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三维阐释
2021-02-13杨丽艳刘逢坤
杨丽艳,刘逢坤
(1.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新媒体集团,黑龙江 哈尔滨,1500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过程中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立德树人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学校立身之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对于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理论之维
(一)厚植传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1]作为古代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积淀,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道德教育资源。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修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仁政思想,“言必信,行必果”的做人准则,“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等,无不彰显着深厚的文化精神及民族情怀。但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社会思潮涌入,甚至金钱至上 、利益最大化成为普遍追求的价值观,使人陷入一种道德误区。面对当今社会出现的道德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味深长地提出一系列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这对于延续世代依存的道德情感,提升人们的道德品质,推动新时代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明确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想信念是确立人生价值目标的重要前提,它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社会以及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而且还体现在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政治立场上。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国家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强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但在当今社会,理想动摇、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等现象常有发生,如果任其发展,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方向十分明确,就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人民坚定理想信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基本遵循,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
(三)扎根中华大地——致力于中国发展做特色教育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有适合其自身的环境和土壤。教育也不例外,各国由于历史传统、文化环境、具体国情的不同,其教育都有着独特的内在逻辑及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我们需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同时又必须结合我国国情,扎根中华大地办教育。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牢牢扎根中国大地,根据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国情擘画教育蓝图,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调培养一代代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牢记为人民群众服务根本宗旨、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实践之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的各环节,贯穿到教育的各领域。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各种力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道德氛围,形成以德育人的教育合力,增强立德树人的实效性。
(一)课堂实践——教与学高度融合
中华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对道德主体精神的弘扬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课堂教学是教育的基础,是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培养的主渠道,在教育的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既包括教师的教,又包括学生的学。立德树人视域下,教师需要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发挥好教与学的双主体性,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然而,就目前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而言,还有一定的差距。如,部分教师只注重对学生灌输理论的知识,忽视学生情感上的体验;部分教师讲述枯燥无趣,缺乏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引导;部分教师强调自身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部分教师只面向部分学生,不面向全体学生;部分教师形式上注重构建自主课堂,却缺少对授课内容的升华;等等。这些不良课堂教学行为的存在,不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因此,教师需要对当前的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反思。首先,一切课堂教学都要围绕着学生来进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习规律以及教学规律因材施教。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一主渠道,细化教学各个环节,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的文化内涵以及育人因素,既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又要注重对学生品行的引导,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再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实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
(二)家庭实践——父母身体力行做表率
道德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任何一种道德能与现实生活相脱离。青少年的品德养成来自他们对生活的感知、体验和理解,只有从生活的实际出发,才能激发他们真正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立德树人必须要深深根植于学生的生活土壤。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和文明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家庭建设的重要性,强调要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但就当前的家庭教育来看,还存在重智轻德之风。还有一些家长过于关心个人利益,忽视自身道德品质的塑造,难以对孩子起到示范作用。因此,作为父母,一方面应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作孩子的表率,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步台阶;另一方面应帮助孩子养成热爱祖国、礼貌诚实、勤奋自立、善良助人、敬老爱幼等良好的思想品德,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之,家长要把德育内容融入孩子的生活中,让孩子在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热爱生活,磨砺意志,陶冶情操、阳光长大。
(三)社会实践——榜样力量做引领
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组织的密切配合,以形成强大合力。社会是个大课堂,家庭和学校应积极动员和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研、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开阔视野,锤炼品格。社会大熔炉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向先进典型学习,可学者多矣!最关键的是要学精神、学品质、学方法。”[2]一方面,要引导孩子向榜样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中不仅有为高原献身的植物学家钟杨、秉持科技报国理想的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英勇抗击歹徒的老兵杜富国等时代楷模,更有抗疫期间“生命摆渡人”顺丰快递小哥汪勇,创办一元爱心厨房的老夫妇万佐成、熊庚香等平凡人物。要让孩子体会到感动源于平凡,榜样就在身边。另一方面,以反面典型为戒,发挥反面典型的正面作用,教育孩子从中汲取教训,强化问题导向,防微杜渐,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
三、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价值之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最终价值体现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
(一)美育助德——与时俱进塑魂
美育不仅是审美教育,更是一种情感和心灵上的教育,美育是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和美的形态,让人们认识美、体会美、创造美,从而形成鉴赏美的能力和人格。德育是培养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塑造人的灵魂的教育活动,属于理性教育。美育与德育密不可分,德育在学生鉴赏与品味美的过程中,弘扬真善美,揭露假恶丑,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美育作为一种情感体验教育,其本身包含着伦理道德,但并不等同于德育。传统道德教育不具备美育的情感优势和感染力,而美育的功能之一便是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准。美育把具有理性内容的社会情感注入受教育者的心灵,以一种更为直接、巨大的情感冲击力渗入,道德认知与艺术情感相融使人们更具道德激情,更具道德力量,从而推动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变。德育与美育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更加注重审美教育,强调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用美育来助力品德塑造,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身素养和道德品质,是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智体结合——身心成长同步
智育和体育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但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以文化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体育课成为被忽视的课程。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文化课上,在课程设置上,体育课远远少于文化课。而学生们的课余时间也往往被安排参加各种培训班。久而久之,我国青少年的体质连续多年下降,学生肥胖、近视等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中国学生体制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总体近视率为55.6%,其中小学生为37.0%,初中生为71.4%,高中生为84.2%[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统筹推进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并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抓好“拔节孕穗期”青少年的体育工作,对建设体育强国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5]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提高体育教育的权重、弘扬体育教育的价值,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学校加强体育教育,能够促进青少年文化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为修身治学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实现智育与体育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三)劳动实践——知行合一育德
平凡孕育伟大,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对劳动、劳动价值观都做出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劳动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6]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这是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和劳动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西方各种价值观念影响着我国青少年。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强烈冲击着集体主义、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价值观念,使得部分青少年劳动意识淡薄,存在鄙视劳动的心理。这些现象的出现,危害着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必须重视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只有培养青少年热爱劳动情感,才能塑造其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形成勤俭节约、热爱集体、尊重他人、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实践证明,劳动教育不仅能使青少年在实践中获得技能、经验和能力,更能使其在劳动中懂得感恩,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加强劳动教育既是使广大青少年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