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情理论在新时代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研究

2021-02-13肖喜丹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共情辅导员情感

肖喜丹

(成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005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走进了新时代,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辅导员在构建美好校园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辅导员工作中通过适当引入共情的方式,实现辅导员与学生的心理换位,达到师生间无阻碍情感交流的目的,平复学生的逆反情绪,改善学生认知结构,实现教育内容的真正内化,达到教育工作的目标效应[2]。将共情理论熟练运用到辅导员工作中,不仅让辅导员工作实现了创新,还是新时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思想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最好体现[3]。

一、共情理论的内涵

(一)共情的含义及价值

共情(empat hy)又称共感、移情、同理心等,指走进对方内在世界,体会对方内心情感的能力[4]。1909年,Tit chene第一次提出共情,他认为共情就是自我把客体进行人性化的一个过程,等同于自己带着对方的眼睛,穿着对方的外套,去体验和感受对方的世界,是个体主动地通过内在模拟从而形成心理意向的过程[5]。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 s)则认为,共情是指咨询师能走进并了解对方内在的主观世界,并告诉对方有意义的信息,认识或察觉到对方蕴藏的个人意义的世界,就像是你自己的世界,但没有丢掉“好像”的特质。用Hof f man的定义来说,共情是一个人因为他人所处的情境从而引发的个体感受,这种感受经常会与其自身相似的经历联系起来[6]。

认知和情感是共情两个最基本的属性。在共情的过程中,第一步通过认知共情,理解并认可对方的观点,进入对方角色,从对方的言语表达中感知对方情绪,捕捉心理变化,洞察其需要;第二步利用情感共情,同对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实现心理角色换位,使其释放心理压力;最后再运用认知共情,从认知层面启发、引导对方,看清事物本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与外界进行近距离交流沟通的频率在逐渐降低,其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面临各种困惑与难题,这个时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能够顺利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了解其真实想法,保证工作稳定推进。共情作为一种人与人进行沟通交流的基本能力,让日常心理咨询工作更加高效地进行,而高校辅导员作为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常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等方面工作的主力军[7],合理、充分地运用共情理论将帮助高校辅导员们更深入地开展工作,切实提升教育效果。

(二)共情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契合点

1.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理念

将共情的理念融入到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高等教育“以生为本”的理念,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8]。在引导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中,辅导员可结合学生个人实际情况及共情的基本理念形成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有温度的工作方式。共情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打破交流屏障、平复逆反情绪和消除心理障碍等。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联系最紧密的群体之一,要积极关注学生日常的言行举止[9],总结特性,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情感状态,感悟他们的想法,同时结合自身人生经历将自己的感受和建议传达、反馈给学生,帮助其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做好大学生走入社会前的“守门人”。

2.对个体进行心理研究

高校辅导员工作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即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涉及到要掌握人的心理活动相关知识,而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因而,从心理学领域提供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能为高校辅导员所借鉴并将其应用到工作中。高校辅导员工作由“知、情、意、信、行”环节组成,相互联系,逐步推进。传统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缺乏对个体进行心理研究,对学生缺乏关爱和理解。通常采用传统“说教”方式,忽略学生个性,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忽视情感交流,由“知”直接跨越到“行”的阶段,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不符合心理活动规律,而且极易挫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共情就如同打开双方心理芥蒂的一把“钥匙”,让双方通过有效沟通来实现心理换位,使得高校辅导员工作真正实现有的放矢。

二、共情理论运用于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必要性

(一)打破交流屏障

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会发现一个现象:教育对象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往往第一时间不是向父母、老师寻求帮助,而是更多地向同龄群体倾诉,寻求帮助,而形成这一现象的很大原因是教育对象对教育者的不信任心理。一方面,由于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所处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如何打破师生交流的障碍成为摆在高校辅导员面前的一道难题。另一方面,高校学生正处于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情绪极端化、个性鲜明等特点。因此,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常常会出现辅导员“一直说”而学生“低头不语”的情况,即单向的说服教育。在这种单向的说服教育中,辅导员和学生并未打破交流的屏障,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的实际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辅导员在工作中难以体会到获得感及价值感,从而造成师生之间关系紧张。事实证明,要消除传统说教模式的弊端,需在目前高校辅导员工作中适当地引入共情理论。通过共情,实现师生间心理角色换位[10],从交谈话题中寻找突破口,建立心理互信基础,实现由单向的说服教育向双向沟通、交流的转变,为师生高效沟通架起桥梁。

(二)平复逆反情绪

传统的高校辅导员工作主要借助于说理、评价以及榜样示范教育等形式开展,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重形式轻内容”、“重说教轻沟通”的问题,导致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产生抵触心理和逆反情绪。传统的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从自身角度出发,站在教育者的高度与学生交谈,缺乏真实情感的碰触,因此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一旦学生对辅导员产生了逆反情绪就不利于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反,在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中引入共情理论,对学生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平等相待,有助于平复学生逆反情绪。有研究也表明,当人在身心愉快、情感状态佳的时候更易于接受陌生的事物;而当人处于紧张、戒备状态时,很大程度会排斥平时本来可以接受的东西。高校辅导员在与学生的相处中要坦诚相待,真情交流,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真情打动学生,使其消除逆反情绪,与辅导员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为高校辅导员工作持续推进提供保障。

(三)消除心理障碍

当代大学生既面临着学业的压力,同时又承受着来自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极易产生焦虑情绪和心理障碍,高校辅导员作为“守门人”,肩负着保障大学生们身心健康成长的重任。如何找到学生压力产生的根源,消除其心理障碍,成为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传统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常通过“推己及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导,难以真正做到从学生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通过共情,高校辅导员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问题,有效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及心理障碍。用共情理论指导高校辅导员工作,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间的友好交流。此外,高校辅导员还应充分找到学生心理压力产生的根源,施以共情,对症下药,这也在无形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为进一步推进高校辅导员工作寻找突破口。

三、共情理论在新时代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路径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个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工作,在具备过硬科学文化素养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对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高校辅导员工作遵循一定的方法和原则,将共情的相关理念、方法、原则、功能等有的放矢地运用于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切实做到以换位求理解、以入情求入心、以指引求启发、以目标求效果。

(一)采用共情的替代内省方式,以换位求理解

替代内省是共情表达的基本方式,替代内省也可叫做感应式内省,通过替代性学习即通过模仿、观察别人的行为反应而使自己产生相应经验,并对这些从别人的行为中感悟出的经验进行体验和分析。运用这一方式,将共情与高校辅导员工作做到紧密结合,指导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做到心理角色换位,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需求,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就与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经常运用的换位思考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通过与学生实现心理换位,高校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主动搭建起了师生积极交流、深入了解的平台。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探寻问题产生的根源,才能在工作中找准切入点,打破师生沟通、了解及相处的屏障。通过采用共情的替代内省方式,引领学生在过程中受到启发,自觉主动地与辅导员实现心理换位,理解辅导员的辛苦与难处,做到相互理解,有效促进自我成长及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贯彻共情的人本主义理念,以入情求入心

马斯洛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之一,曾提出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种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他认为人能够积极拓展并实现自我需求,当然这都要基于基本需求的实现。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都能得到较大的满足,而情感需求的缺失经常使他们感到孤独和无助,渴望得到外界更多的关爱和尊重。共情所倡导的人本主义理念正是要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能够从学生的情感需求出发,用真情实感打动人心。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方式、方法所能达到的效果都是有限的,而情感所及之处所释放的强大力量却是无穷的。因此,将共情理论运用到高校辅导员工作中时,要充分贯彻人本主义理念,以入情求入心。在这个贯彻的过程中,辅导员不仅要体会学生的情感还要将这份情感向学生产生迁移,让学生体会到“我理解你”“我很关心你”“我想帮助你”,打动并感染对方。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逐渐卸下心理防备,褪掉保护色,与辅导员产生信任、亲切的关系,辅导员也由此加深了对学生的洞察和理解,达到高层次的共情,实现师生间的友好、良性互动。

(三)遵循共情的价值中立原则,以指引求启发

共情的价值中立原则,也称价值中立态度或非评判性观点、非指导性原则等,是指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对方,不用自己的价值观改造对方,不对对方进行批评指责,而是引导其树立自主意识,帮助其独立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11]。运用共情的价值中立原则来指导高校辅导员工作,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弥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提高思辨力和自控力,提升自我意识。传统的高校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侧重理论“灌输”,给学生设置了一个固定的发展“模式”,往往强调普遍性而忽视了个性,缺乏灵活性和弹性。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融入共情理论,要遵循价值中立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给学生留下回顾及反思的空间。在与学生的相处中,避免用强制性的命令去要求,而是耐心、详细地告知学生不同做法产生的不同结果和利弊,给其自主思考、判断、选择的空间,使其正确认识自己,准确把握自身情况。最终,引导学生受到启发,领悟道理,做出行为改变。在遵循共情的价值中立原则过程中,辅导员应充分认识到共情不能与“认同”混为一谈,要坚持辅导员工作的底线和原则,不因盲目默许及认同对方观点和看法而迷失指引的方向。因此,高校辅导员只有把握好价值中立的尺度,才能避免走入缺失价值导向的误区。

(四)发挥共情的有效唤醒功能,以目标求效果

通过适当的换位、入情、指引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共情不是目的,将共情理论运用到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教育的目标效应。把对方的已有经验及未开发潜能进行有效唤醒是共情所拥有的一个重要的功能,而强烈的目标导向性是唤醒本身就带有的属性。共情提供给了对方一个对自己已有经验和未开发潜能解构、再造的过程,根本目的是要打开对方紧闭的内心世界,使其能够认识自我,改善自我,以达到自我发展的目标。因而,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共情的有效唤醒功能,以明确目标为导向,以开发潜能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工作指南,以目标求效果,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高校辅导员在工作实施前应制定周密、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形成工作策略并付诸行动,确保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实现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真正“双赢”。同时,高校辅导员在发挥共情的有效唤醒功能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共情并非做“和事佬”、“老好人”,要恰当运用角色换位来获得学生理解及认可,要明确教育真正的目的和任务不是评判和指责,而是唤醒,更是善的传递、爱的共鸣,对学生的认识盲区加以引导和唤醒,最终达到预期效果,从而增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亲和力。

猜你喜欢

共情辅导员情感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