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准则决策分析在急诊科心血管危重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02-12蔡秋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25期
关键词:危重病死率急诊科

蔡秋丹

(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福建 龙岩 364000)

急诊科心血管常见疾病有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等急、危、重特点,一旦出现心血管危重症,若医护人员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急救措施对患者进行抢救,其病死率通常较高,且住院时间、费用往往带给家庭、社会巨大损失。有报道显示[1],在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护士和医生是否做好急救准备均会直接影响抢救效果。多准则决策分析(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MCDA)是指在考虑多个具有相互冲突、不可共度的有限(无限)方案属性的情况下提前集中进行选择的决策。将MCDA 运用于肺部、导管感染及卫生决策的案例研究[2]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且具有一定科学性和透明性。但目前,将其运用于急诊科心血管危重患者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探讨了多准则决策分析应用于急诊科心血管危重病抢救中具有较好应用价值,旨在寻求有效的急救护理模式来提高急救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 年3 月至2021 年3 月收治患者,以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收治的 73 例患者为对照组,2020 年4 月至2021 年3 月收治的73 例患者为MCDA 组。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纳入标准:(1)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心血管疾病危重患者,疾病包括急性心力衰竭[3]、室性心律失常[4]、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5]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2)患者及家属了解并知情同意。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心内急诊常规护理以责任护士轮班制度为主,与检验科等科室紧密合作。均给予高浓度、高流量氧气吸入并建立静脉通路,根据医嘱进行用药,注意滴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密切监测心电、血压、神志、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发现心律失常如室颤时及时给予除颤。(1)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取平卧位,遵医嘱给予安定或吗啡注射控制胸痛。(2)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取坐位,两腿下垂,以此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的负荷。(3)室性心律失常评估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频率和类型。对于室颤等严重的心律失常,及时作好急救准备,立即给予复律和心肺复苏,并遵医嘱给予生命支持疗法;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此外,常规护理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各项记录,给予患者安抚和心理支持,保持患者情绪稳定,以免加重病情。

1.2.2 决策组患者采用MCDA 护理方法。由5 位以上副主任职称专家根据集束干预措施评价准则对心血管危重患者的干预措施重要性程度进行评价,干预措施被赋值,通过数学公式和专家不同意见可在最终得分体现,最终集束干预措施取分值最高的前六位。集束干预措施:(1)卧位、手卫生管理,工作人员固定且经过至少1 年培训;(2)当患者出现呼吸停止立即由一级护士协同医生进行人工呼吸气囊、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等心肺复苏抢救措施;(3)由另一名一级护士准备静脉通路;(4)设有双相波除颤仪、心电监护、呼吸机,且呼吸机冷凝水、管路可见污染定时更换管理;(5)设有快速心肌酶三项检测仪、通讯GPRS 定位。(6)由二级护士配合医生检测各种化验标本采集;(7)由三级护士规范详细记录生命体征、用药、账单、抢救前后处理过程。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

(2)根据《急症抢救的诊断标准及抢救成功指标》[6]中对心血管危重患者抢救成功指标判断是否抢救成功,以上严重心律失常基本消失,血压复升至收缩压在80mmHg 或脉压差>20mmHg 者,或急性心衰者极度呼吸困难显著改善。预后良好[7]:抢救后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20 分,APACHEⅡ评分包括急性生理评分、年龄评分及慢性健康评分三项内容,总分71 分,分数越高,预后越差。护理满意度评分:采用医院自制量表评估家属满意度,评估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抢救效率、抢救结果和医院环境,每个项目为25 分,满分100 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3)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预后良好率、病死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静脉通路开放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满足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

组别 例数(n) 性别 年龄(岁)男女决策组对照组χ2/t值P 值73 73 40 42 33 31急性心力衰竭24 25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28 30 0.111 0.739 61.31±4.34 61.59±4.17 0.397 0.692疾病类型室性心律失常21 18 0.320 0.852

2.2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病死率、预后比较

决策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预后良好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病死率、预后比较 [n(%)/]

组别决策组对照组χ2/t值P 值例数(n)73 73抢救成功率39(53.42)19(26.03)11.442 0.001预后良好率56(76.71)44(60.27)4.570 0.033病死率11(15.07)24(32.88)6.351 0.012护理满意度(分)92.86±3.14 86.27±4.53 10.215<0.001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操作/抢救时间比较

决策组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和静脉通路开放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操作/抢救时间比较(,min)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操作/抢救时间比较(,min)

组别决策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n)73 73抢救时间32.18±14.51 40.14±15.82 3.168 0.002心肺复苏时间3.71±1.24 5.62±2.07 6.763<0.001心肺复苏时间3.71±1.24 5.62±2.07 6.763<0.001

3 讨 论

心内急诊科成立意义在于抢救心血管病情危重患者,为患者及其家属争取更多生存机会。因此,心内急诊科内护士有扎实的理论、实践基础非常必要。若抢救不够及时、准确,就有可能导致患者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甚至导致患者的死亡。MCDA 是指选择最优备选方案或进行方案排序的决策问题,它是现代决策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项目进行研究时,每个影响因子都以主判这个项目的准则对待,给各因子的重要性赋以权重,还可组织决策会议,快速反应决策参与人的意见,利于形成一致性观点。抢救成功和患者预后是评判急救护理质量的基础,本研究应用MCDA 在心血管急诊科上护理危重患者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本研究结果显示,决策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预后良好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既往研究显示[8],MCDA 集束化措施早期液体复苏、有创机械通气介入维持患者早期生命体征,保证最大限度恢复组织器官代谢平衡,可明显降低RICU 患者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本研究结果与其一致,提示临床MCDA 可进行多个项目的评判、排队和选优,避免因个人知识水平和主观意念的影响,提高其科学性和透明性,对危重患者管理与抢救均提供了极大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决策组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和静脉通路开放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既往研究显示[9],因MCDA 对疾病发生的及时判断和患者意识状态的准确评估,可减少由于抢救患者方向性错误导致抢救时间增长,同时高质量护士对专业有较高熟悉度,减少护理操作用时,节省抢救时间,为危重患者争取到更多生存机会。既往研究显示[10],医护人员经过MCDA 集束干预策略指导下的培训,对护理操作有更全面细致的了解和落实,且MCDA 干预策略更直观地保证了医护人员能抓住干预操作的重点,提高干预操作的精准性。本研究结果与其一致,提示MCDA 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可在心血管急诊科推广。

综上所述,多准则决策分析在急诊科心血管危重病抢救中可明显减少抢救操作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抢救中有较理想价值。本研究仅初步探讨了MCDA 在急诊科心血管危重病抢救中应用方法,对患者及家属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危重病死率急诊科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急诊对于急危重症患儿568例抢救效果临床分析