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思考

2021-02-13撰文方明

中华民居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建筑历史

撰文方明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保护传承体系

在城乡建设中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体系,既不是只针对名城、名镇、名村,也不是只针对既有文化传统和历史建筑,我们应跳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范围,面向有城市记忆和牵系老百姓乡愁的全国所有市、县。

系统研究和细分全国和各省文化圈层。研究区域历史文化,构建国家—省级文化圈层体系。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中国有56个民族及众多的支系、多种不同的地形地貌,形成上百种各具特色的类别。其中,丰富的历史遗产可形成大小近百个文化圈层,如晋中、闽南、粤北、湘西、桂北、黔东南等传统文化圈,可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同时,还要对城市肌理进一步挖掘和梳理,对有必要复原的进行复原。

增补地州县进入历史名城保护体系。目前,历史名城保护工作重点放在设市城市,注重城区的历史遗迹,但没有把一些地州(盟)纳入其中。其实,一些地州(盟)虽然经济欠发达,但保留了丰富全面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遗产。不少州府所在地城市因为经济发展很快,大搞建设,历史遗存被破坏得很严重,已经很难达到历史文化名城的评选标准。目前,全国有很多历史文化、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丰富的州(盟)没有被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比如,云南省大理州有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但还有众多的省级历史名城、名镇、名村,以及传统村落、民族文化遗产等,都应纳入保护体系;再比如,湖南省湘西州有凤凰古城,但还有乾州历史街区和边城、芙蓉镇、里耶、浦市等全国知名的历史文化名镇,172个传统村落以及丰富多彩的土家族和苗族文化,尚未进行系统地活态保护。不少全国知名县历史文化绵长,但因为历史遗存并不多,未能进入保护体系,如屈原故里湖北省秭归县。我们能否拓展名城保护体系,把这些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名州、名县纳入其中?

扩大历史传统建筑和名人故居保护范围。目前,有通过挂牌保护历史建筑的举措,但对全国近100万套民居而言,其作用微乎其微,更何况还有很多名人故居(如徐志摩故居、梁思成故居)都未被纳入保护体系,最终难逃被拆除的命运。此外,很多风景名胜区里的古建筑、红色旅游建筑等都是很重要的遗产,应该被纳入保护体系范围。

在城乡建设中建立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平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体系已很完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但是地市级和县级保护体系还相对薄弱,在地市级和县级层面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意识和建立保护体系。把这个完整的系统作为平台,加入各级文保、非遗及民族文化、音乐艺术等其他类型遗产,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遗产系统。湘西州正在编制包括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国传统村落、民族文化、历史古迹、文保系统在内的全州历史文化整体规划,积极探索建立少数民族自治州完整的保护体系。

分级、分类、分区、分圈,对历史遗产进行精准保护。习总书记在考察云冈石窟时提出:“这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在考察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时提出“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在考察河南省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时提出“要把这些别具风格的传统村落改造好。要实现生活设施便利化、现代化,能够洗上热水澡,村容村貌要整洁优美”……习总书记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精准分级、分类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历史文化遗产主要分为三级: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国家级要严格保护,省级要精准保护,市县级要注重风貌文脉的传承。对国家级、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要用最严格的方式保护,保护历史街区、历史要素,甚至鼓励当地人用传统的方式生活;对价值一般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好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可以更新和发展。还要结合不同的遗产特色进行专门分类研究,拿出不同的保护和发展方案。在空间上要根据不同的圈层、不同的分区制定精准的保护和发展规划。当前,我们亟须对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做好评估。

如何传承城乡传统文化和智慧

文化传承是未来工作的重点方向,既要保护传统建筑,又要传承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遗产是中国数千年农耕文明浓缩的精华,如果能留在村子里,村子里会充满魅力;如果进入城市,必将丰富城市文化。只有保护其文化底蕴,才能让大家心有所栖、心有所寄,让文化遗产重获新生,让传统文化的碧波继续流淌。

传承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方法。我们应传承古代城市规划的手法,也就是风水理论的科学部分,在更大范围内研究梳理城市扩张之后的山水格局,形成融“山”“水”“城”“文”等要素于一体的城市格局,并在一些重要的节点布置一些重要的景观建筑。阆中古城的山水景观体现了“天人合一”,古城环山而建,选址营建符合“依山川”“涉险防卫”和“水陆交通要冲”等地理要素要求,完美、准确地体现了传统城市规划的“龙”“砂”“水”“穴”意象。

营造具有东方神韵的意境空间。现在城市建设越来越美,很多地方也越来越有特色,但新建城市往往没有韵味,缺少意境。西方城市建设强调功能和布局,重建筑外观;东方城市建设注重与自然山水融合,注重空间意境营造。中式古韵在文化浸润中营造境界,在耳濡目染中实现静谧和谐,在光与影的世界里呈现出东方的诗意和唯美。中式之美在于意境之美,衍生出符合现代审美的东方美学空间。《清明上河图》是东方城市唯美意境的写照:城市公共建筑庄严肃穆,城墙防卫体系高大耸立,商业街巷熙熙攘攘;城郊自然山水与城市建筑嵌合,建筑与山水环境相得益彰……这是完美的、具有东方意境的理想空间。现代城市应该学习古人这种对空间和意境营造的智慧—这也是未来中国城市能否超越西方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

恢复和新建城市的“新旧八景”。古代城市往往都有“八景”,这些“八景”是把人工建筑和自然天象完美地结合起来,比如,北京的卢沟晓月、西湖的断桥残雪。近年来,我们的城市新建了很多景观,花了很多钱,但是很难达到古代“城市八景”的意境,手法也比较单一。未来,在城乡建设中,我们应该把这些城市的“老八景”重新恢复,同时打造具有东方意境的“城市新八景”,把建筑文化与天象完美结合起来,营造氛围,使人流连忘 返。

承续中国建筑的神与魂。现代建筑多是根据西方建筑理论建设的,体块很厚重、很庞大,注重功能,注重式样。中国传统建筑轻盈通透、灵动、线条感强,建筑中有文字、对联、牌匾、故事等文化元素,尊重山形水势,与自然非常和谐,这就是中国建筑的神魂。中国建筑注重选址、通风、水环境的营造,注重小环境,注重围合空间环境,居住起来非常舒适。欧式建筑注重式样,中国建筑重神魂。过去,将大屋顶和斗拱作为传统建筑的重要元素融入现代建筑。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并不成功。未来,应该好好研究中国建筑内在的神魂,并将其融入现代建筑。

挖掘整理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的传统智慧,指导城乡建设。几千年来,传统农耕生活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智慧,先人在社会延绵、产业选择、生活态度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人居环境营造方面,传统智慧强调天人合一以及对物质循环利用。这种传统的、乡土的智慧为未来城乡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为我们增强传统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复兴提供了原动力。遵循传统的选址、格局和理念,依山就势,尊重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千变万化、独具特色的风貌。未来,应把这些智慧加以提炼,在城乡建设中体现出它的价值。在古代,先人为解决物质短缺、技术匮乏、交通不便等问题,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将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循环利用起来,特别是垃圾和污水的就地循环以及资源化利用的处理方式值得学习借鉴。提炼并运用传统的建筑符号,传承创新不同地区独有的建筑文化和建筑细节,在建筑风貌上烙印下文化印记,使其具有文化内涵,比如,很多新建建筑都采用了徽州的四水归堂、马头墙等古典经典建筑符号。鼓励使用乡土材料、传统建筑方式和延续传统智慧,就地取材要充分反映乡土的特色。要土不要洋。要多用地方材质,要注意材质的多样化。

集中连片保护发展历史文化遗产。单点历史遗产内容单一,资源禀赋有限,对游客吸引力不足。一个区域里的文化遗产往往同质化严重。此外,为保护而保护的情况很多,无法形成自我造血机制,难以为继。我们需要从历史遗产单点保护阶段进入集中连片开展保护利用阶段。这样,既能高效系统地保护这些遗产,也能集中整体地利用这些遗产。财政部、住建部开展以地级市为单位的传统村落连片示范区保护利用工作,站在发展的角度去考虑,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走出一条新路子。要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连片保护和发展规划方案,把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与周围城镇和自然山水、景区连片。重点打造核心片区,扩大规模,只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后才具有足够多的可看内容,才可能有震撼力和引爆点。

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让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新时尚。要加强宣传和推广,当前地方管理部门大多停留在单一保护的旧思路上,贯彻新思路还需要一个过程,应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调动各级政府参与的积极性。要积极发挥各学科研究者、市县文化工作者、退休干部等人群的作用,持续培训村干部、村民、志愿者,激励传统工匠努力传承传统工艺。

发展利用,让历史城镇走向未来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抢救性保护工作已经基本结束,要积极探索新时期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和发展模式。历史城镇不等同于文物,要转变单纯保护思路,以利用和发展来促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才是保护的真正目的。

根据现代需求扩展历史村镇的使用路径。当前历史城镇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就是居住者对现代生活的渴望与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之间的冲突。失去传统使用功能的历史街区和村镇需要转换功能和定位,满足居民现代化的生活需求,进行现代化建设。否则,原住民与外来者都不能接受旧环境。休闲康养和旅居是传统村镇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历史城镇提供的旅居生活,既能唤起原住民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认同,也能对其保护起到推动作用。改变以往游客“打卡式”的“走马观花游”,让游客住下来、慢下来,真正享受一流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感受到乡村与大城市不同的生活方式。

转换重构历史遗产的功能与空间。重构历史街区和传统民居功能,特别对一些建筑要大胆创新改造,让它们重新回归人们的生活。历史遗产并不是落后和贫困的代名词,经过更新与活化后可以参与现代生活。传统建筑不必停留在某个特定时期,利用是最好的保护方式,完善传统建筑功能,满足现代人生活需求。随着功能发生转变,传统建筑的形式也会发生改变,有些传统建筑的形式制约着新功能的植入。因此,可以局部改造其形式,进行重构。中国传统建筑的部件一直在不断更新,如门板、窗扇,不要像对待文物一样对待建筑,要保持它的文化传承,而不必太刻意、过度地保护它的躯体。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村赋予精美徽派民居新功能,把20世纪80年代的农房改成精品民宿,建造了浪漫精美的奢野宾馆,既保护了古建筑,也发展了旅游,使当地居民增加了收入,是很有意义的探索。

用现代材料和技术传承历史文化的精神。传统建筑在通风、采光、防潮等方面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在维持原来风貌的前提下,应结合现代技术进行更新。精选不同风格,融合、混搭现代风格和传统风格,老料新做、土料洋做、粗料细作、新旧搭配。研究新乡村人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为新乡村人设计,创新建筑使用功能,适应新生活需求,创造未来新民居。湘西十八洞村为民居木墙刷传统油漆,使得其外观黑黢黢的,显得很破旧,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在风貌提升改造中采纳了我们的建议,将民居墙体更换为传统原木墙,以清漆涂刷,结果视觉效果很好,村民满意,游客反馈良好。

积极探索历史文化遗产的产权交易模式。住在传统建筑里的居民并不喜欢这些老房子,他们更喜欢现代化的楼房。传统建筑就像老爷车一样,有实力的人才能收藏;原住民更喜欢“日本的汽车”,经济实用。传统精品建筑大都不是普通农宅,原住民很难维护。传统建筑的文化价值和建筑价值很高,改造所需资金额较大,商业价值不容易实现。因此,呼吁国家放开传统建筑的买卖,积极探索突破现有产权制度,以闲置资产流转、出租、入股、出让、认租、共享等方式盘活传统村落,鼓励产权人将传统建筑有偿、低价转让给爱文化、爱乡村、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建筑历史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新历史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