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益社团向公益创业的转变:现状、困境及对策
2021-02-13
(沈阳工程学院法学院,辽宁沈阳 110136)
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也译为“社会创新”“社会创业”或“公益创新”,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创业理念与创业模式。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公益创业是一种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下持续创造社会价值的活动,这种活动通过前瞻性地不断发现和利用新机会来履行社会使命和实现社会目的。公益创业包含以下要义:①以社会责任为导向。②采用商业化运作模式。③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④首要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⑤是应对市场和政府失灵的手段之一。公益创业理念和实践填补了传统商业和慈善公益间的鸿沟,同时包含了非营利性机构的创业活动和营利性机构践行社会责任的活动,使创业精神应用和服务于各种社会领域。公益创业的开启是创业教育的重要里程碑,《中国青年公益创业报告2016》显示,公益创业组织的领导人或创始人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8~25岁,且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创业青年比例达到74.2%,可见青年大学生已成为公益创业主体力量。
一、大学生公益社团向公益创业转变的发展现状
1.大学生公益社团向公益创业转变的必要性
(1)公益创业需要青年大学生的支持和参与实施。青年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希望,是社会建设的主体,是最富于激情、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更是中国志愿者队伍中最大的群体。在近些年公益创业发展中,大学生是最为活跃及最受关注的主体,在公益创业领域将大有可为。中国正处于创新创业最好的时代,社会公益需求增多的同时,也蕴含着更多的公益创业机遇。与商业创业相比,公益创业对解决社会问题有更为积极的意义,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以及一些基金会和企业的资金资助。青年大学生作为最活跃、最敏锐的群体,应把握公益创业潜在的独特优势,实现公益创业的目标。
(2)拓宽就业途径,缓解公益人才短缺与大学生就业难之间的矛盾。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总数急剧增加,大大超过社会需求。据教育部预测,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人。而毕业生巨大的就业压力与我国公益人才严重短缺的现状形成了鲜明对比。ABC美好社会咨询社发布的《2018年度公益行业薪酬与人才实践调研报告》显示,整个公益行业普遍存在“骨干缺失”的问题。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自身的需要。但高校毕业生创业失败率较高,主要是因为他们所创办的小型实体不具备市场竞争优势,面临市场已存在的大量既有企业的竞争。而公益创业提供的是社会服务和公共产品,进行社会价值的创造,在一定程度上不直接面向传统商业竞争,其成功率远高于传统商业企业。公益创业倡导和收获社会效益,同时运用商业化、现代化的管理运营方式产生经济收益以满足自身的发展存续,实现助人自助,为关注社会责任而又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生提供新的创业就业思路。
(3)弥补大学生公益社团活动自身缺陷。当前大学生公益社团类型及项目内容较单一,难以产生持续影响。如针对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教育及心理问题所开展的寒暑期支教、心理帮扶等;针对空巢老人、失独老人身体及心理关怀需求而开展的生活照顾或节日慰问、文娱表演等。此类活动往往不具有完备的体系设计和可持续性,有的流于形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服务对象的需求,更难以保证志愿者参与的深入和积极性。此外,大学生公益社团每次公益活动的资金来源多以一次性赞助为主,大多数是由企业、社会组织或政府对活动给予一定物资支持,从而获得冠名宣传等权益。这种资金来源渠道有限且很不稳定,难以保证项目的长期运转。
2.大学生公益社团向公益创业转变的现状
(1)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的表现形式多样。目前公益创业主要有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兼顾社会利益的营利性组织)、志愿公益活动、产学研混合型几种形式。其中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普遍存在的是后两种形式。
在高校开展的公益创业,表现为各种公益社团或者组织开展的活动。如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创行”团队,依托大学生公益实践社团,帮助贵州黔东南地区村民们推广古法造纸“苗纸”,在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的同时更推广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创建创业团队的同时也创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形式,该项目是一种多方共赢的有益实践探索,实现了公益团队的自我造血和社会效益的创造,其公益创业模式值得推广和借鉴。
产学研混合型公益创业形式是由政府、企业和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等非营利组织合作,构建生态网络混合型公司创业生态系统。如湖南大学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创业项目,强调一种协同效应,是“公益助学+就业+创业”产学研与公益一体化的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与实践的新模式,此项目包括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滴水恩大学公益创业孵化有限公司、天使关爱事业中心、湖南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心哈布公益创业、“滴水恩”公益创业基金会、滴水恩公益创业社团、湖南大学彩众多虹助学协会、绿色志愿者协会、爱心协会、同伴教育同盟等子项目,在发展创业项目的同时又不忘其公益本质,立足服务社会,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与公益慈善理论及实践的完美结合,是公益创业项目的最理想状态。
(2)大学生公益社团数量庞大,但向创业方向发展缓慢。近年来,高校涌现了大批公益型学生社团,在扶贫支教、宣传环保节能、帮扶弱势群体等方面广泛开展志愿活动,但缺乏长效和可持续发展机制。而高校公益创业将推进社会的进步、社团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有机结合,在缓解一定社会压力的同时,为社团发展方向及其骨干成员的职业规划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实践中的高校公益创业搭建了高校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平台,并不断向社会发展渗透和扩散,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源。公益社团在各个高校都有分布,参与公益社团的高校学生数量庞大,公益社团组织和运营良好,已经成为社会公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公益创业成功案例寥寥无几,大多都止步于学生社团阶段,根据《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调查报告》显示,仅有24%注册为企业或民营非企业,其他只停留在创业计划书层面,或虽启动项目但一直未注册法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公益创业板块发展缓慢,市场较大但未被开辟。报告显示,中国公益创业组织获得社会支持偏少,在受访的144家组织中,88个组织“自己造血”,只有43个获得了企业赞助,收入源于捐款的组织仅有21个。
二、大学生公益社团向公益创业转变的困境
1.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独立生存能力较弱
公益组织的非营利性使得公益创业组织的独立生存能力较弱,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的依赖性较大。主要体现在:①创业资金不足,成为制约青年公益创业组织发展的关键因素。调查显示,36.1%的青年创业者反映资金短缺是其公益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②青年公益创业组织造血能力有限。调查显示,约40%的组织主要依靠“外来输血”,企业赞助和“捐款”的比例接近30%,表明公益创业组织的资金仍具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公益创业组织的造血能力不足,依靠自身的发展难以实现组织规模的壮大,公益创业组织的规模较小。
青年公益创业组织独立生存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在于:公益创业组织独立生存能力较低,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我国的公益创业环境还有待优化,多方面为公益创业组织发展提供的支持有限。
2.大学生创业主体的经验和能力不足
一方面,大部分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前并未进行创业准备,有的往往只是一时的冲动与奇思妙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益创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存在工作经验不足,对社会的认知还不够成熟的问题。大学生在学校内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公益社团只是学生在课余时间的活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出公益奉献,并未进行专业的公益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也没有进行系统的公益实践训练,因此经验缺失。而且目前高校很少有专门的公益创业课程,专业性不足是公益社团向公益创业转变中的短板。由于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创业者的社会认知还不太成熟,也缺乏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对公益组织的市场化运作效率低,这些主体特征往往会导致公益创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影响公益创业事业的长远发展。
3.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可持续性不高,难以长期维系
大批公益型学生社团的存在让大学生志愿活动有了更好的系统性和组织协调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由于高校公益组织体系不成熟,缺乏理论指导;高校社团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资金、师资等方面投入不足;学生流动性大,缺乏统一有效的社团管理;零散的创新创业课程并不能达到对青年大学生系统地进行创业教育的目的。往往是拥有创业梦想的人多,但实际创业的人少;起步阶段充满热情,却难以长期维系。
三、大学生公益社团向公益创业转变的对策
1.完善高校大学生公益创业相关法规、政策
要促进大学生公益创业的规范、持续、长远发展,保障其发展的有序性和活力性,我国相关职能部门必须要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使大学生公益创业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一是要对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性质、属性、职权、职责等做出有效界定,明确准入的条件与要求,确定管理的职能部门,使大学生公益创业具有明晰的地位。在明确进行界定时,要以鼓励与规范为主,放宽准入的门槛,尽可能地减少有关的审批手续和环节,使大学生公益创业逐渐形成规模;二是出台专门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法规,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得到应有权益维护,形成科学运行体制机制,增强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使其有“门”可进。
2.加大资源整合,提高社会支持力度
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先天资源和获取途径较少,其创业质量和创业成功率的提高,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支持体系及资源整合机制,政府、社会组织、高校、企业等各相关部门及治理主体合力推动,使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能够充分获取创业资金、场地、人才、技术服务咨询等各类资源。社会支持力度提高将直接促进公益创业项目的成功,如高校可设立大学生公益创业基金项目,为优质项目提供创业训练项目经费,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提供扶持资金;选择一些已经实际运营且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项目进行路演,获取企业或投资人的投资;通过举办公益创业大赛来指导项目完善,扩大社会影响力,并对获奖项目进行资助等。当地创业孵化基地等可以为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提供政策优惠及办公场地、孵化项目、种子资金等各类平台,使大学生公益创业组织能够有“路”可走。
3.加强公益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公益创业能力
高校应当将公益创业教育纳入课程教育体系,开设公益创业教育的必修课及选修课、开展实践教学及教学改革研究,构建科研-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公益创业教育体系,,把公益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可学习借鉴湖南大学的先进模式,重点探索将公益创业与产学研一体化结合的新模式。高校要开设公益创业课程,要根据公益创业的特点,遴选一定的领域,对有意愿从事公益创业的大学生开设培训课,教授他们专业的公益创业知识与技能,并邀请创业投资家、成功企业家、公益慈善家等不同领域专家担任创业导师,进行课程讲授、创业指导等。同时要重点扶持公益类社团,配备专家开展项目帮扶和项目团队辅导,培育公益创业项目的专业性和可操作性,使其有“法”可依。
4.提高公益社团知名度,建立自主公益品牌
品牌是公益组织募资和吸引人才的法宝,能帮助机构产生更深远的社会影响。大多数公益社团都是依托高校或社区进行公益服务,地区知名度和信誉度较高,但未形成全国性品牌,市场受众较小,较难向更多地区推广,可持续发展难度大。强大和响亮的公益品牌不仅能提升组织的知名度,也能使所经营的公益项目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从而积累社会公信力,筹集更多资金和合作资源。清晰的品牌策略、强有力的传播执行不但可以帮助公益组织获取资金、人力等资源,还能给机构提供权威和信誉,使机构赢得更多的话语权,在支配资源时更加高效和灵活,与基金会、企业、政府沟通时处于更加主动的位置,甚至能影响政策方向。如湖南大学的学生公益创业成功打造了“滴水恩”“益创培训”“中国公益创业网”“《大学生公益创业》杂志”等公益创业品牌。大学生公益社团应建立鲜明的、有辨识度的品牌定位和形象,扩大知名度和受众,提高市场竞争力,使其有“根”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