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历史对话教学策略
2021-02-14俞亚锋
【摘 要】本文论述高中历史教学中平等对话机制的建立方法,提出通过精选对话内容、创设对话情境来构建对话机制,通过强化生生对话、升级师生对话来推出对话活动,通过引导课堂对话、延伸线上对话来丰富对话形式等教学建议,以期让学生在充分思考和广泛对话中建立学习共识。
【关键词】高中历史 平等对话 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8-0100-02
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构建平等对话教学机制,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学习的机会,无疑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改革行动。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通过精选对话内容、创设对话情境、强化生生对话、升级师生对话等教学研究,建立平等、和谐、多元的对话关系,让学生在多重对话交流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历史知识传授、历史事件分析、历史信息交互,无论哪一个教学环节,都需要对话的支持。教师要有平等对话设计的主观意识,积极推动历史学科教学进程,让学生在充分思考和广泛对话中建立学习共识。
一、构建对话机制,营造深度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启动后,教师要整合教学内容,精选对话内容,创设对话情境,营造深度学习氛围,让对话学习顺利展开。
(一)精选对话内容
历史学科教学进程启动后,教师要推出一些对话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科讨论中,在多重对话学习中建立学科认知。对话要围绕一定的话题展开,教师要精心设计话题,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解析,针对学生学习兴趣取向做出理性判断,推出更多合适的话题内容,让学生自然展开话题思考。
如教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中古时期的欧洲》时,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推出一些话题:中古西欧主要国家有哪些?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怎样建立的?庄园制有什么特点?……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思考和解读,教师对学生的解读情况进行评价,然后鼓励学生设计思考问题让教师来回答。问题设计主体的转换,给学生带来了更多学习思考的机会。学生开始设计对话问题: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和教会有哪些特点?城市有哪些特权?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对这些问题进行专业分析,学生在倾听中学习到更多知识。师生交互问答,将对话氛围推向高潮。教师结合教材内容选择对话内容,转变设计主体,都能够带来鲜活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深度思考和互动交流中达成共识。
(二)创设对话情境
教师利用问题展开导学设计,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主动思考的动机。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展开质疑性学习,让学生自行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结,形成问题集锦,然后安排对话活动,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形成学科认知基础。创设对话情境,这是最为常见的教学设计,其调度效果如何,关键要看教师的问题设计,唯有对准学生学习心理,其啟动效果才会更为突出。
学生对多媒体展示信息比较敏感,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发起对话,其调度作用会更为丰富。如教学《全球航路的开辟》时,教师打开多媒体播放纪录片,要求学生观看,了解新航程探寻的概况,然后推出讨论话题:“新航路开辟的基本原因和条件有哪些?”学生开始从经济原因、社会原因等角度展开梳理。在归结新航路开辟条件时,学生都能够从航海经验、科技条件、政治条件等方面进行解读。学生观看这些纪录片后,对相关历史背景有了一定了解,自然能够给出比较贴近史实的回答。学生对对话环境比较敏感,教师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设计和组织,创设合适的对话环境,确保对话顺利展开。
二、推出对话活动,提升深度学习品质
对话活动形式多样,教师要做好选择和创新。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等活动是最为常见的形式。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现实,推出更多对话内容,让更多学生主动参与对话活动。
(一)强化生生对话
设计课堂对话活动时,教师要注意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组织学生进行生生互动,让学生展开充分的互动交流,为学科教学注入丰富动力。教师出示对话话题,提出对话要求,组织对话过程,都能够确保生生对话的顺利展开。深度学习有不同的指标要求,学生深入对话是前提条件,教师要做好必要的组织和引导,让生生对话高效运行。
历史对话要与学生生活认知相对接,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学生对历史的认识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如果能够结合生活现实进行组织推演,就有可能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如教学《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时,教师先从文艺复兴这个话题展开设计:“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什么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兴起?文艺复兴的精神核心是什么?”学生开始对话题展开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主动跟进指导:“文艺复兴追求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和宗教神学有什么区别?”学生对所谓的神学有一些了解,在对比分析中,大多能够找到问题的核心所在,并在深度思考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教师设计对话任务,鼓励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展开思想性辨析活动,使其对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升级师生对话
教师设计问题由学生来回答,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对话设计,在这样的对话中学生没有主动权,对话内容和过程存在明显的缺陷。因此,教师要进行升级处理。不妨由学生设计问题,让教师来回答,并由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可以给学生带来更鲜活的感觉,顺利启动学生的学科思维;也可以设计师生公平对话,相互提问,或者组织问答游戏或问答竞赛,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平易近人,这样也能形成正面效应。
为激发学生深度思考,教师鼓励学生展开质疑性阅读,提出一些疑问,形成问题集锦,为后面的阅读讨论奠定基础。如教学《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时,教师要求学生深入阅读后设计一些问题让老师回答。学生听说要给老师设计问题,都显得很兴奋,积极展开思考和讨论,很快就有了信息反馈:“促使亚洲觉醒的自身原因有哪些?伊朗的立宪革命有怎样的结果?中国辛亥革命的意义有哪些?……”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不断推出一些新问题,由教师进行专业解读,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内化的机会。教师鼓励学生进行专业点评,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挑战。让学生评价老师的表现,这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如果一味地正面评价,则显得肤浅;如果要找出问题,其专业能力又还不足。经过这样的对话操作,学生从中获得不少启示,其教学互动呈现出和谐性。
三、丰富对话形式,推进深度学习进程
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在导学设计、案例解析、训练组织等环节,都需要寻找丰富的对话机会。课堂上有对话,课后也可以展开对话,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展开线上对话,将学科教学对话进行更多延伸。
(一)注重课堂对话
课堂教学需要对话支持,教师要对对话形式进行创新设计,追求高质量的对话。教师设计问题时,让学生自由选择回答;教师投放话题后,学生可以主动辩论,提出不同的观点;学生提出问题,要求教师来解读;学生之间展开对话交流,自由交换观点。不管是哪一种操作形式,教师都需要进行对应设计和组织,让课堂对话顺利展开。
课堂对话较为直接,学生在师生对话中可以获得更多启迪和触动。如教学《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时,教师在导学阶段推出思考问题:“罗斯福新政带来的影响有哪些?”学生给出共性回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诞生,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教师继续推出问题:“為什么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学生开始集体研讨,教师深入学生群体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针对性地做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从经济危机教训、高科技产业发展趋势、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的经验等方面展开研究,对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在这个对话过程中,教师利用问题进行积极投放,给学生提供深入思考和交流的机会。从学生的具体表现可以看出,教师的对话组织是比较成功的,让学生都能够主动进入交流环节,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之上达成学习共识。课堂对话机会众多,因为是面对面交流,其学习效率更高,学生从中获得的信息也更为丰富。
(二)延伸线上对话
学生运用网络早已成为生活常态,教师对此需要有客观认识,设置一些网络交互任务,引导学生课后借助网络交互平台展开对话,这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历史学科学习涉及较多领域和内容,教师借助网络展开训练设计,要求学生对历史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在网络上展开学术研讨,形成对话机会。
教师设计一些对话任务,让学生借助网络搜集相关信息,这样可以有效延伸学习维度,引导学生展开拓展性思考,自然形成学科认知。如教学《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时,教师先介绍苏联的发展、改革和解体,同时设计了课外研究任务:“借助网络展开信息搜集,找到苏联的相关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优化处理。苏联从发展到改革,再到最后解体,你有哪些认知和发现?”学生接受这个任务后,开始借助网络展开信息搜集,并对信息进行处理,逐渐对苏联有了一些认识。为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在网络交互平台上组织学生开展网络交互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信息整合情况,讨论信息处理技巧,对苏联的发展过程进行对应讨论,利用树形图梳理各阶段历史的大事件,形成图示归结。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信息处理,很快就完成了知识点的建构,自然形成学科认知体系。
总之,历史案例解析、历史信息搜集、历史问题探索、历史训练设计,这些教学环节都需要对话支持。教师要做好对话准备,适时启动对话机制,让更多学生主动进入对话环节,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中感受历史、体悟历史、内化历史。对话形式众多,对话活动多样,教师在具体组织时应进行创新探索,让对话成为主要的学习手段,为学科学习注入丰富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文英.高中历史课堂深度教学实施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0.
[2]李修岭.高中历史对话教学的构建[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12).
[3]杨仪.对话教学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材解读途径初探:以“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9(12).
【作者简介】俞亚锋(1981— ),男,江苏泰州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蒋垛中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历史教学和研究。
(责编 唐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