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现为豆状核叉征的尿毒症脑病2例

2021-02-12张忠胜石喆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豆状代谢性双侧

张忠胜 石喆

豆状核叉征(lentiform fork sign)是一种罕见的脑部影像学征象,表现为双侧豆状核区对称的异常信号,其病灶边缘形似叉子,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豆状核叉征多见于终末期肾病患者,目前国内报告较少[1]。本文报告 2例表现为豆状核叉征的尿毒症脑病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1 临床资料

病例 1,女,70岁,因“头昏、四肢乏力 1 d”于 2019年4月3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 d出现头昏、四肢乏力,头脑呈昏沉感,双手持物稍费力,行走不稳。既往有双肾多发囊肿及双肾结石10余年,8年前行肾结石微创手术;6年前诊断为梗阻性肾病,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并开始行血液透析治疗,血透3次/周。体格检查:体温 36.6℃,脉搏87次/min,呼吸 20次/min,血压 136 mmHg/78 mmHg。心肺腹检查无异常。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高级认知功能正常,构音欠清,双侧咽反射迟钝,余脑神经检查无异常;肌张力稍增高,四肢肌力5-级;双侧指鼻试验、轮替试验及跟膝胫试验准确,Romberg征(-);四肢及躯干深浅感觉无异常;双侧深浅反射正常;双侧病理征及脑膜刺激征均阴性。实验室检查:肌酐 964.5 μmol/L(正常值 53~106 μmol/L),尿素氮 19.39 mmol/L(正常值 3.2~7.1 mmol/L),碳酸氢根16.5 mmol/L(正常值 23.0~29.0 mmol/L),血钾 7.5 mmol/L(正常值 3.5~5.3 mmol/L),血钠 134 mmol/L(正常值 137~147 mmol/L),尿酸522 μmol/L。心电图正常。泌尿系超声:双肾结石,双肾囊肿。4月30日头颅CT平扫: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改变。5月1日头颅磁共振:双侧豆状核异常信号影,考虑代谢性脑病(图1A~E)。入院诊断:尿毒症脑病;梗阻性肾病,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血液透析状态;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予以继续血液透析,纠正电解质紊乱,口服甲钴胺片、维生素B1、胞磷胆碱,经治疗患者头昏消失,言语清晰,四肢肌力恢复至5级。

图1 病例1头颅MRI表现 红色箭头为主要病变部位。A.DWI示双侧豆状核对称性稍高信号;B.ADC示双侧豆状核对称性高信号;C.T1像示双侧豆状核对称性低信号;D.T2像示双侧豆状核对称性高信号;E.FLAIR像示双侧豆状核对称性高信号,病灶边缘呈明显的叉状。

病例 2,男,65岁,因“头晕、四肢乏力 3 d,加重伴反应迟钝1 d”于2020年11月17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 d出现头晕、四肢乏力,头重脚轻感,病情逐渐加重,入院前1 d行走不稳,伴反应迟钝、吞咽困难。诊断2型糖尿病2年余,应用胰岛素,血糖控制尚可。1年前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开始行血液透析治疗,血透2次/周。高血压病史1年,血压控制可。入院体格检查:体温 36.5℃,脉搏 88次/min,呼吸 20次/min,血压139 mmHg/87 mmHg。心肺腹检查无异常。神经系统查体:嗜睡,构音不清,双侧咽反射迟钝,余颅神经检查阴性;四肢肌张力铅管样稍增高,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4级;四肢及躯干深浅感觉未见异常;双侧指鼻试验、轮替试验基本准确,双侧跟膝胫试验稍差,Romberg征闭眼(+);双侧深浅反射正常;双侧病理征及脑膜刺激征均阴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血脂正常,肌酐720.2 μmol/L(正常值 53~106 μmol/L),尿素氮 15.6 mmol/L(正常值 3.2~7.1 mmol/L),碳酸氢根 11.0 mmol/L(正常值 23.0~29.0 mmol/L),PH 7.2,血钾5.5 mmol/L(正常值3.5~5.3 mmol/L),血钠 133 mmol/L(正常值 137~147 mmol/L),血氯 92 mmol/L(正常值 96~108 mmol/L),血糖4.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1%。大便常规、肝功能、肌酶无明显异常,心电图、腹部及泌尿系超声未见异常。11月17日头颅CT平扫: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密度减低。11月21日头颅磁共振:双侧基底节区、颞叶内侧及左侧额叶可见片状稍长T1、稍长 T2信号(图 2A~E)。入院诊断:尿毒症脑病;糖尿病肾病 慢性肾衰竭 CKD5期 血液透析状态;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低氯血症。予以调整血液透析方案,增加透析次数至3次/周,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甲钴胺、复合维生素B、胞磷胆碱营养神经治疗,患者病情改善,神志转清醒,四肢肌力恢复至5级,复查血肌酐 658.3 μmol/L,尿素氮 11.98 mmol/L,碳酸氢根20.3 mmol/L,血钾3.6 mmol/L,1个月后仍有轻度构音不清。

图2 病例2头颅CT及MRI表现 红色箭头为主要病变部位。A.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病灶;B.头颅MRI T1像示双侧豆状核对称性低信号;C.T2像示双侧豆状核对称性高信号;D.FLAIR像示双侧豆状核对称性高信号,可见病灶边缘呈明显的叉状;E.FLAIR像示双侧颞叶内侧高信号,右侧较显著。

2 讨论

尿毒症脑病(uremic encephalopathy,UE)是一种代谢性脑病,是肾功能衰竭患者由内源性尿毒症毒素引起的罕见中枢神经并发症,UE的影像学表现包括皮质或皮质下受累,基底神经节受累和白质受累,其中基底神经型较为少见[2]。

豆状核叉征(lentiform fork sign,LFS)是一种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可视为尿毒症脑病的基底神经型,在CT上表现为双侧豆状核区对称性低密度改变,在头颅MRI上为双侧豆状核区对称性T1像低信号,T2像及FLAIR像高信号,这种高信号尤以豆状核边缘的内囊后肢及外囊最为明显,且两者向后延伸形成叉状外观[3],叉子的柄由内囊后肢和外囊后部融合而成,内囊后肢和外囊分别构成叉子的内侧臂和外侧臂,内外两臂之间夹着豆状核(包括壳核及内外侧苍白球)。LFS在磁共振DWI序列通常呈等或稍高信号,在ADC像呈明显高信号,提示病变区域有细胞毒性水肿及血管源性水肿,但以血管源性水肿为主[4]。本文2例患者脑MRI表现符合豆状核叉征的特点,2例在DWI序列均呈稍高信号,范围明显小于T2像及FLAIR像,ADC呈明显高信号,提示以血管源性水肿为主。

豆状核叉征可见于多种疾病,如尿毒症性脑病、甲醇中毒、系统性红斑狼疮[5]、二甲双胍脑病[6]、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7]等。KUMAR等[8]发现22例有豆状核叉征表现的病例全部与代谢性酸中毒有关,从而提出代谢性酸中毒是豆状叉征形成的基础。此后,多位学者也提出豆状核叉征与代谢性酸中毒有关[9-10],代谢性酸中毒可通过破坏血脑屏障导致血管源性水肿,严重者也可产生细胞毒性水肿。但CONSTANTINIDES等[5]报告了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表现为豆状核叉征病例,该患者并没有代谢性酸中毒的证据,说明代谢性酸中毒并不是唯一原因。另外,MOREIRA等[3]报告1例在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后出现了帕金森症状,影像学显示了典型的豆状核叉征,提示血液动力学变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关于LFS的预后研究发现,LFS病灶是可逆的,治疗后数周或数月复查脑CT或MRI可见病灶明显缩小,患者临床恢复较好,这可能与病灶区主要为血管源性水肿而非细胞毒性水肿,以及脑组织损伤程度较轻有关。本文2例患者既往均有明确的慢性肾衰竭病史,脑CT及MRI上有典型的豆状核叉征表现,均有酸中毒,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在疾病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遗憾的是,2例患者均未同意复查脑部磁共振,未能观察到治疗后病灶的影像学演变情况。

影像学表现为豆状核叉征患者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由于病变区域以双侧基底节为主,所以临床表现多为肢体震颤、运动迟缓、构音障碍、姿势不平衡等帕金森综合征表现及不自主运动、舞蹈症等锥体外系症状[10],严重者除基底节区外也可累及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白质,从而出现头晕、头痛、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临床症状[11]。对于LFS患者的治疗应兼顾病因及对症两方面,目前认为,对于尿毒症脑病所致的LFS最有效的治疗是强化血液透析治疗,清除尿毒症毒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等,预后与患者是否得到及时的透析治疗相关,及时的治疗可使患者的临床表现逆转[12]。本文2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构音障碍、四肢肌张力铅管样增高等帕金森综合征症状。病例1病情相对较轻,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病例2病情较严重,出现了意识水平下降,病灶范围除双侧基底节外还累及了双侧颞叶内侧及左侧额叶,这可能与其发病时代谢性酸中毒程度较重有关。

综上所述,脑部MRI表现为豆状核叉征的患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运动迟缓、肢体震颤、姿势不平衡、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等帕金森综合征症状。当终末期肾病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完善脑部磁共振检查,如有豆状核叉征表现,则对尿毒症脑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猜你喜欢

豆状代谢性双侧
减肥和改善代谢性疾病或有新途径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抗代谢性疾病药物研究专栏简介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与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豆状囊尾蚴人工感染家兔效果研究
mTOR信号通路在衰老相关代谢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临床分析
同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