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防汛防旱信息化能力提升分析

2021-02-18戴超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0期
关键词:新时代

戴超

摘要:防汛防旱是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科学合理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服务于防汛防旱,为水旱灾旱防御工作提供支持成为新的课题。基于此,本文从新时代防汛防旱信息化概念和特点出发,详细论述提高新时代防汛防旱信息化能力对策,希望给有关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新时代;防汛防旱;信息化能力

引言

在数字化信息时代,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互联网+战略等,快速推進“互联网+政务”向智能化、移动化方向发展。经过数十年建设,已经初步形成防汛防旱指挥系统,为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有必要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其中,促进其防汛防旱信息化能力的提高。

一、新时代防汛防旱信息化概述

作为新型技术之一的水利防汛防旱技术是新时代人们思想观念进步的产物。事实上,同步发展和相互作用的信息技术和卫星技术,为防汛工作人员提供很多支持和帮助,不仅能够使其工作内容得到简化,还促进水利工程防汛工作准确性的提高。水利工程防汛人员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辖区内降水与天气状况,同时可以深入分析和研究统计的数据信息。借助应用雨水测报系统和水位、流量传感器、含沙量传感器等先进仪器,可以成功传输信息,使其到达防汛监控中心,大大节省防汛人员查询统计时间,提高预警信息发布和调度指令下达效率。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防汛防旱问题得到高效处理,从而促进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1]。

二、防汛防旱信息化系统主要功能

(一)管理数据

此模块具有管理数据功能,具体是封装预警管理数据后,存取并管理预警分析中涉及的各类数据,如读取水、旱、雨情数据,存取各种数据和用户关联信息。

数据管理模块能以预设时间为依据,扫描基础数据库,将预警时间段内数据获取并保存,为预警分析引擎提供数据,以便进行处理。

(二)预警分析引擎

这是防汛防旱系统核心模块。以雨情、水位、流量为依据,将对应预警规则设计出来,此引擎可以将各种预警规则集成起来,促进规则库的形成,以预警规则为依据,分析获取数据可靠性,判断其是否需要预警。并且制定需要预警的数据信息,再将其上传到预警发布模块[2]。

(三)预警管理

此模块以MVC设计模式为基础,针对预警消息、用户、监测站点、预警类型等信息可以实施灵活而详细的配置操作,进而对数据管理与分析引擎构建的模型进行修改,管理预警系统。

(四)预警发布

此模块主要功能是发布并推送预警消息,其组成部分包括预警发布服务端、接受预警客户端、日志文件、配置文件。实现此模块报警功能需要应用两种方式,其一是PUSH技术,推送预警信息使其到达工作人员电脑桌面和移动终端。制作预警消息,使其形成具有标准格式的通信包,推送至客户端,接收后的客户端以短信等形式,告知相关人员防汛信息。其二,将其他应用程序的服务接口提供出来,以标准格式协议为依据,在数据库中存储预警数据和数据消息,为其他系统的读取和调用提供保障。

三、新时代提高防汛防旱信息能力的对策

(一)借助社会信息化资源加强应用移动端

较强灾害突发性、较差信息采集环境、较高时效性要求等是防汛防旱工作主要特征,开发防汛防旱系统时,通过对各种社会信息资源如移动端软件开发公司、通信运营商等的应用,将移动端平台创建出来,实现应用移动设备查询和采集信息目的,第一时间将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出来,使防汛抢险工作得以在短时间内展开。与此同时,为赶赴抢险救灾现场的防汛防旱工作人员实时掌握灾情、汛情、险情信息提供帮助,促进移动视频会商、移动OA等多种功能的实现,如有必要,还能将智能化防汛决策制定出来。此外,通过对各种成熟手机软件如百度地图、微信等的应用,能够将工程信息第一时间更新出来,将最新出险情况找到[3]。

(二)大数据平台的开发,促进数据分析效率的提高

对于信息化智能系统而言,其基础和前提是大数据,为了促进防汛防旱系统的智能化,必须将更多准确数据信息掌握,以便更好开展监测预警、救援抢险工作,互相关联具有不同相关度的数据,促进具有广阔维度数据网的形成。在原有数据基础上,将大数据管理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资源目录管理子系统构建出来,设置报表多维度分析模块,给予顶层应用决策大力支持,使综合开放和共享数据平台目的得以实现。借助大数据自我分析和成长功能,将关联多个要素的模型构建出来,从而深层次、高效率分析数据资源,将更加智能化的分析决策制定出来[4]。

(三)公众参与度的提高,积极提供公共服务

以往主要由领导和工作人员发布防汛防旱信息,公众具有较低参与度,但是,防汛防旱工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生活,因此,主动关注辖区内工作的民众数量逐渐增多。由此看来,想要促进社会公众参与度的提高,必须有机结合防汛防旱信息和社会公众需求,将有针对性的预警预报服务提供给不同社会群体。例如,台风过程中,可以联合交通部门、海事部门,综合应用多个平台向船舶负责人提供避险服务,使人员伤亡和损失不断减少。将公共服务主动提供给民众,使其掌握第一手汛情信息,防止发生传播不实信息情况。

(四)先进手段的应用,全面感知体系的建立

通过对全新监测手段的应用,借助多种先进科技如无人机巡航监测、卫星雷达遥测遥感监控、工程视频实时监控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出发,实时监控雨情、水情、工情,实现全部覆盖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目标。将全面感知体系构建出来,进一步发展为具有环境感知、活动感知、目标感知、装备感知等功能的综合感知体系。将统一的防汛防旱物联网控制感知平台构建出来,使针对运维物联传感设备的全网统一管理成为现实,集中自动控制工程设施,将良好物联基础创建出来,以便更好开展智慧化防汛防旱工作。对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遥感遥测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进行探索,以水旱灾害为中心将智能化预警监测和综合应对平台构建出来。

(五)工作职能的明确,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

以机构改革后的方案和业务需求为依据,将导向确定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整合与重新规划防汛防旱指挥系统。从顶层设计出发,对业务界限进行明确,实施统一规划操作。开展正式立项工作前期,加强联系和沟通各个部门,提高沟通与对接的有效性,实现共享协同信息,防止出现重叠业务、重复功能导致的资源浪费状况。针对税务、气象等具有较高信息化水平的行业领域,主动对其经验进行学习和借鉴,促进信息资源管理和整合能力的提高,将系统间信息共享平台构建出来,实现共享共联采集数据目的。此外,将细致可行的数据规范标准编制出来,使全市能够实现统一地图、统一布置水利工程点、统计数据统计口径,将部门间数据共享壁垒打破,实现数据精准来源和广泛覆盖目的。

结束语:总而言之,提高新时代防汛防旱信息化能力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此,还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具体包括明确工作职能,整合共享信息化资源,提高公众参与度,提供公共服务,应用先进手段,构建全面感知体系,开发大数据平台,提高数据分析效率,借助社会信息化资源,强化移动端应用,只有将上述措施落实到位,才能做好防汛防旱工作,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陈滢. 新时代防汛防旱信息化能力提升思考[J]. 中国防汛抗旱,2020,30(12):94-97.

[2]丁玲,杨宏丰,蔡华,余德媛.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中的信息化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36(12):81-82.

[3]贺国庆.70年风雨兼程 牢记使命 广东三防成绩斐然[J].中国防汛抗旱,2019,29(10):118-121.

[4]宋佳.江苏省防汛防旱移动平台的研究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32):253-254+259.

猜你喜欢

新时代
新时代网络新闻采访特点研究
新时代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创新
基于人才成长的乡镇成人教育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