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模式在牡丹江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习就业中的应用

2021-02-17于广浩李莲娣董默朱险峰李永生鞠鹏凯贾宇寒高杨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26期
关键词:生物医学医疗器械校企

于广浩,李莲娣,董默,朱险峰,李永生,鞠鹏凯,贾宇寒,高杨

牡丹江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校企合作是一种学校同企业间建立的合作模式。 目前各类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常采用的方法。校企合作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学校与企业间资源、信息共享的一种“双赢”模式[1]。 该课题主要研究牡丹江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形式与实践,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希望带来三赢的效果,学校可以通过选择符合该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点的医疗器械公司合作,利用医疗器械公司优质平台,代为培养学生,解决学校硬件设施欠缺的短板;医疗器械公司可在近一年的培养过程中直接发现优秀人才留为己用,学生亦可通过自身的表现为自己争取工作机会,避免到处求职的麻烦[2]。因此该研究选取自2017 年7 月—2019 年7 月间于牡丹江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就读并进行生产实习的学生共计168 名。将校企合作同传统的实习及自主择业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校168 名学生。其中包括2018 届毕业生83名,作为对照组;2019 届毕业生85 名,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43 名,女40 名;平均年龄(20.23±1.89)周岁;观察组:男44 名,女41 名;平均年龄(20.88±1.76)周岁。两组学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参与研究学生均知情同意,且该研究已获教务处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生产实习模式,学生进入该院生产实习基地,利用校内生产实习基地现有仪器设备进行生产实习演练,由教师首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对于学生的提问由教师进行解答,在生产实习结束后进行统一的实践技能操作测试以及理论知识测试。毕业前由学校就业处为学生提供就业单位招聘信息,由学生自行应聘。

观察组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完成生产实习及就业。校方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对比各个医疗器械公司的特点,开发更加适合该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点及培养要求的医疗器械公司进行合作。根据各企业的用人需求及业务特点,及时掌握医疗器械公司用人要求及学生生产实习状态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增减课程门类及学时数,以缩短到医疗器械公司生产实习的适应期,尽快进入角色。合作企业应主要针对实习学生的医疗设备安装、操作培训、维护维修等工作能力的培养。同校方进行合作的医疗器械公司可在近一年的培养过程中直接发现优秀人才留为己用,学生亦可通过自身的表现为自己争取工作机会。

1.3 观察指标

通过教师考核评分和调查问卷的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情况。 首先由教师对学生进行打分,其中包括理论知识成绩及实践操作成绩,各项满分均为100分;调查问卷为学生为实习的满意情况打分,满分为10 分,≥9 分表示非常满意,7~9 分表示满意,4~7 分表示一般满意,<4 分表示不满意, 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00%;另统计两组学生于毕业后3 个月内的就业情况,并计算就业率[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考核评分比较

观察组理论知识评分、实践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考核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学生考核评分对比[(±s),分]

组别理论知识评分实践操作评分观察组(n=85)对照组(n=83)t 值P 值90.45±19.77 78.03±17.48 14.755<0.001 94.58±18.46 76.93±15.71 19.041<0.001

2.2 两组学生满意度、就业率对比

观察组学生毕业3 个月内就业78 名,就业率91.76%;对照组就业52 名,就业率6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337,P<0.001)。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是生物学、自然科学、医学、工程学等多专业交叉的一类学科,旨在探寻人类生命的奥秘、分析组织器官病变机理,对疾病提供有效的诊断、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4]。其将工程科学原理同生命学原理相结合,来认分析生命运动的特点[5]。其研究方向为分子水平到器官水平,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一类新兴学科。 该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仪器以及其他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和医疗仪器方面的教学、研究与开发工作,可在医疗机构从事大型医疗仪器的维护管理工作,也可以在电子技术、通信、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与制造工作。其由于涉猎科目广、要求高,因此医学院校校内现有的仪器设备常不能满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实习要求[6]。

作为完整的现代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崛起于20 世纪60 年代,融合了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的知识,注重研究生物医学中的工程问题,同时用工程的手段和方法来解决医学、生物学中提出的问题,包括探索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中的科学规律,同时发展新的手段,包括医疗器械与设备、疾病诊断与治疗技术、人工器官等来造福人类健康。 其研究领域包括各种生物电子学、医学影像图像处理、生物信号、生物材料、生物力学、人工器官、疾病诊断与治疗技术,以及纳米生物技术、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等。 过去的几十年中,生物医学工程学发展了基本概念,创造了从分子到器官的多个层次上的众多知识,发展了大量有关生物技术、材料、工程、植入体、器械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方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几乎所有的世界一流大学都设立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或相关的实验室,在我国,也有超过100 所大学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该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质、良好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高素质、引领型复合人才。 该学院下属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工程技术基础相对薄弱,缺乏相应的领军人才。影像实习实践基地能满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日常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等方面的要求[7-11],可培养学生的初级实践技能。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培养国家事业继承人的过程,因此教育培养的人才就必须适合社会之需,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当前,普通高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大多数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甚至无实践,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12-15]。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缺乏接触先进医疗设备的机会,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受到限制[16]。因此,需要积极开发合适的医疗器械公司合作,开展联合培养[17]。 因此目前大专院校实习中逐步开始运用到校企合作模式[18-19]。

该研究通过校企深度合作,联合成立医疗器械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解决了符合该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点及培养要求的生产实习平台,同时按照医疗器械公司的用人需求培养,为公司长期输入实用型人才,大大提高教学质量。该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实习的学生实习效果十分显著,从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以及学生自身的满意度,都十分具有优势[20-21]。校企合作也同时为毕业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合作企业提供了优秀的人才储备[22]。 可以通过该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将重心放在培养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上;真正做到应社会所需、同市场接轨[23-24]。 毕业生受到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生命科学、医学领域的跨学科训练,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25-26],能够运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工程设计等手段解决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基础与应用问题。校企合作应用了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崭新理念,提高了培养人才力度的同时,促进了企业发展壮大,这种“双赢”模式也为教育行业发展带来了一片春天[27-29]。

综上所述,该研究结果得出校企合作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生产实习中效果良好,但由于入组研究学生数较少,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后续研究中会增加入组人数及研究方法,使研究更加完善。

猜你喜欢

生物医学医疗器械校企
刍议“生物医学作为文化”的研究进路——兼论《作为文化的生物医学》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国外生物医学文献获取的技术工具:述评与启示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LED光源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