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新时代职业道德•塑高素质烹饪匠人教学实施报告
2021-02-18于琳琳
摘要:根据2021年4月13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我校探讨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上,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新课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议题式、参与式教学为目标,挖掘人才培养如何落实五大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让学生受益。因此,根据我校学情,选择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为试点,同过“职业道德”部分内容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教学实施策略为,三方调查,确定议题;讲好故事,引出议题;理实一体,探索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素养导向,全过程评价。
关键词:教学实施报告 职业道德 议题式教学 新课标 学科核心素养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文件精神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明确方向,《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学科,“职业道德”部分的内容对于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精神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
我校思想政治教研室一直有老中青传、帮、带的传统,思政工作室自2021年初成立以来,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新课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议题式、参与式教学为目标,挖掘人才培养如何落实五大学科核心素养,真正让学生受益。工作室完成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的两项课题,《新课标下中职思政课培养职业精神的实践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优秀毕业生成长路径研究》,在两项课题的引领下,展开《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实施报告如下:
一、教学整体设计
1.课程分析
(1)学情分析
通过MBTI人格测试、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的数据分析,我校西餐烹饪专业一年五班的学生有如下特点:
心理特征:全班28人,男生19人,女生9人,住宿生18人,通过所罗门学习风格测试看出,整体风格活跃,反应迅速,80%的学生注意力时长在20分钟左右,更喜欢形象具体的教学内容。思维深度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知识基础:通过调查问卷看出,92%的学生认同道德的重要性,特别通过上学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明白职业的重要性;希望提升“职业道德”素质、“职业精神”素养。
能力水平:通过课堂观察看出,89%的学生喜欢动手操作,82%的学生喜欢合作学习,有一定创造力,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提高。
学习习惯:他们习惯玩手机,90%男生爱打游戏、普遍爱刷视频,但没有养成运用信息化手
段自主学习和关注时政新闻的习惯。
针对以上学情,采用的对策有,通过议题式教学,进行价值引领;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创设活动型课堂,提升核心素养;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
(2)课程地位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的思想政治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主要承担着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法治意识两大学科核心素养的任务,辅之政治认同、健全人格、公共参与素养。我们选取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连续8课时完整的内容,确定了八个议题,包含了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涵盖全书的重点部分。具体如下:
(3)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依据学情,参照厨师行业岗位标准(岗)、新课程标准(课)、行业技能比赛标准(赛)、《国家职业标准》(证)中关于厨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如下:
2.策略分析
(1)教学策略
根据以上学情和教学内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理念,团队探索议题下理论课和实训课两种教学模式,相互辅助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议题的产生源于初识岗位(认岗实习、勤工俭学、实训教学),初步探索职业精神;八个议题研学过程尝试理论课、实训课合理分配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任务;议题的课后拓展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阶段,在岗位实践中巩固养成(实训、工学结合、跟岗实习)。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前、中、后始终立足岗位,将“职业道德”部分内容的学习设计为“四理四实,三段一贯”保证职业精神培养的有效性和连续性。
(2)设计步骤
①8课时教学前“引导学生初识岗位思索职业精神”
学生和教师带着职业精神、职业能力等素养问题认岗实习。教师调研企业对职业道德素质、职业精神的要求和实习生存在的问题;学生根据认岗学案观察与学习,产生对岗位的期待及疑问;团队根据社会需求、学生需要,依据多年教学经验,确定每课议题。
②8课时教学中“理实两种教学模式培养职业精神”
理论课探索以“一个议题”为引领,以“一个故事”为载体,用“一条问题链”为绳索,以“一种活动”为桥梁,将思政课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串起来的教学模式。
实训课探索通过“工作例会”创境,“工作总结汇报”复习,“工作计划汇报”展示预习情况,“进入工作状态”进行实践,“布置下次工作总结”进行拓展和预习。全班分为采购组、切配组、烹饪组、服务组,分别在课前、课中、课后立足岗位任务深入研学。
③8课时教学后“引导学生立足岗位养成职业精神”
课后評价体系的建立对于习惯养成尤为重要,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行为习惯,团队制定顾客、经理、本人三方评价标准,多方位持续监督,多元化标准导行,期末通过评价表的过程评价和上传工作视频的结果评价对于“职业道德”养成的学习生成综合评价。
(3)技术运用
硬件:智慧教室、教学平台、学生平板
软件:爱丁学习平台、青鹿平台、雨课堂
资源:微课、课件、议学单、学习强国、央视影音、中华文明网、人民网、劳模网3D展示馆、视频、动画等。
二、教学实施成效
1.实施过程
本团队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新课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围绕议题展开研、学、思。教学中体现“两明两隐”四条主线。两条明线,其一是“过程主线”,课前“以议索困”;课中“以议创境”,“以议研学”,“以议明理”;课后“以议导行”。其二是内容主线,围绕每一课的“议题”这个“内容主线”展开教学设计。两条隐线是指对于学科核心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始终融入教学过程中。
2.实施效果
团队课改的目标是经过8学时的学习,学生从知识上掌握“四德”的基本要求和职业道德五方面基本要求的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上崇尚劳动,敬重爱岗敬业、服务奉献、诚实守信的劳动模范,力求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行动上践行“四德”的道德要求,形成职业精神、人格健全、法治素养的提升。通过工作室两项课题前期对学生调研的结果,与教学后的调研结果对比,体现了目标达成度高、学生满意度高、人才培养效果好的效果。
三、反思改进
1.特色创新
(1)三方调查,确定议题
学生和教师带着素养问题认岗实习,教师调研企业对职业道德素质、职业精神的要求和实习生存在的问题;学生根据认岗的学案观察与学习,对岗位产生期待及疑问;团队根据社会需求、学生需要,依据多年教学经验,确定每课议题。目的在于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让议题具实用性和思辨性。
(2)讲好故事,引出议题
通过课题引领,整理本校烹饪专业优秀毕业生档案,通过对其成长路径的研究,以本校毕业生成长路径为导向,帮助在校学生见贤思齐,复制榜样的成长路径提升个人职业素养。讲好学生身边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驱动力。
(3)理实一体,探索实践课教学
将《职业道德》模块学习依据需要分为理论课与实训课,理论课在教室学习,实训课在简餐经营型实训室学习。尝试思政课的实训教学,立足岗位实战,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有效提升核心素养。
(4)素养导向,全过程评价
素養评价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在各个阶段及时精准评价,学生依据评价规范学习,并随时调整,教师根据评价督学,做到师生行动有依,调整有方,心中有数。课后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习惯养成尤为重要,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行为习惯,团队制定顾客、经理、本人三方评价标准,多方位持续监督,多元化标准导行,期末通过评价表的过程评价和上传工作视频的结果评价对于“职业道德”养成的学习生成综合评价。
2.教学诊改
(1)诊断
①在课后素养提升评价中,针对三方的评价结果,有待给予具体的指导和训练。
②思政课和课程思政配合融通的过程需要教师间更加紧密沟通,共同教研,共建共享。
(2)改进
①对于课后实践的评价结果,形成具体的改进计划,交接给专业课教师与班主任,在日常实践中继续端正态度,巩固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科研研讨,共同育人。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0.
【2】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解读(2020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以学习为中心的议题式课堂构建[G].《思想政治课教学》2021.01.朱彬彬
【4】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J]. 李丽凤,黄英姿. 教育观察. 2020(39)
作者简介:
于琳琳,1980年,女,硕士,辽宁省大连市,二级单位,高级讲师,思想政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