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季项目精英运动员排尿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2021-02-12孙凌宇严翊宋鸽周其姝常雅珊曹建民王晓亮安楠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知晓率态度对象

孙凌宇 严翊 宋鸽 周其姝 常雅珊 曹建民 王晓亮 安楠

1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北京 100084)

2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营养中心(北京 100029)

3 北京体育大学冰球学院(北京 100084)

水是身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之一,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水在人体内保持一个动态平衡,即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大体相等[1]。而尿液是体内水分排出的主要形式[2]。

一般来说,体育运动中的低温环境是指陆上温度低于12℃的运动环境。冬季项目是在雪上或冰上进行的运动,运动员经常在低温环境进行训练和比赛。当环境温度在10~16℃的范围,就能诱发人体发生最大程度的外周血管收缩和外周血流量降低等生理反应,以维持体内热量平衡[3]。因此,冬季项目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受到低温环境对机体多方面的挑战。有研究表明,突然或持续暴露于低温环境而产生的冷应激会严重影响尿道功能[3]。如逼尿肌过度活动,导致基础压力增加,排尿间隔、排尿量和膀胱容量减少,即低温环境易引起泌尿感觉和健康人尿频[3]。此外,冬季项目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服饰较为复杂,不利于排尿,易造成憋尿等不合理的排尿行为,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和运动成绩。然而,目前我国关于人群排尿知识、行为与态度的调查主要针对大中小学生,对于精英运动员的调查较少,冬季项目运动员的排尿问题更是缺乏关注。

因此,本研究对我国冬季项目精英运动员的排尿知识(知)、态度(信)及行为(行)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了解我国冬季项目精英运动员的排尿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态度持有情况和行为落实情况,为分析我国冬季项目运动员排尿知信行特征提供数据,进而有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排尿宣传教育,促进运动员形成良好的排尿习惯、维持正常的水合状态,为促进身体健康、提高训练效果、提升比赛表现奠定基础。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20年3月至4月向冬季项目国家队及国家青训队的运动员发放《运动员补液排尿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对其与排尿相关的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调查。依据运动员半年内体检报告,剔除患有代谢性疾病、肾脏、消化道等慢性疾病或有认知障碍者。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

本课题组基于前期研究基础[5],并参考相关文献[6,7],设计完成了《运动员饮水排尿知信行调查问卷》。问卷分别从饮水、排尿两方面调查了运动员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其中排尿相关知识包括:尿液颜色、每次正常尿量、每日正常尿量、日排尿频次、憋尿对健康的危害等问题;排尿相关的态度调查包括:是否应该关注排尿行为、发现排尿异常是否会寻找原因、找到排尿异常原因是否会及时纠正、是否对排尿知识感兴趣、目前获取排尿知识的主要来源及希望获取排尿知识的途径等问题;排尿相关的行为调查包括:晨尿颜色、每次排尿量、每日排尿量、排尿时机及排尿频次等问题。

为保证调查问卷设计质量,课题组前期设定统一调查说明,说明内容包括工作目标、工作方式及填写注意事项,并将纸质版问卷进行专家审定及修改,随后将终版问卷录入“问卷星”调研平台进行电子问卷调查。

在本研究中,排尿知识情况以知识知晓率作为评价指标,知识知晓率的计算方式为:知识知晓率(%)=该题目回答正确人数/该题目的应答总人数×100%,积极态度持有率(%)=(感兴趣人数+非常感兴趣人数)/该题目的应答总人数×100%,或(愿意人数+非常愿意人数)/该题目的应答总人数×100%。

1.2.2 质量控制

课题组对运动队进行招募说明后,招募了无肾脏、消化道等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及认知障碍的现役运动员,保证调查对象均符合研究要求。姓名重复的问卷只保留一份。填写说明中提示了答案无对错之分、按真实情况应答。

1.2.3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均由“问卷星”导出为EXCEL 格式,利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人数(百分比)表示,性别之间、运动技术等级之间、运动年限之间、运动项目特点之间、运动项目环境之间比较使用卡方检验及Fisher 精确检验;统计分析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向冬季项目国家队及国家青训队的运动员发放排尿知信行调查问卷212 份,回收212 份,回收率100%。剔除基础信息填写有误,问题回答不全等不合格问卷,获得有效问卷204 份,有效率为96.2%。其中男性运动员106 人(年龄19.61 ± 3.81 岁),占比52.0%;女性运动员98 人(年龄19.50 ± 3.58 岁),占比48.0%。调查结果根据被调查运动员的运动项目环境、运动项目特点、运动技术等级及运动训练年限进行分类,详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n(%)]

2.2 冬季项目运动员排尿知识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冬季项目运动员对正常尿液颜色为浅黄色的知晓率为41.2%,每次正常尿量为50~500 ml 的知晓率为41.7%,每日正常尿量为1000~2000 mL的知晓率为18.6%,每日正常排尿频次为4~8次的知晓率为43.6%,憋尿不利于健康的知晓率为81.9%。详见表2。

不同性别、不同运动项目环境及不同运动技术等级的运动员对正常尿液颜色的知晓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运动员对该问题的知晓率(50.0%)显著高于男性运动员(33.0%);雪上运动项目运动员对该问题的知晓率(50.0%)显著高于冰上运动项目运动员(35.0%);国际级运动健将对该问题的知晓率(68.4%)显著高于运动健将(47.1%)、一级运动员(35.3%)和二级及以下运动员(30.6%)。详见表2。

不同运动技术等级的运动员对每日正常尿量的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年<运动年限≤10年的运动员对该问题的知晓率(32.6%)显著高于运动年限≤2年的运动员(12.8%)、2年<运动年限≤4年的运动员(10.5%)、4年<运动年限≤7年的运动员(14.0%)和运动年限>10年的运动员(24.2%)。详见表2。

不同运动项目特点的运动员对每日正常排尿频次的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竞速类运动项目运动员对该问题的知晓率(63.6%)显著高于技巧类(39.7%)和综合类(39.8%)运动项目运动员。详见表2。

不同性别、不同运动项目特点的运动员对憋尿影响健康知晓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运动员对该问题的知晓率(87.8%)显著高于男性运动员(76.4%);技巧类(80.8%)和综合类(87.8%)运动项目运动员对该问题的知晓率显著高于竞速类运动项目运动员(66.7%)。详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运动项目特点、运动项目环境、运动技术等级、运动年限各组运动员排尿知识知晓情况比较[n(%)]

(续表2)

2.3 冬季项目运动员排尿态度调查结果

在本次调查中,68.1%的运动员认为应该关注排尿行为,77.5%的运动员发现排尿异常会去寻找原因,82.4%的调查对象在找到排尿异常的原因后会尝试进行纠正,然而仅有20.6%的运动员对排尿知识感兴趣或非常感兴趣。详见表3。

不同运动技术等级的运动员对发现排尿异常是否主动寻找原因的态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国际级运动健将(89.5%)、运动健将(80.9%)和二级及以下运动员(85.7%)对该问题的知晓率显著高于一级运动员(64.7%)。详见表3。

不同环境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对排尿知识感兴趣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冰上运动项目运动员(26.7%)对排尿知识的感兴趣程度显著高于雪上运动项目运动员(11.9%)。详见表3。

我国冬季项目运动员获得排尿知识的途径较为广泛,通过老师和自学获得排尿知识的比例最高(均为43.1%),通过朋友和队友途径获得排尿知识的比例最低(12.7%和20.1%)。其中雪上项目运动员通过教练和老师获得排尿知识的均显著高于冰上项目运动员(P<0.01)。通过家人和教练获取补液知识的人数分别占比30.9%和30.4%。关于冬季项目运动员获取排尿知识的理想途径,24.0%的调查对象希望通过课本获取排尿知识,35.3%的调查对象希望通过单位或队伍宣教获取排尿知识,39.2%的调查对象希望通过专家讲座获取排尿知识,20.6%的调查对象希望通过电视或广播获取排尿知识,12.7%的调查对象希望通过报刊或杂志获取排尿知识,48.0%的调查对象希望通过网络获取排尿知识,18.6%的调查对象希望通过父母及家人获取排尿知识,21.1%的调查对象希望通过队友或朋友获取排尿知识。详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运动项目特点、运动项目环境、运动技术等级、运动年限各组运动员排尿态度情况比较[n(%)]

(续表3)

2.4 冬季项目运动员排尿行为调查结果

在本次调查中,43.6%的调查对象晨尿颜色为浅黄色;每次排尿量及日排尿量在正常范围的比例为27.9%和13.7%;4.4%的调查对象存在经常憋尿的现象。在一般什么时候排尿问题中,88.7%的调查对象有尿意了就去排;17.6%的调查对象即使无尿意也会在有厕所时进行排尿;3.4%的调查对象会定时排尿;10.3%的调查对象从不注意自己的排尿时间。排尿频次的相关问题中,78.9%的调查对象每日排尿总次数为4~8次,2.5%的调查对象日间排尿次数≥7 次,46.6%的调查对象夜间排尿次数≥1次。详见表4。

表4 不同性别、运动项目特点、运动项目环境、运动技术等级、运动年限各组运动员排尿行为情况比较[n(%)]

不同运动项目特点的运动员在有了尿意就去排的行为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竞速类运动项目的运动员(100.0%)显著高于技巧类(90.4%)和综合类(83.7%)运动项目的运动员。不同运动项目特点的运动员在定时排尿的行为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技巧类运动项目的运动员(8.2%)显著高于竞速类(3.0%)和综合类(0.0%)运动项目的运动员;竞速类运动项目的运动员(3.0%)显著高于综合类运动项目的运动员(0.0%)。

3 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冬季项目精英运动员普遍存在排尿相关知识不足、排尿态度有待提高、排尿行为需要规范等现象,且在不同性别、不同运动项目、不同运动环境、不同运动技术等级和不同运动训练年限的运动员中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运动中,合适的水合状态是保持最佳运动状态、实现理想运动成绩和促进有效运动恢复的重要因素。不良的水合状态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甚至导致代谢紊乱和机体损伤[8-11]。补液与排尿是维持机体适宜水合状态的两项重要影响因素,正确的排尿知识、积极的排尿态度,以及规范的排尿行为会对机体的水合状态产生重要影响[9,10]。尿液颜色、排尿频次及排尿量是评估机体的水合作用状态的简易有效指标[12,13]。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冬季项目精英运动员对正常尿液颜色的知晓率仅为41.2%,仅有43.6%的运动员具有无色或浅黄色晨尿。虽然呈现出女运动员对健康尿液颜色的认知程度显著高于男运动员、雪上项目运动员优于冰上项目运动员、知晓率与运动员运动技术等级成正向关联的特征,但在行为上无差异。有研究显示,处于脱水状态的男性每日排尿量显著低于处于适宜水合状态的男性[14]。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冬季项目运动员对每日正常排尿量的认知度仅为18.6%,具有正常每日排尿量的运动员仅为13.7%。有研究表明,每天排尿的次数与尿比重、尿液渗透压浓度均有负相关性[15]。健康成年人每天的排尿频次一般在4~8 次。经常没有尿意的排尿会导致膀胱不能更多地储存尿液,膀胱挛缩,容量减少,出现尿频现象[16]。本次调查发现,我国冬季项目运动员对每日正常排尿频次的认知率仅为43.6%,虽然有78.9%的运动员具有健康的排尿频次,但仍有2.5%的运动员存在尿频现象。另外,虽然81.9%的运动员了解憋尿对健康的危害,但还有4.4%的运动员存在憋尿现象,17.6%的运动员即使无尿意也会在有厕所时进行排尿,10.3%的运动从不在意自己的排尿行为等,这些都是不健康排尿行为。综上所述,我国冬季项目运动员普遍存在排尿知识相对匮乏,认知与行为脱节的现象。纠正错误的排尿行为,首先要使运动员掌握正确的排尿知识。因此,需对我国冬季项目精英运动员开展全面的排尿相关知识普及,并重点关注运动员的尿频及夜尿行为,帮助运动员认识到正确排尿行为与运动表现、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纠正错误排尿行为。

冬季运动项目通常在低温环境下进行,运动员排汗量显著下降,机体渗透压下降,使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抑制了肾小球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使其尿量增加[3,17]。在排尿态度方面,68.1%的调查对象认为应该关注排尿行为,77.5%的调查对象发现排尿异常现象后会主动寻找原因,82.4%的调查对象在找到产生排尿异常的原因后会主动纠正。这说明冬季项目精英运动员较为在意自己的运动表现或运动成绩,对自身的健康状态较为关注,愿意为此改变排尿习惯,使机体处于相对良好的机能状态。但有79.4%的运动员对排尿相关知识不感兴趣,这说明其对排尿相关的态度存在矛盾。此外,本次调查发现,我国冬季项目运动员获得排尿知识的途径较为分散,家人、教练、老师、自学所占比例相当,并且运动员希望获得相关知识的途径也较为广泛。由此提示,帮助我国冬季项目运动员建立积极正确的排尿态度,应结合运动项目特点、运动环境特点及运动员的个性化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工作,从而帮助运动员建立良好排尿行为,为提高其运动表现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我国冬季项目精英运动员排尿知识的普及率较低,态度不够积极,存在不良的排尿行为。需根据我国冬季项目运动员目前存在的排尿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排尿健康教育,提高冬季项目精英运动员的排尿知识水平,培养重视排尿的态度,形成良好的排尿行为,从而促进身体健康,为提升运动表现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知晓率态度对象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态度决定一切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