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议题式教学实践

2021-02-18黄娟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0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

摘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议题教学作为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教学方式。将议题式教学借鉴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意义重大,这是急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所急,是转变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所需,是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开展议题式教学的具体策略如下,要精选议题、巧设情境、优化活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 议题式教学价值 议题式教学策略

【正 文】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把“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作为第一条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议题教学成为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教学方式,应贯穿于思想政治教学的全过程。在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将议题式教学借鉴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虽非必要但很重要,意义重大且有操作空间。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开展议题式教学的价值所在

1.这是急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所急。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主阵地作用,每个学段的思政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形成大中小思政课协同育人体系,改变思政课教育中的“背靠背”、“各管一段”的状态。当然,一体化教学中每个学段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呈螺旋上升趋势。《共圆中国梦》这课内容,小学阶段重点让孩子畅谈梦想,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中国梦;中学阶段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感受实现梦想的伟大和艰辛;大学阶段重点让学生辩证理解如何做自信的圆梦人,努力将报国之志转化为爱国之行。

2.这是转变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所需。

《新课标》指出把“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作为第一条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议题式教学不是单纯的学科理论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与学科相关的实践问题探究,它既有课堂内的思辨活动,又有围绕议题的课外综合探究活动,其实质和核心是思辨、质疑和探究。唯有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自动辨识,协助他们经历以建设性批判思维为特征的辨析归纳过程,才能使其真正认同学科基本观点、实现有效的价值引领。议题式教学给学生一个“会思维”的框架,让学生通过参与讨论议学,理性面对不同的观点,强化自主辨析,从而走出“被框架”的思维,跳出“真理—谬误”的简单思维,实现在质疑中建构知识,在思辨中明白事理,在矛盾中澄清价值,在冲突中明晰立场,在取舍中形成智慧。彻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和“唯分数”的评价方式。

3.这是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所要。

《新课标》指出,议题式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教学方式,它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而改变传统的“知识-能力-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系。议学活动中形成的素养既包含简单的知识习得、能力提升和价值观养成,更凝练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持久稳定的素养。一体化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共圆中国梦》这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的素养,政治认同不是简单的喊口号,而是让学生在感悟体验中产生根深蒂固的民族自豪感和发自内心的个人自信心。唯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形成公共参与的素养和自觉自愿的圆梦行动。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开展议题式教学的具体策略

1.精选议题。

《新课标》指出:“教学设计能否反映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思路,关键在于确定开展活动的议题。”可见议题的选择至关重要,它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好的议题既要包含丰富的、可发掘的、基于学科知识又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又要蕴含学科价值引领、有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形成。

《共圆中国梦》这一课的总议题是“如何共圆中国梦”,它包含了以下三个学科知识:“中国梦是什么,实现中国梦的条件”、“实现中国梦的路径”、“中国人如何实现中国梦”。从价值引领角度看,这三个学科知识着力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表现在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在体验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中学生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探究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中学生坚定党的领导、中国道路、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的自信心。其次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更是个人的梦,艰辛的追梦历程阻挡不了自信中国人的圆梦步伐,学生在绘制和分享圆梦蓝图中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2.巧设情境。

议题无论怎么设计,都离不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没有情境的议题式教学既不够完整也缺乏活力,如死水一潭。

情境选择要有代表性。《新课标》指出:“学科内容只有与具体的问题情境相融合,才能体现出它的素养意义,反映学生真实的价值观念、品格和能力。”《共圆中国梦》选择“华为如何实现梦想”作为情境主线,时代感和代表性强。华为的梦是企业梦,更是中国梦的缩影和个人梦的价值所在,充分体现“企业梦-中国梦-个人梦”的有机结合。情境设置要有建构性。对真实情境进行针对性建构,既要有充分的素材支持,又要剔除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留存关键性事实,以此作为执行特定任务和运用学科内容的背景与依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不断探索解决方案。《共圆中国梦》通过华为(人)的“寻梦-追梦-圆梦”历程探究中国梦的实现条件、实现路径和圆梦计划,浑然一体、螺旋上升、逻辑严密。从寻梦中论证实现中国梦的可能性,从追梦中感悟实现中国梦的艰苦卓绝,从圆梦计划中展现中国人的理性与自豪。

3.优化活动。

《新课标》指出,“学科内容要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即通过一系列活动及结构化设计,达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议题教学打破传统的以学科课程知识系统为课程组织线索、以教科书为依据的学科知识中心体系,这要求活动的设置必须坚持整体构建、有序衔接、依次递进的思路,充分考虑活动的垂直组织与水平组织。

活动安排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共圆中国梦》中安排的活动“感悟发展成就-探究追梦征程-践行圆梦计划”,遵循学生的“知-意-行”的认知规律,每个活动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可有可无的,更不是碎片化的、随意安排的,而是环环相扣又环环相生的,既避免出现学生所需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上的断层,也避免知识能力的机械重复。只有这样,才真正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课程化。活动安排要助力学生的素养养成。《共圆中国梦》中的活动安排,首先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的“社会参与”,注意到培育核心素养是一个慢过程,需要“低起点、缓坡度、高标准、重落地”的“树人”精神,从简单的体验活动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探究和践行活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相对单一到触类旁通,使核心素养的培育在质变和量变的互变作用下逐步完成。

作者簡介:黄娟,女,硕士研究生,高级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

【本文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初中教师的数据素养提升路径研究》(课题编号:192010339)阶段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
核心素养要求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有效教学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施生命教育的几点思考
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创设“研学案”导学情境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德育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
例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业的创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