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人的发展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
2021-02-13许袖飞王文东
许袖飞,王文东
(1.海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口 570206;2.中央民族大学 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北京 10008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将人的发展置于各项工作的核心地位,一直关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地位、生存需要、精神需要和价值理想,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首次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具体包括三方面:一是党和政府要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在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要牢牢贯彻群众路线;三是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这是由于,在习近平内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5页。,而且“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和最广大的受益者”(2)习近平:《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夯实社会和谐之基》,《求是》2016年第21期。。基于对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和力量的深刻认识,习近平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关注人的发展。通过对习近平关于人的发展重要论述的整理、概括、总结和分析,可以明晰习近平人的发展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有助于我们更好把握习近平解决人的发展问题的智慧,有益于我国乃至世界对于人的发展问题的解决。
一、习近平人的发展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习近平关于人的发展重要论述是有关人的生存根基、精神家园和全面发展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习近平相关论述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立场,以美好生活为生存根基,以精神家园为精神根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理想和实践指向,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的发展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其中,习近平关于人的发展重要论述首先是以人民主体地位为根本立场,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学说、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以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
第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主体性原则、群众观和政党观的忠实传承。一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作为主体是能动的,能够自主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说人在实践活动中为满足自身的需要,能够预先对活动目的和手段进行预设,从而为人的具体选择、判断和行动提供指导,以有效融入社会集体。二是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6页。,“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5—196页。。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就是如何对待人民群众,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运动的关键就在于是否依靠大多数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第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内涵丰富,强调重视民众的力量,比如周公(旦)首倡的“敬德保民”,孔子讲的“天地之中,人为贵”(《孝经》)等。具体而言,民本思想包含三方面:其一,民众关乎国家统治的兴亡,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其二,政策法令实施的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民众的意愿,如“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其三,民众对统治者及法令规定有一定约束和监督作用,比如“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
第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巨大成就的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无论所处历史方位、所担负历史使命如何变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比如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都是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集中人民智慧和凝聚人民力量的生动展现。
在此基础上,习近平结合新的社会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传统思想资源,强调在发展中要突出人的主体性,包含人的属性、人的需要、人的利益和人的自由等主体性内容。
在主体形态上,强调人民是共同体与个体主体相统一。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性动物,必须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彰显其主体地位。习近平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年大会上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民主的真谛就是众人之事由众人商量决定,要反映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或者说,人民民主的真谛就是巩固人民权力主体地位,一切活动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全面深化改革,健全党的领导体制机制,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完成宪法部分内容修改,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在主体实践中,肯定人民既是创造的主体,也是具有多样化需要的主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通过创造性劳动不断满足自我更高层次需要的历史。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习近平认为,事实表明,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社会结构处于深刻变化之中,人类的交往方式、社会观念、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也发生了深刻变化。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在与经济社会领域专家的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使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相互促进,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在主体利益上,明确了人民利益的全面性与协调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利益诉求通过结成种种社会关系突破自身局限,使自身多维度、多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指出,党和政府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造福人民为根本目的,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表明,只有使人的精神文化利益、政治利益、生态环境利益协调发展,才能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得到更好满足。
在主体发展中,将人的自由与党的领导相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秉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才能破除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弊端。由此出发,习近平把“人对自由自主”的需要融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强调要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突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公平竞争制度,使市场主体的活力得到解放,让一切有利于生产发展、生活美好、生态良好的力量得到充分涌现。
二、习近平人的发展重要论述以创造美好生活为生存根基
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生产生态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一变化了的社会主要矛盾,习近平在上任伊始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69页。,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着重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因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要在经济、文化、政治、生态、社会等各领域的发展中切实建设好美好生活的生存根基。
习近平对美好生活的强调,源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它的内容不仅比物质文化需要更广泛,而且比一般性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层次更高。美好生活作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的载体,既是一种客观状态,又是一种主观建构。具体而言,美好生活是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创造的客观生活条件,诸如收入、健康、环境质量等;同时,美好生活还是一种主观体验,一种心理状态,诸如民主、安全、自由等。正如马克思所讲:“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7)《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4页。因此,美好生活作为一种客观状态和主观建构,离不开一定水平的物质基础,它是以民生的不断保障和改善为前提的。
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离不开社会物质基础。其一,充足的物质资料。物质生存资料是人从事其他活动的前提,具有维持人的生存的价值,也是人的自由、人的尊严的基础,习近平指出:“我们用了30多年时间,使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13亿多人摆脱了物质短缺,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享有前所未有的尊严和权利。”(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0页。其二,和谐的社会环境。社会性作为人的类特性,强调人是社会存在物,是社会关系中的人,不能离开社会群体。因而保障人民获得感、成就感和安全感的关键便是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和谐的社会环境。其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矛盾总是客观存在的,人只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才能使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但改造自然并非破坏自然,这是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08页。。
当前,习近平为我们指明了建设美好生活的关键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并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全体人民不仅要共同维护已有成果,还要以幸福为目标共同努力奋斗。习近平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讲话,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
第一,筑牢制度基石。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6页。具体而言,党和政府要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巩固根本政治制度、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破除制约和阻碍民生发展的体制约束和制度障碍,全面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并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第二,协调发展与分配的关系。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虽已取得巨大成就,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习近平指出,发展仍是党和政府的第一要务,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经济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同时,在提升经济发展效益与质量的同时,协调城乡及不同区域的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三,创新科学理论。习近平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1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8页。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习近平关于人的发展重要论述形成于人民的伟大实践当中,又为人民的生产劳动提供科学指导,是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科学指南。
第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惠民措施不断贯彻落实,覆盖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各个领域,满足人的各项基本需要。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第五,改善生态环境。当前,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生存环境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将民生与环境改善相结合,他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12)习近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民日报》2018年5月20日。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省市关注人民对良好环境的要求并将其作为民生改善的重要指标,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比如蓝天保卫战、碧水行动、净土行动、清废行动等重大战役已明显改善了人的生存环境。
三、习近平人的重要发展论述以建设精神家园为价值追求
目前学界对精神家园的探讨范围广泛,视角多样,主要有本体论视角、主客体视角、文化认同视角、价值功能视角和构成要素视角。(13)来仪、杨莹慧:《再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及现实意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虽然视角和关注重点不同,但大都肯定了“精神家园”的非物质性特点以及它与人的主观认同、心理意愿、情感认同等精神心理因素的关联。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中国各民族人民价值理念的凝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华民族复兴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精神动力。
习近平关于共有精神家园的论述作为对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反映,显现了人民对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唯物史观认为人民作为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拥有者和享有者,而且优秀的精神财富(科学理论)一经人民掌握便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文学、艺术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不能脱离实践,脱离实践的文学艺术只能是无源之水。另一方面,共有精神家园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美德的继承性发展。共有精神家园在中国古代主要表现为儒家的道德文化。儒家强调道德作为人生观,使人的品德得到提升,人格获得培育,如孔子说:“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 有人此有土, 有土此有财, 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 财者末也。”(《礼记·大学》)同时,儒家还强调道德作为社会规范,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国家统治的秩序,如孔子曾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习近平在论述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汲取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从而科学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意义。
第一,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解决好作为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物质生产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指出,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就要将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的全过程,推进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物质生产虽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文化特别是优秀文化经过实践为人民所掌握,就能转化为精神力量,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里的优秀文化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精神文化,指引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方向。
第二,会通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优秀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4)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5月1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经济发展方式、政治体制和文化建设的综合反映,生动展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在推进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具体而言:一是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二是在发展文化产业和创新文化产品的过程中以人民的社会实践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意义,提升它对我国人民和其他国家人民的精神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这些内容内含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价值理念,是我国各民族精神家园的价值内核。习近平指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是扩展东西方、不同国家之间人民在文化上的广泛交流,正所谓“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韩非子·说林上》)。习近平还指出,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共同走向繁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努力。
四、习近平人的发展重要论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习近平人的发展重要论述的价值指向,体现了人在本质上对自由的要求,包含于习近平对人的身心、才能、志趣和德性等人的发展的论述当中。习近平在为第五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作的序言中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密切关联。
习近平人的发展论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和追求,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文化的内容。其一,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学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9页。在这里,人是社会性与个性的统一,本质上要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表现为自由人格和自由王国的共产主义理想。其二,中国传统的理想学说。中国古代理想学说强调成己与成物的统一,涉及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两个方面。就个体而言,理想人格以仁爱为内容,表现在个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活动之中,包含着对人的价值、人的个性的肯定。就社会而言,中国古代民众要求政治平等、生活小康、天下大同,《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6)《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58页。
在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学说以及中国传统理想学说的基础上,习近平结合新的社会实践,强调在社会现代化中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人的全面发展要覆盖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向。习近平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789页。。具体而言,在社会发展中要注重对人的知情意等多样化需求的满足,这就需要协调好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满足人对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多样化需求。
在习近平看来,以全面发展为人的发展的价值指向表现在发展主体的全面、发展领域的全面、发展过程的全面以及人的本质发展的全面。具体如下:第一,就发展的覆盖面而言,发展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人的发展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不是少数人发展、一部分人发展,而是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大力推进全面小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的发展理论创新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支撑。第二,就发展领域而言,各领域要以人为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为解决好我国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在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牢牢抓住以人为本。习近平认为要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其他建设过程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特别是要把人民作为各领域发展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就发展的过程而言,人的全面发展是渐进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不充分到均衡充分的过程,因此我们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第四,就人的本质要求而言,每个人都有理性选择力、向善力、意志力和审美力,都要求自主自得自愿,因此在发展中以人民为中心就要促进知情意的协调而全面发展。如果人能自主自得自愿,那么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充分涌现,反之如果不能使人的知情意得到全面发展,也就无所谓自由。对此习近平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的,而不是孤立的人;是能动的人,而不是僵化的人;是全面的人,而不是异化的人。
五、结语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的发展思想的最新成果,习近平人的发展论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质。一是在生成上具有继承性与时代性。习近平人的发展论述继承发展了唯物史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积极回应了当前党和政府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等问题和困难。二是在内容上呈现系统性与辩证性。系统性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各个领域,同时涉及精神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动;辩证性是指习近平面对新问题新困难注意综合把握各种矛盾,既讲“两点论”又讲“重点论”,既保障和改善民生又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既关注人的生存环境又不忘经济的发展。三是在功能上具有战略性与先进性。战略性是习近平在治国理政中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先进性则指习近平人的发展论述将时代条件与理论资源、文化资源相结合,是科学的理论创新,且具有显著的普遍意义和深远影响。四是表述上的民族性与亲和性。民族性是指习近平人的发展论述内容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亲和性是指习近平关于人的发展论述在语言风格和具体内容上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五是在目标上呈现全面性与真实性。全面性是指习近平人的发展重要论述统摄全局,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方面及社会各个领域;真实性则是强调习近平人的发展重要论述的实践内容,包括不断发展生产力提升物质生产水平,持续推动文化事业创新文化育人的功能,“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18)《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年,第14页。。
总体而言,习近平人的发展重要论述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和中国社会实践经验的结晶,通过对如何建设美好生活以筑牢人民发展生存根基、如何建设精神家园以满足人民的多样化需要以及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实现最高目标等问题的回答,为中国解决人的发展问题提供了总体方案和具体措施,也为人类探索建设更好社会制度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