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语言学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2021-02-14王伟姜峰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专业发展

王伟?姜峰

摘要:教育语言学是一个较为独立的学科,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学科特点和独特内涵。教育语言学着重强调探究方法上“以问题为导向”,在探究目的上“以人为本”,供给许多研究与实践根据。近年来,教师研究成为学术界一个热点话题,本文主要对近几年来教师研究特点进行分析概括,探讨了在教育语言学主张思想影响下教师角色的演变和教师专业发展所面对的难题,又该用什么具体方法来促进教师素质专业发展与全面提升。

关键词:教育语言;教师研究;教师专业;专业发展

1 教育语言学的起源与探究

1.1教育语言学学科特征

教育语言学诞生最早市源于应用语言学领域范围的辩论,当下该学科已经发展成教育界的热点问题。教育语言学在发展壮大动力一切都来源于“超学科本质”。刘大椿认为,创新学科发展的最重要方法就是:影响原因很多,所以出现学科交错情形。学科范围较大,产生长远作用。具备目标多样性、问题繁琐化特点[1]。韩礼德语言学家最先提出超学科范式,在多学科与跨学科根源上建设。

1.2对应用语言学看法

在传统语言学的语境中,应用语言学一直处于首要地位,同时语言学领域最热门学科其中之一就是应用语言学。教育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联系非常紧密,如何深化语言学习应该是语言实施的重点,应用语言学科范畴广泛,可分为广义与狭义。广义应用语言涵盖了语言知识使用所有范畴,而狭义上应用语言学语言是指单一范畴与语言知识特殊方面。不管是广义还是狭义,很多学者一直觉得应用语言学涵盖较多,所以,应用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中存在着随时被排斥的可能,致使教育语言学科慢慢分裂出来成为一个单独学科[2]。我们可以当成应用语言学进行了内部消化,亦是将应用语言学进行了扩展。在研究展开外语教学法上,教育语言绝对优势将发挥关键性作用。我们可以相信,伴随着教育语言学的快速崛起,人们以后肯定会对教育语言学有崭新的评价与看法。

2 对教育语言学的反应和认知

很多学者都觉得一切和教育语言相关的任何客观主体都是教育语言学的研究对象[5]。进而,教育语言学也可以防止出现应用语言学覆盖面广而实际空洞的定位,教育语言学在人们生活中一直保持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影响人们生活,甚至还关系到行业发展以及国际教育方针,教育语言学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教育语言学方针一直是以人为本和一问题为导向,緊接着本篇文章将从这三个方面点来探究如今该如何认知教育语言学。

人们对于教育语言学认识呈现出一条波浪型改变,起到了纵向冲击影响。二十世纪初教师定位“传道授业解惑”观念瓦解,这段时间内人们也渐渐开始重新认识老师这个角色。应用语言学正是流行时候,教师角色也渐渐演变为有知识的学者。教师语言学虽然没有分解成一个独立学科,但因应用语言一直处于主流,人们还是会选择接受教育语言学。

第二,二十世纪中后期,人本主义思潮渐渐开始醒悟,进而应用语言学呈现出空洞的不良局势,教育语言学开始慢慢发展起来,马斯洛提出“教师的作用是用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发展学习者的学习潜能和主观能动意识”的想法,随着大趋势发展很多理想化的想法开始产生,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观也成为当时的主流。其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独立学科教育语言学开始渐渐萌芽,基于教育学开始重视学生实践与教育相联合,经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师自我能力的快速提高。教育语言学较为重视进行社会实践,顺应社会进步的必然条件,渐渐为教育语言学快速发展创造力一个良好环境。

3 建立标准化课程体系

很早之前斯塔布斯学者在著作《教育语言学》中提出了自己对教师课程体系的新观点,他觉得文化分析可以作为教师教学课程体系基础,正确挑选文化建立一个正确的教育课程体系。教师不是一个机械师教授文化的物品,而是自身可以创造文化知识的主体教师和课程体系相互融合之后也会成为考核教师的一个标准。我们应该知道,教师是知识的传承者,同样是也是知识的挖掘者,更是文化的探究者。在不同的时间里,学者对于教师这个角色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点,不论在什么时期,教师本身都是非常重要的。要将教育语言的核心“以问题为导向”、“以人为本”贯穿至课程体系,选择一些可以增强学生心理与语言发展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可以选择一些促进学生发展的大众传播、交际学等内容。总而言之,教育语言学的核心就是提升和改进教师自身能力,促进课程体系快速发展,完成课程由简单到复杂、由静态到动态的改变,促进学科与课程相互交融。社会的飞速发展,教师应学习的知识也越来越多,最开始的学科内容,然后是教学技巧,再是教师知识体系。想要成为一名合格专业的教师,具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懂得如何将自己的知识教授给学生。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教师也要懂得运用网络技术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

4 结语

教育语言学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在很大程度上,它影响着一个国家语言风俗与语言战略。在很小程度上,它与平日生活中口头权利息息相关,这些作用产生的影响都可以经过教师来实现。教育语言学是新萌芽的社会学学科,教师应完全认可这门学科“以人为本”与“问题导向”的核心思想,同时也要做好教师角色自身工作,增强教育文化机制。

参考文献:

[1]熊艳 . 教育语言学视域下的高校教师主客体角色实现路径 [J]. 中国成人教育 ,2017(21):130-133.

[2]严明 . 角色与机制的融合:教育语言学视域中的教师发展 [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6(3):14-20.

[3]沈骑 . 教育语言学的学科创新及对我国外语教育研究的学科意义 [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6(3):7-13.

作者简介:王伟(1979.6),男,黑龙江双鸭山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

通讯作者:姜峰(1988.6)男,汉族,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管理学学士,牡丹江医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处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专业发展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关系
“同课异构”助推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
农林类高校ESP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