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改善学生体适能的小学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2021-02-13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陈晓盼

师道(教研)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学实验心肺显著性

文/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 陈晓盼

本文通过对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二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的调查研究, 来分析小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的根本原因。同时,构建创新型的体适能教学模式,与二年级学生一起进行试验,分析讨论其对7~8 岁学生的体适能影响,找出影响因素,目的在于让健康体适能理念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为推动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创造出一种适合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随机选取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二年级的两个班共80 名学生,每班男生、女生各20人,其中一班40 名学生为对照组,二班40 名学生为实验组。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教学实验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笔者通过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体适能的相关资料与文献,并且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为后面调查和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针对实验研究的目标、课程内容等,通过专家访谈进行了论证,并根据他们的意见进行补充修改。

教学实验法是本次研究的主导方法。实验时间为:2019 年3 月至2019 年 6 月,共 18 周,每周三次课程,每次课程40 分钟。

1.实验内容指标的选取

心肺功能、速度、身体成分、协调与灵敏等五个因素构成了健康体适能。而人体身体形态一般由身高、体重、肌肉适能及身体成分来体现;同时,通过协调与灵敏性、柔韧性及心肺功能来反映人体器官系统机能的情况。所以,本文主要选取心肺功能、速度、协调与灵敏、柔韧性和身体成分等五项指标进行研究。

2.实验内容

本次测试采用单盲实验。在测试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误差,受试者完全不会知道自己是处于实验教学中。在教学实验实施过程中,实验组采用改善体适能教学方案进行系统教学,施加因素为: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健康体适能基本知识,上课过程中教师将常规的体育教学内容与健康体适能理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根据实验的设计对受试者进行干预,而对照组学习传统体育课程不进行干预,检验计划方案的实施效果。每周进行三次体能训练,每次课40 分钟。

3.实验变量

自变量:二年级小学生体适能课程教学模式。因变量:二年级小学生体质测试成绩。

4.实验条件控制

实验过程的实施都由本人主持,同一个教学进度和安排,始终秉承实事求是和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测试,保证在两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课时和场地器材安排上不存在差异。

5.数理统计法

在教学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统一的成绩测试,各组之间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并对数据均用统计软件Spss19 和Excel 进行处理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速度素质评价

速度素质的评价主要是对两组受试者的50 米跑实验前后测的横向对比分析。实验数据统计显示,实验前两个班的学生无显著性差异(P=0.496>0.05),但经过实验后,发现两组受试者的平均成绩均有提升,其中对照组的平均成绩提高0.26 秒,实验后的实验组平均成绩较对照组平均成绩快0.38,并且从P 值上也可以得出P=0.045<0.05,有显著性差异。可见,在提高小学生的速度素质上,体适能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影响。

(二)协调性与灵敏性的评价

协调性与灵敏性的评价是对体适能教学课程学生的1 分钟跳绳实验前后的横向比较。统计显示,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组的成绩增加了36 个,而对照组的成绩比之前的多了7 个,教学实验之后实验组比对照组多了29 个。从P 值上来看,实验前两个班的同学(P=0.13>0.05)无显著性差异,但教学实验后两个班同学的 P 值有显著性差异(P=0.04<0.05),所以说在对二年级学生的肌肉和肌力耐力的训练上,体适能的教育模式有明显的效果。

(三)柔韧素质评价

柔韧素质的评价主要是对两组受试者的坐位体 前屈实验前后测试成绩的横向对比分析。在教学实验后,实验组前后的成绩增加1.22 厘米,对照组平均成绩增加0.24 厘米,教学实验之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提升了0.98 厘米。从P 值来看,实验前和实验后两个班的同学(P=0.898>0.05,P=0.148>0.05)均无差异,说明在体适能教学课程下小学生的柔韧素质有一定的提升,但无显著性效果。

(四)心肺功能评价

心肺功能的评价主要是对参加体适能课程理念学习的学生的肺活量的实验前后测试的横向比较。实验后的成绩比实验前增加238.1,对照组平均成绩较之前增加155,教学实验之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提升了83.1。从P 值来看,实验前两个班的同学(P=0.158>0.05)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后两个班的同学(P=0.047<0.05)有显著性差异,可以看出体适能教学课程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心肺功能有一定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对实验组进行实验干预,发现50 米跑与一分钟跳绳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体适能教学理念对学生健康体适能的肌力与肌肉耐力的发展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通过实验得出,实验组学生心肺适能有大幅度的提高,对照组学生的心肺适能没有显著提高,而柔韧适能没有明显变化。运用不同的教学理念方法对两个班级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评价指标上均值都有所挺高,说明两种教学方法都是有效的教学,对学生体适能的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增长幅度更显著的是体适能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有鉴于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对课程进行创新和完善,使小学的体育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例如,可以增多一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像步跑结合、远足、花样跳绳、舞蹈、小滑板及一些创新的竞技运动项目。此外,还须转变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学习体适能的教学理念,对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多开展一些可操作性的健康体适能锻炼活动,如徒手健身操、简单的力量训练等。学校也可增加适合不同年龄段的项目课程,积极宣传,不断创新,同时充分地利用体育器材创编不同的玩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从而提升小学体育课堂的质量。

猜你喜欢

教学实验心肺显著性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液膜法在线制备微细工具电极教学实验系统研制
《心肺血管病杂志》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一种基于词袋模型的新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图像序列的显著性目标区域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