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研究
2021-02-13苏冰
苏 冰
(合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合肥 230601)
对分教学模式是中国本土原创的教学新模式,它是在借鉴近一个世纪都有影响力的认知主义、建构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学习理论和发展性教学理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构建的一种课堂教学新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对分教学模式特色鲜明:从课堂教学流程设计来看,它由教师精讲→学生内化吸收→小组分享交流→全班讨论→教师答疑总结五个环节组成,构建了一个层层递进、结构严整的各教学环节创新性组合。从学生学习过程来看,它整合了基于自主学习的个人建构与基于良好交互的社会建构,实现了学习过程“内发”与“外铄”的有机统一。从师生各自地位和作用来看,对分教学模式清晰厘定了教学过程中师生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在师生“权责对分”中实现了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统一。对分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的范围不仅包括认知,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判断和美德意志”[1]。这就超越以“知识传授为导向”的教学,转向“知识建构、能力形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的合一”[2]。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学科属性和价值目标来看,对分教学模式上述特征契合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本质性课程定位,为思政课教学内容“入耳、入脑、入心”以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目标实现提供了新路径。本文以对分教学模式在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第八章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运用为例,探索对分教学模式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具体策略。
一、优化教学设计,切实做到“精讲留白”
对分教学模式下教师讲授和学生内化吸收、讨论交流时间各占一半。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讲授时间被压缩一半,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提高讲授的质量和效率,在“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上进行精心设计。在“讲什么”的问题上,主要讲重难点、逻辑框架,做到内容明晰、框架清楚、重点突出、难点突破、针对性强,使学生对课程内容逻辑、框架、重点、难点能够准确掌握。同时坚持“留白”原则,给学生留下进一步学习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进一步拓展学习、内化吸收的兴趣和动力。在“怎么讲”的问题上,教师讲授是作为对分课堂教学流程中的一个程序和环节,并不是作为一种具体教学方法。因此,思政课对分课堂的讲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讲授的效率和质量。
“概论”课第八章第一节按照教学大纲的安排教学时长为2学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科学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和新时代的科学内涵;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教学重点是科学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依据和新时代的内涵。难点是引导学生科学认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中的“变”与“不变”,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解决实践中各类矛盾及问题的能力。采用“隔堂对分”。“隔堂对分”与“当堂对分”相比,学生的内化吸收环节放在课后,时间更为充裕,学生准备更为充分。具体安排是教师讲授45分钟,学生课后内化吸收,完成相应作业,小组和班级讨论各15分钟,教师答疑总结15分钟。教师讲授45分钟具体设计如下:
第一个问题“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15分钟),利用问题导入法、网络教学法等进行设计。以问题为导入,运用“对分易”教学软件在线提问:十八大以来你的家乡(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中,你认为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学生可以实名或匿名回答,学生的答案以弹幕的形式呈现在大屏幕上,学生参与度、覆盖面得到提高。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将学生的答案按照经济、文化、民生、生态等进行大致归类,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由现象上升到本质、由感性提升到理性。教师再从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生活、生态文明建设、强军兴军、港澳台工作、全方位外交、全面从严治党十个方面,用数据、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现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及带来的全方位历史性变革。
第二个问题“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15分钟),采用经典文献解析法、案例教学法等回溯历史,观察现实,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迁。从建国初毛泽东“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3]的感慨,到1956年八大召开时毛泽东搞不好社会主义“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4]的发展忧患意识;从1978年中国多个外访团亲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到邓小平访问日本乘坐新干线列车时对中国发展时不我待的焦虑和急迫,教师通过展示经典论述、图片和小视频引领学生回溯历史,认识中共八大和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迁的判断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继而引出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科学论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从改革开放40年社会生产的巨大变化、人民需求的提高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三个方面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依据。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一个变”和“两个没有变”的辩证统一,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第三个问题“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15分钟),教师重点讲授“新时代的内涵”,而“新时代的意义”留给学生自主学习。讲清楚“新时代的内涵”,要有历史的眼光、全球的视野、实践的维度和人民立场。所谓“历史的眼光”,就是要从历史的脉络讲清楚新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意义,讲清楚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所谓“全球的视野”,就是要讲清楚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中国扮演的角色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所谓“实践的维度”,就是要讲清楚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乘势而上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所谓“人民的立场”,就是要讲清楚新时代的“人民性”,即新时代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是“以人民为中心”,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二、提升独学策略,有效促进“内化吸收”
内化吸收是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它对上承接教师的“精讲留白”环节,对教师讲授的重难点内容进行进一步理解、消化和吸收;对下接启需要“有备而来”的讨论互动环节,学生要自主完成作业,带着这份作业参加接下来的讨论环节。它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促进学生个性化的深度学习,而且能够覆盖教师讲授环节的“留白”部分,保障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因此,此环节是对分课堂获得成效的重要环节。要使这一环节得以有效落实,而不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或“信马由缰”,需要强化对学生内化吸收的督促和引导,完善学生独自学习的策略和方案。
(一)遴选优质教学拓展资源
首先,在讲授之后,教师根据“概论”课第八章第一节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内容,将相关教学拓展资源上传到“对分易”教学平台,并要求学生查看学习。遴选优质教学拓展资源要注意提供材料的相关性,即应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要具备有效性,即教师需要对学习资源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行初步评估,具备有效性的资源才应该被纳入视野。本次教学提供的教学拓展资源有:视频《辉煌中国》第一集《圆梦工程》,视频介绍了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对中国未来建造铁路、公路、水道、运河、世界级大港,发展电力事业等主张与设想,并逐一介绍当今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比如港珠澳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胡麻岭隧道、海南环岛高铁等一个个奇迹般的工程。要求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孙中山先生描绘的这个蓝图早已实现,中国人民创造的许多成就远远超出了孙中山先生的设想。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的“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5]。视频《1978:谷牧率团访问西欧五国》解析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境况以及与西欧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文本资料和图片《从“四大件”的概念变迁看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从“三转一响”到“车子房子票子”,结婚四大件的变迁,折射了中国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视频《“天眼之父”南仁东:大国重器深探苍穹》和《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新四大发明”的看法》展示科技创新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发展和成就。文本资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使学生全面了解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程和伟大成就,明确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和宝贵启示,深入理解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上的三大里程碑事件之一[6]。
上述拓展资源有助于学生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个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逻辑,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发生了巨大的飞跃,人民群众的需要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是根据中国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作出的客观理性判断,而不是随意决策,更不是主观臆断。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新时代我们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和我国改革需要攻坚的突出问题,明确青年大学生要勇于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和历史使命。
(二)布置一份“理想”的作业
布置一份“理想”的作业是落实学生独学内化环节的有效抓手,其目标在于引导、督促学生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拓展学习、深入思考,“由实践‘观’理论,由理论‘观’实践”[7],在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完成自我建构,初步实现由“知”到“信”和“行”的升华,为下一步小组和全班交互建构做好铺垫和准备。一份“理想”的作业,应具有“相关性、基本性、挑战性、开放性、选择性、个性化、梯度性”[1]19等特点。对分课堂模式为学生独学内化环节设计的“亮”“考”“帮”的学习程序就是一份具有上述特点的“理想”的书面作业。其中,“亮”要求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所给的教学拓展资源和“留白”部分的自主学习,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提炼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最大的收获或心得,充分表达自己个性化的观点;“考”要求学生将自己已经完全清晰明了的内容,设计成问题,并给予答案,在下面讨论交流环节互相考察、提问;“帮”要求学生在深入思考,认真探究基础上提出自己依然无法解决的个性化疑难和困惑,在讨论交流环节向其他同学或老师求助解答。“亮”“考”“帮”作业与课程内容直接相关,要求所有同学都要完成,具备“相关性”“基本性”的特点;它避免了固化的内容、固定的解决思路和答案,学生有自我选择和建构的空间,具有“开放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它适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秀的学生有展示自己才华的空间,一般的学生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有发挥的余地,体现了“个性化”“梯度性”“挑战性”特征。
除“亮”“考”“帮”作业之外,教师还可以布置具有上述特点的思考题供学生选择。如以“厉害了,我的国”为主题,要求学生从科技创新、反腐败斗争、依法治国、文化自信、教育、脱贫攻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强军、外交等方面谈谈这些年来国家发展取得的新成就;以“民族复兴路上,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为主题,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影响满足人民美好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深入理解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什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却没有变”?要求学生以正确的全局观和发展观理解“一个变、两个没有变”。“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狄更斯的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来描摹当今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国将扮演怎样的角色”,“结合个人实际,谈谈当代大学生如何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奋发成才,勇于担负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等。学生作业一般为书面作业,也可以选择主题演讲、原创短视频、微电影、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
三、有效组织引导,保障讨论有序高效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讨论能够充分发挥朋辈之间相互教育、启发、互鉴力量,同龄人之间的合作探究、交互建构往往更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兴趣,更能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在讨论交流环节,教师并非无所作为,而是要加强对讨论交流环节的管理和引导,使课堂生态既“生机盎然”,又有序高效。同时注意倾听、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以高水平的解答、引导和总结为整堂课“画龙点睛”。
(一)加强互动管理,课堂“活而不乱”
对分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管理和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对分教学模式创始人张学新所指出的,“对分课堂看起来简单易行,实际上非常考验教师的能力”[8]。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和教师解答总结三个环节。在小组讨论阶段,小组所有成员均是带着内化吸收阶段的成果“有备而来”地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课程的理解、感悟及如何践行的思考,相互解答个性化的疑难和困惑,在交流过程中建构并提出代表小组的收获与困惑。针对本节内容,部分小组提出的问题有:“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国家发展史、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新时代的‘人民性’在实践中应该怎样具体体现和落实?”“新时代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什么时候?”“如何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什么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却没有变?”等。教师要营造自由、开放、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的氛围,随时关注每一小组讨论的问题及进展状况。对于讨论积极热烈、观点碰撞较多、思维特别活跃的小组,教师可以参与讨论,进行指导和调节。对于气氛沉闷、讨论不够积极的小组,教师需要进一步了解具体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从拓展思维、加深对理论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等角度引导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必要时在下次课进行组员的调整。
小组讨论结束后,学生个性化的问题得到解决,同时还会遗留部分问题进入全班讨论环节。在此环节,一般是自主发言,可以首先安排讨论热烈的重点组讲述他们的观点,提出他们的问题和困惑,然后教师请有发言倾向的小组进行发言,最后任意抽查其他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安排的原则是尽量让每一个有意愿发言的小组或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为避免各小组自说自话,组间交流不充分的情况,可以要求在每小组陈述观点之前,点评上一小组的观点,并力所能及回答上一小组的问题和困惑。在这一环节,教师一般不参与深度讨论,但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发言,对于观点有误、立场出现偏差的发言应及时进行纠偏;对于准备充分、视野开阔、论证有力的小组发言给予赞赏性评价。同时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讨论热烈带有共性的问题,做好辨析、解析的准备,在答疑环节面向全班统一解答。还要灵活掌控全班讨论进度和节奏,精简冗长发言,鼓励更多小组参与讨论,保障课堂互动交流高效有序。
(二)答疑总结及时到位,实现“画龙点睛”
教师总结答疑是对分课堂不可或缺的环节,一个好的总结和引导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首先,教师需要对各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对准备充分、态度认真的小组进行肯定和表扬,如笔者所带班级中的一个小组利用双休日对安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肥西县小井庄进行调研,并以“从小井庄的今昔变迁看改革开放40年”为题进行汇报交流,其小组卓越的表现震惊全班。教师及时的赞赏性评价不仅是对小组努力的肯定,而且会对全班产生导向性示范作用。对表现一般的小组甚至敷衍的小组,一般不直接批评,但一定要清晰明确地指出他们的主要问题,如没有认真学习所给的教学材料,没有联系理论结合实践、态度不够认真等,目的是警示全班,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和方法进行学习。其次,对学生发言中的主要观点进行分类点评,尤其是偏颇的、有待商榷的、存在明显错误的观点需要及时进行引导和纠偏。如有的同学提出“‘人民性’似乎一个抽象的、玄妙的概念”“‘修昔底德陷阱’是难以跨越的”,还有的同学提出“中国办好自己的事就行了,不必承担过多的外部责任”等。针对这些观点,教师要以历史、理论、实践的逻辑,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地回应和纠偏这些观点,同时要注意沟通的艺术,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以“理论的科学性和彻底性”“价值的道义性和正当性”“实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9]打动和说服学生。
教师要认真对待和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一般来说,经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依然无法解决的问题,往往是带有共性、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以及目前尚无定论、有待社会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才能给予解答的问题。对于前者,教师应给予正面回答。例如,有同学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而基本国情没有变,是否表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可以不受基本国情的制约?”这一问题颇具迷惑性,很多同学心存困惑。教师应讲清这一问题的实质是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并且不断发生阶段性变化的历史过程。还有同学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是否表明我国社会需要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质’的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因此可以改变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的认识?”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讲清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相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相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目标来说,这只是“量”的积累和“量”的变化,并不是“质”的根本性改变,并未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对于后一类尚无定论的问题,教师需要“解释问题的性质”,“提供不同观点供学生参考”,给学生建立一个进一步认识问题的坐标系[10]。在解答学生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将学生的问题与教学内容进行对接,既实现了教学目标,又满足了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同时还应将问题的回答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实现从认知到信仰和践行的跃迁。
结 语
对分教学模式是一种适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要在实际运用中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需要结合课程具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有效组织。教师讲授要精炼、精要和留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作用,同时留给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的空间。用心遴选和设计教学拓展资源及作业是提升独学策略的有效抓手,同时教师高效有序的组织管理和及时到位的答疑总结是思政课对分教学取得实效的重要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