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管理对儿童患病率的影响评析
2021-02-17张蓓蓓
张蓓蓓
常德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湖南常德 415000
儿童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各组织器官功能逐渐完善的黄金阶段,因此,保持良好机体状态,能够使儿童机体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受年龄、各组织器官、系统功能等因素影响,儿童患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概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其成因多是与患病者接触、个人卫生条件差、疾病防控意识低等,由此引发致病菌、病原体感染,侵蚀组织器官,导致发病,严重者可造成组织器官病理性改变,损害组织器官功能,存极大危害性[1-2]。因此,防控儿童常见病,降低疾病发病率,是当前临床上提高儿童机体素质、保障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举措。儿童保健管理措施是以保健服务方式,对儿童所实施的管理措施,其内容涉及疾病防控、身体素质调整、疫苗接种等多个方面,通过实施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建立家属正确疾病认知,以此增进疾病防控有效率,降低儿童患病率[3-4]。 该次选取2019 年5 月—2020 年4 月150 名儿童,就儿童保健管理对儿童患病率的影响开展研究, 分析儿童保健管理开展价值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50 名儿童,随机数表分配,对照组:男34 名,女41 名,年龄(27.09±2.12)个月。 研究组:男36 名,女39 名,年龄(27.12±2.08)个月。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课题内容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纳入标准: ①儿童家属已对课题内容做详细了解,确认知晓后,自愿同意加入课题研究,并明确表示可做积极配合;②参与课题儿童个人资料信息可完整采集;③儿童机体健康水平良好,家属具备较高依从性。
排除标准: ①患有先天性疾病或先天性肢体残疾者;②患有儿童常见病,机体状态较差者;③家属对课题研究内容存较大异议或已明确表示拒绝加入者;④于课题实施过程中脱落或遵医意愿较低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管理:告知家属儿童常见病、高发病类型,告知其注意疾病防控,如出现发病情况,应及时入院进行就诊。
研究组行儿童保健管理,详细方法如下。
①成立小组:与开展儿童保健管理前,组建保健小组,对儿童保健管理措施、实施重点、开展方式等开展研讨,结合儿童年龄、机体状态等因素,拟定保健方案,预估实施效果,查阅相关资料,对方案细节进行调整,提高儿童保健管理实施有效性[5-6]。
②儿童保健观念调查:与儿童家属进行沟通,对其阐述儿童保健管理实施意义及保健方案内容,使其明确了解方案,促进其积极配合保健管理工作。沟通交流后,对儿童家属保健观念、认知情况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规划并选取适宜方式开展保健知识普及、训教[7]。
③儿童保健知识普及:印制儿童保健、儿童常见疾病知识手册,组织活动,就当前临床儿童高发疾病类型、发病机制、致病成因、疾病危害、疾病治疗措施等做专业性、系统性讲解,丰富家属疾病认知,使其能够充分重视疾病,提高其疾病防控观念,促进疾病防控措施开展[8]。
④疫苗接种管理:设立保健日及计划免疫日,对儿童个人信息、疫苗接种情况等进行记录,定期指导家属带领儿童行规范接种疫苗,并为其规划下次疫苗接种时间。与家属互相预留电话、微信,方便联络的同时,提醒其体检、疫苗接种时间,从而促进其行规范接种,避免疫苗遗漏,影响疾病防控有效率[9]。
⑤儿童常见病防控宣教: 行阶段性疾病防控宣教,告知家属儿童高发疾病类型、传播途径、发病症状、疾病流行趋势等,指导家属对患儿行正确疾病预防,如佩戴口罩、勤洗手、室内做通风消毒、避免前往人流聚集区域等,以此使儿童疾病感染途径得到有效管理,降低儿童疾病患病率[10]。
⑥生活作息调整: 调整儿童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结合儿童年龄、体质状态等,为其规划健康生活作息计划表,内容包含运动、作息、饮食等内容,提高儿童机体健康水平的同时,促进其生长发育,从而使其免疫系统化功能得以完善[11]。
⑦体检:定期告知家属带领儿童行健康体检,讲解健康体检实施意义及作用,于检测后,对儿童健康情况、生长发育情况等进行评估,分析明确其所需保健管理需求,保健方案内容做适度调整,以此提高保健管理开展适用性,增进其管理实施有效率[12]。
1.3 观察指标
儿童高发疾病认知:分别于管理前、管理后,对儿童家属性高发疾病认知考核,考核项:常见疾病类型、疾病特征、疾病危害、防控措施等,总分100 分,各项得分最高25 分,以高分为疾病认知水平良好。
计划免疫接种情况:统计管理后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计算规范接种率。
体检情况:统计周期性体检、接受过体检、未体检儿童人数,计算体检率。
患病率:统计管理后1 年内,传染性疾病、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发病儿童例数,计算总患病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家属高发疾病认知水平对比
经考核,研究组行管理后,儿童家属高发疾病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儿童家属高发疾病认知水平对比[(±s),分]
表1 两组儿童家属高发疾病认知水平对比[(±s),分]
组别对照组(n=75)研究组(n=75)t 值P 值常见疾病类型疾病特征防控措施疾病危害管理前管理后管理前管理后管理前管理后10.02±1.47 9.98±1.36 0.173 0.863 12.42±1.07 20.28±0.74 52.322<0.001 8.29±1.55 8.36±1.41 0.289 0.773 13.28±1.03 21.47±1.25 43.791<0.001 7.44±2.36 7.57±2.28 0.343 0.732 12.62±1.38 20.40±1.89 28.791<0.001 8.07±2.40 8.15±2.26 0.210 0.834管理前管理后12.25±2.71 21.03±1.64 21.005<0.001
2.2 两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对比
免疫接种情况统计显示,研究组规范接种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对比
2.3 两组儿童体检情况对比
儿童体检情况汇总,以研究组接受体检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儿童体检情况对比[n(%)]
2.4 两组儿童患病率对比
行管理后1 年内,研究组儿童患病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儿童高发疾病患病率对比[n(%)]
3 讨论
儿童自出生后,机体将持续处于生长发育状态,与此同时,各组织器官功能将逐渐成熟。人体免疫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抑制疾病、避免疾病发病,但因儿童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尚不完善,极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发病,从而损害儿童机体健康[13-14]。
疫苗接种的实施,使部分传染性疾病、存较高危害性疾病发病概率得到有效控制,但综合当前儿童常见疾病防控情况而言,仍然未能达到预期[15]。 儿童保健管理的实施意义在于通过给予儿童保健管理措施,提高儿童机体健康水平及免疫系统功能, 增强儿童机体抗病能力,以此使常见病,如流感、哮喘、支气管炎、小儿肺炎、肠炎、猩红热、风疹等疾病发病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儿童保健管理实施期间,分别从疾病认知、生活作息、疾病防控等方面入手,以疾病相关知识讲解方式,对儿童常见病、高发病发病机制进行讲解,阐述致病成因及发病机制,告知家属疾病影响性及危害性,提高其疾病重视程度,增进疾病防控意识[16];叮嘱并引导家属行规范疫苗接种,可避免疫苗接种遗漏,完善儿童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对疾病做有效预防[17];为其宣导常见疾病防控,根据季节、环境等因素,指导家属给予儿童疾病防控措施,可使儿童感染致病菌、病原体概率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管控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发病概率;制订健康生活作息计划,引导家属遵循计划内容,使儿童做适度运动,以此可改善儿童体质状态,提高其免疫系统功能,从根本上降低其患病率,管控疾病传播概率[18];最后就周期性体检实施意义、开展作用等做详细说明,促进儿童定期实施健康体检,经体检明确儿童机体健康水平,同时作为依据,对保健措施进行适度调整,由此提高儿童保健管理实施针对性,增进管理干预有效性及儿童保健需求,进一步管控儿童常见病发病概率,充分发挥保健管理作用,保障儿童机体健康,具有显著影响及良好管理效果[19-20]。
该次课题研究样本纳入150 名,分组后,研究组经保健管理后,家属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得到显著提升,疫苗规范接种率、体检率、患病率等在组别中均较行常规管理儿童更为理想(P<0.05)。 由此可见,儿童保健管理的开展,可显著降低儿童常见病发病概率,增进儿童机体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儿童保健管理对儿童患病率具备正向影响效果,管理作用、疾病防控效果较为理想,建议对其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