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研究

2021-02-12

时代人物 2021年34期
关键词:共同体主体育人

陈 瑶 胡 旺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 201300)

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现状

政策背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时代高校发展的关键一环,其中实践育人是践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部曾先后多次颁发相关文件旨在推动高校建立实践育人体系。2014年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启动“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2015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形成实践育人长效机制”;2017年底,教育部又推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系统增强高校实践育人质量和水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一系列政策文件的颁发背后,都更加明确指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的重要性和长远意义,其不仅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还是高校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举措。[1]

高职院校发展现状。实践育人共同体这一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7年时间,但国内关于“实践育人a共同体”的研究却较为缺乏。在知网上以“实践育人共同体”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仅有135篇文献,而增加“高职”为关键词检索,仅有10篇,且大部分为近三年发论著,主要内容包括育人理念、立德树人、教育载体、育人资源、人才培育等,关注度整体较低,缺乏系统的研究,与政策发展同步,依然处于研究的盲点,具有较强的研究时代价值与潜在的理论价值。

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内涵、特征、意义

内涵

首先明确何为共同体,从定义来说,共同体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概念,指社会中存在的、基于主观和客观的共同特征而组成的各种层次、范围和类型的团体和组织。而实践育人共同体是实践与育人的有机融合,注重实现教育形式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是对高校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实践教育活动的管理融合和价值融合。依据国内学者研究成果,定义实践育人共同体是指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实践为载体和途径,形成的“目标共同、价值共识、风险共担、资源共享”的统一体。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转型,新产业、新技术对专业人才的需要结构和能力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对高职教育提出更大的挑战,也促使高职教育的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校企合作进一步加强,专业实践能力要求提高,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核心在于人才培养,通过社会实践与技能提升促进全面发展,形成螺旋上升、良性循环的共同体。

特征

具有共同的愿景——育人目标一致: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主要基于学校-企业合作、学校-政府合作、学校-机构合作等形式,其前提是双方或多方认同实践育人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接纳、鼓励、支持不同形式的实践育人手段,各主体均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明确的信念和长期的事业,具有相同的育人目标。[3]合作主体单位需摒弃传统学校育人观念,各主体均是育人单位,其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实践育人方式实现提高应用人才的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组建共建的团队——育人主体共建: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不是速效药,是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管理团队和人员配置是共同体建设的关键因素,需要多个育人主体共同组建,以达到最有效的管理效果。政府、企业、学校、机构等各单位主体共同组建团队,密切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承担风险责人,互相认同,通过有效地沟通、协作、管理与保障等措施,共同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模式。

挖掘可用的资源——育人资源共享:不同主体单位有其特色和优势,例如政府部门在政策导向、资金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企业在生产管理、设备使用、技术技能等实践领域具有更大的资源优势;学校则偏重教育教学理论、师资经验、学生管理等方面资源突出。只有挖掘发挥出不同主体的优势资源,实现育人资源共享,才能更有效的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同时极大的避免了资源短缺造成的缺陷以及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进一步提高育人标准和教育效益。

落实主体单位责任——育人责任共担:不同主体单位的职责分工不同,在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时,不能简单割裂主体责任。实践育人共同体有独立的共建团队,共享资源,且有共同的育人目标,因此,其育人责任亦需共同承担,方才有助于育人目标的实现。如个别主体逃避责任,推卸责任,势必导致团队松散,管理疏漏,共同体的优势无法集中呈现,因此各方主体责任共担是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成功关键。

意义

社会发展的趋向:实践育人共同体是由多维主体构成的宏观组织形态的有机体,其育人目标同国家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紧密相连。文章中提到近几年颁发政策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启动“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等呈现了社会发展的趋向。因此,构建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共同体不仅是发展职业教育,更是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趋向。

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培养,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通过不同形式、不同组织进行,将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这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通过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能够进一步提升思想引领、技能提升、理论研讨等教育目标,将人才培养由学校空间延伸到更为广阔的社会领域,将社会、企业的需求转化为学生自我需求,满足新时代对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实践育人共同体模型构建

主体要素

实践育人共同体的组成主体通常为高校、政府、企业、社会四部分,各主体相互作用,紧密联系,其中高校应能够主动地整合各主体之间的关系,首先高校本身就是实践育人共同体,校内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资源共同利用,共同培育学生发展;其次,高校要对校外资源进行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在共同体育人中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如图所示:

高校做为独立的主体,其内部关系形成实践育人共同体。首先以学生为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教学部门负责理论教学、专业培养、技术实训等,学工部门负责学生管理、思想引领、实践活动等,行政部门做好人员配备和调动以及配套设施保障与资源分配等,三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同时,在校外主体中,高校又是大的实践育人共同体中的一环,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共同构成实践育人共同体,其成长目标更趋向社会发展、更具针对性和应用性。以政府为主体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中,政府通过政策导向主导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方向,从国家层面引领、提升学生思想水平,促进高校与时俱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中,往往以企业的需求、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发挥其过硬的技术优势,帮助大学生完成实践项目,提升技术水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所需的专业能力、心理素质,同时协助学校完成课程体系结构调整和完善;以社会为主体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中,社会通过其社会服务和社会责任提供必要的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强化社会意识。

在整个实践育人共同体中,高校、政府、企业、社会做为其主体构成要素,在提供其自身优势资源和条件时,对其他要素同样产生一定的帮助,四者共同目标一致,同时也相应获得价值,高校不断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增加时代发展竞争力,政府提高公信力和执行力,企业获得应用型人才,匹配供需关系,社会提升民众幸福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建设途径

立足高校,创建品牌:高校是培养人才、育人学识的场所,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的主体核心是高校,因此,要充分发挥学校主体育人功能,建立学生中心思维模式。依据高校自身特色,例如高职类有其自身的行业背景;依据高校专业设置、办学方向等,例如民航类、海关类等,结合自身特色创建品牌,通过建设品牌,提高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效应和价值,从而有效激发各主体的优势,将育人效果最大化。

政府主导,优化协同:政府做为国家建设的职能部门,承担社会发展、政策制定、规划建设等职责,同时也是国家建设发展的主导者,因此部门更能把握发展方向和趋势,通过政府主导,有利于建设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实践育人共同体,从而更精准、高效。同时,政府在协调各方关系、资源再分配、建立评估、考核机制等更具优势,达到深化实践育人的成效。

企业保障,技术支撑:企业是平衡就业的关键,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的需求决定了大学生发展方向。特别是高职院校,其行业背景对学校发展建设尤其重要。但职业院校缺乏实践场所,缺少一流的技术支持和平台保障,企业发挥主体作用,能够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适合的岗位。同时,在产学研的过程中攻克尖端问题,提升整体实力,从而更好的搭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平台。

融入社会,实践育人:发挥社会主体作用,整合多机构资源优势,构建实践育人服务体系。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能够更深入了解社会、体验社会,从而激发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通过大学生志愿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从基层体验式教育中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完善育人方法,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提升大学生责任心和社会使命感。

高校、政府、企业、社会四方既是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的主体因素,同时也是实现建设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有效途径。不论是哪一方主导,或者几方协同,实践育人共同体离不开共同的育人目标、共同的育人资源、共同的育人责任,只有实现目标统一、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实践育人共同体方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加完善、效果愈加明显,社会也将更加文明和谐。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主体育人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爱的共同体
论碳审计主体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何谓“主体间性”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