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
——以D大学会计专业为例

2021-02-13冯丽丽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大学专业

陈 龙,王 楠,冯丽丽

(河北地质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31)

我国地方高校多以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和应用型为主,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提供资金支持,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极大地助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传统的教育方式通常以灌输课本知识为主,教学内容和模式往往与实际脱节,培养的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与用人单位要求有较大差距,入职后需要较长的适应期。并且,现今时代云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在极大地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催生出很多新兴产业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我国现有行业和职业的发展模式。[1]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必然面临巨大冲击。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消除校企之间的鸿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就成为现阶段各个地方高校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基于上述情况,越来越多的学者从教育教学改革角度展开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中,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微专业”这种以就业为导向的定制培养体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逐渐成为我国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2]

D大学是一所典型的地方高校,隶属于河北省,拥有64个本科专业。同大部分地方高校一样,D大学也面临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的压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D大学基于“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选取近年来招生规模较大且社会需求变化显著的会计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文章将在介绍“微专业”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详细分析D大学会计“微专业”的建设模式,以期为我国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一、“微专业”培养模式概述

“微专业”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是由在线教育慕课平台EDX提出的,主要是指慕课平台根据就业需求向平台学习者提供关于某一专业的专项课程体系,学习者学习课程并通过考核后就能够获得由慕课平台所颁发专业认证的一种培养模式。[3]这种学习模式能够使学习者在短期内较为系统、专业地掌握某一相关岗位的工作技巧和方法,帮助学习者达到相关工作要求,实现了其快速就业和职业化提升的目的。[4]总体来说,这种全新的教育培养模式以培养和提升实践能力为主,针对特定工作岗位展开教学设计,注重了学习者就业和职业提升的需求,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的无缝衔接。[5]可以看出,“微专业”这种现代化的教育培养模式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打通了高校到企业“最后一公里”的壁垒,适应了信息技术及社会需求的快速发展变化,很好地提升了学习者的竞争力。

在EDX开设相关“微专业”课程后,Udacity、Coursera、FutureLearn和Kadenze等国外的4家慕课平台也相继推出了不同付费模式的“微专业”课程。截止到2018年,五大慕课平台已开设了专项课程、X系列认证、纳米学位、项目课程、职业认证和硕士认证等“微专业”,共涉及421门相关课程。[6,7]从国内来看,网易公司的云课堂和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的中国大学MOOC平台在“微专业”教学方面发展较为成熟,是我国现阶段典型的线上付费“微专业”发展模式,它们大多以就业为导向,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顶尖企业合作,并吸纳行业专家和著名高校参与课程建设,为学员提供了一系列前沿、实用、专业的课程。[8]此外,国内的山东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财经大学等高校也根据各校实际情况与社会需求相继开设了“微专业”课程。这些高校的“微专业”大都只招收本校在校学生,不以收费为目的,拉近了学生与企业的距离,为本校学生未来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尽管不同“微专业”平台在课程建设、授课形式和收费模式上有所区别,但总体来看,“微专业”培养模式基本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课程精炼,形式灵活。一般情况下,传统教学的内容由浅入深,逐渐推进,体系性较强,授课时间往往较为宽裕,并且多以占用专门时间进行集中线下授课为主。而“微专业”一般是从掌握某一知识点或技能角度出发,以半年或一年为授课期,选取某一领域内核心的3-10门课程,利用学员的非工作时间灵活授课,内容短小精炼,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帮助学员掌握某项技能,针对性较强。

第二,所学内容以职业和能力发展为导向。“微专业”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从社会需求角度出发,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展开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解决了高校传统教育模式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不匹配的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微专业”的课程往往由平台、企业、高校和行业专家共同参与设计和建设,内容在高校课程的基础上加大了企业实战演练和实践项目的比重,体现了职业和能力发展的需求。

第三,具有专业认证机制。在教学课程结束学员达到“微专业”学习要求并通过考核后,就能获得相关平台的认证,以证明该学员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达到了该“微专业”的培养目标。通常,认证采用发放结业证书的形式,证书基本包含了“微专业”的名称、学员的个人信息、“微专业”的课程、平台信息等内容。该认证一方面提高了学员学习的可信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加“微专业”的含金量,推动了课程付费的进程。

二、地方高校会计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现阶段,财务共享、财务机器人等现代化财务手段的出现对传统手工财务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在提升对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要求的同时,也严重降低了对基础会计人员的需求量。[9]然而,现今与D大学同类型的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在教学和专业实习上仍以传统内容为主,未能根据社会需求和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实质性的转变,逐渐降低了本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10]总的来看,现阶段我国地方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课程体系与行业实际情况脱节,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实际工作能力较差。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以及经济活动的逐渐扩展使得社会对会计专业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现阶段地方高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仍以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学等传统课程为主,理论性较强,缺少与社会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内容,因此,培养的学生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不可避免地出现与社会脱节的现象。

第二,会计专业实践、实习时间较短,且内容陈旧,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会计专业通常采用“通识课+基础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的方式培养学生,这些课程基本涵盖了大学整个学习周期,而相关实践课和实习课往往安排在专业课学习之后,时间上无法得到充足的保障,并且毕业实习一般会与毕业论文写作时间重叠,无法使学生得到足够的锻炼。另外,大部分地方高校会计专业往往以传统企业业务流程为模板设计和安排实习内容,有些虽然采用了电算化、网络化等形式,但本质上仍然是旧内容的新展示,未能发挥出专业实习应有的作用。

第三,学生实际工作能力鉴定较为困难且缺乏社会认可度。虽然会计专业学生在校内实践后会获得实践成绩,在校外实习后会获得实习单位鉴定,但由于相关实践和实习在时间和内容上有所欠缺,并且鉴定单位也不一定在行业内具有权威性,因此该成绩往往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含金量较低,无法发挥促进学生就业的作用。

三、地方高校大学会计“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探索

可以看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制约了地方高校会计专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微专业”这种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并且学员在通过考核后还会获得由校企共同颁发的专业认证,极大提高了“微专业”培养模式的社会认可度。由此可见,采用“微专业”这种培养模式是进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D大学结合“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本着所学即所用的理念,对该校会计专业实施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以D大学会计“微专业”建设为例探索地方高校“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一)定位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一方面影响专业的发展规划,另一方面还决定人才的培养标准,是进行“微专业”教学改革首要明确的事项。基于“微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和我国会计行业智能化和大数据化的发展趋势,D大学确立了会计“微专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会计人才的目标。在培养一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和大数据等工具,以职业发展和技能提升为导向,采用订单培养的模式,精准地与财务共享这一工作岗位相匹配,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趋势,满足未来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

(二)深化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教学团队

高校的优势在于其长期的理论研究经验和良好的教书育人体系,而企业的优势却在于能够及时掌握市场动态,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与实际工作结合较为紧密。基于此,D大学会计专业选择与财税领域的领军企业——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广泛吸收企业和行业专家加入教学团队,共同规划会计“微专业”的课程及教学内容。这样不仅保障了“微专业”的培养质量,而且有利于培养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为高校和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三)重构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

如何在众多的课程中选择出最具有价值的课程,如何更好地将“教与学”结合在一起,是“微专业”建设成败的关键点。D大学为了保证“微专业”的教学质量,首先在重新设计会计“微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组建了专家组,由优秀的“双师型”人才、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和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教学名师共同把关,确保了会计“微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其次,在课程选择上,会计“微专业”专家组围绕会计未来发展趋势和实际工作环境的变化,打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重新设置和构建了财税共享理论与实践、互联网+财税理论与实践、共享平台系统介绍与实现、BPM系统实践、ERP软件实践和财税信息技术理论与应用6门极具灵活性的课程。此外,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该校会计“微专业”本着“教学+实践”的理念,深化校企融合,采取学生进企业、企业专家进课堂、业务进课堂等方式进行教学改革,以实际工作为导向,加大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力度,使学生真正实现所学即所用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微专业”教学不同于传统的专业教学,应采取更加灵活高效的形式。因此,D大学会计专业设计了课堂、慕课和企业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型教学形式。首先,在“微专业”创建初期,主要以课堂授课、企业学习、线上交流等形式开展教学工作。其次,当“微专业”课程体系及内容构建成熟后,授课形式逐渐向直播授课、录播授课、网络在线实操、课堂指导、带薪实习等形式转变。这种模式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增加了学习的灵活性,显著促进了“微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五)转变课程考核方式

“微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再采取以往试卷考试的形式显然不合时宜,因此,D大学对会计“微专业”课程采取了“学习总结+实操”的形式进行考核,其中学习总结部分由校内“双师型”教师负责考核,实操部分则由企业专家负责考核。这种考核方式一方面能够通过学习总结系统地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能通过实际操作考察学生相关技能的具体应用能力,兼顾了理论与实践,体现了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

(六)优化教学管理

根据会计“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D大学在原有专业教学管理机制和政策的基础上单独优化制定了“微专业”教学管理文件。内容主要涵盖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编制计划、任课教师选聘、课程安排、课程考核、学员申请、教学质量监督、毕业审核、档案管理以及结业证书发放等方面,保障了会计“微专业”建设的顺利运行。

(七)构建培养效果评价体系

为了更好地考察会计“微专业”教学改革的成效,D大学构建了一整套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实践能力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就业评价、学员自我评价等内容,为会计“微专业”调整培养方案、优化课程、提升社会影响力以及更好地培养人才提供了支撑。

总的来看,通过为期一年的培养工作,D大学会计“微专业”的学员已基本掌握了大数据、互联网、信息系统和财务共享等相关知识,能够熟练处理财务共享中心大部分的实际业务,并且通过带薪实习提前适应了工作环境,提升了工作技能,增加了就业机会。经统计,该校会计“微专业”学员毕业就业率达到了92%,远远高于该校会计专业总体就业率,且在工作一年后的回访中,大部分毕业生再次对“微专业”的培养给予了肯定。可以看出,D大学针对会计专业开展的“微专业”教学改革极大提升了学员的应用能力及综合素质,达到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初衷,圆满完成了教学改革的目标。

四、结语

通过D大学会计专业实施“微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可以看出,“微专业”这种培养模式为地方高校解决传统教学弊端、消除校企鸿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并且,这种教学改革也能够促进高校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发展,有利于各地方高校打破学科壁垒,突破思想束缚,提升学科水平,为其构建一流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微专业”作为地方高校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在教学设计、慕课平台建设、核心价值体现、结业证书社会认可度等方面还有一定的改进和提升空间。

鉴于此,各地方高校一方面需要审时度势,明确自身定位,抓住“微专业”等教学改革的时代机遇,从培养目标、发展路径、教师队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组织、考核方式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入手,以就业为导向重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力争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还需要不断构建和完善“微专业”的生态圈,多与行业内顶尖企业合作,多与其他优秀高校合作,联合发展,构建区域性、全国性的“微专业”平台,为“微专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大学专业
“留白”是个大学问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专业降噪很简单!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