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氧联合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1-02-15王新厂王向阳韩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22期
关键词:骨瓣脑膜开颅

王新厂 王向阳 韩冰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郑州 450004)

重型颅脑外伤是由重力撞击引起的脑损伤,患者多伴有意识混乱、颅内压升高、颅内水肿等症状。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建筑行业和交通业也得以迅速发展,意外伤害事件发生率逐年增高,导致重型颅脑外伤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病死率高达20%~50%[1]。目前,临床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多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可充分降低颅内压,清除颅内淤血[2]。有研究表明,在术后使用高压氧辅助治疗,可改善脑代谢,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3]。本研究旨在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高压氧联合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择2018 年4 月~2019年2 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68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 例。观察组男18例,女16 例;年龄31~61 岁,平均年龄(45.32±2.74)岁;头颅CT 分类:急性颅内血肿20 例,弥漫性轴索伤14 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5 分14 例,6~8 分20 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4 例,坠落事故9 例,打击5 例,其他6 例。对照组男20 例,女14 例;年龄32~64 岁,平均年龄(46.17±2.86)岁;头颅CT 分类:急性颅内血肿22 例,弥漫性轴索伤12 例;GCS 评分:3~5 分15 例,6~8 分19 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5 例,坠落事故10 例,打击4 例,其他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经CT 检查和GCS[4]确诊为重型颅脑外伤;受伤至入院时间≤6 h;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既往存在开颅术史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血栓性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术前完善检查后,给予呋塞米注射液(国药准字H32021067)40 mg 和甘露醇注射液(国药准字H22021696)50 g 静脉输注脱水。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全身麻醉后,取颧弓上耳屏前位置,作1 cm 切口,经耳廓上切开向后上方至顶骨正中线,再改由正中线先前切开至前额部发际下,在顶骨骨瓣距同侧中线2~3 cm 处作一切口,切除部分颞骨和额骨,形成11 cm×14 cm 的骨窗,切开硬脑膜,清除血肿和坏死脑组织,找到出血血管并止血,完毕后减张缝合硬脑膜,逐层缝合后,包扎头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高压氧治疗,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采用高压氧舱,压力设置为0.2 MPa,缓慢升高压力,升压时间25 min,压力稳定后吸氧60 min,再缓慢降低压力,降压时间为20 min,2 次/d,10 d 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 d,共治疗3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血流动力学:术后1 周和术后1 个月,采用CT 灌注成像(CTP)检测患者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容量(CBV)。(2)并发症:统计两组心电图异常、意识模糊、呼吸异常和颅内感染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 术后1 周、术后1 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BF、CBV 水平均较高,TTP、MTT 水平均较低(P<0.05);观察组术后1 个月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术后1 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 个月与术后1 周对比,CBF、CBV 水平降低,TTP、MTT 水平升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

表1 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

注:与同组术后1 周对比,*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重型颅脑外伤发病急,病情严重,患者因重击致使硬膜下出血,导致颅内高压,且伴有脑水肿,引起部分脑组织死亡,影响患者肢体、语言、感官等功能[5]。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可通过清除血肿,避免血肿压迫对脑组织进一步伤害,降低颅内高压,阻止病情发展[6]。另外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还可控制静脉撕裂出血、颅底出血,修补撕裂的硬脑膜,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生理功能[7]。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BF、CBV 水平较高,TTP、MTT 水平较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表明高压氧联合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有利于快速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前常出现脑疝症状,因此需立即采取紧急颞下减压,吸出部分血肿,暂时控制颅内高压;(2)术中部分患者会出现脑组织膨出,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同时控制患者动脉舒张压,缓解脑血管急性扩张;(3)清除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后,要尽可能缝合硬脑膜,对于脑张力大者,可利用硬脑膜修补材料扩张硬脑膜面积以此减少张力,有利于防止硬膜外血液通过硬脑膜渗透入蛛网膜下腔,也可减少癫痫的发生;(4)对伴有严重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要留置引流管,引流出血性脑脊液,可有效减少术后脑脊液,降低血管痉挛的发生率[8]。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后,对患者早期采用高压氧治疗,可增加脑组织有氧代谢,减少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轻细胞损害,保护血脑屏障[9]。同时,高压氧可增加大脑供血量,增强上行性网状系统的兴奋性,从而促进患者尽快苏醒[10]。

综上所述,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高压氧联合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可清除脑内血肿和坏死组织,迅速降低颅内高压,术后可促进大脑康复,减少继发性伤害。

猜你喜欢

骨瓣脑膜开颅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脑脊液药物浓度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的相关性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比较分析
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与双额冠状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比较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脑膜膨出及脑膜脑膨出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