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无眠”观照古诗词中的绵绵情思
2021-02-12黄雪霞
黄雪霞
古代文人时常会在古诗词中抒发自己的情感。学生在阅读古诗词的过程中也常常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情,却无法有更加深刻的体悟。对此,笔者尝试结合人类一般的生活经验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从夜半听音、夤夜觉寒、更深见月三个方面带领学生感受古诗词中的绵绵情思。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出自张九龄《望月怀远》)、“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出自卢仝《有所思》)、“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出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或是思乡,或是怀人,古诗词中的夜晚浸润了文人的诸多愁绪。
古诗词多以含蓄见长,而人的情感又比较抽象。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一方面又要引导他们体会作品中的情感。那么,如何才能让他们体会到作品中的情感呢?
通过研究,笔者发现,从古至今,人们大抵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出自《击壤歌》),吃饱睡足可以说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所谓“能吃能睡,长命百岁” “一夜不宿,十夜不足”“吃洋参,不如睡五更”,诸多俗语都说明了睡眠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大多数时候,劳累了一天的人随着夜色的加深会进入熟睡状态,对月影的高低、蛩声的强弱往往浑然无觉。假若夜阑人静,有人却知道月是尚挂中天还是沉沉西斜,寒蛩是始唱还是暂歇,那只能说明他还没有入睡。
在众人拥衾酣眠之时,他为何独自无眠呢?当然是为“情”所困了!一些文人往往会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因此,笔者以“无眠”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品读了以下三类古诗词:
(一)夜半听音类
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其实,适合酣眠的又何止春夜呢?寒冷的秋夜、冬夜也能让人卧榻安眠。若按时间段来看,深夜至破晓的这一段时间,人们往往都已经熟睡。
所谓“大睡如小死”,熟睡中的人们通常是不会听到外界的声音的。既然无法听见洪亮的声音,那么对细微的声音更是无从感知了。倘若有人在夜深人静之时依然能听见外界细微的声音,那就说明他并未入眠。
比如,李煜的《捣练子令·深院静》:
深院靜,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解析]:词中的“寒砧”指的是捣衣的砧声。
古代的衣服多是用生丝生麻制成的,刚制好的时候材质粗硬,必须放到砧石上用棒槌反复捶打才会变得柔软熨贴,穿在身上才会感到舒适。女子们白天多忙于操持家务,晚上才有空闲为家人准备衣物,再加上捣衣对光线的要求并不高,所以她们大多会选择在寒冬来临之前的秋夜捣衣。
“断续寒砧断续风”,即秋风把砧声断断续续地传递过来。在漫漫长夜里,主人公听到了时断时续的砧声,思念家人,更难以入睡。这首词刻画了一个辗转难寐、愁思满怀的旅人形象。
又如,张仲素的《秋夜曲》: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壁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解析]:如果说砧杵之声是比较响亮的,可以被秋夜的凉风传递到很远的地方去,那么漏声、虫声则轻了许多。在这首诗中,主人公一夜未眠,听到了漏声丁丁、虫鸣阵阵,更加思念远在他乡的征人。
此外,温庭筠在《更漏子·玉炉香》中写的“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的秋雨打梧桐声亦有此种效果。
(二)夤夜觉寒类
进入睡眠状态后,机体就无法很好地感知外界的变化。三更半夜,人如果能察觉气温的变化,说明他并未进入熟睡状态。
比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解析]:在诗歌中,女主人公居于高墙厚壁的深宫,卧于珠帘低垂的床榻之上,凉风冷露俱被隔绝在外,她本可一夜酣眠。可是,熏笼在侧,她依然觉得帘外霜寒,可见她满怀愁绪,无法入睡。
又如,王安石的《葛溪驿》: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解析]:颈联“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不过是主人公感觉到寒冷,从梦中惊醒了。秋夜的“风露”让他感受到了切肤的寒意。那么,他为什么对寒意那么敏感呢?因为他思家心切、愁绪萦怀,睡得不够踏实。
此外,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纳兰性德的《于中好》中有“冷露无声夜欲阑,栖鸦不定朔风寒”,两句诗都写了“风”“露”之寒,都从侧面表明了主人公被愁绪萦绕,无法入眠。
(三)更深见月类
别人都睡着了,偏偏有人知道月的阴晴圆缺,说明他在深夜并未入眠。大致有以下两种情况:
1.室中见月
以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朱淑真的《秋夜》为例。
蝶恋花
【宋】晏 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解析]:西风萧飒,更深露重,“罗幕轻寒”,在这个极其适合酣眠的冬夜,女主人公却能目及燕之双飞,明了菊之含烟、兰之带露,知晓明月一夜朗照,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仍穿入朱户。词中未着“无眠”二 字,却写了一位辗转不成眠的女子。她上楼远眺,看到了种种景象。所谓“见井思乡,望月怀人”,她目及月光,不由自主地开始思念远方的人,偏偏这明月还非要由夜至晓穿入朱户来勾起她的相思之情,可真不懂得体恤人!
秋 夜
【宋】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解析]:从标题《秋夜》及“铺床凉满梧桐月”可 知,此时是秋季。秋气“清”“凉”,按理说也是适合安眠的,主人公却只能“剪烛”熬到“三更”才去“铺床”,可见她心事重重无法安眠。最苦的是“铺床”时依然与勾惹思绪的月光“不期而遇”:低头铺床,见到了从梧桐枝叶间漏下来的月光。如果人躺到床上,又会看到怎样的月色呢?都是“月不没,思不止”,她今晚一定会辗转不得眠了。
2.户外望月
以杜甫的《月夜》、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为例。
月 夜
杜 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滅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解析]:这两首诗都写了雾湿云鬟、夜露滋衣等细节,可知夜色已深,主人公仍在望月。
诗人不仅在室内望月,还被这美妙的月色吸引,到室外远眺。在眺望的过程中,他们都没有察觉时光的流逝,以致很长时间之后才发现发鬓、衣服都已经被雾气弄湿了。
更深露重,万物皆已入睡,为何他们却要望月呢?与其说他们被月色吸引,还不如说他们是受“相 思”所困,通过望月以求慰藉。
可见,夜半闻漏、感凉、知霜、见月等皆缘于“未眠”!
如果说深冬冷露的夜晚,砧声、蛩鸣会不期入耳,霜露之寒会逐风欺进,人们哪怕卧于床榻之上也能感知其存在,那么东升西落的月儿,就不是安卧于榻上能随时可见的了。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出自朱淑真的《秋夜》)、“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这两首诗中的月色或可于床上见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出自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砧上之月,必须是在户外才能见到的。“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出自杜甫《月夜》)、“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出自张九龄《望月怀远》)两句诗则描述了人们由室内至户外望月的过程。恰当好眠之时,诗人越是不惧霜露之寒重到户外望月,越是显出其内心的愁思之重。
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将此类古诗词整合起来,引导学生阅读群文,让群文成为丰富他们情感体验的工具,充分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滋养其内心世界。
本文系 2020 年泉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思政课渗透于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立项编号:QJYKT2020-13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