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季项目精英运动员排尿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2021-02-12邓懿敏严翊赵昊天周其姝常雅珊张国庆朱文阁安楠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尿量知晓率尿液

邓懿敏 严翊 赵昊天 周其姝 常雅珊 张国庆 朱文阁 安楠

1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北京 100084)

2 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江西抚州 344000)

3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营养中心(北京 100029)

4 山东省游泳运动管理中心(济南 250102)

水平衡,即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大体相等[1,2],对于维持体内正常生理功能不可或缺。体内水的排出途径有4个,即肾脏、皮肤、肺和肠道,其中通过肾脏排出尿液是身体排出水分的最主要形式[3]。因此,排尿量、排尿时间、排尿次数等[4]排尿行为的变化,是判断机体水平衡的主要依据。

精英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的表现及成绩与机体的水平衡密切相关[5]。掌握科学、全面的排尿知识,是科学补液、合理排尿的基础。掌握我国精英运动员的排尿知识(知)、态度(信)、行为(行)特征,有助于更好地开展运动员科学补液、合理排尿的宣传教育和指导,从而为提高运动表现奠定基础。鉴于我国目前缺乏相关调查数据,本研究开展了夏季项目精英运动员的排尿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以期为在运动员群体中有针对性地开展补液、排尿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使用简单随机抽样公式N=t2P(1-P)/e2确定样本规模,根据相关文献及类似的调查中,34.2%的运动人群调查对象认可补液对于健康的重要性。令P=34.2%,t=1.96(置信度为95%),抽样误差不超过±4%,即e=4%。计算得N=540。本研究中共回收问卷575 份,符合样本规模。

2020年3月至4月对夏季项目国家队及国家青训队的运动员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本课题组基于前期研究基础,参考相关文献[6,7],设计了《运动员补液排尿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运动员基本情况,补液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和排尿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三部分内容。其中,排尿方面主要涉及运动员对排尿次数、排尿量、尿液颜色等问题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为保证调查问卷设计质量,课题组前期设定统一调查说明,说明内容包括工作目标、工作方式及填写注意事项,并将纸质版问卷进行专家审定及修改,随后将终版问卷录入“问卷星”调研平台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在本研究中,受试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根据问卷所获信息及计算公式[BMI=体重(kg)/身高(m)2]得到。

在本研究中,排尿知识情况以知识知晓率作为评价指标,知识知晓率的计算方式为:知识知晓率(%)=该题目回答正确人数/该题目的应答总人数×100%,积极态度持有率(%)=(感兴趣人数+非常感兴趣人数)/该题目的应答总人数×100%,或(愿意人数+非常愿意人数)/该题目的应答总人数×100%。

1.2.2 质量控制

课题组对运动员进行招募说明后,依据国家队半年内体检报告,剔除患有代谢性疾病以及肾脏、消化道等慢性疾病或有认知障碍者,保证研究对象均符合研究要求。姓名重复的问卷只保留一份。填写说明中提示了答案无对错之分、按真实情况应答。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由“问卷星”导出为EXCEL格式,运用SPSS21.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BMI 四分位数分组之间,性别之间、运动项目之间、运动技术等级之间、运动年限之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 精确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实验参与调查的夏季项目精英运动员共575人,年龄21.1 ± 4.7岁。其中,男性运动员246人,占比42.8%,年龄21.7 ± 5.0 岁;女性运动员329 人,占比57.2%,年龄20.7 ± 4.5 岁。调查对象包括:球类项目(羽毛球、网球、水球、篮球、棒球、乒乓球、高尔夫)运动员215人,占比37.4%;耐力项目(游泳、公路自行车、场地自行车、BMX 自由式、铁人三项、帆船)运动员128人,占比22.3%;格斗对抗型项目(击剑、拳击、柔道、摔跤、跆拳道、空手道)运动员126人,占比21.9%;其他项目(射箭、射击、投掷、举重、艺术体操、蹦床、现代五项、围棋)运动员106人,占比18.4%。其中,国际级运动健将118人,占比20.5%;运动健将260人,占比45.2%;一级运动员113 人,占比19.7%;二级及以下运动员的84人,占比14.6%。运动员的平均训练年限为8.1年,训练3年及以内的,占比19.3%;3年以上6年及以内的,占比18.8%;训练6年以上9年以内的,占比22.6%;训练9年以上12年以内的占比23.5%;12年以上占比15.8%。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n(%)]

2.2 夏季项目运动员的排尿知信行调查结果

在排尿知识部分,运动员对正常尿液颜色为淡黄色或透明黄色的知晓率为39.3%;;每次正常尿量为50~500 mL 的知晓率为48.3%;每日正常尿量为1000~2000 mL 的知晓率为19.8%;每日正常排尿频次为4~8 次的知晓率为49.9%;憋尿不利于健康的知晓率为83.1%;饮水与排尿量有关的知晓率为71.5%;饮水与尿液颜色有关的知晓率为73.7%。具体情况见表2。

在排尿态度部分,认为应该关注排尿行为的运动员比例为60.0%;;认为发现排尿异常应该寻找原因的运动员比例为73.4%;认为发现排尿异常应该主动纠正的运动员比例为82.8%;对排尿知识感兴趣的运动员比例为56.7%。具体情况见表3。

在排尿行为部分,在日常生活中,39.7%的运动员尿液颜色为浅黄色或透明黄色;45.9%的运动员在运动前排尿;29.0%的运动员在运动中感到尿意而去排尿;26.3%的运动员在运动后排尿;48.9%的运动员在夜间排尿;59.0%的被试平时存在憋尿行为。具体情况见表4。

2.2.1 不同性别运动员的排尿知信行调查结果

由表2可见,女运动员对正常尿液颜色(P<0.05)、憋尿影响健康(P<0.01)、饮水与排尿量有关(P<0.01)、饮水与排尿颜色有关(P<0.05)等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男运动员。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更关注排尿行为(P<0.01)(表3)。在排尿行为方面,男运动员的尿液颜色为浅黄色或透明黄色的比例显著大于女运动员(P<0.05),男运动员在夜间排尿的比例也显著大于女运动员(P<0.01)(表4)。

2.2.2 不同BMI运动员的排尿知信行调查结果

随着运动员BMI 水平的增加,运动员对憋尿影响健康的知晓率显著降低(P<0.01)。各组间在运动中感到尿意而去排尿的行为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Q2组的比例显著高于Q1组(P<0.05)。除此以外,不同BMI 运动员的排尿知信行无显著差异(P>0.05)(表2、表3、表4)。

2.2.3 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排尿知信行调查结果

由表2可见,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对每次正常尿量、饮水与尿液颜色有关的知晓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其中球类运动员对每次正常尿量的知晓率显著大于耐力型运动员和格斗对抗型运动员(P<0.01);球类项目、耐力型项目、格斗对抗型项目运动员对饮水与尿液颜色有关的知晓率依次显著降低(P<0.01)。对排尿知识感兴趣的比例(P<0.05),以及运动中感到尿意而去排尿的比例(P<0.01)、在夜间排尿的比例存在显著的项目差异(P<0.05)(表3、表4)。耐力型运动员在运动后排尿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项目运动员(P<0.05)(表4)。

2.2.4 不同运动技术等级运动员的排尿知信行调查结果

由表2可见,国际级运动健将对正常尿液颜色(P<0.05)和每次正常尿量(P<0.01)的知晓率显著高于二级及以下的运动员。在排尿态度部分,发现排尿异常寻找原因的比例存在运动技术等级差异(P<0.01),一级运动员的比例大于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的比例大于一级运动员(表3)。在排尿行为方面,不存在运动技术等级差异(表4)。

2.2.5 不同运动年限运动员的排尿知信行调查结果

由表2可见,不同运动年限运动员在对正常尿液颜色(P<0.01)、每次正常尿量(P<0.05)的知晓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运动年限为6.1~9.0年的运动员对正常尿液颜色(P<0.01)、每次正常尿量(P<0.05)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运动年限≤3年的运动员。不同运动年限运动员在排尿态度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表3),但在平时憋尿行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运动年限6.1~9.0年的运动员的平时憋尿行为显著低于运动年限≤3年和9.1~12.0年的运动员(P<0.05)(表4)。

表2 排尿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比较[n(%)]

表3 排尿相关态度持有率的比较[n(%)]

表4 排尿相关行为报告率的比较[n(%)]

3 讨论

对夏季项目精英运动员的排尿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1)运动员排尿态度较积极,但排尿正确知识的知晓率和正确行为的报告率均较低。(2)在排尿知识和排尿态度方面,女性运动员的知晓率显著高于男性运动员;在排尿行为方面,男性运动员的报告率显著高于女性运动员。(3)除憋尿影响健康的知晓率和运动中的排尿行为外,BMI 分层对运动员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结果无显著影响。(4)球类项目运动员的正确知识的知晓率较高,耐力型项目的运动员的不良排尿行为较多。(5)随着运动等级的升高,高水平的运动员对排尿知识、态度、行为的表现情况更好。(6)运动年限为6.1~9.0年的运动员的正确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且不良排尿行为的比例较低。

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健康成人每次正常尿量为50~500 mL、每日正常排尿量为1000~2000 mL,正常成年人每日的排尿次数为4~8次[8]。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补液的多少与尿量相关。在病理条件下,每日尿量少于400 mL 称为少尿,多于2500 mL 时称为多尿,两者均与肾脏疾病相关[9]。不健康的排尿行为会影响膀胱功能,引起尿频、尿失禁、下尿路感染等下尿路症状的发生[10,11]。健康成人的尿液颜色为淡黄色或透明黄色,如出现红色、黑色、黄褐色等颜色的时候,提示身体出现了生理或病理的变化[12]。因此,尿液的颜色、尿量、排尿频率等指标是判断人体水、盐代谢平衡及健康状况的常用指标。了解正确的排尿知识,合理关注自身的排尿情况,并形成正确的排尿行为,对于促进健康有重要意义。

在运动中,维持适宜的水合状态是运动员保持最佳运动状态和促进有效运动恢复的重要因素。在长时间的耐力项目当中,水合状态的紊乱可能会造成进一步的代谢紊乱和机体损害[13]。运动员的水合状态与排尿行为密切相关。夏季项目运动员的尿量和排尿频率,除了取决于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外,与运动时的补液量和排汗量也密切相关[14]。运动员在进行运动时,会大量排汗,导致失水增多和溶质丢失,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刺激血管升压素的分泌,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尿液浓缩[15]。因此,运动员掌握正确的排尿知识、态度和行为,有助于及时了解自身在运动训练中的适应性变化,并能够通过及时的自我调整来提高运动表现。

态度是个人对他人、对事物的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是由一定的对象引起的。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夏季项目精英运动员对正常尿液颜色、每次排尿量、每日排尿量与排尿次数的知晓率均低于50%,其中,每日正常尿量为1000~2000 mL 的知晓率仅为19.8%。张娜[4]等对河北某高校大学生的排尿知识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正常排尿频次的知晓率为62.3%,优于本次调查的精英运动员。由于缺乏科学、正确的排尿知识,大部分运动员对排尿态度不积极,没有认识到不当的排尿行为对身体的危害以及对竞技能力的不利影响。且有59.0%的运动员平时存在憋尿行为,有48.9%的运动员有夜间排尿行为[16]。憋尿和夜间排尿都是引起尿路感染、膀胱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17],夜间排尿还会影响睡眠质量,长此以往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18]。目前国内的相关调查数据不多,张建芬[19]等对河北某高校大学生的春季排尿行为的调查结果发现,调查对象平均每天排尿量为1279 mL,平均每天排尿次数为6.2次,平均每次排尿量为209 mL,且排尿行为主要集中在上午和下午。而张娜等[20]对北京市中小学生排尿行为的调查发现,城区中小学生经常故意减少排尿次数的比例低于远郊县区。男生憋尿、经常故意减少排尿次数的比例低于女生。

态度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也是预测行为最好的途径。态度是可以改变的,个体的行为一旦形成也会对态度产生反作用。鉴于我国夏季项目运动员排尿知识、态度、行为不容乐观的现状,应开展排尿知识、态度、行为的科普教育,在三者之间建立良性循环。其中,根据本次调查结果:(1)运动员正确排尿知识的知晓率与运动员的运动技术等级整体呈现出反比的趋势,提示在低运动技术等级的运动员中,应当加大对正确排尿知识的宣传力度;(2)借助运动员对排尿态度比较积极的有利条件,尽快开展多种形式的排尿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运动员尽快建立良好的排尿行为;(3)运动员的排尿次数少于普通人群,且女运动员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正确排尿行为及夜间正确排尿行为的报告率均低于男运动员,球类运动员夜间排尿行为普遍高于其他项目运动员,提示在排尿行为宣传教育中应注重性别及运动项目的差异,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宣讲;(4)运动员在运动前排尿的比例高于运动中、运动后,可能与运动引起的水合状态改变有关[21],提示应指导运动员加强运动中、运动后的合理补液,以维持健康的水和状态。

综上所述,我国夏季项目精英运动员排尿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存在不良的排尿行为,排尿态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维持适宜的水合状态,确保运动员运动表现的正常发挥及身体健康,应根据我国夏季项目运动员的性别差异、项目特征,在不同运动等级的运动员中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排尿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运动员对排尿行为的重视态度,并有针对性地指导运动员形成良好的排尿行为。

猜你喜欢

尿量知晓率尿液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跟踪导练(三)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尿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
社区全科医师糖尿病三级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