的情感,是联系家庭中每一个人关系的法宝。硬环境主要是家庭的经济情况和学识水平,代表整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家庭是我们一生中生活最久的场所。
(三)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选题的需要,本文采用了文献法对论文进行分析与总结。笔者通过数据库如中国知网、百度学术、萍乡学院图书馆等查阅有关说谎行为、家庭环境的文献和书籍,了解说谎行为、家庭环境的已有研究概况,从而确定本研究的研究范围和研究问题;其次,分析汇总小学生说谎行为,家庭环境的相关文献,为本研究做好理论铺垫,并确定本研究的结构框架,从而展开更深入的分析研究。
(四)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目前,有关说谎行为、家庭环境的研究很广泛,相关研究有心理理论的发生发展、说谎行为的道德评价、说谎行为的认知研究、说谎行为的发生研究等等。在这些研究基础上,学者形成了一定的说谎的研究范式和相关的说谎理论。但是对家庭环境与小学生说谎行为的关系研究并不多,对家庭环境与小学生说谎行为的关系系统研究更为欠缺,文章希望通过对家庭环境与小学生说谎行为的关系研究,形成系统的理论模式,为实践服务,也希望可以为其他在教学一线的教职人员提供参考。
2. 现实意义
近二十年来,小学生说谎行为是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议题,很多家长、教师认为,小学生说谎行为是一个严肃而难以克服的问题。事实上,小学生说谎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且呈稳定状态的行为现象,伴随学生的成长发展。基于此,本研究对家庭环境与小学生说谎行为的关系基本现状进行调查,并根据本研究结果提出矫正小学生说谎行为的几点建议。这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业成绩的进步、人际交往的顺畅都具有现实意义。
二、小学生说谎行为的主要原因
(一)成人不正确的行为影响孩子
生活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小故事:当家长承诺如果孩子这次比赛得了第一名,父母会给他买礼物或者陪他一起去游乐场。而当孩子完成了目标,等来的不是愿望實现,而是家长的借口:“最近工作太忙了走不开,等下一次好不好”或是“现在不是玩的时候,礼物过两天就买”等等。经历几次以后,孩子就会明白父母只是在骗他。小学生正在学习模仿,那么他自然会模仿成年人的这种行为。虽然我们都会说大人是无意的,只是想激励孩子努力学习,但是孩子还没有相应的判断能力,只觉得父母在欺骗他来达到相应的期望,不自觉地就养成作为一种潜意识的撒谎行为习惯。
(二)学生形成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情感体验,并逐渐形成不良情绪
生活中有很多不诚实、口是心非、自私等行为,学生逐渐领会到其中的内涵,并开始仿照,形成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情感体验,并逐渐形成不良情绪。
(三)小学生对事物没有正确判断的能力,更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兴趣高峰期,学生容易冲动,分辨是非的能力差,思想意识、道德情感缺乏正确引导,说谎就是他们逃避的应急通道。
三、小学生说谎行为的特点
小学生分辨是非能力不強,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意志较薄弱。说谎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小学生说谎一般有以下的几个规律性特征。
(一)随意性
小学生的谎言总是前言不搭后语,所以小学生说谎很容易就能被发现。他们的谎言往往没有任何的逻辑性。
(二)试探性
孩子犯了错之后,为了不受家长的责骂,会抱着侥幸心态尝试说谎。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十分严格,这样孩子更不敢主动承认自己错误,除了说谎没有其他选择。如家长说:“你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了吗”“今天学习得怎么样?”一些小孩会不假思索地说:“完成了老师的任务”“学得非常好”,事实上小孩没有完成,也没有做,但说谎了自己反而轻松。
(三)养成性
有的小学生对说谎行为的后果认识还不够,刚开始可能只是试探性说谎,看能不能蒙混过关,如果说谎不仅能逃过惩罚,还能得到奖励,那么学生下一次肯定还会撒谎,慢慢地养成了说谎的习惯。
(四)反复性
说谎的习惯一旦养成,可能会反复出现。小学生没有形成判断能力,也不会在意后果,只要当时能逃避过去。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对谎言提出质疑,那么孩子的谎言将会越说越大,这样便将形成了习惯性。
四、影响小学生说谎行为的家庭因素
(一)家长的教育方式
在家庭教育当中,有两种比较“特殊”的教育方式。一种是家庭经济比较优越,孩子往往是独生子女,整个家庭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这一个孩子,孩子从未经历风雨,所以孩子也从来不用担心什么,但孩子终究会长大去看外面的世界,此时,孩子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另一种是家庭对孩子有很高的期待,父母把自己年轻时未完成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使孩子失去了自我。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会对小学生的心理造成深远的影响。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知到整个世界都是温暖的。家庭不那么幸福的孩子,总感觉这个世界很残酷,感受不到任何温暖,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缺少来自家庭的爱,感受不到他人的爱,这样的心理会促使孩子做出异于常人的举动。
(三)家长的个人素质、与子女的沟通方式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一面镜子,更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榜样。孩子处于发展的时期,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但不知道怎么去实践,这时就要父母发挥榜样的力量,家长的个人素质,决定了孩子的素质。同时,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让学生从心底接受,而不是一味地灌输,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增强学生的心理抵抗能力。
五、通过家庭教育促进小学生说谎行为的矫正策略
(一)加强父母的责任感
当生命降临的时候,父母就要承担起责任。父母要告诉孩子应该在社会中承担什么责任,做一个怎样的人,应该怎么做。孩子说谎时,首先应该进行仔细的调查、了解,查证孩子是不是真的在说谎。同时,家长应经常对孩子开展诚信小课堂,让他们在生活中说实话、做实事,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二)加强沟通意识
多与孩子沟通交流。每个生命体都有自己的思考,孩子处在对是非辨别能力不强,正处于需要被关注、被疼爱的阶段,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疼爱,告诉孩子如何辨别是非,多带孩子感受这个世界,并与孩子进行亲密交往,使孩子感受浓浓的爱。所以当孩子出现说谎行为,家长首先要思考是不是自身的原因,要做到以身作则。
(三)改进教育方法,转换角色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家长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孩子,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而不是一味学习别人的教育方法,要“因材施教”。家长自己有没有和其他的家长作比较呢?家长要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作为家长不应一味灌输自己的思想。当发现孩子说谎时,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事情,理解为什么孩子会说谎,让孩子意识到说谎并不能解决问题,遇到这种问题时应该怎样做,让孩子与家长产生共鸣。
(四)不给孩子贴不良标签
家长切忌随意给孩子贴上“爱撒谎”等不良标签,而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无条件的接纳和信任能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动力,孩子能从中得到荣誉感和满足感。相反,给孩子贴上不良标签,就是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孩子受到暗示会慢慢地向暗示的方向发展,导致说谎行为的不断发生。
(五)提供范例,增强是非感
有时候孩子说完谎,不觉得这是个谎言,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好办法”,但其实没有切实地解决问题。小学生缺乏辨别的能力,家长应该给孩子分析任何事物的两面性,如《曾子杀猪》《匹诺曹》等都是关于诚实与说谎的故事,可以通过故事让孩子清楚地明白诚实的重要性,认清说谎的性质和危害,及时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何秀萍,孙庆.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之间的相关性观察[J].医学信息,2015(39).
[2]叶怀潮.从家庭环境视角谈小学生心理健康[J].考试周刊,2012(21).
[3]阳丽霖.浅析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06).
[4]时晓莉.家庭环境因素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10).
[5]彭晶.小学生撒谎的成因分析及矫正策略[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6][英]罗素.罗素论教育[M].杨汉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7]袁传明,杨汉麟.名人论儿童“说谎”成因及对策[J].上海教育科研,2010(05).
[8]罗玉红.小学生说谎的原因及对策浅析[J].学周刊(A),2014(01).
[9]沙如拉.小学生说谎行为的现状调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10]聂士全.浅析小学生说谎行为的原因及矫正[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A),2014(02).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普通类重点课题《基于家长志愿服务构建农村学校家校社合作共同体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PTZD023)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